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春锋 李永翔 郭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应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和对照组(n=46,应用环乳晕切口术),采用统计学方法...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应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和对照组(n=46,应用环乳晕切口术),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美学效果(乳房对称性、凹陷程度、质地与弹性、皮肤颜色)、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发症(乳房变形、皮下血肿、皮肤破损、皮下瘀斑)、肿瘤复发率及肿瘤残余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美学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正常的比例为43.48%、91.30%,均高于对照组的23.91%、73.91%(P<0.05);术后,观察组肿瘤残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能够降低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美学效果好,肿瘤残余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 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腺瘤 美学效果 复发
下载PDF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
作者 蒋媛 尹琳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4-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 目的 探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期患者身心正向调节,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创旋切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 身心健康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王保云 张凯 +1 位作者 张道全 石海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 目的:比较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促进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 传统开放手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Cor、E、NE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孙金明 邵先茹 朱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65例)和微创组(15例),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旋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65例)和微创组(15例),分别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及瘢痕长度指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 w各项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更高,且微创组指标较传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乳房美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能够获得良好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并可改善乳房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疗效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5
作者 凌转安 黄伟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经超声引导下微... 目的探究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经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治疗,再对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情绪及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9.72±2.42)min,术中出血量为(11.32±1.48)m L,切口愈合时间为(3.33±0.58)d,切口长度为(4.03±0.21)mm,住院时间为(4.28±0.71)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其余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出血较少,恢复较快,且该术式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 乳腺纤维瘤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在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施 李冬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93-0096,共4页
探讨“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在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6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202例,按照入院时间选取1-3月行常规护理的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对照组,4-6月行“一病一... 探讨“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在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6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202例,按照入院时间选取1-3月行常规护理的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对照组,4-6月行“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的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在术后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术后1h、术后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1,2)vs2(2,2)、2(2,3)vs4(3.5,4)、1(1,1)vs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76±1.35,对照组为88.55+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率方面观察组为93.59+9.81,对照组为71.40±1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在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病一品 护理模式 乳腺微创旋切 围手
下载PDF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7
作者 刘香娟 王苑 +1 位作者 张永青 刘文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12、24h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所用时长以及术后切口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简化版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 后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多发性乳腺结节患者微创旋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8
作者 康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9-0112,共4页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多发性乳腺结节行微创旋切术中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为护理研究,试验参考时间为2023.03~2023.08,纳入符合研究要求样本共计64例,均为在我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多发性乳腺结节患者,依据奇偶数法均分样本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多发性乳腺结节行微创旋切术中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为护理研究,试验参考时间为2023.03~2023.08,纳入符合研究要求样本共计64例,均为在我院行微创旋切术治疗的多发性乳腺结节患者,依据奇偶数法均分样本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间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比对差异化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指标数据呈现同质化,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AS与SDS评分数据,观察组呈现更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4/32),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P<0.05;研究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态度、专业度、心理、护理及总评分数据呈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多发性乳腺结节患者行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间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更为优良,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事件,消除、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从而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手术期间护理满意度更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 人性化护理 多发性乳腺结节
下载PDF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效果
9
作者 陈晓妹 袁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根治的100例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60);观察... 目的:探讨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根治的100例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MMT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瘢痕大小、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瘢痕大小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术后乳房外形美学满意度高,在良性乳腺不可触及微小病灶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 微创旋切 乳腺 不可触病灶 微小病灶
下载PDF
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静脉全麻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
作者 周玉弟 田伟千 +2 位作者 季方兵 黄礼兵 李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静脉全麻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输注+舒芬太尼静脉全... 目的观察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静脉全麻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输注+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观察组术中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给纯氧进行预吸氧,氧流量20 L/min,温度37℃;对照组术中经双侧鼻导管吸纯氧进行预吸氧,湿化瓶湿化,氧流量8 L/min;观察组在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将氧流量调整为50 L/min,对照组保持吸入氧流量不变。比较两组麻醉前(T_(0))、麻醉5 min(T_(1))、苏醒5 min(T_(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和呼吸频率(RR),比较两组主要麻醉指标(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缺氧相关不良事件及处理情况、术毕即刻动脉血气指标、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_(1)时点MAP、HR、RR均低于对照组,SpO_(2)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主要麻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缺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气道干预措施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毕即刻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静脉全麻乳腺微创旋切术中采用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以有效预防麻醉期间缺氧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气道支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 全身麻醉 乳腺微创旋切 乳腺肿瘤 吸氧 缺氧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中肿瘤良恶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李晓欧 祁晓莉 张立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中肿瘤良恶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减少旋切样本中出现恶性病例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855例乳腺旋切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整理并分析肿瘤良恶性... 目的 探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中肿瘤良恶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减少旋切样本中出现恶性病例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收治的855例乳腺旋切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整理并分析肿瘤良恶性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单双侧情况及术前超声BI-Rad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855例乳腺微创旋切样本中,良性病例826例(96.6%),恶性病例29例(3.4%)。在旋切病例中,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2 cm、双侧乳腺均发生肿瘤及术前超声BI-Rads分级高于4a级为发生乳腺恶性肿瘤的4个危险因素(P<0.05);当患者具有2个以上的上述危险因素时,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更高(P<0.05)。结论 选择乳腺微创旋切术前,建议对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单双侧情况及超声BI-Rads分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术前加做其他影像学检查或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肿物性质后再进行旋切术式选择,可使微创旋切术获得更精准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乳腺微创旋切 相关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2
