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意识状态的诊疗进展
1
作者 周洪毅 谢明祥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64,F0003,共5页
微意识状态是患者出现一系列意识改变的重要转折点,是患者意识形态复苏的重要过渡期。微意识状态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难度较大,既往关于微意识状态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少,临床治疗缺乏统一定论。鉴于此,本文对近年微意识状... 微意识状态是患者出现一系列意识改变的重要转折点,是患者意识形态复苏的重要过渡期。微意识状态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难度较大,既往关于微意识状态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少,临床治疗缺乏统一定论。鉴于此,本文对近年微意识状态临床诊疗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深入探讨微意识状态诊疗现状,为微意识状态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脑损伤 疼痛感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持续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妙春 戚玉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886-887,共2页
总结55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的术后护理,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昏迷恢复量表平均分数较术前提高3分,最高的提高5分,认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脑深部电刺激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围术期
下载PDF
长时程重复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微意识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永坤 刘春颖 +7 位作者 杨艺 李远清 单峤 谢井伟 赵德枭 何江弘 付旭栋 王新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54-1459,共6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重复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HD-tDCS)调控楔前叶对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CS)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40... 目的探讨长时程重复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HD-tDCS)调控楔前叶对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CS)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40例MCS患者,HD-tDCS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HD-tDC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D-tDCS的治疗,刺激靶点为楔前叶,刺激电流为2 mA,单次刺激时间为20 min,每日2次,14 d,共28次。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昏迷时长,入组患者基线(T0)、单次刺激(T1)、刺激第7天(T2)、第14天(T3)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及子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D-tDCS组在T3时CRS-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有2例MCS患者在T3时出现新的意识行为;与T0相比,CRS-R评分分值在T1、T2、T3均无明显提高。HD-tDCS组内有17例MCS患者HD-tDCS治疗后出现新的意识行为表现;与T0相比,HD-tDCS组MCS患者CRS-R评分分值在T1、T2、T3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量表中视觉、听觉、运动评分在T2、T3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时程重复HD-tDCS调控楔前叶,可以促进MCS患者在调控第14天时的意识恢复,特别是在视觉、听觉、运动等意识行为方面有显著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微意识状态 楔前叶 神经调控
下载PDF
对经颅直流电刺激有反应的微意识状态患者脑功能网络与CRS-R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敬璞 高焱 +3 位作者 万力 查甫兵 燕铁斌 王玉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5-688,693,共5页
目的探讨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有反应的微意识状态患者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与脑功能网络的相关性。方法11例微意识状态患者(脑外伤10例、脑出血1例)分别在tDCS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检查和CRS-R评测。先给予... 目的探讨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有反应的微意识状态患者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与脑功能网络的相关性。方法11例微意识状态患者(脑外伤10例、脑出血1例)分别在tDCS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检查和CRS-R评测。先给予患者1周tDCS安慰刺激,每次20 min,刺激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再给予2周tDCS真刺激,每次20 min,刺激部位为DLPFC区。根据CRS-R评分及患者临床治疗反应,将对tDCS有反应的患者(tDCS-responders)基线水平fMRI各脑功能网络重要节点的功能连接强度(FC strength),与首次CRS-R各亚项评分值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5例患者对tDCS治疗有反应。5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显示,CRS-R视觉功能评分与凸显网络FIC.L、凸显网络FIC.R、额顶网络DLPFC.R、额顶网络DLPFC.L、感觉运动网络PCL、感觉运动网络PG.L及感觉运动网络PG.R均呈正相关(r=0.8979~0.9804,均P<0.05);听觉功能评分和唤醒功能评分均与额顶网络PPC.R呈正相关(r=0.9081,r=0.9081,均P<0.05)。结论对tDCS有反应微意识状态患者的CRS-R中视觉功能评分与脑功能各个网络的相关性最多、最显著;提示视觉运动执行功能与多个脑功能网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微意识状态 脑功能网路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微意识状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瑞 安雪 +4 位作者 李阳 马倩 陈自群 章志超 余玲玲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第6期361-364,381,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M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M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舱治疗,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压氧联合针刺组在高压氧治疗后进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潜伏期及波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及中文版切尔西物理功能评估量表(the Chelsea critical care physical assessment tool,CPAx)评分。结果治疗后,高压氧联合针刺组MMN潜伏期、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0.05),MMN振幅、CRS-R及中文版CPAx评分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MCS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物理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高压氧治疗 微意识状态
