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胜青 张可成 +3 位作者 石军 何家全 吴明 刘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阿扑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不同时相点的移植区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未行微囊化的PC12细胞移植则会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移植后3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12细胞存活。结论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避免药物治疗、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胎脑移植等方法的诸多弊端,因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技术 pc12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微胶囊材料的生物学特征(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雄鹰 王为 +5 位作者 于炜婷 郭昕 王秋艳 胡国华 宋月平 马小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29-231,i0006,共4页
背景:帕金森病系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使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将分泌多巴胺的细胞或转染多巴胺合成限速酶基因的细胞进行脑内移植,能一定程度地逆转或改善症状,但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目的:探讨在不使用免... 背景:帕金森病系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使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将分泌多巴胺的细胞或转染多巴胺合成限速酶基因的细胞进行脑内移植,能一定程度地逆转或改善症状,但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目的:探讨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应用免疫隔离的方法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观察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及其机械强度。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8/2004-02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PC12细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方法:在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盐溶液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其中制备模型成功大鼠25只,随机分为微囊化细胞移植组12只:将25μL的微囊化细胞悬液(相当于2.5×104个细胞)分两点定位注射到动物模型右侧(损毁侧)纹状体内。非微囊化细胞移植组7只:植入25μL裸PC12细胞悬液(相当于5×104个细胞)。空微胶囊移植组6只:植入25μL的空微胶囊悬液。各组大鼠在移植后第7天注射阿朴吗啡(0.05mg/kg),然后记录每只大鼠的旋转行为,1次/周,共12周。术后12周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回收微胶囊观察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主要观察指标:①微胶囊在大鼠纹状体内的生物相容性。②微胶囊的免疫隔离作用。③各组大鼠移植前后平均旋转圈数。结果:进入结果分析25只,其余均为模型制备不成功而脱落。①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回收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形态完整,表面光滑,无炎细胞浸润。②微胶囊的免疫隔离作用:微胶囊内的PC12细胞继续增殖,部分形成了细胞团。③各组大鼠移植前后平均旋转圈数:移植前各组大鼠的单侧旋转记录无明显不同(P>0.05)。微囊化细胞移植组移植2周后平均旋转圈数明显低于移植前,甚至停止旋转,症状的改善保持至移植后12周。非微囊化细胞移植组的平均旋转圈数也明显低于移植前,但8,12周又有上升趋势,与移植前无明显变化(P>0.05)。空微胶囊移植组移植前后的旋转圈数基本一致。结论:①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在移植部位不引发炎症反应,并保持形态的完整性。②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有免疫保护作用,包封的PC12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的脑内可以长期存活,继续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合成和释放多巴胺,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胶囊 细胞移植 pc12细胞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变化研究(英文)
3
作者 吕胜青 张可成 +3 位作者 杨辉 黄其林 刘俊 吴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隔离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的变化,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 目的观察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隔离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的变化,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由移植前(11.88±2.04)圈/min减少为移植后(3.46±1.01)圈/min。移植后3个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12细胞存活。结论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旋转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技术 pc12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旋转行为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英文)
4
作者 吕胜青 张可成 石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朴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 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隔离技术—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PC12细胞包裹后,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观察阿朴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移植区多巴胺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明显改善,不同时相点的移植区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未行微囊化的PC12细胞移植则会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移植后3月,大鼠脑内微囊完整,仍有TH阳性PC12细胞存活。结论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可避免药物治疗、立体定向毁损手术、胎脑移植等方法的诸多弊端,因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 治疗 帕金森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国华 宋月平 +6 位作者 董丽华 雄鹰 王为 马敬红 李淑娟 孙冬 张海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i001,共4页
目的 观察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 6 - 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纹状体制备 PD模型。应用国产新型材料壳聚糖制成的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ACA )微囊包裹PC12细胞 ,分别将微囊化 PC12细... 目的 观察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 6 - 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纹状体制备 PD模型。应用国产新型材料壳聚糖制成的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 (ACA )微囊包裹PC12细胞 ,分别将微囊化 PC12细胞、裸 PC12细胞、空微囊移植入 PD模型鼠损伤侧纹状体内 ,以阿朴吗啡检测移植前后大鼠旋转行为的差异。行纹状体和黑质的 HE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对移植的微囊化 PC12细胞回收后再培养 ,以 MTT和台盼兰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微囊化 PC12细胞移植能够改善PD模型鼠的旋转行为 ,与移植前和空微囊移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症状改善至少持续 3个月。裸 PC12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旋转行为也有改善 ,与移植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但仅持续了 2个月 ,移植 8周后又渐回到移植前水平 ,且部分大鼠颅内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空微囊移植组移植前后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差异 (P>0 .0 5 )。回收微胶囊内的 PC12细胞再培养生长良好 ,MTT法和台盼兰法检测显示细胞具有生物活性。结论 微囊化 PC12细胞脑内移植能够改善阿朴吗啡诱发的 PD模型鼠的旋转症状 ,ACA新型微包囊能够起到有效的免疫隔离和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脑内移植 微囊 PD 旋转行为 大鼠 治疗 纹状体 肿瘤形成 黑质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 被引量:2
