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陈海岳 阿海 +2 位作者 李洪安 关炳瑜 王坤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滑... 目的探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不同入路方式对腰椎滑脱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滑脱伴DLSS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经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和对照组(51例,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经双侧入路双侧减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管矢状径,以及术后随访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ODI、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椎管矢状径均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疼痛逐渐减轻,腰椎功能逐渐改善,末次随访时无疼痛与腰椎症状加重者,无需行翻修手术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1.96%)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双侧入路双侧减压,腰椎滑脱伴DLSS患者采用显微镜联合通道下MIS-TLIF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对机体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退行性腰管狭窄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双侧入路双侧减压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浩 李晨 +2 位作者 聂广龙 杨德顺 周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ULIF与MIS-TLIF治疗LDD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发生率、椎间盘高度、融合率等指标,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NOS评价均为中高质量。共有800例患者,其中ULIF组380例,MIS-TLIF组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ULIF手术组腰部VAS(术后1~3个月)[MD=-0.43,95%CI(-0.70,-0.15)]、腰部VAS(末次随访>一年)[MD=-0.09,95%CI(-0.18,-0.00)]、ODI(术后1~3个月)[MD=-1.37,95%CI(-2.46,-0.28)]、住院时间[WMD=-0.75,95%CI(-1.33,-0.17)]、术中出血[MD=-78.72,95%CI(-113.20,-44.23)]等方面优于MIS-TILF手术组,MIS-TLIF手术组在手术时间[MD=30.28,95%CI(13.86,46.71)]上优于UILF手术组;二者在腿部VAS评分(术后1~3个月)[MD=-0.12,95%CI(-0.30,0.06)]、腿部VAS评分(末次随访>1年)[MD=-0.04,95%CI(-0.15,0.07)]、ODI(末次随访>1年)[MD=-0.46,95%CI(-1.02,0.11)]、腰椎前突角[MD=0.39,95%CI(-1.12,1.90)]、椎间盘高度[MD=0.03,95%CI(-0.24,0.30)]、融合率[MD=0.97,95%CI(0.92,1.03)]及并发症发生率[MD=0.82,95%CI(0.45,1.48)]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相较于MIS-TLIF,ULIF在改善腰痛症状和早期恢复功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优势,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二者在远期疗效、并发症以及融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融合术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明生 吴方前 曾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MIS-TLIF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及对照组侧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MPQ评分及腰椎旋转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屈伸活动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单节段LDH患者时,PELD与MIS-TLIF术后均不会出现过多并发症,但PELD术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均比MIS-TLIF术更佳,能有效改善LD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孔镜腰盘切除术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单节段腰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功能
下载PDF
比较微创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
4
作者 袁灵恩 亢军义 曹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淮阳楚氏骨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对照数字表,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50)... 目的 观察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与常规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淮阳楚氏骨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对照数字表,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了两组患者在以下手术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同时,我们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来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腰部和腿部疼痛程度以及腰椎功能情况。我们还统计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持续时间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腰腿VAS评分,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腰腿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拆(P=0.617)。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具有创口小、恢复周期短的优势能显著提升腰椎的功能性,缓解腰腿部的疼痛,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孔入路融合术 常规孔入路融合术 管狭窄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5
作者 施耀华 杨建平 +2 位作者 赵洪 翟羽 黎俊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开放组发生术后切口浅表软组织感染1例,疑似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微创组出现术后短暂性神经症状2例。3组术后6个月、24个月JOA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24个月融合率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3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感小、并发症少,采用经皮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融合率、疗效优良率与开放手术一致,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微创 退行性滑脱 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内镜、微创和开放式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武 韦华成 +1 位作者 李昊 魏芳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就诊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MIS-TLIF组、PLIF组三组,每组各50例。比较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间隙高度指数、病变节段活动度(ROM)。结果PLIF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ndo-LIF组和MIS-TLIF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Endo-LIF组和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和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Endo-LIF组少于MIS-TLIF组及PLIF组,MIS-TLIF组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Endo-LIF组短于MIS-TLIF组及PLIF组,MIS-TLIF组短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满意度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及ODI评分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指数、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MIS-TLI、PLIF三种手术方法术后3个月的预后结果相似,PLIF术中透视次数最少,Endo-LIF创伤较小,在降低术中出血,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优势明显,术后恢复速度较快,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融合术 内镜 微创 开放式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宋磊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观...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融合术(O-T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影像学参数(伤椎Cobb角、腰椎前突角)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腰椎前突角均大于术前,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DLSS患者可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O-TLIF治疗,但需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术中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老年 融合术 经椎孔入路 炎性因子 Cobb角 前突角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8
作者 伍英杰 张晓静 +5 位作者 范鸣翔 王栋 陈茂彦 谭石祥 胡伟伟 许和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94-108,共15页
