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经皮微波凝固疗法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新于 韩冬 +4 位作者 李宇峰 薛东明 王峦 潘家俊 严文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MCT)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5例,脱落7例,最终纳入78例患者行PMCT治疗,随访6个月,按照疗效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MCT)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5例,脱落7例,最终纳入78例患者行PMCT治疗,随访6个月,按照疗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SII)、肿瘤原发位置、病理分型、病理分期、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术后化疗的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MCT治疗老年早期NSCL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69例,预后不良组9例。预后不良组年龄>70岁、SII>500、病理分期Ⅱ期、病灶直径>4 cm、分化程度低、术后未化疗的比重高于预后良好组,FEV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145,95%CI=1.143~4.025)、FEV1<81.67 L(OR=2.592,95%CI=1.263~5.319)、SII>500(OR=2.168,95%CI=1.250~3.760)、病理分期Ⅱ期(OR=3.421,95%CI=1.064~10.999)、病灶直径>4 cm(OR=2.538,95%CI=1.056~6.100)、分化程度低(OR=2.563,95%CI=1.243~5.285)、术后未化疗(OR=3.156,95%CI=1.319~7.551)是PMCT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FEV1、SII、病理分期、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是PMCT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用于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 肺功能 预后
下载PDF
CT引导微波凝固疗法在肺肿瘤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 李彩英 +2 位作者 冯威健 刘魏 许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机型SIEMENSSO MATOMACR型CT机 ;微波治疗仪一台 ,以 2 45 0MHz的微波 6 5W辐射 6 0s。对三头同种同体重猪行经皮肺穿实验研究 ,观察CT表现和病理变化。对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机型SIEMENSSO MATOMACR型CT机 ;微波治疗仪一台 ,以 2 45 0MHz的微波 6 5W辐射 6 0s。对三头同种同体重猪行经皮肺穿实验研究 ,观察CT表现和病理变化。对 2 0例肺肿瘤患者 2 8个病灶CT引导下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 ,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观察肿瘤大小及坏死情况。结果 动物实验猪肺微波凝固范围约 30 .1mm× 2 0 .1mm。对肺肿瘤患者治疗后随访 ,结果 2 8个病灶治疗后 4个病灶增大 ;8个病灶轻度缩小 <1/ 4,13个病灶明显缩小 <1/ 2 ,3个病灶大部消失 ,有效率 (CR +PR )为 5 7.1%。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周围型肺肿瘤是一种定位准确、高效、微创、安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微波凝固疗法 CT检测
下载PDF
内镜微波凝固疗法治疗消化系疾病
3
作者 杨见权 刘振坚 +3 位作者 高嘉惠 李海蔚 梁玉明 李淑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观察内镜微波凝固疗法的疗效,应用其治疗消化系疾病123例。结果98例共115颗消化道息肉有97颗一次灼除,18颗二次灼除;14例消化道恶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但因癌肿继续生长,远期疗效不佳;9例消化道良性狭窄... 为观察内镜微波凝固疗法的疗效,应用其治疗消化系疾病123例。结果98例共115颗消化道息肉有97颗一次灼除,18颗二次灼除;14例消化道恶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但因癌肿继续生长,远期疗效不佳;9例消化道良性狭窄获满意松解,复发时治疗仍有效;1例大肠血管畸形并出血病灶消失,出血停止;1例升结肠囊肿凝固切开后囊肿消失。除一例食道癌术后发生食管———气管瘘外,余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微波凝固疗法 消化系疾病
下载PDF
内镜微波凝固疗法治疗食道贲门癌性梗阻临床观察(附27例报告)
4
作者 胡冰 庄建生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39,共1页
自1991年9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对27例确诊为中、晚期食道、贲门癌患者采用内镜微波凝固疗法,取得了近期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35岁,平均为56岁。其中食道鳞状细胞癌18例... 自1991年9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对27例确诊为中、晚期食道、贲门癌患者采用内镜微波凝固疗法,取得了近期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35岁,平均为56岁。其中食道鳞状细胞癌18例,贲门腺癌9例。上述患者均伴有严重进食梗阻,且属于食道和贲门癌中、晚期患者。二、治疗方法纤维食道镜按常规操作插入,确定瘤灶部位后,由活检孔插入微波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微波凝固疗法
