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易芳林 祝文刚 +4 位作者 牛洪华 邱俊涛 袁野 李高辉 刘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在复杂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种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8例.结果 48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均良好,缝合神经的皮瓣感觉... 目的 探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在复杂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种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8例.结果 48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5年,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均良好,缝合神经的皮瓣感觉良好.结论 采用游离微型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创面的外形与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经济负担及减少供区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移植修复 手足部 缺损创面
下载PDF
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爱兰 王谦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采用4种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6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 目的探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采用4种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6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受区与供区的功能、外观均良好。结论在肢体部位以穿支或轴型血管为蒂设计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小创面,患者痛苦小、损伤小,创面能获得满意覆盖,且较为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手指创伤 护理
下载PDF
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永丰 杨锦 +2 位作者 周阳 傅尚俊 陈逸民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2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损伤手指34指,其中,切取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10指,尺动脉中近端...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损伤手指34指,其中,切取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10指,尺动脉中近端穿支皮瓣修复10指,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5指,桡动脉腕横纹穿支皮瓣修复5指。结果移植34例皮瓣大小2.0cm×2.5cm~3.5cm×5.5cm,平均(9.72±1.5)cm^2,皮瓣厚度平均(3.1±0.4)mm。34例皮瓣全部成活,32例达Ⅰ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前臂供区31例中28例直接拉拢缝合,3例行植皮覆盖,30例达Ⅰ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皮瓣成活良好,外形功能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均值为7.0±2.8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11例,可2例。结论游离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术用于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自由,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微型穿支皮瓣 修复 手指 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飞 丁冬 +7 位作者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杨子洋 姚占川 温鹏 沈军 马建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微型穿支皮瓣皮支链血管的分布。方法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42例(46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小腿中下段13处,内外踝及足跟部22处,足背及前足11处。主要应... 目的观察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微型穿支皮瓣皮支链血管的分布。方法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42例(46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小腿中下段13处,内外踝及足跟部22处,足背及前足11处。主要应用的皮瓣有胫后动脉微型穿支皮瓣、腓动脉微型穿支皮瓣、逆行足背动脉皮瓣、外踝上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范围1.8 cm×3.0 cm^4.0 cm×6.0 cm。结果术后46处创面I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3年,平均21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溃疡、渗出等。结论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小创面可取得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小腿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与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昱 刘圣曜 +2 位作者 刘伟 罗人彰 杨帅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与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美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游... 目的:观察并对比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与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美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修复前后手功能、疼痛评分,修复效果及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手功能、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与疼痛评分,提高修复效果及患者对美容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肤缺损 游离微型穿支皮瓣 游离
下载PDF
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7
6
作者 庄加川 廖坚文 +3 位作者 李敏姣 陈国荣 陈乐峰 张振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8cm×3.0cm~2.6cm×5.0cm,分别以桡、尺动脉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其中7例指神经与皮神经缝合。前臂... 目的探讨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8cm×3.0cm~2.6cm×5.0cm,分别以桡、尺动脉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其中7例指神经与皮神经缝合。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4例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平均7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满意,皮肤饱满,7例缝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4~6mm。结论前臂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微型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牟勇 胡春兰 +4 位作者 黎路根 林浩 黄永军 刘晓春 黄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取皮瓣面积小于5.0 cm×5.0 cm的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应用微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骨间背动脉穿支削薄皮瓣游离... 目的探讨切取皮瓣面积小于5.0 cm×5.0 cm的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应用微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骨间背动脉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例,均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穿支皮瓣,并进行削薄处理。修复创面面积1.5 cm×2.0 cm~3.0 cm×4.5 cm。术后定期随访,对皮瓣的成活情况及修复手、足部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区均直接缝合,无需植皮处理。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柔软,无需Ⅱ期整形,修复的跟腱区域皮肤无磨损性水疱形成,踝关节提踵跖屈45°~60°,背伸活动恢复正常,修复的手部皮肤质地柔软,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时局部皮肤无瘢痕或牵拉不适。结论应用削薄的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削薄技术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27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彭艳斌 万圣祥 +2 位作者 肖颖峰 张洪军 王全震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690-369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的27例手足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的27例手足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皮瓣部位感觉功能评估结果。结果患者的皮瓣成活率达到100.00%,手足功能优良率达到100.00%,皮瓣部位感觉功能持续改善,无一例皮瓣臃肿发生。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较高,患者治疗后的手足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 手足小创面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例
9
作者 吴志林 陈长松 +5 位作者 章卓铭 吴澄斌 陈洋 李蕾 付勇强 陈燕花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6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2.5 cm×1.5 cm~4.5 cm×2.5 cm。根据损伤的部位... 目的探讨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2.5 cm×1.5 cm~4.5 cm×2.5 cm。根据损伤的部位、面积和形状设计皮瓣,皮瓣切取范围:3.0 cm×2.0 cm~5.0 cm×3.0 cm。定期随访,观察记录皮瓣外观、感觉、疤痕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5例,良2例。结论游离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适合于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薄,供区损伤小,可行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手外伤 移植
下载PDF
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足部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岩 陈文 +3 位作者 何志军 蒋振兴 田莉 孙维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13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术后... 目的探讨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13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术后伤口渗夜较多,经清洁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Ⅰ期愈合,愈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弹性较好,耐磨。结论微型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创面疗效确切,其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质地好,耐磨性较好,外观满意,术后手足部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腓动脉穿 游离移植 手足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飞 曹尚鹏 郑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4例手部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游离腹壁下动脉... 目的研究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4例手部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手部创面修复效果、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创面修复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2.26%(P=0.01)。观察组手术后创面总感染率为1.61%,低于对照组的11.29%(P=0.03)。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3.87%(P=0.00)。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均能作为手部创面有效的修复手术,但后者更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术后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修复术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修复术 手部创面
下载PDF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忠义 于宁 +3 位作者 李晓芳 韩超 周仁义 冀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981-398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和观察组(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感染率及术前、术后3、7d的促炎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术后3d及7d观察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及IL-8水平分别为(11.01±1.38)pg/ml、(22.32±2.53)pg/ml、(3.53±0.52)ng/ml、(13.82±1.55)pg/ml及(8.24±1.19)pg/ml、(16.86±1.71)pg/ml、(2.24±0.35)ng/ml、(10.25±1.37)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也相对更好,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 手部小创面 感染 相关血液指标
原文传递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小创面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成锋 习耀峰 +2 位作者 陈荣 贾伟 刘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7期3355-335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血清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积率(ES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39/45)vs64.44%%(29/45)](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vs17.78%(8/45)](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炎症反应轻,感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小创面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修复 感染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英 《安徽医学》 201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而B组患者则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 目的探讨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而B组患者则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和伤口Ⅰ期愈合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均明显少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率、手部外形完好率和功能恢复完全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穿微型游离 手背逆行岛状 手指背侧肤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