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麒 刘迁 +4 位作者 肖敏 肖瑶 潘儒艳 金丽艳 王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2-1927,共6页
目的: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就诊的7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 目的: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就诊的7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呋喹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T/CD8^(+)T)变化,采用ELISA实验测定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E)水平。出院后完成2~3年随访,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生存与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6.84%)优于对照组(60.53%);客观缓解率(36.84%)优于对照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CD4^(+)T/CD8^(+)T、IgA及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与2年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治疗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截至随访结束时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MSS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呋喹替尼单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呋喹替尼 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肠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放-靶-免”组合在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的价值初步探索
2
作者 章群 胡静 +1 位作者 钱晓萍 李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43-1847,共5页
目的:探讨“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在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接受上述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5... 目的:探讨“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在微卫星稳定型(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毒副反应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接受上述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5例接受“放-靶-免”联合治疗模式的MSS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最佳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的1例,疾病稳定的2例,疾病进展的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60.0%(3/5)。而在毒副反应方面,5例患者均未出现III-IV级毒副反应。结论:“放-靶-免”组合模式有望为难治性的MSS亚型的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当然该结论仍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联合治疗 微卫星稳定 放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赵颖 李莹 +1 位作者 李雨秋 宋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8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MSS型晚期复发左、... 目的探讨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8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的MSS型晚期复发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SS型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1、2年生存率。结果MSS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合并不完全肠梗阻所占比例更高(P<0.05),MSS型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较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合并贫血及体重下降>5 kg(均P<0.05),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所占比例较左半结直肠癌患者高(P<0.05);左半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小于右半结肠癌患者(P<0.05)。2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右半结肠癌组发生肝转移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左半结直肠癌组(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肠癌组ORR分别为14.8%和29.0%(P<0.05),DCR分别为74.1%和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1.4%,右半结肠癌组分别为83.8%、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中位PFS长于右半结肠癌组(13.7个月vs 10.1个月,P<0.05),左半结直肠癌组的中位OS也明显长于右半结肠癌组(35.3个月vs 27.2个月,P<0.05),预后相对较好。结论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MSS型晚期复发结直肠癌患者,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转移部位及生存状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微卫星稳定 左半直肠 右半 贝伐珠单抗 FOLFIRI方案
下载PDF
针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疗法的探索
4
作者 张瑶 鲍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癌症治疗的新支柱。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癌症治疗的新支柱。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然而,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MSS),其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对免疫单药治疗几乎没有反应。深入探索MSS型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机制,有望实现“冷肿瘤”向“热肿瘤”的转化,目前多采用免疫联合治疗策略来提高冷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该文旨在对冷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机制进行阐述,并对免疫联合治疗策略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微卫星稳定型 冷肿瘤 免疫治疗机制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田玉婷 张奇 +2 位作者 潘新平 李淑萍 刘小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免疫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错配修复缺失/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对其并不敏感。肿瘤突变负荷低下可能是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血管... 免疫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错配修复缺失/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疗效,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对其并不敏感。肿瘤突变负荷低下可能是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血管生成因子以及转化生长因子分泌的增加可能介导了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原发耐药。放疗可以促进肿瘤抗原的形成和释放,并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反应,重塑肿瘤微环境,其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为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许多放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本文将对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机制、放疗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肠癌 免疫治疗 放疗 错配修复蛋白
下载PDF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杉 柳艳飞 +3 位作者 刘倩 何为 刘燕妮 金红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观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呋喹替尼单药组(n=22)和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n=22)。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组... 目的观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4例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呋喹替尼单药组(n=22)和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n=22)。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组口服呋喹替尼5 mg,每日1次,服用3周停药1周,每28天为1周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1次、呋喹替尼方案同单药组,并分析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呋喹替尼单药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9.09%,疾病控制率(DCR)为45.45%;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ORR为18.18%,DCR为63.64%;呋喹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4(2.1,8.2)个月,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中位PFS为6.7(3.9,12.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37)。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较呋喹替尼单药治疗可给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肠癌 呋喹替尼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KRAS突变型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7
