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微梁阵列生化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邬林 周夏荣 +3 位作者 吴尚犬 王萍 张青川 伍小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为了消除单微梁生化传感系统中存在的温度漂移、溶液折射率变化等环境噪声影响,同时实现多种靶标分子的快速并行检测,设计制作了新型微梁阵列生化传感器。利用压电驱动激光束扫描微梁阵列,并通过光杠杆法实时读出微梁弯曲信号,即可得到... 为了消除单微梁生化传感系统中存在的温度漂移、溶液折射率变化等环境噪声影响,同时实现多种靶标分子的快速并行检测,设计制作了新型微梁阵列生化传感器。利用压电驱动激光束扫描微梁阵列,并通过光杠杆法实时读出微梁弯曲信号,即可得到在微梁表面发生的特异性生化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对250!m间距的两定点的9h扫描实验数据验证了系统光路的稳定性;同时进行了温度激励测试,升温6℃后微梁阵列弯曲信号基本保持一致(误差6.5%),验证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自制毛细管阵列套合修饰装置,成功将克伦特罗抗体修饰到微梁阵列一侧的金表面上,对待测液中10!g/L克伦特罗标样进行了准确检测,验证了此传感系统在生化检测中的实际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传感器 无标记 微梁阵列 压电驱动 光杠杆法 毛细管阵列
下载PDF
双材料微梁阵列室温物体红外成像 被引量:21
2
作者 缪正宇 张青川 +5 位作者 陈大鹏 伍小平 李超波 郭哲颖 董凤良 熊志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208-3214,共7页
针对近年出现的新概念光学读出双材料微梁阵列红外成像技术,提出了具有热变形放大效果的无硅基底回折腿间隔镀金的微梁单元结构,并建立了其热机械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成功的设计制作了100×100像素的焦平面阵列(focalplanearray,... 针对近年出现的新概念光学读出双材料微梁阵列红外成像技术,提出了具有热变形放大效果的无硅基底回折腿间隔镀金的微梁单元结构,并建立了其热机械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成功的设计制作了100×100像素的焦平面阵列(focalplanearray,FPA).在构建的红外成像系统中,实现了对室温物体——人体的热成像,噪声等效温度差约为200mK.实验结果与热机械模型的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成像 光学读出 双材料微梁阵列
原文传递
光学读出微梁阵列红外成像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志铭 张青川 +5 位作者 陈大鹏 伍小平 郭哲颖 董凤良 缪正宇 李超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9-2536,共8页
在构建的光学读出微梁阵列(焦平面阵列FPA)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中,实现了无硅基底FPA置于空气中对人体的热成像.通过FPA在不同真空度环境条件下的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热导和系统噪声值随气压变化的关系,以及对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并... 在构建的光学读出微梁阵列(焦平面阵列FPA)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中,实现了无硅基底FPA置于空气中对人体的热成像.通过FPA在不同真空度环境条件下的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热导和系统噪声值随气压变化的关系,以及对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并对气体分子热运动自由程大于空气传热层特征尺度时的气体热传导模型进行了修正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FPA置于空气中时,气体分子撞击微梁引起的微梁反光板无序振动产生的光学读出噪声成为系统噪声的主要来源.当真空度小于1Pa时,总热导和光学读出噪声值的变化都趋于平缓;当真空度小于10-2Pa时,空气热导的影响可忽略,总热导降低到微梁感热像素的辐射极限,光学读出噪声也降低到一极小值.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成像 光学读出 双材料微梁阵列 热导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压电扫描的新型微梁阵列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4
作者 邬林 薛长国 +2 位作者 张广平 周夏荣 张青川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3,共6页
微梁免疫传感技术是在原子力显微镜和微机电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传感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无需标记、能实时原位再现生化反应过程等优点。本文针对单梁传感系统中存在的环境扰动和不能多通道检测等问题进行改进,设计制作了... 微梁免疫传感技术是在原子力显微镜和微机电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传感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无需标记、能实时原位再现生化反应过程等优点。本文针对单梁传感系统中存在的环境扰动和不能多通道检测等问题进行改进,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压电扫描的新型微梁阵列免疫传感器。利用商品化微梁阵列对传感器进行了温度测试实验,所得信号曲线稳定一致,且检测灵敏度达到2nm,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微梁阵列传感系统在多通道信号检测中的可行性,为微梁阵列生化传感技术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 生化反应 压电扫描 微梁阵列 传感器
原文传递
微悬臂梁阵列成像系统光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严伟 佟军民 +6 位作者 陈大鹏 胡松 赵立新 杨勇 蒋文波 周绍林 陈旺富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8-992,共5页
光学读出式红外成像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红外成像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探测双材料微悬臂梁吸收红外辐射后的变形量.这种红外光学成像系统由微悬臂梁阵列和光学读出设备组成,在本文中,将首先论述其系统结构和成像原理;在此基础上,通... 光学读出式红外成像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红外成像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探测双材料微悬臂梁吸收红外辐射后的变形量.这种红外光学成像系统由微悬臂梁阵列和光学读出设备组成,在本文中,将首先论述其系统结构和成像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单个微梁的衍射谱在透镜谱面上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谱平面刀口滤波方法,特别是讨论了成像系统将热变形角度转换成图像灰度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成像系统的灵敏度.最后,给出了利用本系统获得37℃和300℃温度的红外发光物体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成像 光学读出 双材料微梁阵列
原文传递
光学读出红外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青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04-1208,共5页
介绍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着重评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光测实验室从事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课题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刀口滤波法测量微梁阵列FPA(focus planearray)变形的高灵敏光学检测法,将微梁单元的热致转角变形转... 介绍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着重评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光测实验室从事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课题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刀口滤波法测量微梁阵列FPA(focus planearray)变形的高灵敏光学检测法,将微梁单元的热致转角变形转变为像平面上微梁像的灰度变化,从而获得微梁阵列转角变形表示的FPA上的热像;针对提出的测量方法,设计制作出相应的无基底多回折间隔镀金腿变形放大FPA;在研制的原理样机上实现了室温物体红外成像;是国际上第三个实现新概念光学读出红外成像、国内第一个实现自主核心芯片非制冷红外成像及其系统研制的课题组,热成像指标已达到:温度分辨率100 mK,感热像素尺寸60μm,相关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研究工作已申请了12项发明专利,并有4项已获得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梁阵列 非制冷红外成像 光学读出 焦平面阵列
下载PDF
不可见像的光学成像方法及光学成像装置
7
作者 段志辉 张青川 +1 位作者 伍小平 潘亮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10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不可见像 光学成像方法 成像装置 微梁阵列
原文传递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icrocantilever array sensing 被引量:2
8
作者 ZHOU XiaRong LIU Hong +2 位作者 WU ShangQuan ZHANG QingChuan WU XiaoP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Array sensing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antilever(MC) sensors, and response consistency is the foundation for MC array sensing.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consistency... Array sensing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antilever(MC) sensors, and response consistency is the foundation for MC array sensing.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vestigated the response consistency of MC array sensing. The responses of two types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C arrays were studied under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change, solution replacement and biochemical molecular interaction. For the thermal response, the deflections of both arrays were found to be proportional to temperature, 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MCs in both arrays we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The thermal response sensitivity for each MC du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decrease also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Moreover, the MC array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for the response induced by solution replacement. Finally,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MC array had good consistency in biochemical detection, exemplified by aflatoxin antibody-anti gen binding. The good response consistency makes this technology reliable and accurate for biochemical sen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antilever array thermal response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biochemical det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