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东 汪晓宁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在临床中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遵守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在临床中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遵守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而言,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行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缓解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不失为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微创经穿刺 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昊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36-939,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术式,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术式,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功能障碍指数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影像学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良好,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内固定 微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路岚超 孙磊 段晓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9期3512-351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脊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0.73±14.89)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8.51)mL。术后1个月患者后凸Cobb角小于术前,椎体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脊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老年人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 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环球 陈钢 黄健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817-818,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情况,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本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手术前,而且患者的椎体高度、椎管狭窄程度以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能够有效提高内固定稳定性,改善脊髓神经功能,防止椎体高度丢失,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微创 内固定 弓根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黄瑞雄 吴超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252-325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评估2组的手术指标,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稳固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微创 经皮穿刺弓根内固定 应用价值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赫 张旭 王茹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2年1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式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extant MIPPSO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脊柱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提高(P<0.05),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Cobb’s角更低(P<0.05)。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术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2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Sextant MIPPSO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患者脊柱形态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付姜峰 邱学文 +1 位作者 李小妹 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究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行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影像学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面指数(SI)均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手术,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进一步减轻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影像学指标、椎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多发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围手期指标 疼痛程度 体功能 影像学指标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王曦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PPSF治疗,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椎体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高于对照组的2.0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PPSF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椎体恢复速度,增强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虚拟仿真 3D打印技 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王宝胜 王旭东 +2 位作者 武恒洋 夏斯伟 赵秋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伤椎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术后伤椎再骨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改善脊柱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体成形 弓根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10
作者 游启志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0)、观察组(n=40)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贵州省兴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0)、观察组(n=40)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临床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伤椎情况,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11
作者 裴秋艳 郑陶 +3 位作者 李志刚 王平 魏亚恒 张红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法联合小针刀术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选择经皮入路,B组(40例)选择经Wiltse入路,C组(40例)选择经后正中入路。记录并比较三组伤椎有效性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BALP、β-CTX水平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后7 d、30 d的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三组间伤椎ODI、后凸Cobb角和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1 d、7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血清BALP水平均明显上升,血清β-CTX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三组术后7 d的血清BALP及β-C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关系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小针刀术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伤椎有效性及骨代谢水平,而传统后正中入路的有效性及对骨代谢水平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差,临床可结合患者情况在经皮入路和经Wiltse入路二者之间酌情选择入路方式,并结合小针刀术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创伤性骨折 微创弓根内固定 小针刀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峰 赵海越 沈孝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 目的 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132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置钉方案分为3D打印置钉组66例(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置钉)及徒手置钉组66例(采用透视引导下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置钉准确率、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3D打印置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低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后椎弓根螺钉分级优于徒手置钉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7d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7d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呈降低趋势(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打印置钉组术后3个月时的ODI指数明显低于徒手置钉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3D打印模板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5
13
作者 孔祥清 孟纯阳 +3 位作者 张卫红 曹贵君 王叶新 陈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MIPPSF)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MIPPSF)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11~L2)患者21例,平均年龄38.7岁。其中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压砸伤1例,交通车祸伤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切口长度平均(1.2±0.3)cm,手术时间平均(50.3±1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6±8.5)ml;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近期优点,且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 后路间融合 胸腰骨折 微创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杨小辉 辛晓锋 姚海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传统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ODI脊柱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放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骨折 脊柱功能
下载PDF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豪豪 赵国权 蒲兴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 目的: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分析使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诊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选择89例(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区别将89例分为两组,其中以传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5例列为对照组,以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为治疗方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比对照组高,后凸Cobb角、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存在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等优势,同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各项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微创内固定 创伤性胸腰骨折 传统后路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6
作者 刘立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8-0031,共4页
以脊柱骨折患者为例,予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术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患者60例(2020.07至2023.10),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常规组、微创组,比对、分析疗效。结果 临床指标及住院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微创组优于常规组, JOA评分、SF-36评分:微创... 以脊柱骨折患者为例,予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术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患者60例(2020.07至2023.10),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常规组、微创组,比对、分析疗效。结果 临床指标及住院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微创组优于常规组, JOA评分、SF-36评分:微创组>常规组,OD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组<常规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优良,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经弓根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17
作者 王家启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术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究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术后疼痛、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照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及6个月VAS评分均更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更高,Cobb角更低,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经Wiltse肌间隙入路,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更为有效的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疼痛,提高椎体前缘高度比,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微创弓根内固定 疼痛程度 体前缘高度比 功能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椎体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磊 胡玉亮 商志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PPSF)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 目的探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PPSF)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SPPSF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椎体功能、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为(102.41±12.05)mL、(44.89±4.12)mL,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为(3.48±0.35)cm,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8.12±1.05)d,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24及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4.59±0.42)分、(3.45±0.39)分、(2.04±0.28)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PSF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均可加快椎体功能恢复,但SPPSF可减轻手术创伤及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脊柱骨折 Sextant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 疼痛 体功能
下载PDF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对影像学指标及再发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俊 陈进平 +1 位作者 肖涛 张映波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分析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影像学指标及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Sextant内固定术... 目的:分析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影像学指标及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Sextant内固定术)与对照组(开放式内固定术),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期间各指标;术前及术后3月的影像学指标、VAS、ODI、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期间,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均P<0.05)。术前,两组影像学指标及VAS、ODI、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月,两组影像学指标(SI、COBB、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均P<0.05),SI升高值、COBB下降值、伤椎前缘高度升高值均以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VAS、JOA、ODI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均P<0.05),VAS下降值、JOA升高值、ODI下降值均以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25.00%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7.50%明显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式内固定术,采用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更能保护其椎体稳定及脊髓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tant微创经弓根螺钉内固定 影响学指标 脊柱骨折 再发骨折 开放式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与微创小切口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杰 于利锋 +2 位作者 孙巍 王敏娜 庞哓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PS)与微创小切口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PS)与微创小切口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户PPS术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与功能障碍变化情况;并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统计2组置钉错误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透视时间与住院时间则短于对照组(t=21.330、19.359、3.378,P<0.05);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与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6、hs-CRP、TNF-α水平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钉错误率(1.41%)低于对照组(3.95%)(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与微创小切口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后者能够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透视时间,并且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应激较小、置钉错误率更低,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小切口 微创 胸腰骨折 COBB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