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靶-免”组合在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的价值初步探索
1
作者 章群 胡静 +1 位作者 钱晓萍 李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43-1847,共5页
目的:探讨“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在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接受上述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5... 目的:探讨“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在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接受上述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5例接受“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最佳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的1例,疾病稳定的2例,疾病进展的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60.0%(3/5)。而在毒副反应方面,5例患者均未出现III-IV级毒副反应。结论:“放-靶-免”组合模式有望为难治性的MSS亚型的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当然该结论仍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直肠癌 联合治疗 微卫星稳定 放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针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疗法的探索
2
作者 张瑶 鲍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癌症治疗的新支柱。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癌症治疗的新支柱。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然而,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MSS),其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对免疫单药治疗几乎没有反应。深入探索MSS型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机制,有望实现“冷肿瘤”向“热肿瘤”的转化,目前多采用免疫联合治疗策略来提高冷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该文旨在对冷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机制进行阐述,并对免疫联合治疗策略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型 冷肿瘤 免疫治疗机制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玉婷 张奇 +2 位作者 潘新平 李淑萍 刘小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免疫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错配修复缺失/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对其并不敏感。肿瘤突变负荷低下可能是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血管... 免疫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错配修复缺失/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对其并不敏感。肿瘤突变负荷低下可能是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血管生成因子以及转化生长因子分泌的增加可能介导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原发耐药。放疗可以促进肿瘤抗原的形成和释放,并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反应,重塑肿瘤微环境,其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为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许多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本文将对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机制、放疗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直肠癌 免疫治疗 放疗 错配修复蛋白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赵颖 李莹 +1 位作者 李雨秋 宋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8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MSS型晚期复发左、... 目的探讨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8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SS型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1、2年生存率。结果MSS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合并不完全肠梗阻所占比例更高(P<0.05),MSS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较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合并贫血及体重下降>5 kg(均P<0.05),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所占比例较左半结直肠癌患者高(P<0.05);左半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小于右半结肠癌患者(P<0.05)。2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右半结肠癌组发生肝转移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左半结直肠癌组(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肠癌组ORR分别为14.8%和29.0%(P<0.05),DCR分别为74.1%和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1.4%,右半结肠癌组分别为83.8%、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中位PFS长于右半结肠癌组(13.7个月vs 10.1个月,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中位OS也明显长于右半结肠癌组(35.3个月vs 27.2个月,P<0.05),预后相对较好。结论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MSS型晚期复发结直肠癌患者,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转移部位及生存状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左半直肠 右半 贝伐珠单抗 FOLFIRI方案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孔德扬 裴炜 +1 位作者 冯林 张海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润等。MSI CRC具有特殊的肿瘤微环境,特别是免疫及耗竭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ICB)提供了理想靶标,从而能够在免疫治疗中显著受益。虽然MSI通常与早期CRC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但在转移性疾病中可能指示了不良的预后。当前研究凸显了微卫星状态与BRAF突变状态结合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并表明BRAF突变可能减弱MSI相关的预后优势。MSI CRC显示出对包括5-氟尿嘧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等传统治疗药物的抵抗性,但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反应更为积极。随着对MSI CRC认识的加深,ICB治疗正在成为一二线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策略,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替代传统方法的治疗选择。本文综述了MSI在CRC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微环境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MSI在CRC治疗策略和疗效预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根据不同微卫星状态对CRC进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 发生机制 临床特点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CT和MRI及影像组学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乐平 张秀玲 +6 位作者 施柳言 黄刚 马娅琼 艾凯 王莉莉 马文婷 马小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3,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病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肿瘤细胞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导致结直肠发生的常见基因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病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肿瘤细胞基因改变密切相关。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导致结直肠发生的常见基因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医学影像成像方法凭借无创性和个体化等优势已开始在评估结直肠癌高度MSI(MSI-high,MSI-H)状态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随着软件技术不断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以及影像组学方法在结直肠癌MSI-H状态的术前预测、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综述旨在总结CT和MRI技术及影像组学方法在预测结直肠癌MSI-H状态中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和无创的MSI-H预测手段,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度微卫星稳定状态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临床指标-CT征象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7
作者 卞雪莲 孙琦 +6 位作者 王咪 董瀚韵 戴晓晓 吴永友 张力元 范国华 陈光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指标和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347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和CT检查资料。CT资料包括平扫...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指标和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347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和CT检查资料。CT资料包括平扫及对比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其中,276例为微卫星稳定状态(MSS),71例为MSI。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43例)和验证集(10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U检验或卡方检验)对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指标及CT征象[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病变肠管的长度及最厚径、病变的部位、强化方式及各期相对CT值(CR=病变CT值/同层面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CT值)]的差异进行比较。随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随后绘制模型的列线图。分别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PLT)水平、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四期图像上病灶的CR值在MSS组与MSI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和动脉期CR是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MSI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783;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预测CRC患者MSI状态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率。结论:基于临床-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术前检测CRC患者MSI状态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制定CRC患者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DCE-MRI及临床特征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8