6
作者 伍少玲 马超 栗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8期7135-7139,共5页
背景:大量动物实验已证实,微囊化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镇痛作用,但由于异体移植存在伦理学的广泛争议,而人肾上腺嗜铬细胞来源匮乏,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可合成和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且来源丰富的细胞用于移植镇痛研究。目的:观... 背景:大量动物实验已证实,微囊化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镇痛作用,但由于异体移植存在伦理学的广泛争议,而人肾上腺嗜铬细胞来源匮乏,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可合成和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且来源丰富的细胞用于移植镇痛研究。目的:观察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入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蛛网膜下腔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模型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造模后1周进行移植。微囊化PC12细胞组、裸PC12细胞组、空微囊组分别取微囊包裹后第3-5天的微囊化PC12细胞悬液、PC12细胞悬液、APA空微囊悬液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结果与结论:微囊化PC12细胞组大鼠在移植后各时间点,两侧后肢收缩次数和时间的差值与移植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其差值均低于裸PC12细胞组和空微囊组(P<0.01);在移植后第7周,微囊化PC12细胞组大鼠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显著高于裸PC12细胞组和空微囊组(P<0.01)。提示微囊化PC12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可有效缓解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模型鼠在冷致痛实验中的痛觉过敏现象,同时,大鼠脑脊液中脑啡肽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相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微囊 细胞移植 镇痛 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 脑啡肽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化PC12细胞脑内移植改善帕金森病模型鼠的旋转行为(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丽华 宋月平 +4 位作者 胡国华 马敬红 李淑娟 雄鹰 王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170-172,F0003,共4页
背景:细胞组织的微囊化移植是近年来帕金森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发展较成熟、应用较多的是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但其易于囊周纤维化、易破碎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应用国内研制的新型微胶囊材料海藻酸钠-... 背景:细胞组织的微囊化移植是近年来帕金森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发展较成熟、应用较多的是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但其易于囊周纤维化、易破碎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应用国内研制的新型微胶囊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将PC12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入帕金森病模型鼠纹状体内,观察其作用。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化PC12细胞脑内移植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旋转行为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20±10)g;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PC12细胞。方法:实验于2002-05/12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①应用国产新型材料壳聚糖制成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化PC12细胞。②将成功建立的23只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微囊化PC12细胞组10只、裸PC12细胞组7只、空微胶囊组6只。分别将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化PC12细胞、裸PC12细胞、空微胶囊移植入帕金森病模型鼠损伤侧纹状体内。③以阿朴吗啡检测移植前后大鼠旋转行为的差异。观察黑质及纹状体内微包囊的形态并检测微胶囊内细胞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前后大鼠的旋转行为。②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形态。③回收的微包囊的完整性及囊内PC12细胞的活性。结果:①微囊化PC12细胞移植组在移植4周时旋转行为显著低于移植前和空微囊移植组犤(6.9±2.8),(11.7±5.5),(10.5±1.6)r/min,P<0.05犦,症状改善至少持续3个月;裸PC12细胞移植组大鼠的旋转行为与移植前相比也有改善犤(5.6±1.1),(9.5±1.5)r/min,P<0.05犦,但仅持续了2个月,且部分大鼠颅内有致死性肿瘤形成。空微囊移植组移植前后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差异。②回收微胶囊内的PC12细胞再培养生长良好,并且具有生物活性。结论:微囊化PC12细胞脑内移植能够改善阿朴吗啡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鼠的旋转症状,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新型微胶囊具有免疫隔离和抑制肿瘤形成的作用,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移植 pc12细胞 胶囊 藻酸盐 壳多糖/类似物和衍生物
下载PDF
微囊化PC12细胞的分泌特征及其致瘤性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少玲 马超 燕铁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7041-7044,共4页
背景:有报道微囊化细胞移植不仅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而且肿瘤细胞微囊化后可以消除其致瘤性。目的:观察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微囊化前后的分泌功能变化,及微囊化PC12细胞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后的存活情况和致瘤性。设计、时... 背景:有报道微囊化细胞移植不仅能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而且肿瘤细胞微囊化后可以消除其致瘤性。目的:观察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微囊化前后的分泌功能变化,及微囊化PC12细胞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后的存活情况和致瘤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动物观察实验,于2007-07/12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用微囊包裹PC12细胞。方法:将微囊化后第3~5天的PC12细胞植入12只雄性SD大鼠蛛网膜下腔。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微囊化前后PC12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分泌情况;移植术后8周,回收移植的微囊化PC12细胞,检测存活情况和分泌功能;移植术后12周,对大鼠腰段脊髓予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移植物对脊髓组织的影响。结果:①PC12细胞经微囊包裹后,体外培养生长良好,除微囊化后第1天外,细胞微囊化前后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回收移植术后的微囊化PC12细胞,再培养,其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分泌水平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移植术后12周,大鼠脊髓大体观察均未见新生物形成,病理切片显示神经细胞和髓鞘结构完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纤维增生和坏死。