作者 朱增光 姬发祥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128-8134,共7页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CRC的治疗仍然是以化疗治疗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提升。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的治疗...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晚期CRC的治疗仍然是以化疗治疗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提升。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的治疗,免疫在一线、后线辅助、新辅助治疗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微卫星稳定型(MSS),免疫治疗的研究及治疗疗效不尽人意,特别是对于KRAS突变型微卫星稳定型CRC的治疗及生存尤为显著,目前多项研究将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化疗等相结合作为新的突破方向。本文将对KRAS突变型MSS型晚期CRC的治疗及治疗进展进行梳理及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KRAS突变 微卫星稳定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宁臣功 孙岩波 孙锋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2位,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d MMR)结直肠癌的一线及后线治疗方案的重要...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2位,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d MMR)结直肠癌的一线及后线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然而,MSI-H/d MMR结直肠癌仅占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的4%~5%,且对于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的免疫异质性肿瘤微环境,ICIs单药往往无法克服这些因子而出现应答率不高或出现继发性耐药,因此仅使用单一ICIs基本无效。目前多采用联合治疗策略如抗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联合治疗,ICIs联合放疗,ICIs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以及ICIs联合溶瘤病毒等提高MSS/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结直肠癌患者对治疗的应答率。虽然上述联合治疗策略取得不错的近期疗效,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很有前景,但多为单臂小样本探索性研究,数据指向并不完全稳定一致,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同时也需Ⅲ期临床研究的确认和证实。本文旨在对MSS结直肠癌ICIs联合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肠癌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虞伟妃 汪笑秋 +2 位作者 赵丽萍 冯继红 周珏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评价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剂(阿帕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CR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可... 目的评价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剂(阿帕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CR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可手术转移性MSS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ELOX+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ELOX+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记录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事件(AE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65.0%、85.0%,对照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5.0%、7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6.0、8.0个月,中位OS分别为19.0、12.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至少发生1次AEs,且观察组患者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甲亢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vs.0和20%vs.0,P<0.05),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vs.90%,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AEs的有14例(70.0%),而对照组仅有5例(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能耐受或致命的严重AEs,相关症状经停药或接受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XELOX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不可手术转移性MSS型CRC患者的效果与XELOX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相当,但具有一定的ORR、PFS和OS优势,且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手术 微卫星稳定型 转移性肠癌 化疗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剂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转化治疗微卫星不稳定型III期结肠癌1例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闫敏 于丽 +1 位作者 何信佳 赵园园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142-2147,共6页
既往研究表明,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或微卫星不稳定型(dMMR/MSI-H)的晚期结直肠癌对传统化疗的反应较差。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阻断剂已成为... 既往研究表明,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或微卫星不稳定型(dMMR/MSI-H)的晚期结直肠癌对传统化疗的反应较差。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信号通路阻断剂已成为这类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报道一例III期dMMR/MSI-H结肠癌患者,接受了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的转化治疗后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了MPR (病理性主要缓解,残余存活肿瘤 ≤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治疗 肠癌 免疫治疗 信迪利单抗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孔德扬 裴炜 +1 位作者 冯林 张海增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润等。MSI CRC具有特殊的肿瘤微环境,特别是免疫及耗竭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ICB)提供了理想靶标,从而能够在免疫治疗中显著受益。虽然MSI通常与早期CRC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但在转移性疾病中可能指示了不良的预后。当前研究凸显了微卫星状态与BRAF突变状态结合作为预后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并表明BRAF突变可能减弱MSI相关的预后优势。MSI CRC显示出对包括5-氟尿嘧啶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等传统治疗药物的抵抗性,但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反应更为积极。随着对MSI CRC认识的加深,ICB治疗正在成为一二线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策略,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替代传统方法的治疗选择。本文综述了MSI在CRC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微环境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MSI在CRC治疗策略和疗效预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根据不同微卫星状态对CRC进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肠癌 发生机制 临床特点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6 位作者 孟祥丽 谢晋玲 王瑾 张敏 杨留中 路平 张景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9)。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口服治疗,每日1次,每次10 mg,连续给药2周后停用1周,第2次调整剂量为12 mg,连续给药2周后停用1周,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每次200 mg,每3周给药1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使用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1.1版评价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应用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ORR为5.88%,DCR为35.29%;观察组患者的ORR为15.79%,DCR为52.63%。2组患者的ORR及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5个功能子量表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后,2组患者疲乏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疲乏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呼吸困难评分、失眠评分及食欲丧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便秘、腹泻、经济影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失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食欲丧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便秘评分、腹泻评分、经济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7%(11/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42%(13/19);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肠癌 盐酸安罗替尼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4 位作者 王瑾 孟祥丽 张敏 杨留中 路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对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经临床标准治疗失败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单一组(n...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对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经临床标准治疗失败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单一组(n=16,接受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和联合组(n=20,接受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VEGF水平、TGF-β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CD4^(+)、CD4^(+)/CD8^(+))及免疫分子含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及CD4^(+)水平、CD4^(+)/CD8^(+)均高于单一组患者,血清VEGF、TGF-β水平均低于单一组患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肿瘤促进分子CD168、CD133、CD15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单一组,肿瘤抑制分子CD9、CD63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P﹤0.01)。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对经临床标准治疗失败的MSS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VEGF、TGF-β水平,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肠癌 盐酸安罗替尼 信迪利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Regorafenib联合PD⁃1抑制剂在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4