下载PDF
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口咽部纤维瘤32例
5
作者 伦杰 杨洪侠 +1 位作者 夏蓉 吕心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微波凝固治疗 微波凝固疗法 纤维瘤 口咽部
下载PDF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肝组织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建 徐有坤 +2 位作者 刘英棣 施丁一 胡晓云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9-91,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肝组织局部热场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单微波电极对离体新鲜猪肝及活体兔、猪肝进行微波凝固 ,观察热场中凝固区最大短轴上序列点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凝固区边缘、移性区各部位的温度。结果 :某一时刻短轴...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肝组织局部热场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单微波电极对离体新鲜猪肝及活体兔、猪肝进行微波凝固 ,观察热场中凝固区最大短轴上序列点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凝固区边缘、移性区各部位的温度。结果 :某一时刻短轴上各点温度 (y)和其与中心的距离 (x)符合函数x2 =-2py+b ;随x递增和 /或功率递减 ,各测温点的温度上升速度渐次减慢 ,并相继达到渐次减低的饱和温度 ;远隔组织在中、后期温升相对较快 ;离体凝固的中心温度恒定为 1 0 5℃ ,而活体凝固则因有、无供血而异 ,凝固功率 4 5W时其温度分别为83℃、92℃ ,血流对微波凝固范围、形态有显著影响 ;凝固区边缘、移行区温度较恒定 ,分别为 5 0℃~ 5 2 .5℃、4 8℃~ 5 0℃ ;6.36mm天线的热场内组织凝固形态最佳。结论 :在人体组织中微波的热场分布是微波物理特性、微波天线性能、组织热传导性、血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合适的天线长度、适当地增加凝固功率、延长凝固时间、中断组织供血有利于显著扩大凝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热场 PMCT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的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西春泰司 姚宗歌 《日本医学介绍》 2005年第7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经皮乙醇注射疗法 cancer liver 动脉注射疗法 原发性肝癌 肿瘤血管 纤维成分 内科治疗 血栓形成 经动脉 TAE 抗癌药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较微波凝固疗法更安全
8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8期5-6,共2页
据好医生网7月13日报道,射频消融(RFA)和微波凝固疗法(MCT)是肝细胞癌(HCC)的有效局部治疗手段。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两种方法哪个更优异。Beppu等报告的研究提示,RFA治疗HCC的疗效与MCT相当,但更安全。研究纳入430例HCC患者,其... 据好医生网7月13日报道,射频消融(RFA)和微波凝固疗法(MCT)是肝细胞癌(HCC)的有效局部治疗手段。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两种方法哪个更优异。Beppu等报告的研究提示,RFA治疗HCC的疗效与MCT相当,但更安全。研究纳入430例HCC患者,其中230例采用RFA治疗,200例采用MC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微波凝固疗法 安全 肝癌 局部治疗 肝细胞癌 CT治疗 HCC
下载PDF
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
9
作者 李平 《国外医学情报》 1992年第1期8-8,共1页
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第三内科的左藤正博等人,在超声波引导下,用特殊的电极向癌灶穿刺、加温,治疗肝癌,取得一定疗效。首先他们对以往采用的微波凝固用电极进行了改良,将针状电极改为前端直径1.8mm的球状电极。并用家兔作了动物实验,用戊... 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第三内科的左藤正博等人,在超声波引导下,用特殊的电极向癌灶穿刺、加温,治疗肝癌,取得一定疗效。首先他们对以往采用的微波凝固用电极进行了改良,将针状电极改为前端直径1.8mm的球状电极。并用家兔作了动物实验,用戊巴比妥静注麻醉后开腹,直视下插入球状电极,输出功率为60W,加热45秒钟后,包括针本身的温度升至43℃以上,足以杀死细胞。而且得到球状电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 肝癌 超声波引导 微波凝固疗法 动物实验 治疗 戊巴比妥 输出功率 球状 凝固坏死
下载PDF
30例变应性鼻炎的微波凝固疗法疗效分析
10
