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景观微域识别及涵化解析——以红25军长征沿线为例
1
作者 李哲 赵恒毅 +1 位作者 曹银银 周正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73-81,共9页
【目的】基于当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面向红色文化密集区域的景观资源系统识别、协同演进与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长征沿线景观微域研判及其空间演进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相关方法与技术亟待挖掘。... 【目的】基于当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面向红色文化密集区域的景观资源系统识别、协同演进与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长征沿线景观微域研判及其空间演进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相关方法与技术亟待挖掘。【方法】通过构建红色景观微域“识别-涵化”研究框架,以红25军长征沿线为例,建立红色景观微域解析要素体系,探析景观微域识别及微域涵化的关联方法与基础技术,并结合红25军长征典型区段分析研讨长征线路微域涵化效应与建设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在微域要素系统识别基础上,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加权因子叠加法、微域涵化评估体系与三维矩阵模型可有效开展长征沿线红色景观微域识别与分类评估。【结论】研究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红色景观的资源管控与传承发展提供分析途径,助力景观资源有序演进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公园 红色景观 微域识别 微域涵化 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 加权因子叠加法 长征
下载PDF
高透气性果袋对桃果实微域环境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许建兰 赵永富 +4 位作者 马瑞娟 郭绍雷 张斌斌 张妤艳 茹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3-1239,共7页
采用高透气性处理工艺制作微孔黄色和白色纸质果袋,并对金陵黄露桃进行套袋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果袋相比,微孔果袋袋内的光热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微孔果袋比普通果袋的透光率提高了16.3%~24.4%;在40.1~45.0℃、45.1~50.0℃、... 采用高透气性处理工艺制作微孔黄色和白色纸质果袋,并对金陵黄露桃进行套袋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果袋相比,微孔果袋袋内的光热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微孔果袋比普通果袋的透光率提高了16.3%~24.4%;在40.1~45.0℃、45.1~50.0℃、>50.0℃3个高温区间,微孔黄色、白色果袋内的温度累积时间比普通黄色、白色果袋分别减少1.8 h、1.0 h;2.2 h、2.3 h;3.2 h、3.2 h。套袋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果袋处理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总糖含量、糖酸比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但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差异缩小至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普通果袋处理的总糖含量、糖酸比与不套袋对照相比下降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P>0.05);果皮色泽方面,微孔白袋处理优于普通白袋。总之,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桃果实通过微孔果袋处理提升了桃果实内在品质,且外在品质没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袋 透气 透光 微域环境 糖酸 品质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养分在潮土肥际微域中迁移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化全县 尤鑫鑫 +2 位作者 张彦彬 郝志远 罗寅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肥料减施增效对合理控制肥料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为供试肥料,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砂质潮土和壤质潮土肥际微域速效养分迁移过程的影响。以高产推荐施肥N 210 kg... 肥料减施增效对合理控制肥料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为供试肥料,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砂质潮土和壤质潮土肥际微域速效养分迁移过程的影响。以高产推荐施肥N 210 kg/hm^(2)为基础,在氮肥减施20%时,速效氮磷钾进入砂质潮土肥际微域的比例比习惯施肥N315kg/hm^(2)增加了15.71%、7.27%和13.14%,比高产推荐施肥增加了10.54%、3.79%和8.98%。速效氮迁移距离低于习惯施肥,与高产推荐施肥相当,为46 mm;有效磷迁移距离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速效钾迁移距离分别增加了15.79%和10.00%。速效氮和有效磷进入壤质潮土肥际微域的比例比习惯施肥增加了53.08%、3.44%,比高产推荐施肥增加了14.28%、6.89%,迁移距离与习惯施肥、高产推荐施肥无显著性差异;速效钾比例和迁移距离则低于其他两个施肥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减施增效 潮土 肥际微域 迁移
下载PDF
防寒处理提升南疆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娟 胡晓静 +4 位作者 唐诚 刁明 柴亚倩 关思慧 高子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9-1410,共12页
【目的】比较不同防寒处理对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的影响,为今后新疆产区露地匍匐栽培安全越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2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以露地石榴无覆盖为对照,比较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以及3种覆土厚度(15... 【目的】比较不同防寒处理对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的影响,为今后新疆产区露地匍匐栽培安全越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2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以露地石榴无覆盖为对照,比较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以及3种覆土厚度(15、20、30 cm)下各7组防寒处理(T0:单一覆土;T1:草帘+覆土;T2:钢筋架+草帘+覆土;T3:EVA塑料膜+草帘+覆土;T4:彩条布+覆土;T5:单毛毡+覆土;T6:双毛毡+覆土)的微域温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相比具有明显滞后性,差异显著(p<0.05)。3种覆土厚度各处理微域温度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15 cm覆土厚度T1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T0和T6较差;20 cm覆土厚度T3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T4和T5较差;30 cm覆土厚度T2提升微域温度的效果最佳,其余处理差异不明显。【结论】3种覆土厚度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综合比较,采用30 cm覆土厚度的T2(钢筋架+草帘+覆土)可最大程度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软籽石榴 防寒处理 微域温度
