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对眼表保护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肖雪冰 肖雪剑 +1 位作者 林婷婷 陈岩岩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对眼表的保护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的92例PDR患者作为观... 目的研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对眼表的保护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1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的92例PDR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微创玻璃体术中滴加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术中滴加角膜保护剂。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7 d泪膜功能、眼部不适症状及术毕角膜上皮水肿分级。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 d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浸湿长度均更短,术后7 d两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泪膜破裂时间(5.62±1.60)s、泪液浸湿长度(11.25±2.19)mm/5 min均长于对照组(4.83±1.52)s、(9.87±1.2)mm/5 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5.38±1.06)分低于对照组(6.16±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3.436、3.258,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 d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 d研究组OSDI评分(51.61±7.23)分低于对照组(54.89±7.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7,P<0.05);研究组患者术毕角膜上皮水肿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平衡盐溶液,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应用角膜保护剂能有效保护眼表,促进术后眼表组织及泪膜功能恢复,减轻眼部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创玻璃体手术 角膜保护剂 平衡盐溶液 眼表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精细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丹 蒋敏锋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1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评价精细护理在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眼科行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精细化护理流程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评价精细护理在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眼科行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精细化护理流程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视力、眼压、网膜情况)、睡眠时间、有效体位时间、压力性损伤、玻璃体积血、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睡眠时间、有效体位时间、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1天眼压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视网膜再脱率为10.9%;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7.4%,分期均为1期;玻璃体积血发生率为13.0%。观察组病人视网膜再脱率为4.0%;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8.0%,分期均为1期;玻璃体积血发生率为4.0%。[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运用精细护理可有效增加病人术后睡眠时间、有效体位时间,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手术 眼内填充 精细化管理 护理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许腾予 李甦雁 +4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刘亚鲁 徐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7,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组24眼,仅予以PPV治疗;PPV+抗VEGF组12眼,先行PPV并于术后1周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观察玻璃体再出血和黄斑区瘢痕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8.552,P=0.006;F时间=31.775,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BCVA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V+抗VEGF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优于相应时间点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797,P=0.041;F时间=295.764,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CR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CRT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时PPV+抗VEGF组术眼CRT低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个组间术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V组发生眼压升高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PPV+抗VEGF组发生白内障加重2眼。PPV组和PPV+抗VEGF组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67%(4/24)和8.33%(1/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PPV组和PPV+抗VEGF组黄斑区瘢痕形成率分别为4.17%(1/24)和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降低CRT,且短期内效果逐渐增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一步增强PPV的术后效果,更好地改善视力及视网膜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手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抗VEGF药物治疗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合并玻璃体出血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艳 李静 +1 位作者 梁军 谷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1-575,共5页
目的:评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合并玻璃体出血(VH)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总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研究2014-01/2017-12在我院就诊经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的14例15眼PCV合并VH且随访超过6mo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病... 目的:评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合并玻璃体出血(VH)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总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研究2014-01/2017-12在我院就诊经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的14例15眼PCV合并VH且随访超过6mo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病史信息及随访观察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视力、眼压、眼部超声检查、彩色眼底像、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手术并发症。分析患者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的差异,并总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PCV合并VH患者中11例合并高血压病史。9眼在术前已诊断PCV。随访时间为6~36mo。15眼均采用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术中3眼硅油填充,2眼气体填充,余眼内灌注液填充。术后并发症包括:白内障核性混浊加重2眼、复发VH 1眼、高眼压1眼、视网膜脱离0眼。术前BCVA为2.78±0.46,末次随访BCVA为1.15±0.50,术后较术前提高(t=11.14,P<0.01)。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是治疗PCV合并VH的安全有效方式,可改善视力。高血压病史可能是PCV合并V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出血 微创玻璃体手术 视力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时期接受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进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比较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时期接受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收治的86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不同... 目的:比较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时期接受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收治的86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不同手术时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在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后,立即开展急诊Ⅰ期手术(Ⅰ期清创缝合术)。Ⅰ期清创缝合术完成后,两组均进行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对照组在患者受伤后7~14 d进行手术,试验组在患者受伤后6 d内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0%(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受伤后6 d内进行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促进视力恢复,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视网膜脱离 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讨术前注射VEGF抗体对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洋 侯立亭 任艳竹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行微创玻璃体手术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 目的探讨行微创玻璃体手术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3~5d,于玻璃体腔穿刺并注入1mL雷珠单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操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眼压及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前注射抗VEGF药物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VEGF 微创玻璃体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压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3期51-52,共2页