作者 施柳言 潘妮妮 +7 位作者 赵建新 熊恋秋 马丽丽 何迪梁 赵致平 王莉莉 赵莲萍 黄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84,共12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图像。选取小视野高分辨率T2加...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图像。选取小视野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sFOV HR-T2WI)、DCE-MRI峰值期和T1加权延迟成像(T1-DELAY)勾画肿瘤最大层面及上下两层作为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降维筛选,之后分别构建影像组学单序列及多序列联合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后处理工作站中勾画肿瘤最大层面测量灌注参数速率常数(K_(ep))、转运常数(K^(trans))及容积分数(V_(e)),获取频数表并计算直方图特征,特征降维筛选后计算灌注参数评分(Dcescore)。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MSI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联合Radscore和Dcescore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状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各模型效能及临床价值。结果:单序列中基于DCE-MRI峰值期图像的模型效能最佳,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和0.900;多序列联合模型效能优于任何单序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68和0.962;列线图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85和0.982。结论:基于DCE-MRI和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MSI状态,有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无创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赵勇强 王媛媛 +3 位作者 刘春鹏 詹晓芬 魏巍然 古家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69-975,共7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RC的8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RC的8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4种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MSI状态,KRAS、NRAS、N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MMR蛋白表达、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MR蛋白表达与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CRC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RC中的MMR蛋白表达总缺失率为12.08%,KRAS基因突变率为42.28%,NRAS基因突变率为2.21%,BRAF基因突变率为6.50%。不同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EA水平的患者MMR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A199水平的患者KRAS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EA水平的患者NRAS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患者BRAF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蛋白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呈负相关(r=-0.137,P<0.001)。MMR蛋白表达与NRAS基因突变不相关(r=-0.007,P=0.834)。MMR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162,P<0.001)。淋巴结转移、KRAS突变、BRAF突变、MSI-H是CRC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SI状态、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上述指标的检测有助于CRC的生物学行为分析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KRAS NRAS BRAF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型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姜忠韬 李阳 菅凌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69-476,共8页
在患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型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MSI-H/dMMR型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与生物学特点、ICIs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ICIs毒性与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关键词 直肠癌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杉 柳艳飞 +3 位作者 刘倩 何为 刘燕妮 金红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观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呋喹替尼单药组(n=22)和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n=22)。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组... 目的观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呋喹替尼单药组(n=22)和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n=22)。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组口服呋喹替尼5 mg,每日1次,服用3周停药1周,每28天为1周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1次、呋喹替尼方案同单药组,并分析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呋喹替尼单药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9.09%,疾病控制率(DCR)为45.45%;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ORR为18.18%,DCR为63.64%;呋喹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4(2.1,8.2)个月,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中位PFS为6.7(3.9,12.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37)。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较呋喹替尼单药治疗可给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直肠癌 呋喹替尼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臣功 孙岩波 孙锋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2位,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d MMR)结直肠癌的一线及后线治疗方案的重要...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2位,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d MMR)结直肠癌的一线及后线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然而,MSI-H/d MMR结直肠癌仅占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的4%~5%,且对于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的免疫异质性肿瘤微环境,ICIs单药往往无法克服这些因子而出现应答率不高或出现继发性耐药,因此仅使用单一ICIs基本无效。目前多采用联合治疗策略如抗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联合治疗,ICIs联合放疗,ICIs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以及ICIs联合溶瘤病毒等提高MSS/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结直肠癌患者对治疗的应答率。虽然上述联合治疗策略取得不错的近期疗效,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很有前景,但多为单臂小样本探索性研究,数据指向并不完全稳定一致,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同时也需Ⅲ期临床研究的确认和证实。本文旨在对MSS结直肠癌ICIs联合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直肠癌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虞伟妃 汪笑秋 +2 位作者 赵丽萍 冯继红 周珏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评价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剂(阿帕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CR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可... 目的评价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剂(阿帕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CR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可手术转移性MSS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ELOX+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ELOX+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记录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事件(AE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5.0%、85.0%,对照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5.0%、7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6.0、8.0个月,中位OS分别为19.0、12.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至少发生1次AEs,且观察组患者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甲亢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vs.0和20%vs.0,P<0.05),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vs.90%,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AEs的有14例(70.0%),而对照组仅有5例(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能耐受或致命的严重AEs,相关症状经停药或接受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XELOX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MSS型CRC患者的效果与XELOX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相当,但具有一定的ORR、PFS和OS优势,且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手术 微卫星稳定型 转移性直肠癌 化疗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剂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相关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比较
