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在体微创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亮 游洋 +4 位作者 杨天明 钱志余 郭丽娜 毛雯岚 吴琦 《现代医学》 2008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微创在体监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干湿相对密度法监测创伤后脑水肿的变化。结果伤后1 h伤侧脑... 目的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微创在体监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干湿相对密度法监测创伤后脑水肿的变化。结果伤后1 h伤侧脑组织已发生水肿,伤后24~72 h伤侧脑水肿达高峰,随后逐渐减轻。对侧脑水肿的变化规律与伤侧相同,但水肿程度远轻于伤侧。近红外光谱监测的组织光学参数(μ′s)与脑水含量变化规律一致。结论μ′s是监测创伤性脑水肿的良好指标,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在体微创监测创伤性脑水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创伤性脑水肿 微创监测 大鼠
下载PDF
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王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1-004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制。两组患者治疗3d后评价疗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脏器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心搏量指数、每搏变异度),以及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并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治疗后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施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心搏量指数与每搏变异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在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不仅能更好地改善脏器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容量控制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脏器功能
下载PDF
危重症微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庄燕 陈明祺 戴林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2-876,共5页
危重症患者休克的发生率相当高,休克不能及时纠正将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准确鉴别休克原因并及时有效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快速、有效地鉴别导致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成为危重症领域重要课题,... 危重症患者休克的发生率相当高,休克不能及时纠正将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准确鉴别休克原因并及时有效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快速、有效地鉴别导致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成为危重症领域重要课题,各种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使得临床医生可以较好地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及时评估治疗效果。随着电子计算机、影像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从单一、间断、有创监测到多参数、连续、微创或无创监测,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帮助。过去十余年间,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监护病房及手术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种微创及无创监测技术。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或者超声多普勒技术实现对心输出量的监测,目前应用较多的监测方法包括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及食管多普勒;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主要通过连续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或生物电阻抗法/生物电反应法来测量心输出量。微创及无创监测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用最小的创伤来提供连续的心输出量参数,并实时显示患者的液体反应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在本文中作者主要总结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危重症 微创监测 无创监测 综述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百芳 张亚娟 钟映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与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立即经传感器连接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率(HR)、...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与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立即经传感器连接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同时放置PAC接监护仪监测上述指标。均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比较治疗0、1、2、3、4、5、6 h两种监测方法测得上述指标的值,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 19例患者顺利完成6 h的早期复苏治疗,2例因需外科手术干预退出研究。19例患者相同时间点PAC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的CO、CI、HR、MAP、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的CO相关系数为0.84,P<0.05;CI相关系数为0.84,P<0.05;HR相关系数为1,P<0.05;MAP相关系数为0.98,P<0.05;SVRI相关系数为0.72,P<0.05。结论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是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患者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肺动脉漂浮导管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
下载PDF
应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陈元良 乐新会 +2 位作者 杨娜 吕华燕 蓝志坚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对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外科危重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VV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 目的探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对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外科危重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VV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输血量、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SVV组输液量、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VV组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VV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死亡率为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死亡率为6.7%,SVV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有效指导脑外科危重患者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 脑外科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预后
下载PDF
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袁治国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49-652,共4页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静脉持续输注,n=30)和S组(10mL·kg^-1万汶扩容.n=30)。应用心电监护仪及FloTrac分别于TI(基础值)、T2(扩容40min后循环稳定期)、T3(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前)、T4(气管插管后1min)和T5(气管插管后5min及麻醉维持)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各组T1相比,全麻诱导后MAP、CO、CI和SVI均显著降低(P〈0.05),但S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诱导后C组SVV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s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CVP、SVR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诱导期间应用万汶扩容,可有效改善麻醉诱导造成的心排出量降低,有利于维持冠脉搭桥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130/0.4 心排出量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冠状动脉搭桥
