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微型导管终止早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春凤 王志容 +1 位作者 宋桂兰 肖小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型导管法终止早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孕41~50d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子宫内膜微型导管法、传统负压吸宫术及药物流产等3种不同方法终止妊娠,观察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等.结...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型导管法终止早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孕41~50d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子宫内膜微型导管法、传统负压吸宫术及药物流产等3种不同方法终止妊娠,观察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等.结果:完全流产率,微管组与药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常规人流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管组的无痛率、出血量与常规人流组、药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子宫内膜微型导管法终止早孕具有手术简单、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微型导管 早孕 流产
下载PDF
微型心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150例分析
2
作者 顾菊康 《心功能杂志》 1990年第2期110-110,共1页
1961年美国Dotter首次采用微型硅橡胶软管(4F),经贵要静脉穿刺法,获得满意的肺动脉压力监测结果。国内于1978年研制成功4F聚乙烯微型心导管,性能与Dotter报道的微型硅橡胶软管相类似,并应用于临床,亦获得相似临床血液动力学监护效应。
关键词 微型导管 血液动力学 监测 导管插入
下载PDF
微型通信导管与微型光缆技术体系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奎文 《邮电设计技术》 2001年第9期24-26,共3页
介绍了微型通信导管、微型光缆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微型通信导管 微型光缆 通信线路
下载PDF
搏动性导管泵对羊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陈长志 李智成 +6 位作者 范关荣 叶清 成少飞 王维俊 汤敏 赵晓刚 Y.JohnGu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160-165,共6页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p=0.004),DBP从0.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n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辅助循环 微型搏动性导管
下载PDF
介入治疗材料的应用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秋菊 何晋胜 张志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3年第7期20-21,共2页
介入治疗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介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本文就主要介入治疗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 介入治疗材料 穿刺针 导丝 导管 微型导管 导管 支架 栓塞材料
下载PDF
B0189生物医用压力传感器
6
作者 林木森 杨清风 《国外传感技术》 2004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硅微机械加工 光纤压力传感器 心血管诊断 微型导管端头
下载PDF
拉萨地区19例微型心导管肺动脉压测量报告
7
作者 赵新生 付旭 张明学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31-32,共2页
1986年在拉萨使用微型心导管直接测量了12例高原健康人和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的肺动脉压。以肺动脉收缩压>4kPa和/或平均压>2.67kPa做为判断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测量结果表明12例高原健康人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25%,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 1986年在拉萨使用微型心导管直接测量了12例高原健康人和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的肺动脉压。以肺动脉收缩压>4kPa和/或平均压>2.67kPa做为判断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测量结果表明12例高原健康人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25%,7例高原性心脏病人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100%。作者认为高原健康人存在的肺动脉高压与高原性心脏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二者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导管 肺动脉高压 高原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An Approximate Model of Microchannel Cooling
8
作者 ShipingYu MingdaoX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43-249,共7页
Forc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micro-rectangular channels can be described by a group of two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se equations take the conduction in microchannel wb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low of... Forc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micro-rectangular channels can be described by a group of two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se equations take the conduction in microchannel wb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low of coolants into account, which are more generalized than those which neglect the conduction. For the same reason, they are suitable particularly for gases-cooled microchannels.With only numerical solution to the equations till today, an approximate analytic solution is derived here. From this solution, a rather simple formula can be introduced bober, by whic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idering the conduction and neglecting it are easily found. In addition, the rcasonableness of the classical fin method is also discussed. An experimental example of air-cooled microchannels is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ced convection MICROCHANNEL heat trarefer approximate model anaiytic s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