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晶形状对锐钛矿型TiO_(2)材料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小东 张研研 +3 位作者 许春香 王红霞 张王刚 李涛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18-7025,共8页
研究了晶粒各向异性对锐钛矿型Ti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这对超级电容器材料性能提升具有显著的意义。利用水热合成法,以HF和H_(2)SO_(4)为不同的酸性形貌诱导剂,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了片状和球状微晶的TiO_(2),两者会暴露不同的晶面。... 研究了晶粒各向异性对锐钛矿型Ti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这对超级电容器材料性能提升具有显著的意义。利用水热合成法,以HF和H_(2)SO_(4)为不同的酸性形貌诱导剂,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了片状和球状微晶的TiO_(2),两者会暴露不同的晶面。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片状TiO_(2)暴露的晶面是高活性{001},而球状TiO_(2)暴露的晶面具有随机性。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BET)以及相应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片状TiO_(2)的比表面积(112.76 m^(2)/g)是球状TiO_(2)比表面积(46.88 m^(2)/g)的2.41倍,片状TiO_(2)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174.0 F/g)是球状TiO_(2)超级电容器比电容(67.00 F/g)的2.59倍,同时片状TiO_(2)超级电容器与球状TiO_(2)超级电容器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循环稳定性。片状TiO_(2)优异的性能主要归因于高比面积以及暴露的高活性{001}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形状 锐钛矿型TiO_(2) 片状 球形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X射线衍射研究纳米材料微结构的一些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传铮 张建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313,共34页
本文在简单评叙过去常用于金属材料中晶粒(嵌镶块)大小和微观应变的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方法(分离微晶—微应变二重宽化效应的Fourier分析、方差分析和近似函数三种方法)之后,介绍了作者及合作者近年来发展和建立的分离微晶—微应变、微... 本文在简单评叙过去常用于金属材料中晶粒(嵌镶块)大小和微观应变的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方法(分离微晶—微应变二重宽化效应的Fourier分析、方差分析和近似函数三种方法)之后,介绍了作者及合作者近年来发展和建立的分离微晶—微应变、微晶—层错、微应变—层错二重宽化效应和分离微晶—微应力—层错三重宽化效应的一般理论、最小二乘方法和计算程序系列。然后把这些方法用于评价各种典型纳米材料微结构的研究。它们包括:(1)贮氢合金MmB5;(2)面心立方结构纳米NiO的分析,获得微结构参数与热分解温度的关系;(3)体心立方结构的V-Ti基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的结构变化;(4)用来研究镍氢电池活化前后正极-βNi(OH)2的微结构时,对一般方法作简化,从而了解了-βNi(OH)2在镍氢电池中充放电过程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行为;(5)六方纳米ZnO的微结构研究和添加Ca、Sr和混合稀土的Mg-Al合金中的微结构研究;(6)还用于六方(2H-)石墨堆垛无序度的测定。实际应用发现,对不同的纳米材料合理应用分离X射线衍射多重宽化效应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实际应用还发现,所提出的分离多重宽化效应的方法,能用于评价和研究纳米材料及其在使用过程微结构的变化,从而把材料性能与微结构参数联系起来,建立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已获得不少有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微结构 微晶形状和大小 微应变(力) 堆垛层错 XRD 最小二乘方法 计算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