目的:在于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中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 目的:在于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中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资讯(VIP)进行检索,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发表的,ULIF与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ULIF组与MIS-TLIF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C反应蛋白(CRP)、Bridewell椎间融合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篇前瞻性研究和8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LIF组(327例)和MIS-TLIF组(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ULIF组相比,MIS-TLIF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第1天MIS-TLIF组CK较ULIF组高。ULIF组住院时间更短,术前椎间隙高度ULIF组较低,ULIF组术后第3个月腰痛VAS评分较低,ULIF组术后第1个月ODI较低。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术中失血量、腰腿痛VAS评分、ODI、CK、CRP、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S-TLIF较ULIF手术时间更短,但ULIF较MIS-TLIF术中对组织破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短期内腰腿功能恢复更具优势。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LIF) versus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Methods: A computer-based search was conducted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including PubMed, Medlin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CNKI, WANFANG, and VIP. Clinical controlled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December 2023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ULIF and MIS-TLIF for LSS were selected. Two evaluat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literature using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The primary efficacy indicators (surgical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serum creatine kinase (CK),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Bridewell interbody fusion rate, VAS scores for back pain and leg pai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postoperative success rat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RevMan 5.4 software for studies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sults: A total of 1 prospective study and 8 retrospective studies were included, comprising 327 cases in the ULIF group and 338 cases in the MIS-TLIF group. Meta-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to the ULIF group, the MIS-TLIF group had shorter surgical times and higher CK levels on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The ULIF group had shorter hospital stays, lower preoperative disc heights, lower VAS scores for back pain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lower ODI scores at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VAS scores for back and leg pain, ODI, CK, CRP,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fusion rates, postoperative success rates,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MIS-TLIF has a shorter surgical time compared to ULIF, but ULIF results in less tissue damage, shorter hospital stays, and greater advantages in short-term recovery of lumbar and leg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管狭窄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
9
作者 李振宙 曹峥 +2 位作者 赵宏亮 朱加亮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14例(20个节段)胸腰段硬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43.3±12.6岁;2例三节段病变,2例双节段病变,10例单节段病变。硬性致压物分类包括:钙化性椎间盘突出3例、骨赘性椎间盘突出6例、不典型休门氏病合并椎间盘突出3例,椎体后缘离断症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表现脊髓或马尾神经症状,其中6例合并神经根性症状。手术先采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减压,继而行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术。观察术后第2天、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影像学变化,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时疼痛症状及功能恢复状况。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神经学功能评估采用Nurick评分及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胸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换手术方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胸腰段MRI及CT检查均显示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充分,无致压物残留;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所有患者术后背痛、神经根性疼痛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术后Nurick评分、m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1年较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mJOA平均恢复率72.5%,优7例、良5例、可2例。有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撕裂,未予特殊处理,但随访未见脑脊液漏及假性脊膜膨出发生;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椎体间融合、突出椎间盘切除结合全麻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是治疗位于胸腰段脊髓或马尾神经腹侧的硬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全内镜下融合术 盘切除术 经椎孔入路
下载PDF
微创通道经椎间孔入路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美富 吴秀锋 +2 位作者 丁思齐 陈彪 何从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经椎间孔入路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月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8例,其中实施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经椎间孔入路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月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8例,其中实施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微创通道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低于术前,腰椎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通道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缓解疼痛度,提升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腰退行性病变 微创通道 开放经椎孔腰融合术 疼痛度 功能
下载PDF
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11
作者 穆恒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3-0086,共4页
探究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0年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0,常规腰椎融合术)及微创组(n=30,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手术),观察围术期指... 探究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使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0年纳入的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0,常规腰椎融合术)及微创组(n=30,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手术),观察围术期指标、疼痛、腰椎及骨科功能。结果 参照组切口长度[(8.25±1.49)cm]、手术时间[(145.28±20.49)min]、术中出血量[(250.82±20.41)mL]、术后引流量[(434.72±40.83)mL]、红细胞输入量[(0.26±0.07)U]均高于微创组[(4.52±1.08)cm]、[(115.64±20.37)min]、[(109.41±10.27)mL]、[(114.59±10.42)mL]、[(0.04±0.01)U],(P<0.05)。手术前,患者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及骨科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微创组数据好转(P<0.05)。结论 采用扩张通道微创手术可减小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创口,术中状态稳定,术后恢复更快,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系统 扩张通道 MIS-TLIF 经椎孔入路融合术 管狭窄症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应用于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治疗的优势评价
12
作者 余学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4-0087,共4页
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应用于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治疗的优势。方法 病例资料选取于2022年9月~2024年3月,从我院收治的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中抽选出78例展开系统研究,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 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应用于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治疗的优势。方法 病例资料选取于2022年9月~2024年3月,从我院收治的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中抽选出78例展开系统研究,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其提供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上述两个组别内含有的例数各39例,以两组治疗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展开对照评估。结果 术毕展开对照,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的用时观察组明显更短,记录出现的并发症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居于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取得的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结果 P<0.05;治疗前,腰椎评分量表测定的结果组间相差不大,治疗后组间腰椎评分测定值(P<0.05)。结论 临床针对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的治疗选择MIS-TLIF术的优势更突出,对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缩短康复疗程具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孔入路 融合术 Ⅱ度 峡部裂性滑脱症 治疗优势