结论:PC12细胞微囊化后可保持其活性和分泌功能;同种移植于蛛网膜下腔后,仍保持活性和分泌功能,无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pc12细胞 移植 致瘤性 疼痛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对PC12细胞氧化性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珏 刘冉 +2 位作者 李晓波 杨菲飞 李云晖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LR,MC-LR)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C-LR对PC12细胞进行染毒,以MTT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初步判断MC-LR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结...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LR,MC-LR)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C-LR对PC12细胞进行染毒,以MTT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初步判断MC-LR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结果:MC-LR染毒12、24、48 h,对PC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是89.06、47.24、33.13μg/L。MC-LR染毒24h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当染毒浓度大于等于10μg/L时,细胞中生成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和SOD具有一致性。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MC-LR可以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引起细胞膜损伤,并发生氧化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神经毒性 pc12细胞 乳酸脱氢酶 损伤
下载PDF
微囊化施万细胞异种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德明 刘德伍 +1 位作者 刘曾旭 宋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7-577,共1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施万细胞 异种细胞移植 微囊 免疫组织
下载PDF
移植用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制备及运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雄鹰 于炜婷 +2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陈绍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浓度。结果包埋神经细胞 /组织的APA微胶囊在培养后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运后 ,囊内的神经细胞 /组织正常生存并保持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结论微囊化的神经细胞 /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和运输 ,并可分泌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神经细胞 运输 实验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微囊化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移植后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胜青 张可成 +2 位作者 刘海鹏 何家全 吴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观察微囊化嗜铬细胞瘤细胞 (PC12细胞 )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 PC12细胞包裹后 ,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 ,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 ,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 目的 观察微囊化嗜铬细胞瘤细胞 (PC12细胞 )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隔离微囊技术将能分泌多巴胺的 PC12细胞包裹后 ,移植到帕金森病大鼠脑内 ,观察阿扑吗啡诱发病鼠旋转行为变化 ,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区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移植后 3月 ,大鼠脑内微囊完整 ,仍有 TH阳性 PC12细胞存活。结论 微囊化 PC12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旋转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技术 pc12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旋转行为
下载PDF
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斌 王维 +1 位作者 刘晟 朱仁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后 ,移植物生理功能以及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制作犬的糖尿病模型后 ,将分离、纯化及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测定移植前后糖尿病犬的胰岛素用量...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后 ,移植物生理功能以及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制作犬的糖尿病模型后 ,将分离、纯化及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测定移植前后糖尿病犬的胰岛素用量、血糖水平以及葡萄糖刺激血清C肽、肝功能及CD4 /CD8的变化 ,并于移植 6月后对移植受体肝、胰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移植后模型犬血糖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 ,胰岛素用量减少 ,移植 6月后 2犬停用胰岛素 ,并维持血糖正常达 180d之久 ;移植后肝检查无明显变化 ,胰腺检查见凋亡胰岛无再生现象。结论 :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 ,能纠正异种动物犬糖尿病模型的高血糖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微囊 胰岛细胞 肝动脉 糖尿病 动物疾病模型
下载PDF
应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进行小鼠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伟 谭岩 +4 位作者 徐立 方艳秋 段秀梅 宋燕 杨广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增殖并提高小鼠的兔疫功能。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成囊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囊膜强度和免疫隔离作用;微囊化细胞移植有助于扩大异体移植的细胞来源,并为构建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转基因细胞 异体细胞移植 免疫隔离 静电液滴技术 海藻酸钠-壳聚糖 肿瘤免疫治疗
下载PDF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丹晖 徐浩翔 +2 位作者 宋坪 左亚刚 严向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估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60、80、100、200 mJ/cm2紫外线分别照射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研究组)和未经NGF诱导的正常PC12细胞(对照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MTT测定... 目的评估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60、80、100、200 mJ/cm2紫外线分别照射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研究组)和未经NGF诱导的正常PC12细胞(对照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MTT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对照组细胞在辐射强度30 mJ/cm2时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研究组细胞在辐射剂量100 mJ/cm2时才出现明显凋亡。结论NGF诱导的神经化可提高PC12细胞的紫外线耐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pc12细胞 神经元 紫外线
下载PDF