下载PDF
自组装核壳纳米微域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形状记忆机理
5
作者 李明菲 吕佳宁 +1 位作者 李兴建 丁小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198,共10页
以双键封端的活性Pluronic F127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活性核壳纳米胶束作为多功能纳米交联剂,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为共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交联剂和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自组装核壳纳米微域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基形状记忆聚合物.... 以双键封端的活性Pluronic F127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活性核壳纳米胶束作为多功能纳米交联剂,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为共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交联剂和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自组装核壳纳米微域交联的聚丙烯酸酯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万能拉力试验机对聚丙烯酸酯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酸酯单体浓度的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室温模量、玻璃态模量与橡胶态模量的比值、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逐渐降低,表现出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对聚丙烯酸酯基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固定率、回复率和回复速率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超过1.97 mol/L时,聚丙烯酸酯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展现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形状固定率超过97%,回复率超过98%,回复速率超过8.8%/min.最后,通过应力松弛对该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的形状记忆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聚丙烯酸酯 核壳纳米微域 形状记忆效应
下载PDF
防寒处理提升南疆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
6
作者 沐杨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8期68-68,共1页
据《果树学报》2023年第7期《防寒处理提升南疆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效应的研究》(作者宋娟等)报道,为比较不同防寒处理对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的影响,以2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以露地石榴无覆盖为对照,比较当地气温与石榴... 据《果树学报》2023年第7期《防寒处理提升南疆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效应的研究》(作者宋娟等)报道,为比较不同防寒处理对提升突尼斯软籽石榴微域温度的影响,以2年生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以露地石榴无覆盖为对照,比较当地气温与石榴园近地表气温,以及3种覆土厚度(15、20、30 cm)下各7组防寒处理(T0:单一覆土;T1:草帘+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软籽石榴 覆土厚度 防寒 石榴园 微域 近地表气温 南疆 温度效应
下载PDF
套袋对苹果果实微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7
7
作者 张建光 王惠英 +3 位作者 王梅 孙建设 刘玉芳 Larry Schrader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82-1087,共6页
生长季晴天,树冠不同方位套袋果温度变化规律各有不同。就日最高温度而言,以西南方位套袋果最高,东北方位套袋果最低,二者相差8.13℃。除了东北方位以外,同方位套袋果日最高温一般低于裸露果2 .95~6 .6 7℃。一天中,不同方位套袋果日... 生长季晴天,树冠不同方位套袋果温度变化规律各有不同。就日最高温度而言,以西南方位套袋果最高,东北方位套袋果最低,二者相差8.13℃。除了东北方位以外,同方位套袋果日最高温一般低于裸露果2 .95~6 .6 7℃。一天中,不同方位套袋果日最高温出现的时间与裸露果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日照和气温能更直接地影响裸露果。在正常套袋前提下,袋内、外湿度差异不大,袋内湿度主要受袋外环境湿度的影响。生长季晴天,外袋温度和外袋与内袋之间的温度非常接近,二者日最高温度超出最高果温8.6℃。而袋内气温和果温非常接近,二者日最高温仅差0 .4℃,说明袋内果温直接受袋内气温的制约。一天中,袋内最低温度和最高湿度一般出现在6 :0 0左右,而最低湿度和最高温度出现在16 :0 0左右,袋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0 98.4 x- 1.35 34。日照强度或气温与套袋果日最高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 .0 4 6 8x+8.91和y=1.4 11x- 2 .4 4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苹果 果实 微域环境 相关性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垦利县夏季土壤水盐空间变异及土壤盐分微域特征 被引量:48
8
