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春燕 朱福平 +3 位作者 丁娟强 尹金锋 赵燕春 寇生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33-11040,共8页
由于非晶合金的无定形结构,非晶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加工性能差等特征。但是,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展现出低粘滞系数、高流动性能的超塑性特征,这为非晶合金的塑性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论述了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 由于非晶合金的无定形结构,非晶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加工性能差等特征。但是,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展现出低粘滞系数、高流动性能的超塑性特征,这为非晶合金的塑性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论述了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的特点,对比传统晶态材料总结了非晶合金作为理想微成型材料的优势。介绍了非晶合金在微机电系统(MEMS)产业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并列举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在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非晶合金在微电子系统、精密光栅、微纳超疏水表面、生物芯片、微型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指明了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申了开发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热塑性 微成型技术
下载PDF
水凝胶微针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闻宇 王妍 +3 位作者 刘美琦 吴廷影 刘迪 王瑾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7-33,共17页
微针是一种微凸起阵列组成的微创装置,穿过皮肤角质层形成暂时性微通道,可实现对药物的经皮递送。对微针在经皮给药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水凝胶微针。综述了水凝胶微针的形成机制、基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并对水凝胶微... 微针是一种微凸起阵列组成的微创装置,穿过皮肤角质层形成暂时性微通道,可实现对药物的经皮递送。对微针在经皮给药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水凝胶微针。综述了水凝胶微针的形成机制、基质材料及制备方法,并对水凝胶微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了水凝胶微针在生物安全性、制定载药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智能化、便携化是未来的微针发展趋势,若可以实现根据患者需求在给药时间、给药部位、给药剂量等方面的精准调控,水凝胶微针将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经皮给药 微成型技术 通道 创装置
下载PDF
国内外注塑发泡成型技术发展概况
3
作者 何和智 张毅明 张涛 《上海塑料》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阐述了国内外注塑成型发泡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背景,分析了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优势,综述了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先进辅助技术以及应用材料,简要介绍了微孔注塑成型制品的表征手段,并对微孔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注塑发泡 孔注塑成型技术 超临界流体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柔性微图形成型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伟庭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0-482,486,共4页
柔性微图形成型技术是微细加工技术的一个新的方向。介绍了一种新的柔性成型系统———三维定位压控微流系统 ,并用它制作了柔性微五边形。
关键词 柔性图形成型技术 细加工技术 三维定位压控流系统 柔性电子器件 光刻技术
下载PDF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旭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7,共2页
论述热塑性塑料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在电视机外壳上的应用。针对微孔注射成型的技术难点,如制品易出现的缺料、拉白、拉裂、表面凹凸不平、烧焦等问题,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综合解决措施,以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 论述热塑性塑料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在电视机外壳上的应用。针对微孔注射成型的技术难点,如制品易出现的缺料、拉白、拉裂、表面凹凸不平、烧焦等问题,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综合解决措施,以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注射成型技术 应用 电视机外壳 热塑性塑料加工 产品设计 模具 工艺
下载PDF
微注塑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雅丽 刘文开 路学成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22期19-22,共4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微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分别为微注塑机的相关知识、目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微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方法,目前微注塑成型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希望对微注塑成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微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分别为微注塑机的相关知识、目前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微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制造的工艺方法,目前微注塑成型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希望对微注塑成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注塑模具 注塑成型理论 注塑成型技术
下载PDF
电热冲击对场活化烧结微成型制备微型铜齿轮的影响
7
作者 杨刚 杨屹 +3 位作者 黄坤兰 周宇 卢东 尹德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为研究场活化烧结微成型过程中电热冲击对粉末烧结致密化的影响,将装有铜粉末的模具在100 MPa压力下以50℃/s的预设升温速度加热至600℃,不保温,然后冷却至500℃,随后继续在500~600℃的温度范围内以同样的速度加热升温和冷却,如此循环1~... 为研究场活化烧结微成型过程中电热冲击对粉末烧结致密化的影响,将装有铜粉末的模具在100 MPa压力下以50℃/s的预设升温速度加热至600℃,不保温,然后冷却至500℃,随后继续在500~600℃的温度范围内以同样的速度加热升温和冷却,如此循环1~5次,研究了快速加热时的电热冲击对制备微型铜齿轮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电热冲击循环次数的增加,所制备的分度圆直径为1.6 mm的8齿微型铜齿轮的致密性逐渐提高。当电热冲击循环次数为5次时,微型铜齿轮的相对密度为98.7%,整个制备过程仅为53 s。微观分析表明,微型铜齿轮的快速微成型过程由粉末颗粒的重新排列、粉末的弹塑性变形及碎化、颗粒间熔接及界面消失、电热冲击循环4个阶段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活化烧结微成型技术 型铜齿轮 电热冲击 区液相
下载PDF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内容简介