目的本次试验将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施微创玻璃体手术,分析临床治疗成效。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特发性黄斑前膜人群,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 目的本次试验将针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实施微创玻璃体手术,分析临床治疗成效。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特发性黄斑前膜人群,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微创剥离体手术(即行玻璃体切割)剥膜黄斑前膜,随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观察,实施疗效评价。结果从手术情况上看,手术后尚未出现眼底出血、眼压异常、视网膜脱落以及相关并发症,但出现了1眼剥膜处视网膜表面点状非持续性出血。在满意度调查中,总满意率为97.22%(35/36)。在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中,36例患者的眼视力均得到了提升,其中,手术前眼视力为眼前指数为0.2,手术后则在0.3~0.6,而在30例有视物变形情况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得到了缓解。手术前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96.54±12.36)μm,手术后则为(258.36±15.38)μm,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玻璃体手术能有效地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在患者的视力功能尚未出现严重的损伤前实施治疗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视觉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确保手术治疗的整体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微创玻璃体手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眼表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8,共7页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DR患者50例5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PMC组和BSS组,每组25眼,所有术眼均接受非接触广角镜下三通道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根据分组不同分别滴加质量分数2%HPMC和BSS保持眼表湿润。记录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手术时间、2%HPMC或BSS应用次数和术前及术毕角膜上皮水肿分级。术后共随访1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d、10 d和1个月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结果HPMC组平均点眼(5.00±1.56)次,明显少于BSS组的(50.56±17.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术毕HPMC组角膜水肿评分为1.0(1.0,1.0)分,低于BSS组的2.0(2.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09,P<0.01)。各组内术后1 d、3 d、10 d、1个月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MC组:χ^(2)=36.040,P<0.01;BSS组:χ^(2)=50.892,P<0.01),术后1、3、10 d时HPMC组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低于相应时间点B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10 d、1个月HPMC组术眼BUT值分别为(6.15±2.20)、(6.95±2.46)、(6.16±2.11)和(5.81±2.92)s,BSS组分别为(3.89±1.87)、(5.32±2.59)、(5.01±2.12)和(4.97±2.10)s,术后不同时间点2个组间BUT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5.240,P<0.05;F时间=2.846,P<0.05)。BSS组术前SⅠt值为(12.24±5.55)mm,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9.96±4.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3,P=0.001);BSS组术后OSDI评分为(51.00±12.04)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9±1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P<0.05)。结论与BSS相比,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采用2%HPMC对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更佳,并且可减少术中使用频率、缩短PDR术眼术后眼表组织的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玻璃体手术 微创 角膜保护剂 眼表修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陆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70-17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注射治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眼部指标及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视力提升、眼压下降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水肿吸收、眼底出血吸收和渗出液吸收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过联合方案,即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调节眼压,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射药物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郑海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G玻璃体切割术)与对照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结论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更利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复位率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龙琴 苏安庭 胡恩海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0月建湖建阳眼科医院接诊的82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一手术组[41例... 目的:探究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0月建湖建阳眼科医院接诊的82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一手术组[41例(41眼),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和联合手术组[41例(41眼),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一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手术组高于单一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单一手术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提高视力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内界膜剥离术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RESIGHT^(TM)非接触式广角镜在眼异物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桂馥 游志鹏 赵菊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04-3706,共3页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RESIGHTTM非接触式广角镜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9例(39眼)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后段眼内异物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直视下取出眼内异物...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RESIGHTTM非接触式广角镜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9例(39眼)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后段眼内异物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直视下取出眼内异物。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 39例(39眼)均一次性成功摘出异物,18眼(46.15%)植入人工晶体,伴视网膜脱离者术中视网膜全部一次性复位。术前视力<0.05者30眼(76.92%),≥0.05者9眼(23.07%)。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05者22眼(56.41%),≥0.05者17眼(43.58%),4眼出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PVR发生率为10.25%;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05者18眼(46.151%),≥0.05者21眼(53.84%),发现9眼出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率为23.07%。结论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眼后段异物选择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能成功取出异物,并减少手术切口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外伤性白内障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翔 张五岳 薛洪斌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系统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39例(39只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系统在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39例(39只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者在直视下取出患者眼内异物。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39例(39只眼)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将异物摘除,术后1个月BCVA【0.05者22只眼(56.41%),BCVA≥0.05者17只眼(43.58%);术后6个月,BCVA【0.05者18只眼(46.15%),BCVA≥0.05者21只眼(53.84%)。术后视力提高者28只眼(71.79%),视力不变者8只眼(20.51%),视力下降者3只眼(7.69%)。本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发现视网膜脱离者12例(12只眼),术中视网膜全部一次性复位,术后C3F8气体填充8例(8只眼),硅油填充4例(4只眼);合并眼内炎症者2例(2只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异物摘出后均行硅油填充,术后炎症得到控制。术后1个月4例(4只眼)患者出现PVR,其中前部PVR者3例(3只眼),后部PVR者1例(1只眼),所有患者再次行巩膜外环扎+外垫压+剥膜+光凝+注油术治疗,PVR发生率为10.26%(4/39只眼);术后6个月发现9例(9只眼)患者出现PVR,其中前部PVR者4例(4只眼),后部PVR者5例(5只眼),除两名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再次行巩膜外环扎+外垫压+剥膜+光凝+注油术治疗,PVR发生率为23.08%(9/39只眼)。术后9例(9只眼)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积血,患者在对症治疗后积血吸收;7例(7只眼)患者发生一过性低眼压,经包扎处理后眼压均恢复正常;10例(10只眼)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经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及降眼压对症处理后8例(8只眼)患者痊愈,其余2例(2只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患者眼压得以控制。结论 对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段眼内异物患者实施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进行治疗,能成功取出其眼内异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外伤性白内障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