14
作者 袁园 林清源 +3 位作者 任伟民 季赛燕 朱金潮 杨庆源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样本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并比较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CRC患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 目的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样本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并比较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CRC患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formalin fixation and paraffin embedding,FFPE)样体450例。根据检测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组(n=312)采用IHC法检测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utS homolog 2(MSH2)、MSH6、MutL homolog 1(MLH1)和PMS homolog 2(PMS2)的表达;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multipl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PCR-CE)组(n=353)采用mPCR-CE法检测MSI单核苷酸位点(NR24、BAT25、CAT25、BAT26和MONO27)。其中215例同时接受IHC法和mPCR-CE法检测。对这215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KRAS原癌基因GTP酶(KRAS proto-oncogene,GTPase,KRAS)、NRAS原癌基因GTP酶(NRAS proto-oncogene,GTPase,NRAS)和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BRAF)基因(KRAS/NRAS/BRAF,KNB)突变,采用IHC方法检测Ki-67蛋白表达。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MSI结果分布在人口学特征(年龄和性别)、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位置、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侵犯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分子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IHC组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dMMR)样本占6.1%(19/312),其中52.6%(10/19)的dMMR样本是由MLH1和PMS2共同表达缺失导致。dMMR的分布在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PCR-CE组高频MSI(high-frequency MSI,MSI-H)样本占4.0%(14/353),MSI-H的分布仅在肿瘤位置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IHC法和mPCR-CE法共同检测样本中,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7.2%(209/215);dMMR和MSI-H的分布在BRAF^(V600E)突变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尽管IHC法和mPCR-CE法检测CRC MSI/dMMR的一致性高达97.2%,但dMMR和MSI-H在CRC中的分布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并不一致,表明在特定亚群中需要采用特定方法检测CRC MSI/dM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DNA错配修复 BRAF^(V600E)
下载PDF
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强 东帅 +1 位作者 李梦龙 梁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值。本文通过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 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测标志物
下载PDF
结直肠癌微卫星灶不稳定状态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邓康 陈晓东(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结直肠癌的微卫星灶不稳定(MSI)状态对病人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有显著影响,基于CT、MRI及PET/CT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能够发现其潜在的影像特征,并可以无创性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就CT、MRI及PET/C... 结直肠癌的微卫星灶不稳定(MSI)状态对病人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有显著影响,基于CT、MRI及PET/CT的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能够发现其潜在的影像特征,并可以无创性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就CT、MRI及PET/CT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灶不稳定 免疫治疗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和微卫星不稳定在结直肠癌中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刘坤 罗瑞晨 +3 位作者 许惠娟 管瑛瑛 侯英勇 侯君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比较PCR-毛细管电泳法与IHC两种检测方法对微卫星状态判断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期寻找到更适合临床广泛开展筛查的方法。方法 326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IHC方法检测癌组织4种错配修复蛋白MMR蛋白的表达。选取其中68例标本用PCR毛... 目的 比较PCR-毛细管电泳法与IHC两种检测方法对微卫星状态判断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期寻找到更适合临床广泛开展筛查的方法。方法 326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IHC方法检测癌组织4种错配修复蛋白MMR蛋白的表达。选取其中68例标本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6个微卫星位点。最后对比这68例患者两种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一致性。结果 326例结直肠癌手术样本中,有29例IHC结果为dMMR,剩余297例为pMMR。将这29例dMMR标本全部进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另挑选297例pMMR中的39例标本进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共计68例。68例标本检测结果显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23例,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5例,微卫星稳定(MSS)40例。统计分析发现,IHC法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5%,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1%和97.4%,两种方法的一致率达到95.6%。结论 IHC检测MMR蛋白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由于IHC方法经济、便捷的特点,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因此可以作为临床初筛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的一种方法。当存在任一MMR蛋白缺失或对有疑问的标本,可进行进一步的PCR-毛细管电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错配修复蛋白 免疫组化 PCR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个体化新生抗原疫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1例
18
作者 单娜 俞耀军 +1 位作者 林李淼 蔡振寨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930-932,935,共4页
以肿瘤新生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因其肿瘤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而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最优靶点。我们之前的研究探索了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疫苗疗法在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但此类疫苗在人类结直肠癌中尚未... 以肿瘤新生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因其肿瘤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而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最优靶点。我们之前的研究探索了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疫苗疗法在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但此类疫苗在人类结直肠癌中尚未见应用。为进一步拓展新生抗原疫苗对晚期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为1例晚期MSS型CRC患者制备并注射了新生抗原疫苗,研究的初步结果证明了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新生抗原 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下载PDF
KRAS突变型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19
作者 朱增光 姬发祥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128-8134,共7页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CRC的治疗仍然是以化疗治疗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提升。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的治疗...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CRC的治疗仍然是以化疗治疗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提升。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的治疗,免疫在一线、后线辅助、新辅助治疗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微卫星稳定型(MSS),免疫治疗的研究及治疗疗效不尽人意,特别是对于KRAS突变型微卫星稳定型CRC的治疗及生存尤为显著,目前多项研究将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化疗等相结合作为新的突破方向。本文将对KRAS突变型MSS型晚期CRC的治疗及治疗进展进行梳理及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直肠癌 KRAS突变 微卫星稳定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错配修复蛋白缺失/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
作者 王一橙 李洋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978-985,共8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中,...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但对该种治疗有积极反应的患者为DNA错配修复蛋白缺失(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患者,相关临床试验已在该类患者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情况,导致疾病进展。本文将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dMMR/MSI-H结直肠癌及耐药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缺失/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PD-1/PD-L1抑制剂 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