8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77,共1页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一书是一开始就持续地参与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这一新工艺的研究、世界著名的微孔注射成型专家——徐敬一所编著,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张玉霞和王向东翻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深入地阐述了微...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一书是一开始就持续地参与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这一新工艺的研究、世界著名的微孔注射成型专家——徐敬一所编著,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张玉霞和王向东翻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深入地阐述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微孔注射成型工艺不仅具有节省材料、降低能耗和缩短成型周期这些既明显又诱人的优点,还大大提高了注塑件的尺寸稳定性,促进了注塑件的固化和创新。微孔注射成型可以加工非结晶性塑料、半结晶性塑料、热固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生物塑料等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本书介绍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包括微孔注射成型的研发历程、基础理论、微孔成型用材料、微孔泡沫的形态结构、设计原则、成型工艺、微孔成型装置设计、数学模拟、微孔泡沫材料性能和商业化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注射成型技术 内容简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射成型工艺 加工应用 工业塑料 热塑性弹性体 材料性能
下载PDF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内容简介
9
《塑料包装》 CAS 2015年第6期15-15,共1页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一书是一开始就持续地参与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这一新工艺的研究、世界著名的微孔注射成型专家-徐敬所编著,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张玉霞和王向东翻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深入地阐述了微孔注... 《微孔注射成型技术》一书是一开始就持续地参与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这一新工艺的研究、世界著名的微孔注射成型专家-徐敬所编著,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张玉霞和王向东翻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深入地阐述了微孔注射成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注射成型技术 内容简介 机械工业出版社 加工应用 工业塑料 研究所
下载PDF
粉末微注射成形制备钟表用启步齿轮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骆接文 陈强 +1 位作者 蔡一湘 谭立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89-191,195,共4页
采用粉末微注射成型(μPIM)技术制备微型齿轮。在模具方面,就模具的分型面、拔模斜度、浇注系统以及顶出系统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粘结剂方面,采用EVA制备PP-PE-Pw-EVA-Mw-Sa粘结剂体系,通过测试其TG-DSC曲线,发现此体系混炼... 采用粉末微注射成型(μPIM)技术制备微型齿轮。在模具方面,就模具的分型面、拔模斜度、浇注系统以及顶出系统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粘结剂方面,采用EVA制备PP-PE-Pw-EVA-Mw-Sa粘结剂体系,通过测试其TG-DSC曲线,发现此体系混炼的较好,组分与组分之间互溶性良好,熔化温度之间衔接良好,不会出现温度"断裂"的现象;在注射成型工艺方面,对注射成型压力、速率、温度、顶出速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制备了缺陷率低的毛坯;并根据粘结剂、粉末的特性制定了合适的脱脂烧结工艺,最终成功的制备了最小尺寸为315微米性能良好的微型齿轮,为μPIM技术在制备微型零部件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型技术 齿轮 型零件制备
下载PDF
聚合物微圆柱热压成型工艺实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俭 贾光南 +1 位作者 张亚军 石则满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微热压工艺在高深宽比聚合物微型制件成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利用孔直径为0.3 mm、深度为1.5 mm的微圆柱阵列模具,研究了高温低压和低温高压2种工艺范围下,高深宽比微圆柱的微热压成型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或热压压力的增大... 微热压工艺在高深宽比聚合物微型制件成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利用孔直径为0.3 mm、深度为1.5 mm的微圆柱阵列模具,研究了高温低压和低温高压2种工艺范围下,高深宽比微圆柱的微热压成型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或热压压力的增大,微圆柱高度均提高;当热压压力为定值时,温度每升高3℃,微圆柱高度最大增值为0.213 mm;当热压温度为定值时,热压压力每增加1 MPa,微圆柱高度最大增值为0.342 mm。微圆柱的深宽比在低温高压组可达4.2,在高温低压组可达2.95,通过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微圆柱高度的影响关系,为微热压成型高深宽比聚合物微制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圆柱 热压成型技术 热压温度 热压压力 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亚东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8-53,共6页
微发泡塑料是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特点是孔径小 (一般在 1 0 μm以下 ) ,分布均匀 ,泡孔密度非常高 (一般大于 1 0 9个 /cm3 )。目前微发泡塑料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也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商业化制品。聚合物微孔材... 微发泡塑料是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特点是孔径小 (一般在 1 0 μm以下 ) ,分布均匀 ,泡孔密度非常高 (一般大于 1 0 9个 /cm3 )。目前微发泡塑料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也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商业化制品。聚合物微孔材料是一种功能性材料 ,相互连通的微观孔洞结构使其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微孔材料成型的主要方法 ,讨论了微发泡成型技术用于制备开孔型微发泡材料的必要性。对几种关于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分别是不相容聚合物共混、泡孔合并模型、熔融挤出发泡、开孔剂法和气体浓度阈 (值 )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微孔成型机理各不相同 ,所制备的材料微观结构也各有特点。文献分析表明微发泡方法用于开孔型微孔材料的制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型聚合物发泡材料 制备技术 发泡成型技术 不相容聚合物共混 泡孔合并模型 开孔剂法 气体浓度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MALL ANIMAL IMAGING UNDER DIFFERENT SCAN CONDITIONS
13
作者 贾鹏翔 王浩宇 +4 位作者 闫镔 李磊 陈健 张锋 包尚联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1期27-33,共7页
To evaluae small animal imaging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t high voltage, filter thickness and tube current, an animal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system based on panel detector is developed and a rat i... To evaluae small animal imaging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t high voltage, filter thickness and tube current, an animal 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system based on panel detector is developed and a rat is scanned by using the system with individual high voltage, tube current, filter thickness, and exposure time. A model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code PENELOPE for generating the X-ray spectra of X-ray tube used in the micro-CT system. A platform developed based on Matlab allows for calculating beam qual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verage energy of X-ray beam, the change of transmition rate and the input X-ray fluenc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ignal difference to noise ratio (SDNR) of micro-CT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DNR and scan combinations is analyzed. A series of tools and methods are developed for small animal imaging and imag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field of small animal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ng techniques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ing performanc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下载PDF