原文传递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宇 孟倩丽 +2 位作者 张少冲 金怡轩 沈沛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9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43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的资料,其中23眼为传统的20G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20眼为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43例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的资料,其中23眼为传统的20G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20眼为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视力、眼部表现等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25G手术时间20~28min,平均25min,20G组30~40min,平均35.5min;两组术后视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物变形症状部分消失,大部分明显改善。眼底毛细血管点状出血两组大致相当,20G组1眼黄斑孔形成,无其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均能有效去除黄斑前膜,显著提高患者视力,并发症少见,25G玻切系统简化手术步骤,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手术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 黄斑前膜 特发性
原文传递
手术室提高微创玻璃体手术连台效率的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军辉 王媛媛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微创玻璃体手术连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率及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2连台微创玻璃体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同一间手术间且有同一名医生主刀。2016年1~6月的60例患者管理方法改进前为对...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微创玻璃体手术连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率及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2连台微创玻璃体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同一间手术间且有同一名医生主刀。2016年1~6月的60例患者管理方法改进前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管理,2016年7~12月管理方法改进后为观察组,增设辅助护士、洗手护士配合手术连台,手术过程中规范洗手护士器械的管理,加强实习医生的消毒巾操作和术后器械整理操作等培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非手术时间、连台手术后整理时间、等待患者时间、贴膜前准备时间、贴膜后到手术开始时间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非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非手术时间,观察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整理时间、等待患者时间、贴膜前准备时间、贴膜到划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整理时间、等待患者时间、贴膜前准备时间、贴膜到划刀时间,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P<0.05)。结论:连台手术所用时间能够反映出工作的效率,有效的管理明显地提高了连台手术效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提高,同时降低了手术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手术 手术 连台效率 管理
原文传递
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应用
16
作者 冯会芳 刘亚东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后发性白内障处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河中心医院31例无法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23G玻璃体切割器进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中、...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后发性白内障处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河中心医院31例无法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23G玻璃体切割器进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1例患者中28眼(82.35%)视力明显提高,6眼(17.65%)视力保持不变。视力无变化者中2眼术后检查发现存在眼底病变,其余4眼属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已形成弱视,视力提高欠佳;所有患者中除1例因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不当造成人工晶状体损伤外,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快较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对于无法行Nd:YAG激光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 透明角膜切口 后发性白内障
原文传递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谭艺兰 胡洁 唐仕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新型玻璃体切除手术。与传统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术(20G)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新选择,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 综述文献 传统经睫状体平坦部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注射康柏西普辅助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翠萍 陈松 +4 位作者 王昀 何广辉 张惟 王萍 郭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术中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严重PDR患者57例60眼,按照VRS术中是否... 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术中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严重PDR患者57例60眼,按照VRS术中是否注射康柏西普分为康柏西普注射组和对照组。康柏西普注射组患者VRS术毕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ml,对照组仅行VRS。2个组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术后随访6-10个月。对比分析2个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早期和晚期玻璃体积血(VH)复发率、视网膜前增生膜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等并发症,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结果康柏西普注射组早期VH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4);2个组发生晚期VH者分别有1眼和3眼,发生率分别为3.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2个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前增生膜和NVG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22、2.07,均P>0.05)。康柏西普注射组CRT变化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2个组术后1个月、6个月平均LogMAR BCVA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6个月2个组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PDR患者VRS术中注射康柏西普可使术后早期VH发生率降低,CRT变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康柏西普
下载PDF
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胜 夏建平 刘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试验组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 目的:分析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试验组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两组患者术后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压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大量出血、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复更换显微器械的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可以恢复患者视力,平稳眼压,但具有较少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视网膜静脉阻塞 玻璃体积血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绝经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文涛 王丽萍 邓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4期2661-2664,共4页
目的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以及眼表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绝经期后增生型DR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以及眼表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绝经期后增生型DR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49眼。观察组患者选择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20 G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检测(SIT)、中央角膜知觉检测以及眼表主观症状评分(OSDI)眼表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14 d、30 d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4. 11±0. 03、4. 59±0. 04、4. 62±0. 02,均明显高于术前(3. 41±0. 05)以及对照组(4. 05±0. 04、4. 46±0. 03、4. 51±0. 02)(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TBUT为(3. 72±1. 08) s,明显低于术前(4. 23±1. 17) s(P <0. 05),明显高于对照组(2. 85±1. 05) s(P <0. 05),其他指标相比术前无明显变化(P> 0. 05),SIT(7. 06±2. 15) mm明显低于对照组(8. 11±2. 19) mm(P <0. 05),中央视网膜知觉(35. 98±8. 16) mm,明显高于对照组(31. 12±9. 56) mm(P <0. 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绝经后增生型DR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相比传统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较小,在临床实践中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绝经期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眼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