作者 罗茜茜 陈佳梅 +1 位作者 石薇 陈永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21-528,共8页
目的评估瑞戈非尼(Regorafenib)联合PD-1抑制剂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接受Regorafenib... 目的评估瑞戈非尼(Regorafenib)联合PD-1抑制剂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接受Regorafenib联合PD-1抑制剂或Regorafenib单药三线及以上治疗的22例晚期MSS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联合治疗组10例,Regorafenib单药组12例。比较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0个月vs 6.13个月,P=0.827);但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优于单药组(4.00个月vs 1.63个月,P=0.025)。相比单药组,联合治疗组在DCR(70.0%vs 25.0%,P=0.084)表现出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vs 91.7%)以及≥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30.0%vs 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Regorafenib单药治疗,Regorafenib联合PD-1抑制剂作为晚期MSS型CRC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可能在PFS方面带来获益,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REGORAFENIB PD-1抑制剂 微卫星稳定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及热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鹏 邱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9-106,共8页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基本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1)将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靶向或局部治疗联合应用,以期调节微卫星稳...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属于微卫星稳定型,免疫微环境表现为“冷肿瘤”,基本对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目前临床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1)将免疫治疗与传统化疗、靶向或局部治疗联合应用,以期调节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免疫微环境,尝试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从而提高对免疫治疗的有效性;(2)筛选潜在有意义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和临床特征,富集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中免疫治疗获益的人群。本文将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免疫治疗 微卫星稳定型 错配修复缺陷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伟 刘帆 +1 位作者 宋爱琳 周彦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98-1004,共7页
目的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型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目的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型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D-1抑制剂在dMMR/MSI-H型晚期CRC中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有较多研究探索了抗PD-1抑制剂治疗dMMR/MSI-H型晚期CRC(包括局部进展期CRC和转移性CRC),仍有部分研究正在试验中。这些研究均发现,采用PD-1抑制剂作为dMMR/MSIH型晚期CRC的一线或后线以及新辅助治疗均呈现了较好的生存获益,尤其在合并BRAF/RAS突变的d MMR/MSI-H型转移性CRC和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期望器官保留的局部进展期dMMR/MSI-H型CRC中已初见成效;而且有较多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双免治疗”,多数研究发现其疗效优于单免治疗,但同时也发现“双免治疗”较单免治疗会有更多的不良事件报道。结论从综述的文献研究结果总体看,PD-1抑制剂在dMMR/MSI-H型晚期CRC中临床获益明显,然而仍有更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比如提供更多的PD-1抑制剂一线药物,克服耐药性及其不良事件。未来需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更精确的个体化识别以及更高效的联合用药方案,让dMMR/MSI-H型晚期CRC患者进一步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错配修复缺陷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PD-1抑制剂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立莉 葛新国 +2 位作者 胥荣 刘清菁 蔡茂怀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经标准治疗后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的治疗用药...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经标准治疗后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的治疗用药差异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PD-1抑制剂。对比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TGF-β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CD4+、CD8+、CD4+/CD8+)。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用药后6个月的时间点,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TGF-β、CD8+均降低,CD4+、CD4+/CD8+均增高(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TGF-β、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CD4+/CD8+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1抑制剂投入到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利于在近期提升患者的疗效,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血管生成因子水平,PD-1抑制剂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肠癌 恶性肿瘤 免疫靶向治疗 贝伐珠单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MSI-H晚期结肠癌1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畅波 叶颖雪 胡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40-544,共5页
本文报告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既往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错配修复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予术后化疗等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提示该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 本文报告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既往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错配修复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予术后化疗等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提示该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以及高水平的肿瘤突变负荷值(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二代测序(NGS)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与挑战
19
作者 饶佳伟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体瘤治疗中大放异彩。尤其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然而,占结直肠癌80%~90%的微卫星稳定型患者对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并不敏...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实体瘤治疗中大放异彩。尤其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然而,占结直肠癌80%~90%的微卫星稳定型患者对单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并不敏感。因此,通过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与传统治疗方式联合,来逆转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组织内部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或者通过有效的生物标记对此类患者分层筛选,来明确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的人群,是目前研究人员应对此类困境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从上述问题对目前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如火如荼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微卫星稳定型
下载PDF
错配修复/微卫星不稳定性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丽 童建东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3期2597-2602,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它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即使病理分期相同,其临床表现、预后、个体对治疗的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临床工作中,除了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恶性肿瘤疗效外,寻找有效的预后及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它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即使病理分期相同,其临床表现、预后、个体对治疗的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临床工作中,除了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恶性肿瘤疗效外,寻找有效的预后及预测指标亦很重要,这些指标能在临床工作中为判断预后、确定治疗策略、制定随访计划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错配修复 微卫星稳定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