Moldflow主打产品——最新版本MPI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戈 陈建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3年第7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孔注射成型技术 塑料加工 MPI4.1 Moldflow公司
下载PDF
Study on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15
作者 王贵林 张飞虎 戴一帆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e productivity and machining accuracy are higher. Therefor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will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achining technique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elfly-developed machine tool, the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made of metal material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modeling method on complex shape, the means of toolpaths layout and the optimal selection for cutting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above work, a typical duralumin specimen of high precision, low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mplex shape micropart was manufactured. This result will provide favor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arther research on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orm microparts MOLDING CUTTING
下载PDF
Integration of micro-supercapacitors with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a flexible self-charging power unit 被引量:16
16
作者 Jianjun Luo Feng Ru Fan +6 位作者 Tao Jiang Zhiwei Wang Wei Tang Cuiping Zhang Mengmeng Liu Guozhong Cao Zhong Lin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3934-3943,共10页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rtable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has increased demand for flexible and efficient energy harvesting and storage units. Conventionally, these are built and used separately as discrete c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rtable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has increased demand for flexible and efficient energy harvesting and storage units. Conventionally, these are built and used separately as discrete components. Herein, we propose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laser engraving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a flexible self-charging micro-supercapacitor power unit (SCMPU), by integrating a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 and a micro-supercapacitor (MSC) array into a single device. The SCMPU can be charged directly by ambient mechanical motion. We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the SCMPU to continuously power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a commercial hygrothermograph. This inves- tigation m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elf-powered systems and provide a promising new research application for supercapac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harvesting energy storag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 micro-supercapacitor self-charging
原文传递
Shaping super-Gaussian beam through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17
作者 DING XiangYu REN YuXuan LU RongDe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36,共6页
We have set up a novel system for shaping the Gaussian laser beams into super-Gaussian beams.The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is able to modulate the laser light spatially through binary-amplitude modulation mechan... We have set up a novel system for shaping the Gaussian laser beams into super-Gaussian beams.The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is able to modulate the laser light spatially through binary-amplitude modulation mechanism.With DMD,the irradiance of the laser beam can be redistributed flexibly and various beam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an be produced.A super-Gaussian beam has been successfully shaped from the Gaussian beam with the use of DMD.This technique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lithography,quantum emulation and holographic optical tweezers which require precise control of beam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beam shaping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inary optics DMD Gamma curve corr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