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杨琳 包克 陈永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3-544,566,共3页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宫颈恶性肿瘤的80%。宫颈SCC常见的转移方式为直接侵犯子宫壁,或通过侵犯子宫旁/淋巴结转移侵犯子宫壁,其不侵犯肌层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特...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宫颈恶性肿瘤的80%。宫颈SCC常见的转移方式为直接侵犯子宫壁,或通过侵犯子宫旁/淋巴结转移侵犯子宫壁,其不侵犯肌层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特殊的形式称为表面扩散性SCC。目前关于此种生物学行为的预后及治疗方式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微小浸润性SCC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癌 子宫内膜 表面扩散
下载PDF
特染网状纤维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胡蕾蕾 吴东恩 +2 位作者 朱珊珊 张梅芳 陈芷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6-0099,共4页
探究特染网状纤维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7月~2022年12月60例疑似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癌组织均给予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特染网状纤维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 探究特染网状纤维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7月~2022年12月60例疑似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癌组织均给予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特染网状纤维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特染网状纤维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0.889)高于HE染色(Kappa=0.625)。特染网状纤维及HE染色诊断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00%(38/38)、86.36%(19/22)、92.68%(38/41)、100.00%(19/19)、88.92%(57/60);89.74(35/39)、71.43%(15/21)、5.37%(35/41)、78.95%(15/19)、83.33%(50/60),特染网状纤维的诊断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高于HE染色(P<0.05)。特染网状纤维诊断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AUC值大于HE染色(0.963 vs0.822,P<0.05)。结论 特染网状纤维对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敏感度、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染网状纤维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彬 刘霞 +4 位作者 李鹏 仲娣 龚培尧 谭小茹 孟家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MI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MIC(FIGO标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浸润深度分3组:ⅠA0组(浸润深度≤1 mm),ⅠA1组(1 mm<浸润深度≤3mm),ⅠA2组(3 mm<浸润深度≤5 mm)。结...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MI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MIC(FIGO标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浸润深度分3组:ⅠA0组(浸润深度≤1 mm),ⅠA1组(1 mm<浸润深度≤3mm),ⅠA2组(3 mm<浸润深度≤5 mm)。结果:135例MI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宫颈炎或宫颈糜烂。发病年龄(41.94±8.19)岁,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浅表浸润性鳞癌,其中ⅠA0组活组织检查浸润灶检出率低于ⅠA1组和ⅠA2组。进一步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64例,全子宫切除22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21例,广泛全子宫切除28例。术后显微镜下见浸润灶浸润间质深度≤1 mm 28例(ⅠA0组);>1 mm且≤3 mm 71例(ⅠA1组);>3 mm且≤5 mm 36例(ⅠA2组)。首次行LEEP术的64例中45例再次行全子宫切除等手术,发现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为24.44%,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55例切除了盆腔淋巴结,共检出948枚,均未见癌转移。3例发现淋巴管血管间隙浸润(LVSI)。FIGO分期:ⅠA1期99例,ⅠA2期36例。结论:MIC在肉眼上无法辨认,发病年龄约42岁,与浸润深度无关。浸润深度≤1 mm的MIC活组织检查浸润灶检出率较低。首次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为24.44%,与浸润深度无关。MIC患者多采用个体化治疗,大部分施行子宫切除,少数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施行宫颈锥切或单纯宫颈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癌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4
作者 李恩林 袁金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4期3312-3314,共3页
选取收治的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25例,对其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中ⅠA1期11例,ⅠA2期14例。11例ⅠA1期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颈锥切术4例,术后随访2年,10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患者在4... 选取收治的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25例,对其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中ⅠA1期11例,ⅠA2期14例。11例ⅠA1期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颈锥切术4例,术后随访2年,10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患者在4个月后复发,复发后即行子宫广泛切除术,术后随访未见转移。ⅠA2期14例患者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2年,14例均未见复发。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采用宫颈锥切或子宫全切术临床疗效均满意,复发及转移率低,详细的病理报告对选择治疗方式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3
5
作者 鲍冬梅 沈丹华 薛卫成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1-493,共3页
宫颈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cervical cancer,MIC)的概念提出已经有100多年了,对于其病理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对其研究的广泛深入,特别是对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所涉及的样本量比较大,随访时... 宫颈微小浸润癌(microinvasive cervical cancer,MIC)的概念提出已经有100多年了,对于其病理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对其研究的广泛深入,特别是对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所涉及的样本量比较大,随访时间充分,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对于宫颈微小浸润性腺癌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我们仅就近十几年来对于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及探讨进行概述,以供病理和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宫颈 病理诊断标准 微小浸润性 cancer 临床治疗方法 随访时间 临床医生 浸润
原文传递
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和微小浸润性腺癌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彤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癌前病变 微小浸润性
原文传递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游伟强 吴小延 +4 位作者 王莉平 方小龙 陈雄豪 吴少惠 叶才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915-919,92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检测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113例子宫颈炎患者为子宫颈炎组,15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检测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113例子宫颈炎患者为子宫颈炎组,15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为LSIL组,9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为HSIL组,126例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微小癌组(含IA1期54例和IA2期72例)。子宫颈病变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检测其CTC和SCCA表达水平,比较CTC、SCCA单独和CTC+SCCA联合检测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在4组患者之间和微小癌组IA1期和IA2期患者之间的差异,综合评价CTC、SCCA单独和CTC+SCCA联合检测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效能差异。结果与子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比较,微小癌组CTC、SCCA和CTC+SCC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小癌组IA2期患者(CTC+SCCA)的阳性率高于IA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5,P=0.008)。微小癌组IA2期患者的CTC、SCCA表达水平均高于IA1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6、-3.90,P均<0.05)。CTC+SCC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CTC、SCCA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51.32,P均<0.05)。CTC检测的特异度均高于SCCA、CTC+SCCA联合检测(χ^(2)_(SCCA)=4.65,P_(SCCA)>0.05;χ^(2)_(CTC+SCCA)=12.09,P_(CTC+SCCA)<0.05),而CTC+SCCA联合检测与SCCA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P=0.17)。CTC+SCCA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80。CTC+SCCA联合检测的符合率高于CTC、SCCA检测,且与SCCA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01)。结论CTC和SCCA单独和联合检测均是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的标志物,但联合检测的综合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鳞状细胞癌抗原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文传递