下载PDF
基于任务态功能近红外成像检测微意识状态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梦 杨艺 +6 位作者 高宇航 党圆圆 夏小雨 陈雪玲 魏微 何江弘 司娟宁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任务态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检测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高级认知能力的效果及准确度。方法采用fNIRS与主动的运动想象(MI)范式结合,对5例MCS患者(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评分8~17分)和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测;并通过支持向量... 目的探讨任务态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检测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高级认知能力的效果及准确度。方法采用fNIRS与主动的运动想象(MI)范式结合,对5例MCS患者(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评分8~17分)和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测;并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分类被试者对于“是”或“否”问题的响应。结果对于基本事实“是”问题,正常对照者运动区和额叶脑区的血氧响应显著增加,而对于基本事实“否”问题,未检测到显著的血氧变化。3例MCS患者在主动MI范式中检测到了相对可靠的类似于正常对照者的血氧响应,即基本事实“是”任务期间,患者运动区和额叶脑区氧合血红蛋白(Hb O_(2))浓度显著增加;而在基本事实“否”任务期间,没有明显的血氧响应。其中1例患者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准确回答所有问题,并且SVM的分类效果优于LDA分类器。结论fNIRS与主动MI范式可以用于研究MCS患者的脑功能活动,可作为评价MCS患者意识水平和残余意识的客观指标。此外,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运动想象“是”和“否”问题进行分类判别,为进一步通过脑机接口实现意识障碍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运动想象 支持向量机 线性判别分析 脑机接口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小雨 白洋 +5 位作者 杨艺 党圆圆 王东东 黄瑞景 富延斌 何江弘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左侧额叶背外侧区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患者32例,分为经颅磁刺激治疗组(磁刺激组)... 目的探讨左侧额叶背外侧区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患者32例,分为经颅磁刺激治疗组(磁刺激组)和对照组;磁刺激组患者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接受假刺激。疗效评价指标为治疗前后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的变化(组间对比,基线与治疗终点对比)。结果磁刺激组患者意识改善率为64.7%,对照组意识改善率为13.3%。治疗终点与基线对比,磁刺激组CRS-R评分提升明显,对照组CRS-R评分无明显提升。所有患者在治疗全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左侧额叶背外侧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微意识状态患者有较为明确的促醒调控作用,并且该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颅脑外伤 微意识状态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微意识状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明浩 李志祥 +1 位作者 唐忠 马文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8例MCS患者的年龄、损伤机制、入院时脑干功能检查(GLCS)、诊断、治疗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预后与患者... 目的:探讨影响微意识状态(M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8例MCS患者的年龄、损伤机制、入院时脑干功能检查(GLCS)、诊断、治疗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预后与患者年龄、入院时GLCS以及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P〈0.05~P〈0.01),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P〉0.05)。结论:影响MCS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入院时GLCS和颅脑损伤程度,而与诊断、治疗、护理、损伤原因及综合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微意识状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微意识状态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红萍 王建国 宋明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2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微意识状态病人的影响,分析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临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长期昏迷病人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微意识状态病人47例,持续植物生存(PVS)12例。[结果...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微意识状态病人的影响,分析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临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后长期昏迷病人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微意识状态病人47例,持续植物生存(PVS)12例。[结果]按南京会议持续植物生存疗效评分标准对脑外伤后长期昏迷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47例微意识状态病人中治愈38例,显效7例,好转2例;12例PVS病人中好转3例,无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地判定病人昏迷状态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干预可以帮助微意识状态病人恢复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综合干预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从《电视人》看日本民族的缩微意识与后工业文明
10
作者 李陈妍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3期133-134,共2页
本文通过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电视人》中文体风格及人物形象方面分析其与日本民族的缩微意识和后现代工业文明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
关键词 <电视人> 村上春树 日本民族缩微意识 后现代工业文明
下载PDF
基于互样本熵脑网络的脊髓电刺激下微意识状态患者脑功能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振虎 任娜 +4 位作者 王勇 李佳妮 白洋 李小俚 何江弘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0-958,共19页
