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核糖核酸-25用于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云刚 雷军荣 张晶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miRNA-25)对于胃癌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miRNA-25)对于胃癌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9例胃癌,在年龄、性别、吸烟史、miRNA-25、CA19-9方面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5%可信区间(CI):1.01~1.08,P<0.01]、男性所占比例(OR=1.05,95%CI:1.02~1.09,P<0.01)、吸烟史(OR=1.33,95%CI:1.27~1.48,P<0.01)、miRNA-25(OR=1.14,95%CI:1.09~1.22,P<0.01)、CA19-9(OR=1.29,95%CI:1.13~1.44,P<0.01)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miRNA-25的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818~0.892,P<0.01)。结论 miRNA-25可作为胃癌的独立诊断因素,将该指标纳入胃癌的诊断评测体系可进一步增强评估该病风险和预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5 胃肿瘤 危险性评估 预后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佳慧 余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96-101,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miR)-25-3p和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ntegrin binding sialoprotein,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硬化组,...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miR)-25-3p和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ntegrin binding sialoprotein,IBS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为肝硬化组,并将其分为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47例)和非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组(73例),以同期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肝炎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BSP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5-3p的表达。比较肝硬化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水平差异。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miR-25-3p和IBSP与肝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iR-25-3p和IBSP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血清miR-25-3p水平分别为5.22±0.41,1.16±0.34和0.92±0.32,IBSP蛋白水平分别为9.34±1.28ng/ml,3.15±0.37ng/ml和1.02±0.30ng/ml。肝硬化组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明显高于肝炎组(t=73.327,42.067)及对照组(t=4.238,34.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有关(t=10.194~34.744,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iR-25-3p和IBSP蛋白表达与清蛋白-胆红素评分(albumin-bilirubin,ALBI)、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457~0.58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miR-25-3p升高(OR:1.202,95%CI:1.059~1.642),IBSP升高(OR:1.229,95%CI:1.081~1.719)是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iR-25-3p和IBSP联合诊断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iR-25-3p和IBSP单独诊断(Z=3.727,4.163,均P=0.000)。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iR-25-3p和IBSP蛋白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腹腔积液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炎 肝硬化 微小核糖核酸-25-3p 整合素结合唾液蛋白(IBSP)
下载PDF
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探讨
3
作者 黄明 彭彬 +1 位作者 辛大平 房仲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3p(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84例为肝衰竭组,分别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77例及同期体检者66例作为CHB组、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5-3p(miR-25-3p)表达水平与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慢性肝衰竭患者84例为肝衰竭组,分别取同期收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77例及同期体检者66例作为CHB组、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25-3p及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分析肝衰竭组miR-25-3p表达与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5-3p评估肝衰竭组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肝衰竭组和CHB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5-3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肝衰竭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CHB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与TBIL、AST、ALT呈负相关(P<0.05)。在84例急慢性肝衰竭患者中,3个月内生存55例,死亡29例。死亡组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低于生存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增高对急慢性肝衰竭预后有保护作用,TBIL、AST、ALT增高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5-3p评估急慢性肝衰竭预后的AUC为0.768。结论:急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miR-25-3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其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肝衰竭 微小核糖核酸-25-3p 预后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