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4 位作者 高明秀 常春艳 姜曙千 贾吉超 李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0-1049,共10页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季节性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切实掌握季节性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是该区土壤盐渍化防控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通过野外调查实测与室内化验分析获取土壤水盐含量数据,利用统计分析、GIS空间插值、实地观测与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夏季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变异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夏季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盐量呈上升趋势,且各层土壤含盐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含盐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区东北部和中东部,含盐量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中部;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的植被类型依次为光板地→碱蓬→高粱→芦苇→茅草→水稻→棉花→玉米;土壤盐分微域变化特征明显,含盐量受距路边远近、不同耕作措施、地形部位、植被群落等因素影响较大,表现出微域规律性和复杂性。该研究基本摸清了研究区夏季时相的土壤水盐状况及其微域特征,为黄河三角洲农作物栽培管理及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县 夏季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水量 空间变异 微域特征
下载PDF
核桃园行内地面覆盖的土壤微域生态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萌 刘洋 +2 位作者 李保国 齐国辉 张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434-4443,共10页
为了探明核桃园行内地面覆盖的土壤微域生态环境效应、确立核桃园科学省力的土壤管理措施,以盛果期早实薄皮核桃‘绿岭’为试材,通过连续4 a的行内地面覆盖,研究了园地土壤的水分、通气、矿质营养及三大微生物区系等微域生态环境的状况... 为了探明核桃园行内地面覆盖的土壤微域生态环境效应、确立核桃园科学省力的土壤管理措施,以盛果期早实薄皮核桃‘绿岭’为试材,通过连续4 a的行内地面覆盖,研究了园地土壤的水分、通气、矿质营养及三大微生物区系等微域生态环境的状况,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四年覆盖,0—20 cm土层,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 2014年核桃生长期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27%、10.27%、12.15%和13.96%,最大变幅分别为1.86%、1.95%、2.17%和2.63%;20—40 cm土层,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分别为13.23%、12.46%、11.77%和11.43%。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及CK的0—6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容重为1.34、1.38、1.43 g/cm^3和1.48 g/cm^3,3类微生物总量分别为430.94×10~4、208.87×10~4、183.42×10~4个/g和160.46×10~4个/g。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0.61、0.26、0.09和-0.96,各因子对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效应排序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全磷含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孔隙度>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土壤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 核桃 土壤微域 生态效应
下载PDF
磷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转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杜振宇 王清华 +1 位作者 周健民 王火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5-730,共6页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磷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磷在潮土中的移动距离很短,经过7 d和28 d的迁移,磷的迁移距离仅为8~14 mm。施入的磷主要固定在紧靠施肥点2 mm土体范围内,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土壤水溶性磷、...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磷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磷在潮土中的移动距离很短,经过7 d和28 d的迁移,磷的迁移距离仅为8~14 mm。施入的磷主要固定在紧靠施肥点2 mm土体范围内,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土壤水溶性磷、酸溶性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呈指数曲线迅速降低。磷在施肥后7 d内的迁移量较大,迁移进入土壤的磷绝大部分被吸附固定。施肥量对不同形态磷在肥际微域中的迁移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培养时间只明显影响了水溶性磷的迁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肥际微域 迁移 转化
下载PDF
套袋苹果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文胜 吕德国 +3 位作者 于翠 秦嗣军 杜国栋 赵德英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0-832,共3页
为了探讨套袋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及对果实病害和质量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微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不同果袋和苹果表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 为了探讨套袋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及对果实病害和质量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微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不同果袋和苹果表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套袋微域环境下,主要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还包括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主要放线菌是烬灰类群(Cinereus),另外还有白色类群(Albosporus)、绿色类群(Viridis)和黄色类群(Flavus)等;不同果袋种类和果实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套袋 微域环境 生物 种群结构
下载PDF
苹果园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与近地微域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9
12
作者 尹晓宁 刘兴禄 +3 位作者 董铁 牛军强 孙文泰 马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5,共13页