脊髓电刺激作为一种有效的意识促醒手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内在机制仍不完全明确.本文将正常人静息态脑电作为对照组,利用样本熵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的脊髓电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基于互样本熵构造的... 脊髓电刺激作为一种有效的意识促醒手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内在机制仍不完全明确.本文将正常人静息态脑电作为对照组,利用样本熵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的脊髓电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基于互样本熵构造的脑网络在刺激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脊髓电刺激提高了微意识状态患者额叶和中央区内的脑电信号复杂度;还提高了患者在额叶内、中央区内以及额叶与其他脑区间的高频段(α~γ,8~45 Hz)的耦合模式复杂度,表明通道间信息交互作用的显著增强;同时,患者高频段脑网络平均聚类系数增加,平均特征路径长度减少,小世界特性显著提升(在α,β,和γ均为p<0.001).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这些指标变化的方向趋向于正常人静息态的脑功能.样本熵和互样本熵在脊髓电刺激后与健康对照组在某些脑区内或脑区间上无显著差异(比如,β和γ频段的样本熵值在额叶和中央区(p>0.05)),但是高频段的脑网络参数仍有显著差异(比如,高频段小世界网络特征p<0.001).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变化是脊髓电刺激对大脑产生了一个"短时程效应".我们推测脊髓电刺激对脑功能的重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脊髓电刺激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为微意识状态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脑电 脊髓电刺激 互样本熵 脑网络
原文传递
微意识状态与持续植物状态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忠 温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微意识状态(MCS)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脑外伤、脑出血致持续昏迷状态患者56例,其中临床判定MCS状态23例,余PVS33例,患者均采用最新的药物、一体化系统... 目的探讨微意识状态(MCS)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脑外伤、脑出血致持续昏迷状态患者56例,其中临床判定MCS状态23例,余PVS33例,患者均采用最新的药物、一体化系统综合康复促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5个疗程后PVS量表评分和疗效,评定不同年龄段MCS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3疗程、5疗程后MCS组患者PVS评分均高于P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患者治疗1、3、5疗程后,PVS组患者治疗3、5疗程后PV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5疗程后PVS评分均高于治疗1疗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由平均秩次判断,MCS组疗效较好;不同年龄段MCS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29岁MCS患者疗效最好,〉50岁最差。结论MCS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好于PVS患者,一体化的系统治疗对于MCS患者很重要,可使多数患者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持续植物生存状态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微意识状态儿童昏迷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铁晓玲 陈小聪 田小翠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儿童昏迷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微意识状态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刺激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促醒治疗,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右侧正中神经...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儿童昏迷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微意识状态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刺激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促醒治疗,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刺激频率40 Hz、强度10~15 mA,每日2次,每次4 h,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昏迷恢复量表修改版(CRS-R)评分对2组患儿的昏迷情况进行评定,记录2组患儿上肢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N20/P25波幅。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CRS-R评分、N20潜伏期及N20/P25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电刺激组治疗后CRS-R评分[13.00(10.00,14.75)分]及N20/P25波幅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N20/P25波幅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电刺激组CRS-R评分、N20/P25波幅较为优异(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提高脑损伤后微意识状态儿童的CRS-R评分、提高N20/P25波幅,有助于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意识状态 正中神经电刺激 昏迷恢复量表 体感诱发电位 儿童
原文传递
自媒体时代下高职辅导员“微”意识提升方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窦琦 《辽宁高职学报》 2016年第1期56-57,101,共3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即时性、个性化、开放性并操作简单等特征,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彰显个性、获取思想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即时性、个性化、开放性并操作简单等特征,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彰显个性、获取思想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辅导员的"微"意识提升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崭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媒体时代 辅导员 意识
下载PDF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路径的四维度建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远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68-70,共3页
近些年来,微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成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组织和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培育他们的微公益意识,提高其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分析了... 近些年来,微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成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组织和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培育他们的微公益意识,提高其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普遍欠缺的现状,力求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和高校微公益组织四个维度入手,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打造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学生微公益意识的培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意识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
