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王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1-004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采取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容量控制。两组患者治疗3d后评价疗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脏器功能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心搏量指数、每搏变异度),以及住院时间与死亡率,并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APACHEⅡ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治疗后氧合指数、血清乳酸水平、肌酐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施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心搏量指数与每搏变异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在CRRT患者容量控制中,不仅能更好地改善脏器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容量控制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脏器功能
下载PDF
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袁治国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49-652,共4页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静脉持续输注,n=30)和S组(10mL·kg^-1万汶扩容.n=30)。应用心电监护仪及FloTrac分别于TI(基础值)、T2(扩容40min后循环稳定期)、T3(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前)、T4(气管插管后1min)和T5(气管插管后5min及麻醉维持)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各组T1相比,全麻诱导后MAP、CO、CI和SVI均显著降低(P〈0.05),但S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诱导后C组SVV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s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CVP、SVR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诱导期间应用万汶扩容,可有效改善麻醉诱导造成的心排出量降低,有利于维持冠脉搭桥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130/0.4 心排出量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冠状动脉搭桥
下载PDF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液体管理及容量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目的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础体征及干预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及液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升高明显,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则降低明显(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明显,心率(HR)、机械通气时间、复苏时间及并发症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仅1例(1.69%),而对照组发生4例(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Vigileo监测,可较好地对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进行监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及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机械通气休克 血流动力学 容量复苏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百芳 张亚娟 钟映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与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立即经传感器连接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率(HR)、...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患者应用微创方法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与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立即经传感器连接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同时放置PAC接监护仪监测上述指标。均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比较治疗0、1、2、3、4、5、6 h两种监测方法测得上述指标的值,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 19例患者顺利完成6 h的早期复苏治疗,2例因需外科手术干预退出研究。19例患者相同时间点PAC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的CO、CI、HR、MAP、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和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的CO相关系数为0.84,P<0.05;CI相关系数为0.84,P<0.05;HR相关系数为1,P<0.05;MAP相关系数为0.98,P<0.05;SVRI相关系数为0.72,P<0.05。结论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是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患者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肺动脉漂浮导管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
下载PDF
Flo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莫宝定 张琳 +1 位作者 张德文 钟明媚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Flo 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2月-2016年3月因脓毒症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CVP组(26例)和Flo Trac-Vigileo组(39例),分别选用传统... 目的:探讨Flo Trac-Vigileo系统在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2月-2016年3月因脓毒症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CVP组(26例)和Flo Trac-Vigileo组(39例),分别选用传统的CVP监测和Flo Trac-Vigileo系统监测来指导血液净化中脱水量的调整,比较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前与治疗后30 min、4 h、12 h、24 h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Flo Trac-Vigileo组治疗前后心率、血乳酸、APACHEⅡ评分下降较CVP组更为明显,两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与CVP监测比较,Flo Trac-Vigileo系统能更好地指导脓毒症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容量管理,使患者更快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脓毒症 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压 FloTrac-Vigileo系统
下载PDF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循环效率变化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方英伦 李会芳 +3 位作者 吕誉芳 王慧敏 马骏 赵丽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目的采用压力波形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CCE)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 目的采用压力波形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CCE)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7年3—9月拟于全麻下行择期OPCABG患者43例,男36例,女7例,年龄45~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应用MOSTCARE监护仪(核心技术为PRAM)监测患者麻醉结束后(T_1)、吻合前降支(T_2)、吻合对角支(T_3)、吻合回旋支(T_4)、吻合后降支(T_5)、搭桥完成后(T_6)、术毕(T_7)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CCE、最大压力梯度(dp/dt)、MAP、HR、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心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CCE明显降低(P<0.01),且CCE在以上时点均下降为负值,T_5时下降至最低。与T_1时比较,T_2—T_7时dp/dt、CI、SVI、SVRI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增快,SVV明显升高(P<0.05),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T_2—T_6时CCE与dp/dt呈明显正相关(P<0.05);T_1—T_4、T_7时CCE与CI、SVI呈明显正相关,与SVRI呈明显负相关(P<0.01);T_1、T_7时CCE与SVV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在靶血管吻合过程中,尽管CI、SVI、SVRI等参数仍在正常范围,但CCE却有明显降低并至负值,吻合后降支时降至最低,且恢复较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循环效率 微创血流动力学 压力波形分析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