作者 周荣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瘢痕形态、乳房外观美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外观美学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能够降低术后疼痛感,减轻对乳房外观美学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节 超声引导 MAMMOTOME微创旋切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对并发症和美学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宋方亮 穆为民 +1 位作者 吕艳丽 李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8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照其手术适应证及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常规组14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143例,行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8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照其手术适应证及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常规组14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研究组143例,行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清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美学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5、7 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两组清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 d,研究组VAS评分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美学效果优良率(92.31%)较常规组(73.57%)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9%)较常规组(23.57%)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确切,且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低,术后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复发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 传统开放手 并发症 美学效果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肖泽文 钟灵 +4 位作者 肖婷 彭则男 肖德权 金晓华 刘凡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疼痛管理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术区。对比两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疼痛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后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乳腺微创旋切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比较
15
作者 吴佳俊 熊琳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 目的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质量、疼痛程度、病灶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时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可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切口长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块 微创旋切 传统手
下载PDF
比较传统手术和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王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和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并作为传统手术组,52例患者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并作为微创旋切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和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并作为传统手术组,52例患者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并作为微创旋切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微创旋切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25±0.85)ml少于传统手术组的(13.30±2.80)ml,手术时间(17.45±2.85)min、切口愈合时间(3.60±1.10)d、住院时间(5.80±1.32)d、瘢痕长度(3.15±0.50)mm均短于传统手术组的(36.35±4.80)min、(6.90±1.85)d、(8.15±2.38)d、(37.45±4.65)mm,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00±1.10)分低于传统手术组的(5.50±1.80)分(P<0.05)。微创旋切术组术后3 d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分别为(18.45±2.65)μg/dl、(142.84±15.42)ng/L、(12.25±2.54)ng/L,低于传统手术组的(35.25±5.60)μg/dl、(245.29±28.65)ng/L、(28.46±5.25)ng/L(P<0.05)。微创旋切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5.63%(χ^(2)=5.607,P=0.018<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3>0.05)。结论传统手术和微创旋切术均可有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相较之下微创旋切术的治疗创伤小,可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与应激反应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传统手 微创旋切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复发率
下载PDF
PDCA改良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封帮助 范毓权 艾炜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计划(P)、执行(D)、检查(C)、行动(A)改良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黔西南州中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信封法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 目的:分析计划(P)、执行(D)、检查(C)、行动(A)改良模式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黔西南州中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信封法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改良模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饱满挺拔程度、乳房轮廓弧度、乳房正常位置、乳房皮肤光泽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区血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PDCA改良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微创旋切 PDCA改良模式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和小切口乳腺结节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应激程度影响
18
作者 左从奎 毕迎春 姚琼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和小切口乳腺结节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应激程度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在庐江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初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和小切口乳腺结节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应激程度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在庐江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初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微创旋切组和结节切除组,每组各46例。微创旋切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的微创旋切术治疗,结节切除组接受小切口乳腺结节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并发症及乳房美观度。结果 微创旋切组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均低于结节切除组,手术时间短于结节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0、5.072、4.099,P<0.05)。术后,微创旋切组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皮质醇(cortisol, Cor)水平均低于结节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9、2.763、31.856,P<0.05)。微创旋切组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均高于结节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9、6.639、18.507,P<0.05)。微创旋切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结节切除组,乳房美观优良率高于结节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9.583,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疼痛轻微,有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利于提高乳房美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 小切口乳腺结节切除 乳腺良性肿瘤 疼痛程度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张春梅 马茹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82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切除术)和观察组(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和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 目的 比较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82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切除术)和观察组(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和乳房外观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6 h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术后3个月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高于传统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传统组的22.50%(P <0.05)。结论 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佳,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旋切 传统切除 良性乳腺肿瘤 疼痛程度 美容效果
下载PDF
疏肝散结汤联合小金胶囊对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后的影响
20
作者 干江 杨镕 +1 位作者 李欢欢 陈燕燕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52-3055,共4页
目的分析疏肝散结汤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宁县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服用小金胶囊,观察组则给予小金胶囊联合疏肝散... 目的分析疏肝散结汤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宁县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服用小金胶囊,观察组则给予小金胶囊联合疏肝散结汤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IL-2、IL-6)、雌激素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各项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疏肝散结汤和小金胶囊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激素平衡、提高免疫细胞水平,并缓解乳腺结节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微创旋切 疏肝散结汤 小金胶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