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彬 刘霞 +4 位作者 李鹏 仲娣 龚培尧 谭小茹 孟家伟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MI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MIC(FIGO标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浸润深度分3组:ⅠA0组(浸润深度≤1 mm),ⅠA1组(1 mm<浸润深度≤3mm),ⅠA2组(3 mm<浸润深度≤5 mm)。结... 目的:探讨不同浸润深度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癌(MI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5例MIC(FIGO标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浸润深度分3组:ⅠA0组(浸润深度≤1 mm),ⅠA1组(1 mm<浸润深度≤3mm),ⅠA2组(3 mm<浸润深度≤5 mm)。结果:135例MI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宫颈炎或宫颈糜烂。发病年龄(41.94±8.19)岁,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浅表浸润性鳞癌,其中ⅠA0组活组织检查浸润灶检出率低于ⅠA1组和ⅠA2组。进一步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64例,全子宫切除22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21例,广泛全子宫切除28例。术后显微镜下见浸润灶浸润间质深度≤1 mm 28例(ⅠA0组);>1 mm且≤3 mm 71例(ⅠA1组);>3 mm且≤5 mm 36例(ⅠA2组)。首次行LEEP术的64例中45例再次行全子宫切除等手术,发现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为24.44%,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55例切除了盆腔淋巴结,共检出948枚,均未见癌转移。3例发现淋巴管血管间隙浸润(LVSI)。FIGO分期:ⅠA1期99例,ⅠA2期36例。结论:MIC在肉眼上无法辨认,发病年龄约42岁,与浸润深度无关。浸润深度≤1 mm的MIC活组织检查浸润灶检出率较低。首次LEEP术后病变残留率为24.44%,与浸润深度无关。MIC患者多采用个体化治疗,大部分施行子宫切除,少数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施行宫颈锥切或单纯宫颈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癌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1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杨琳 包克 陈永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3-544,566,共3页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宫颈恶性肿瘤的80%。宫颈SCC常见的转移方式为直接侵犯子宫壁,或通过侵犯子宫旁/淋巴结转移侵犯子宫壁,其不侵犯肌层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特...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宫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宫颈恶性肿瘤的80%。宫颈SCC常见的转移方式为直接侵犯子宫壁,或通过侵犯子宫旁/淋巴结转移侵犯子宫壁,其不侵犯肌层而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特殊的形式称为表面扩散性SCC。目前关于此种生物学行为的预后及治疗方式尚不清楚。本文报道1例微小浸润性SCC通过表面扩散累及子宫内膜,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癌 子宫内膜 表面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