干旱是影响陇东雨养区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覆盖保墒是保证该区苹果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寻适宜于陇东地区苹果园的覆盖保墒措施,于19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采用覆盖麦草(WM)、覆盖细河沙(SM)、覆盖黑色地膜(FM)的地表连... 干旱是影响陇东雨养区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覆盖保墒是保证该区苹果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寻适宜于陇东地区苹果园的覆盖保墒措施,于19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采用覆盖麦草(WM)、覆盖细河沙(SM)、覆盖黑色地膜(FM)的地表连续3年(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覆盖处理,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果园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6月干旱期,3年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P<0.01)高于对照,且WM处理>SM处理>FM处理>CK;覆盖第3年,从花芽膨大到果实采收,叶幕形成(幼果期)前0~500 cm土层WM处理和SM处理的耗水量显著(P<0.01)低于CK,叶幕形成后则显著(P<0.05)高于CK,但耗水总量略低于CK;FM处理在叶幕形成前后均显著(P<0.01)高于CK。WM处理降低3—8月份5~25 cm各层土壤温度,而升高了9—11月份土温,但5~25 cm平均地温日变幅始终显著(P<0.05)低于CK,同时近地表气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SM处理对地温的影响较小,但明显提高近地表气温而降低相对湿度;FM处理的地温及日变幅始终高于CK,近地表气温和相对湿度与CK接近。各种覆盖处理对苹果物候期均无明显影响。总体0~60 cm土层各种养分含量顺序为WM处理>CK>FM处理>SM处理,且WM处理随年份增幅较大;FM处理0~20 cm土层与SM处理0~60 cm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等养分随年份降低最明显,相应的全盐量(包括WM处理0~20 cm土层)均显著(P<0.01)低于CK。各种覆盖处理增加了苹果树体枝条生长量,但对枝类组成影响都不大。各种覆盖处理增加了果实单果重及产量,均以WM处理显著(P<0.05)高于CK。水分利用效率WM处理显著(P<0.01)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陇东雨养区苹果园覆盖麦草效果较佳,长期覆沙和覆膜土壤须补充有机肥及其他养分,单一覆膜还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地面覆盖 覆盖材料 土壤环境 近地微域环境 树体生长 产量和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套袋对‘壶瓶枣’果实微域环境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保明 丁改秀 +3 位作者 王小原 秦国杰 仓国营 温鹏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果袋(专利号:CN 101697698 A)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e‘Huping’)微域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1—2012年对白熟期至完熟期的壶瓶枣进行套袋,期间测定袋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及相对空气湿度。...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果袋(专利号:CN 101697698 A)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e‘Huping’)微域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11—2012年对白熟期至完熟期的壶瓶枣进行套袋,期间测定袋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及相对空气湿度。完熟期采样,研究套袋对壶瓶枣裂果率、外观品质及含糖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套袋明显导致袋内光照强度下降;阴雨天时,袋内相对空气湿度明显增加、袋内温度明显降低;晴天时,对袋内相对温度、空气湿度无明显影响。套袋后,裂果率降低44.65个百分点,枣皮光滑;枣果可溶性糖含量降低1.57个百分点,可滴定酸降低0.01个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升高0.09 mg·g-1,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套袋能明显改变壶瓶枣果实微域环境,降低枣裂果率,改善枣果外观品质,对其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枣 套袋 微域环境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下载PDF
根际微域研究中土样采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4
作者 苏宝玲 韩士杰 王建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综述了 60年代以来植物根际微域研究中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认为根际土样采集的发展趋势是从田间的粗略采集到室内模拟实验的精细划分 ,再把模拟装置运用到田间 ,最终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 .同时 ,随着根际概念的拓宽 (生态界面Eco bounda... 综述了 60年代以来植物根际微域研究中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认为根际土样采集的发展趋势是从田间的粗略采集到室内模拟实验的精细划分 ,再把模拟装置运用到田间 ,最终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 .同时 ,随着根际概念的拓宽 (生态界面Eco boundarylayer) ,根际土样的采集朝着保持原位和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样 采集方法 根际微域研究
下载PDF
套袋枇杷果面微域环境变化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丽梅 陈熹 +3 位作者 李韬 许家辉 胡文舜 熊月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50-453,共4页
以贵妃枇杷为试材,用3种果袋进行套袋,对袋内微域环境的光照强度(简称光强)、温湿度和透气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果袋内微域环境变化和果实品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套袋使微域环境中的日均光强下降,果实外观品质有不同程度的... 以贵妃枇杷为试材,用3种果袋进行套袋,对袋内微域环境的光照强度(简称光强)、温湿度和透气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果袋内微域环境变化和果实品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套袋使微域环境中的日均光强下降,果实外观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在光洁度好、着色均匀、果粉和茸毛较完整、日灼果率和锈斑病下降;内在品质表现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增加,风味偏酸偏淡;日均光强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但对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9766,相关性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套袋 微域环境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微域特征及土壤腐殖质的作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花莉 金素素 洛晶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CO2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炭因其特殊的性质对增强土壤碳截获能力及减少土壤CO2气体排放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在2种不同肥力的自然土壤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生物质炭,通过对比输入生物质炭的土壤和对照... 