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用于战斗机大迎角涡流控制的微吹气技术
- 1
-
-
作者
王慧
彭锡铭
-
出处
《飞机设计》
2000年第4期37-45,共9页
-
文摘
在F-15E战斗机构型的低速风洞中,对在大迎角时控制前体涡非对称的微吹气技术的效能进行了研究。在以前用一般外形的前机身进行的试验基础上,评估了一种吹气口装置。在很大迎角时(α>50°),微吹气技术在产生偏航力矩和控制偏航力矩量值方面是有效的。与高压喷嘴吹气所验证的效果相当,而前者仅需1/100的质量流量。这就证明,通过控制不稳定点的涡流场可以获得这种杠杆作用。在中等迎角的情况下(α≤35°),采用该微吹气孔布局不能产生有效的偏航力矩。控制口优化有望提高微吹气技术在中等迎角范围内的效率。
-
关键词
战斗机
迎角
微吹气技术
涡流控制
风洞试验
-
分类号
V211.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71.4
-
-
题名用于战斗机大迎角涡流控制的微吹气技术
- 2
-
-
作者
王慧
彭锡铭
-
出处
《飞机设计》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
文摘
在F-15E战斗机构型的低速风洞中,对在大迎角时控制前体涡非对称的微吹气技术的效能进行了研究。在以前用一般外形的前机身进行的试验 基础上,评估了一种吹气口装置。在很大迎角时(α>50°),微吹气技术在产生偏航力矩和控制偏航力矩量值方面是有效的,与高压喷嘴吹气所验证的效果相当,而前者仅需1/100的质量流量。这就证明,通过控制不稳定点的涡流场可以获得这种杠杆作用。在中等迎角的情况下(α≤35°),采用该微吹气孔布局不能产生有效的偏航力矩。控制口优化有望提高微吹气技术在中等迎角范围内的效率。
-
关键词
战斗机
大迎角
涡流控制
微吹气技术
-
分类号
V2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仪—长输油管道通信光缆微缆气吹技术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肖兰
-
机构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
-
出处
《石油工程建设》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
文摘
仪—长输油管道工程中采用了通信光缆微缆气吹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长距离大口径输油输气管道同沟直埋敷设通信光缆易出现的问题。文章对光缆同沟直埋敷设和微缆气吹敷设两种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并结合仪—长输油管道的通信光缆项目,具体介绍了微缆气吹技术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关键词
光缆敷设
微缆气吹技术
质量控制
措施
-
Keywords
optical cable laying
micro-cable jetnet techniqu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
-
分类号
TN913.3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微吹气对湍流平板边界层流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减阻机理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范云涛
张阳
叶志贤
邹建锋
郑耀
-
机构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59,共14页
-
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欧盟委员会航空科技合作项目(690623)。
-
文摘
微吹气技术能够改变平板湍流流场结构,减小平板表面的摩擦阻力。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来流马赫数0.7条件下,流场流过光滑平板和NASA-PN2多孔平板表面两种情况,通过对比这两个算例的相关流场特征,验证了微吹气控制减阻的有效性,局部最大减阻率达到了45%,并且由于微吹气控制的"记忆"功能,减阻效果在微吹气流域下游仍会持续一段距离,增加了减阻区域的流向面积。壁湍流摩擦减阻的原因在于近壁区域出现了一个低速的"湍流斑",黏性底层厚度增加,速度型曲线被抬升。但与此同时,边界层内湍流速度脉动也得到了增强。进一步对流向脉动涡演化规律分析,发现微吹气对流向脉动涡发挥着多重作用。在增加流向脉动涡强度的同时,还使得流向涡团向远离壁面抬升,这样减小了流向涡与壁面之间直接作用。此外,微吹射流产生的冲击作用会在流向涡表面留下凹痕,使得流向涡分散成相对小的涡团结构。
-
关键词
微吹气技术
湍流结构
减阻
湍流强度
涡量
-
Keywords
micro-blowing technology
turbulent structure
drag reduction
intensity of turbulence
vorticity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