透明质酸结合蛋白和CD44s与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高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桑 冷昌龙 刘跃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7-6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结合蛋白(HABP)和CD44s在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IMPC)的表达特征及与其高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1例IMPC及13例假性IMPC(Pseudo-IMPC)中HABP和CD44s的表达.结果:HABP在16例(76%)IMPC...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结合蛋白(HABP)和CD44s在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IMPC)的表达特征及与其高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1例IMPC及13例假性IMPC(Pseudo-IMPC)中HABP和CD44s的表达.结果:HABP在16例(76%)IMPC的癌细胞团与间质相接的外侧面以及间质细胞均高表达,而仅在3例(23%)Pseudo-IMPC中癌细胞膜或间质细胞弱表达,两组间差异明显(P=0.0042).CD44s在15例(70%)IMPC中癌细胞连接面高表达,在8例(62%)Pseudo-IMPC中癌细胞膜全周表达阳性.此外,临床数据表明有18例IMPC及5例Pseudo-IMPC表现出淋巴结转移,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78).结论:HABP及CD44s的特殊表达作为两个重要的危险因子促进了IMPC的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CD44s蛋白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敏侠 陆长春 +1 位作者 柏艳红 唐凤珍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5期808-811,共4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行切除活检术的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患者108例,记录超声征象、病理分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8例患者中,病理分级为Ⅰ型68例,Ⅱ型25例,Ⅲ型1... 目的分析与研究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行切除活检术的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患者108例,记录超声征象、病理分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8例患者中,病理分级为Ⅰ型68例,Ⅱ型25例,Ⅲ型15例。非包膜内型微小癌的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等与包膜内型微小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包膜内型微小癌的超声血流成像评分显著高于包膜内型微小癌(P <0. 05)。相关分析显示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分化类型、超声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征象与超声血流成像评分均呈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非包膜内型微小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低回声、钙化与血流丰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 超声征象 病理分级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有新标准
10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24期70-70,共1页
据报道,在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的“2008天津国际乳腺癌个体化诊治病理与临床”专题研讨会上, 天津市肿瘤医院提出了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新标准一“只要癌组织中出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就应明确诊断,并注... 据报道,在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的“2008天津国际乳腺癌个体化诊治病理与临床”专题研讨会上, 天津市肿瘤医院提出了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新标准一“只要癌组织中出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就应明确诊断,并注明其所占比例”,使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免于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新标准 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医院 专题研讨会 天津市 乳腺癌 癌组织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伴大量黏液分泌一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兵 步宏 陈卉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 量黏液分泌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
12
作者 贺玉敏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北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患者146例,依据组织学分类分为A组(非包膜内型)79例和B组(包膜内型)67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声像图特... 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北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患者146例,依据组织学分类分为A组(非包膜内型)79例和B组(包膜内型)67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如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纵横比和血流分级等。结果两组肿瘤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纵横比和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相比,非包膜内型的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低、钙化多、纵横比接近、血流分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浸润性微小 包膜内型 非包膜内型 超声声像图特征
原文传递
肺腺癌国际多学科最新分类解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霞 易祥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ATS和ERS联合在.JThorac Oncol上发表了关于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简称新分类)[1].新分类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 bronchioloalveo...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ATS和ERS联合在.JThorac Oncol上发表了关于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简称新分类)[1].新分类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名称,新增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和微小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命名,对浸润性腺癌提倡全面而详细的组织学诊断模式等.下面对新分类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方法 肺腺癌 国际 CARCINOMA 细支气管肺泡癌 微小浸润性 手术切除标本 原位腺癌
原文传递
T2NOM0期结直肠癌339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彬 俞林 +2 位作者 赵丽中 张丽 马东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T2NOM0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2NO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 目的探讨影响T2NOM0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T2NO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行生存率比较,用Cox模型做多因素分析,找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0%、68.9%,与预后相关的单因素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神经侵犯、分化不良和含有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成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分化不良和微小浸润乳头状癌成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脉管浸润、分化不良和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成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肿瘤转移 分化 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宫颈癌病理分型有哪些?
15
作者 李青 《抗癌之窗》 2011年第6期25-25,共1页
(1)病理分型:鳞状上皮微小浸润性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微小浸润性腺癌、腺癌。 (2)治疗:早期宫颈鳞癌和腺癌行根治性手术或加放、化疗,中晚期则主要采用同步放化疗。
关键词 病理分型 宫颈癌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同步放化疗 微小浸润性 根治性手术 浸润性 鳞状上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