氯化钴对PC12细胞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季平 王立祥 +3 位作者 胡晓燕 于清水 秦文 崔行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确定氯化钴(CoCl2 )对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检测CoCl2 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将Caspases的抑制基因p3 5转染PC12细胞得到可稳定表达p3 5基因的细胞株PC12 p3 5 ,检测p3 5对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 目的 确定氯化钴(CoCl2 )对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检测CoCl2 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将Caspases的抑制基因p3 5转染PC12细胞得到可稳定表达p3 5基因的细胞株PC12 p3 5 ,检测p3 5对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检测Caspases特异性多肽抑制剂Z VAD FMK对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结果 分别以10 0、3 0 0、5 0 0、70 0和10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或以5 0 0 μmol LCoCl2 分别诱导PC12细胞12、2 4、3 6、48和60h后,PC1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 <0 0 1) ,并与CoCl2 诱导的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细胞亚显微结构检测,流式细胞分析和DNA片段化结果也表明5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可使PC12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构建可稳定表达Caspase蛋白酶抑制基因p3 5的PC12细胞株,或分别加入5 0和10 0 μmol LCaspases多肽抑制剂Z VAD FMK预处理PC12细胞1h后,以5 0 0 μmol LCoCl2 诱导PC12细胞2 4h ,形态学观察结果,细胞存活率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均表明p3 5基因和Z VAD FMK均可有效地抑制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P <0 0 1)。结论 CoCl2 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作用 Caspases pc12细胞凋亡 Caspase蛋白酶 Z-VAD-FMK CoCl2 流式细胞分析 pc12细胞 P35基因 细胞存活率 DNA片段 稳定表达 抑制基因 特异性多肽 亚显微结构 mol/L 500 24h 细胞模型 毒性作用 观察结果
下载PDF
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杰 宫念樵 +4 位作者 李锦文 马绪娴 左利群 郭晖 李岗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猪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内,3d后切除大鼠80%肝叶造成肝衰模型,观察大鼠2wk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及微囊化肝细胞移...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猪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内,3d后切除大鼠80%肝叶造成肝衰模型,观察大鼠2wk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未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及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的2wk存活率分别为6.2%,31.2%和56.2%,微囊化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较未微囊化组及对照组高.微囊化肝细胞在移植14d后结构基本完好.结论: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异种肝细胞移植 治疗 大鼠 急性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细胞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在移植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红云 张才乔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458,共4页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免疫隔离技术,细胞微囊化可排除细胞移植中出现的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双向排斥作用,从而使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细胞在移植后得以存活。目前报道的多种微囊材料中,以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的应用最为广泛,可通过...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免疫隔离技术,细胞微囊化可排除细胞移植中出现的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双向排斥作用,从而使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细胞在移植后得以存活。目前报道的多种微囊材料中,以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的应用最为广泛,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来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细胞微囊化在医学治疗上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基因修饰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尽管该技术尚需改进,但它在异体和异种组织或细胞移植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移植 微囊 免疫隔离 医学
下载PDF
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的免疫隔离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菲 刘雁冰 +2 位作者 钟岚 熊伍军 赵中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受体存活率、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网膜的免疫隔离作用. 方法: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包裹乳猪肝细胞,体外观察APA微囊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隔离效...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受体存活率、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网膜的免疫隔离作用. 方法: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包裹乳猪肝细胞,体外观察APA微囊对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隔离效果.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48 h后将微囊化的猪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网膜内CD4、CD8、IgG和IgM的表达. 结果:微囊可有效保护囊内K562细胞不受NK细胞的杀伤.与裸肝细胞移植组相比,微囊化乳猪肝细胞移植组大鼠存活率显著提高(1wk存活率78.6% vs 66.7%, P=0.0 046;2 wk存活率42.9% vs 25.0%,P=0.0027, P<0.01).大网膜CD4、CD8、IgG表达较弱(P=0.0 342、P=0.0 197及P=0.0 445,P<0.05),而IgM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APA微囊可有效隔离抗体及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微囊化异种肝细胞移植可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给予肝功能代谢支持,提高移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隔离机制 细胞移植治疗 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微囊异种肝细胞移植 细胞腹腔内移植 D-氨基半乳糖 免疫组法检测 APA微囊 免疫隔离作用 组织病理变 K562细胞 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介导 存活率 乳猪肝细胞
下载PDF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于帕金森病样大鼠脑纹状体内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增飞 薛毅珑 +4 位作者 高军茂 罗云 崔忻 王鲁宁 朱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黑质致密带、蓝斑及自主神经节的神经元变性,致使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DA)减少,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由于药物治疗只能部分地改善PD症状,且不能阻止其病情发展、人们试图在... 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黑质致密带、蓝斑及自主神经节的神经元变性,致使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DA)减少,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由于药物治疗只能部分地改善PD症状,且不能阻止其病情发展、人们试图在脑内移植DA能细胞,以替代变性的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嗜铬细胞 异种移植 微囊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