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肿附属器癌 被引量:3
1
作者 闫洁 郝飞 +1 位作者 叶庆佾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3-374,共2页
报告1例微囊肿附属器癌。患者男,16岁。额部出现肿块2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量汗腺导管及角囊肿结构,有基底样细胞条索,细胞无异形性。外科切除肿块后无复发。
关键词 附属 囊肿
下载PDF
误诊为瘢痕的微囊肿附属器癌一例
2
作者 华思瑞 温蓬飞 王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725-726,共2页
患者,女,35岁。左鼻唇沟结节8年,5年前曾接受激光烧灼治疗。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部见角囊肿及瘤细胞组成的导管结构,真皮下部瘤细胞呈团块或条索状浸润,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诊断:微囊肿附属器癌。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随访6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微囊肿附属器 瘢痕
下载PDF
微囊肿附属器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莹 陈浩 +4 位作者 姜祎群 徐秀莲 张韡 曾学思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囊肿附属器癌(MA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治的10例MA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51,65岁。皮损均位于面部,6例位于... 目的探讨微囊肿附属器癌(MA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治的10例MA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51,65岁。皮损均位于面部,6例位于上唇部,表现为单发斑块或结节,形成溃疡4例。组织病理均由上皮细胞条索组成,可见不同数量的角囊肿和导管结构,6例见神经受累,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上皮细胞及角囊肿角蛋白阳性,导管及腺腔结构癌胚抗原及上皮膜抗原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1例13年后原位复发,均无远处转移。结论MAC皮损主要表现为上唇的红斑块,部分破溃,确诊依赖于向毛囊和汗腺双相分化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有助于与其他附属器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回顾性研究 微囊肿附属器
原文传递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闫言 刘跃华 +1 位作者 王宝玺 王宏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报告1例微囊肿性附属器癌。患者女,57岁。胸部右侧硬斑块6年,加重1年。右上胸壁可见一3cm×3cm浸润性硬斑块,其上有少量渗出,结黑褐色痂,边缘隆起,皮损与胸壁固定,中央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见管状结构和散在实性鳞状细胞... 报告1例微囊肿性附属器癌。患者女,57岁。胸部右侧硬斑块6年,加重1年。右上胸壁可见一3cm×3cm浸润性硬斑块,其上有少量渗出,结黑褐色痂,边缘隆起,皮损与胸壁固定,中央凹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见管状结构和散在实性鳞状细胞岛,外围为基底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AE1/AE3(++),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附属
下载PDF
阴茎根部微囊肿性附属器癌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垚 马泰 +3 位作者 雷宇 胡向阳 彭万仁 孙国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9-50,F0003,共3页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carcinoma,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sclerosing sweat duct carcinoma),是一种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并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罕见低部恶性肿瘤,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根据美国SEER(Surve...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carcinoma,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sclerosing sweat duct carcinoma),是一种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并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罕见低部恶性肿瘤,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根据美国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的资料,本病发病率1.6-6.5/1000万,多见于白人,好发于头颈部,国内缺乏流行病学资料,仅见个案报道,现将本院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附属 硬化性汗腺导管癌
下载PDF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向飞 潘敏 朱晓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sclerosing sweat duct carcinoma),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MAC是一种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并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罕见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临床...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sclerosing sweat duct carcinoma),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MAC是一种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并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罕见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临床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附属 carcinoma 低度恶性肿瘤 侵袭性生长 duct 汗腺导管 生长缓慢 汗腺癌
下载PDF
两种硬化性附属器肿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分析及比较
7
作者 白帆 刘宇 +2 位作者 刘玲 王雷 刘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微囊肿附属器癌(MAC)和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mBCC)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一2020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5例MAC患者及8例mBCC患者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MAC患... 目的比较分析微囊肿附属器癌(MAC)和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mBCC)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一2020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5例MAC患者及8例mBCC患者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MAC患者皮损均位于面部,其中3例为结节,2例为斑片,均无破溃;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条索、巢团及腺腔样结构,有不同数量的角囊肿,伴结缔组织增生。8例mBCC患者皮损均位于面部,7例有破溃,均为斑片或斑块;组织病理表现为基底样细胞巢团及条索状浸润,肿瘤细胞均与表皮相连,无角囊肿。免疫组化染色示7例(7/7)mBCC、2例(2/5)MAC表达Ber-EP43例(3/5)MAC、0例(0/7)mBCC表达CK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MAC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行手术扩大切除,1例MAC患者随访2年共复发2次,2例mBCC患者失访,余均未复发。结论MAC和mBCC临床和组织病理有一定相似性,较难鉴别,Ber-EP4及CK15在鉴别二者中可能有重要的价值,但仍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肿附属器 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耳廓孤立性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谢菲 王昌阳 +2 位作者 管骅 易丽 慈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desmoplastic trichoepitheliomas,DTE)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好发于面颊部[1],在耳鼻喉科极为罕见,此前国内外无耳廓DTE相关报道。因DTE临床表现易与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morpheaform basal cell...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desmoplastic trichoepitheliomas,DTE)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好发于面颊部[1],在耳鼻喉科极为罕见,此前国内外无耳廓DTE相关报道。因DTE临床表现易与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morpheaform basal cell carcinoma,MBCC)、微囊肿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等皮肤病变相混淆,浅表活检及随访观察有延误诊治风险。现将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例耳廓DTE患者病史、体征及治疗方式,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此为DTE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耳廓 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 囊肿附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