下载PDF
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黄齐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7-0061,共5页
探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共纳入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支持下实施... 探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共纳入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扩张通道微创系统支持下实施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腰椎功能指标、睡眠质量、疼痛程度、手术效果、不良反应、操作时间、下床活动、疼痛消失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的数据表现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获得较好控制,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操作时间、恢复时间,使总有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扩张通道 经椎孔入路 融合术
下载PDF
全内镜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14
作者 李新武 韦华成 +2 位作者 李昊 廖正文 魏芳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TLIF组(接受FE-TLIF治疗)和MI-TLIF组(接受MI-TLIF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MI-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MI-T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MI-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椎体间融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LIF与MI-TLIF在术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融合率方面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但FE-TLIF在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上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全内镜经椎孔腰融合术 微创经孔腰融合术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黄云中 朱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3-046,共4页
分析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观察组采用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对照组采... 分析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观察组采用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后,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对比后,分析得出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优势,可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经椎孔腰融合术 管狭窄症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巧迪 李越 +1 位作者 肖清清 刘道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治疗,B组行常规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腰腿部疼痛与功能障碍状况,脊髓功能,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4周两组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 d两组各项脊髓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优于B组(P<0.05);术后3 d A组血清SP水平高于B组,而血清PGE2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术可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以及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 孔腰融合术 脊髓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勇奇 罗瑞 +8 位作者 汪少波 金勇 王健 吴宏梓 王顺 袁峰 赵建新 白宗彪 廖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0例。收集病人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间融合率,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采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病人的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病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2组病人VAS评分(腰背部、腿部)、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腰背部VAS评分明显低于MIS-TLIF组;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较MIS-TLIF组更低(P<0.05)。2组病人椎体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下腰植骨融合术 微创经孔腰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18
作者 陈子豪 董健文 +5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齐佳坤 Fawad Ullah 张涛涛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7个月。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8例为经椎间孔入路,28例为经关节突入路,均采用工作内径7.1mm的大通道脊柱内镜。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d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术后随访超6个月且复查腰椎CT者,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术前ODI评分、VAS评分及JO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72.2%的患者术前存在单侧根性症状,而经关节突入路组则有64.3%术前为双侧根性症状,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0)。经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27.7±89.9min,住院时间平均14.8±6.0d;经关节突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85.9±96.7min,住院时间平均19.5±7.8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8)。经关节突入路组75%的患者接受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评分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且复查CT者共21例,其中20例(95.2%)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均安全、有效,经椎间孔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内镜 经椎孔入路 经关节突入路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晓陆 刘艺明 +4 位作者 杜怡斌 祁家龙 李春 郑科 郁贤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62例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62例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MIS⁃TLIF组32例和开放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TLIF)组30例。对术后3、6、12、24个月和末次随访(54~7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3、6个月时,MIS⁃TLIF组在腰痛VAS、ODI评分低于O⁃TLIF组;术后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在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时,两组在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邻椎病:MIS⁃TLIF组4例,O⁃TLIF组5例;椎体间融合率:MIS⁃TLIF组92.2%,O⁃TLIF组88.3%。结论MIS⁃TLIF治疗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恢复快、中远期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管狭窄 双节段 中远期疗效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永波 朱振军 +3 位作者 杨希望 史锐 周大凯 李慧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MIS-TLIF组(n=32)和open-TLIF组(n=28)。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周及3、6、12、2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腿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术后24个月行腰椎X线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S-T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pen-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open-TLIF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open-TLIF组(P<0.05)。术前1 d及术后3、6、12、24个月,2组患者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MIS-TLIF组患者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open-TLIF组(P<0.05),2组患者的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3、6、12、24个月2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2周及3、6、12、24个月2组患者的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 d,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2周及3、6、12、24个月,MIS-TLIF组患者的JOA评分显著高于open-TLIF组,ODI评分显著低于open-TLIF组(P<0.05)。术后24个月,open-TLIF组患者植骨融合率为92.9%(26/28),MIS-TLIF组植骨融合率为90.6%(29/32);2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术后随访19.3(10~27)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并发症,MIS-TLIF组患者发生硬膜囊撕裂及脑脊液漏1例,经保守治疗1周后好转。结论与open-TLIF相比,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滑脱症 微创经孔入路融合术 开放经椎孔入路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