16
作者 林晓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85-86,共2页
微公益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然而当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针对... 微公益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然而当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来提高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意识 大学生 培育问题
下载PDF
中国三个大城市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及陪护者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艺 王凯 +10 位作者 周锋 张瑛 夏小雨 何艳斌 陈炎 倪啸晓 何江弘 虞容豪 安胜利 狄海波 谢秋幼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2-106,111,共6页
目的调查国内三个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现状,以及造成家庭陪护者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5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高压氧与神经康复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植... 目的调查国内三个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现状,以及造成家庭陪护者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5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医学专科医院高压氧与神经康复中心、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植物状态和意识科学研究所收回了63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陪护者的有效调查问卷。对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份问卷涉及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中,男性45例(71.4%),女性18例(28.6%);诊断为植物状态41例(65.1%),微意识状态为20例(31.7%)。大部分患者来自农村。外伤、脑血管病变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最常见的病因。51名陪护者(81.0%)不同意放弃治疗,35名陪护者(55.5%)表示目前精神状态差。结论三大城市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普遍获得积极的治疗,而陪护者的生活和精神压力非常大。应采取一些有效改进社会救助和患者陪护的措施,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陪护者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陪护者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在慢性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艳斌 谢秋幼 +1 位作者 虞容豪 李远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慢性意识障碍(DOC)包括植物状态(VS)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和微意识状态(MCS),目前临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仍是难题。慢性意识障碍评估,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是量表,但存在误判。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出现一些基于神经影像学的辅助检测方法... 慢性意识障碍(DOC)包括植物状态(VS)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和微意识状态(MCS),目前临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仍是难题。慢性意识障碍评估,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是量表,但存在误判。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出现一些基于神经影像学的辅助检测方法,如脑机接口(BCI)技术。BCI主要通过脑电信号的处理用人机对话的方法检测患者是否存在指令跟随,被用于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的检测及康复治疗的评价。本文简述BCI技术特点及在慢性意识障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脑机接口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德枭 郭永坤 +4 位作者 王新军 刘婉清 毛建超 陈冠岐 单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楔前叶10 Hz rTMS治疗,单次刺激时间为14 m...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楔前叶10 Hz rTMS治疗,单次刺激时间为14 min,每日2次,持续14 d,共28次。记录rTMS治疗前(T0)、治疗后(T1)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T2)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同时记录T0及T1时静息态脑电,分别使用频谱分析及功能连接性分析方法提取不同脑区脑电不同频段的能量及相干性。结果 与T0时相比,CRS-R评分在T1、T2时均提高(P<0.05);额区alpha频段和顶区beta频段的能量在T1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中央-顶区alpha和beta频段的相干性在T1时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能促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电产生的积极改变有助于解释意识恢复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微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重复经颅磁刺激 楔前叶 静息态脑电
下载PDF
基于微电商平台的高校微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项民 候晓丽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年第6期15-18,共4页
微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它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契合了其实际需求。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利用微电商平台开展的微创业实践活动符合时代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体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中通过对高校开展微创业教... 微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它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契合了其实际需求。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利用微电商平台开展的微创业实践活动符合时代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体现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中通过对高校开展微创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理念—师资—课程—实践—政府和社会等方面提出高校微创业实践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 创业技术 创业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