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CO2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炭因其特殊的性质对增强土壤碳截获能力及减少土壤CO2气体排放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在2种不同肥力的自然土壤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生物质炭,通过对比输入生物质炭的土壤和对照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微粒在扫面电镜及红外光谱观测下微域特征的变化,探讨生物质炭对土壤碳固定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输入可以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与对照相比,腐植酸、富里酸和胡敏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此外生物质炭的添加,使土壤微域环境中粒间孔隙增多,比表面积增大,有助于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了土壤养分,增加结合矿物质所需的元素;促进了粘粒、有机质等矿物质的形成,从而减缓了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此外,生物质炭的添加促进了碳水化合物、酯族、芳烃等有机大分子的形成,难以被土壤微生物利用。总之,生物质炭的施用对土壤碳固定潜力存在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进而对土壤有机碳截获及CO2释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CO2 腐殖质 土壤碳截留 土壤微域特征
下载PDF
果树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许衡 杨和生 +2 位作者 徐英 毛志泉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6-480,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树根际微域环境的研究状况 ,包括根际的理化性质、营养研究、微生物以及线虫等 ,并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微域环境 根际 果树 树根 营养研究 线虫 理化性质 研究进展 综述 生物
下载PDF
硫在稻根微域中化学行为及其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正义 夏旭 +1 位作者 吴丛杨慧 樊建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23%和40%。人类活动,如农药和除草剂施用、采矿、污水灌溉,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水稻土污染。开发能够控制、减少水稻对重金属吸收和经食物链传递的技术与方法,对确保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硫(S)有6个...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23%和40%。人类活动,如农药和除草剂施用、采矿、污水灌溉,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水稻土污染。开发能够控制、减少水稻对重金属吸收和经食物链传递的技术与方法,对确保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硫(S)有6个化合态,土壤硫化合物种类多,其在土壤中转化相当复杂,在土壤环境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评述了S在水稻土中的含量、形态及转化,重点阐述了S在根际微域化学行为及其与水稻吸收重金属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未来应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 根际微域 水稻土 化学行为
下载PDF
钾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与转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杜振宇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王清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5,共4页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钾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室温25℃、土壤含水量332 g/kg和容重1.22 g/cm^3的条件下,经过7 d和28 d的扩散,钾在潮土中的迁移距离为40-75 mm,前期移动较快。在迁移距离内,土壤水溶性钾和... 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钾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室温25℃、土壤含水量332 g/kg和容重1.22 g/cm^3的条件下,经过7 d和28 d的扩散,钾在潮土中的迁移距离为40-75 mm,前期移动较快。在迁移距离内,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与距施肥点距离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施肥量和培养时间对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在肥际微域中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但对非交换性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外源钾进入土壤后在肥际微域中被固定的部分仅占5.6%-21.5%,绝大部分仍以有效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肥际微域 迁移 转化
下载PDF
苏打盐渍土的微域特征及土壤表层积盐机理探讨--以吉林省大安地区嫩江古河道碱滩地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金明 杨帆 +3 位作者 邓伟 张晓平 李秀军 李文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2,150,共6页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苏打盐渍土微域尺度(32 m长的横截面)的土壤结构以及冻融期土壤表层积盐的机理。结果表明:高平地的地层剖面为粉砂质亚粘土-粘土-粉砂-砂砾质地结构;洼地以粉砂质为主,缺少粘土层。盐化草甸土表层的...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苏打盐渍土微域尺度(32 m长的横截面)的土壤结构以及冻融期土壤表层积盐的机理。结果表明:高平地的地层剖面为粉砂质亚粘土-粘土-粉砂-砂砾质地结构;洼地以粉砂质为主,缺少粘土层。盐化草甸土表层的水分以毛管水为主,粗毛管孔隙占总孔隙度的70%以上;苏打碱土的水分主要为束缚水,含水率低且变化微弱。苏打碱土和盐化草甸土镶嵌的微域格局对土壤水分和盐分的迁移规律有明显的影响。冻融季节,盐化草甸土成为水分迁移的汇集区,其表层含水率达50%以上(达到过饱和状态);苏打碱土冻层的水分变化十分微弱,但是盐分含量显著增加并在消融期表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域结构 水盐迁移 冻融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