下载PDF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液体管理及容量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目的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础体征及干预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及液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升高明显,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则降低明显(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明显,心率(HR)、机械通气时间、复苏时间及并发症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仅1例(1.69%),而对照组发生4例(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Vigileo监测,可较好地对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进行监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及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机械通气休克 血流动力学 容量复苏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多模态微创联合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勤致 阳建国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0期1354-1356,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如何控制颅内压及稳定血流动力学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则为临床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重型颅脑损伤多模态功能监测技术及理念,特别是微创联合监测技术...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如何控制颅内压及稳定血流动力学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则为临床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重型颅脑损伤多模态功能监测技术及理念,特别是微创联合监测技术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可[1],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及颅内压(ICP)等微创监测技术亦已为大家所接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 颅内压 多模态微创联合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许伟恒 张雪萌 +1 位作者 文海燕 刘冬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液体复苏指导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心排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液体复苏指导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心排量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液体复苏及预后情况。结果:液体复苏后6 h,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HR)、血乳酸(Lac)低于对照组(P<0.05);液体复苏后24 h,观察组患者La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补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24 h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酐(Scr)及28 d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心排量监测可持续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变化,协助判断患者病情发展,能更准确指导24 h内液体复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微创心排量监测 24 h内液体复苏 预后
下载PDF
人体组织液的微创透皮抽取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栗大超 刘同坤 +2 位作者 孙岳 于海霞 徐可欣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对人体组织液的微创透皮抽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皮肤进行低频超声预处理,提高皮肤表层对组织液的通透性,然后利用文氏管真空负压实现组织液的抽取、收集和输运.搭建了低频超声皮肤预处理系统,设计了基于文氏管的真空负压一体化装置,... 对人体组织液的微创透皮抽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皮肤进行低频超声预处理,提高皮肤表层对组织液的通透性,然后利用文氏管真空负压实现组织液的抽取、收集和输运.搭建了低频超声皮肤预处理系统,设计了基于文氏管的真空负压一体化装置,研究了组织液透皮抽取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组织液的抽取效果,研究了抽取时机、抽取频率对组织液渗透速率的影响,验证了文氏管真空负压作为组织液抽取、收集和输运驱动力的作用效果,研究了利用真空负压控制液体输运速度的方法.研究成果在微创血糖监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糖监测 组织液 透皮抽取 低频超声 真空负压 文氏管
下载PDF
神经监护下关节镜微创治疗老年腕管综合征
11
作者 杨睿 陈仲 +4 位作者 赵敏 宋斌 欧阳毅 谭伟权 李卫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82-508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关节镜下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年龄筛选60岁以上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15例,气管内全麻下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对上肢正中神经进行实时诱...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评价关节镜下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年龄筛选60岁以上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15例,气管内全麻下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对上肢正中神经进行实时诱发电位监测。应用开口套管保护正中神经,于2.7 mm小关节镜监视下,应用关节镜钩刀联合射频消低温汽化切断腕横韧带、狭窄屈肌支持带和鱼际肌腱膜,进行腕管彻底减压。对比术前、术后术后2 d、1 w、2 w、6个月及1年月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评分,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15例患者术中监测稳定,腕管中置入关节镜、钩刀和射频等操作过程对神经监护影响微弱。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所有患者对指力、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上肢残疾问卷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患者腕部Tinel征阳性,其中1例患者同时Phalen征阳性。结论关节镜监视开口套管保护下应用钩刀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腕管综合征 微创神经监测
下载PDF
Flo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宝定 张琳 +1 位作者 张德文 钟明媚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Flo 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2月-2016年3月因脓毒症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CVP组(26例)和Flo Trac-Vigileo组(39例),分别选用传统... 目的:探讨Flo 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2月-2016年3月因脓毒症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CVP组(26例)和Flo Trac-Vigileo组(39例),分别选用传统的CVP监测和Flo Trac-Vigileo系统监测来指导血液净化中脱水量的调整,比较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前与治疗后30 min、4 h、12 h、24 h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Flo Trac-Vigileo组治疗前后心率、血乳酸、APACHEⅡ评分下降较CVP组更为明显,两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与CVP监测比较,Flo Trac-Vigileo系统能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容量管理,使患者更快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脓毒症 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压 FloTrac-Vigileo系统
下载PDF
Research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on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n Mines 被引量:19
13
作者 Jiulong Cheng Guangdong Song +2 位作者 Xiaoyun Sun Laifu Wen Fei Li 《Engineering》 2018年第5期653-660,共8页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i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its loca- tion precision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ique. Here, we discuss the problem of low-prec...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s the essential factor i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its loca- tion precision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ique. Here, we discuss the problem of low-precision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for microseismic events in a mine, as may be obtained using conven-tional location methods that are based on arrival time. In this paper, microseismic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mining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s microseismic wavefield. We review research progress in mine-related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eiger method with the linear method, combined microseismic event location method, optimization of relative location method, location method without pre-measured velocity, and location method without arrival time pick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ir feasible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s of geophone distribution, first arrival time picking, and the velocity model on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are analyzed, and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nfluence these factors. Approaches to solve the problem under study include adopting information fusion, combining and optimizing exist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new methods to realize high-precision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velocity structure, along with applications of the time-reversal imaging technique, passive time-reversal mirror, and relative interferometric imag-ing, are expected to greatly improve microseismic location precision in min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fusion and deep learning methods in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n mines. These new and innovative location methods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have extensiv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Time-reversal imaging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