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景喆 姜苑林 +4 位作者 覃述 蔡运相 刘艳 白玉新 刘荣添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河池市人民医院出生胎龄≤34周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12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早产...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河池市人民医院出生胎龄≤34周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12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早产儿均使用LISA技术操作,随机分为改良LISA组和LISA组,其中改良LISA组延长给药注入时间至10 min,LISA组常规快速给药,时间为3 min内,两组早产儿给药期间均予以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CPAP)无创通气模式呼吸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给药期间心动过缓、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药物反流率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下降、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及治疗前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及气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SA组相比,改良LISA组给药过程中药物反流率更低(6.35%vs.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ISA技术与LISA技术疗效相当,未增加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降低PS给药过程中药物反流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表面活性给药 早产儿 药物反流
下载PDF
延长LISA技术给药时间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娜 李汉超 +2 位作者 陈雪梅 刘荣添 庄泽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3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用延长LISA技术给药时间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持续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CPAP)... 目的探讨用延长LISA技术给药时间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持续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CPAP)联合改良LISA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NCPAP联合传统LISA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及药物返流率、出生后72小时内有创机械通气率和并发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氧分压、NBNA、SaO_(2)、BSID、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氧分压、SaO_(2)、NBNA水平/BSID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药物反流率、72小时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LISA技术给药时间在NRDS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常规给药时间,可有效降低患儿出生后72小时有创机械通气率、药物反流率及BPD发生率,提高患儿发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延长给药时间 微创表面活性给药 并发症
下载PDF
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俊豪 温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表面活性剂(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 探讨微创表面活性剂(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和指数(FiO_(2))、血氧饱和度(SaO_(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机械通气治疗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_(2)、PaCO_(2)、OI、SpO_(2)基线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72 h后研究组患儿的PaO_(2)、OI、SpO_(2)测定值(74.10±5.54) mm Hg、(83.01±6.00) mm Hg、(298.4±24.1) mm Hg、(310.5±28.6) mm Hg、(92.16±3.10)%、(97.18±2.76)%,对照组分别为(71.04±5.82) mm Hg、(79.66±5.72) mm Hg、(273.6±27.8) mm Hg、(290.3±31.3) mm Hg、(90.81±4.29)%、(94.56±3.14)%,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hs-CRP基线水平、治疗24 h、72 h后的hs-CRP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4 h、72 h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6.20±1.40)mg/L、(4.14±0.88)mg/L、(6.43±1.51)mg/L、(4.40±0.93)mg/L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3.75±0.86)d、用氧时间(8.56±1.80)d,对照组分别为(4.20±0.93)d、(9.82±1.95)d,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PS治疗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缺氧情况、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TOLL样受体-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