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CT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的价值
1
作者 李雪菲 王桂东 +1 位作者 李劲浩 杨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PTM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NG患者(NG组)和82例PTMC患者(PTMC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HR-CT,分析HR-CT在鉴别结节性... 目的探讨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PTM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76例NG患者(NG组)和82例PTMC患者(PTMC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HR-CT,分析HR-CT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的价值。结果HR-CT对NG和PTMC诊断的符合率为分别为97.37%,90.24%,两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组和PTMC组在瘤体形态、结节数、增强后边界情况、细颗粒状钙化、边缘中断症、假包膜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瘤体形态、增强后边界、边缘中断症、假包膜均为NG和PTM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R-CT在NG与PTMC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根据瘤体形态、增强后边界、边缘中断症、假包膜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 结节性甲状腺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瘤
下载PDF
Galectin-3、CK19与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东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与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4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7例甲状腺良性...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与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4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伴乳头状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于术后取手术标本对Galectin-3、CK19与HBME-1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标本中Galectin-3、CK19与HBME-1表达情况,并分析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病理标本中Galectin-3、CK19与HBME-1阳性率分别为91.49%(43/47)、91.49%(43/47)、89.36%(42/47),均高于对照组的4.26%(2/47)、6.38%(3/47)、12.7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CK19、HBME-1三项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各项单独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高于各单项诊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CK19与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瘤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可用于该疾病诊断中,且三项联合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分子标记物 临床表达意义
下载PDF
术后意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堂雷 王振乾 +3 位作者 蒋晓 黄河 杨卫平 严佶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1-803,共3页
目的对术后意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IPTMC)的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1例和解放军八五医院诊治的13例PIPTMC病人资料。34例病人分组:A组(9例),初次手术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 目的对术后意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IPTMC)的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1例和解放军八五医院诊治的13例PIPTMC病人资料。34例病人分组:A组(9例),初次手术仅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组(25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手术。B组又分为:B1组(18例),一侧患甲状腺癌行侧腺叶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另一侧行次全切除术后发现PIPTMC;B2组(7例),双侧次全切除术,其中一侧术后证实为PIPTMC。结果 A组和B2组残留甲状腺未见癌组织,中央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B1组12例再次术前B超发现有残留结节者中,5例残留甲状腺发现有微小癌灶,且中央区淋巴结有癌转移,这5例首次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非PIPTMC侧为多灶癌;余B1组13例残留甲状腺未发现癌组织,中央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A组术后发生1例(11.1%)暂时性神经麻痹;B组术后发生暂时性神经麻痹4例(16%),暂时性低钙血症6例(24%),永久性低钙血症3例(12%)。结论 PIPTMC者多数情况下可以先观察随访,不必急于再次手术。但对于一侧为甲状腺多灶性乳头状癌,一侧为PIPTMC者,由于存在残留癌灶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建议尽早再次彻底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术后意外甲状腺微小乳头
原文传递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德益 李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2期3502-3503,共2页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两组患者均在治...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微钙化、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 )与血流阻力指数( RI)情况及两侧颈部淋巴结情况。结果观察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声晕、微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12、6.06、5.93、17.35、15.00、3.87,P<0.05或P<0.01);观察组PSV、RI值[(26.18±8.13)cm/s 和(0.73±0.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6.98)cm/s 和(0.65±0.19)](t=2.39、2.24,均P<0.05)。结论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准确的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临床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乳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