作者 唐尚成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鼻粘膜 微波凝固疗法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冯威健 刘巍 +6 位作者 李彩英 李智岗 李如迅 刘风玲 翟宝娥 史健 时高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CT影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 使用针式单极微波辐射天线 ,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周围型肺癌 ,以 2 4 5 0MHz的微波 ,6 5W辐射 6 0s,对原发性肺癌 8例、转移性肺癌 12例 ,共 2 0...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CT影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 使用针式单极微波辐射天线 ,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周围型肺癌 ,以 2 4 5 0MHz的微波 ,6 5W辐射 6 0s,对原发性肺癌 8例、转移性肺癌 12例 ,共 2 0例患者的 2 8个病灶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 3~ 2 4个月 ,16例患者健在。全部肿块均缩小 ,缩小 5 0 %以上 13个病灶 ,病灶消失 3例 ,有效率5 7.1%。CT表现为即刻凝固灶呈约 3.5cm× 2 .5cm的软组织影 ,1周后凝固区域内见气化灶 ,外周有高密度反应区 ,1个月后凝固区进一步缩小 ,3个月后实变 ,1年后几乎消失 ,治疗后细胞学证实肿瘤组织坏死。此治疗方法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周围型肺癌是高效、微创、安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治疗 肺癌 临床应用 CT引导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少敏 陈刚 李宏波 《现代医学》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对比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肝动脉灌注化疗... 目的:对比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分析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生存率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治疗组PR 9例,SD 16例,PD 9例,对照组PR 4例,SD 13例,PD9例。治疗组生存12个月以上的有24例(70.59%),对照组仅6例(23.08%),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比较,P<0.01,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疗效并且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肝细胞性肝癌
原文传递
置入式微波热凝固疗法治疗小肝癌33例分析
13
作者 金昌男 郭争捷 +2 位作者 林建军 黄庆强 熊共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对直径<3cm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治疗直径<3cm肝细胞癌33例,共37个结节。观察其局部灭活效果、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治疗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肿瘤完全固化灭活率97.3%。微波治疗... 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对直径<3cm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治疗直径<3cm肝细胞癌33例,共37个结节。观察其局部灭活效果、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治疗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肿瘤完全固化灭活率97.3%。微波治疗对机体的影响轻。治疗后12例复发,均为异位复发。结论置入式微波凝固疗法对直径<3cm小肝癌可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而且对机体的影响小,可望成为根治性治疗小肝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微波凝固疗法 无水酒精 白蛋白 总胆红素
下载PDF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的现状分析
14
作者 姚连昌 杨仁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0-442,共3页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arterial 肝动脉-门静脉瘘 TACE疗法 TACE治疗 治疗方案 肝癌患者 手术切除 肝静脉瘘 侧支循环 治疗困难 耐药性 栓塞后 临床
原文传递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76例肺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秀丽 张丽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具有微创、微痛、高效、安全、不良反应轻的特点。总结76例肺癌患者在采用经皮微波凝固疗法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前备好相关物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具有微创、微痛、高效、安全、不良反应轻的特点。总结76例肺癌患者在采用经皮微波凝固疗法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前备好相关物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治疗后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认为治疗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疗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护理
原文传递
中药保妇康泡沫剂联合微波组织凝固疗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敏 艾继辉 闻良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40-541,共2页
2000年9月~2001年5月我们用中药保妇康泡沫剂和微波组织凝固疗法联合治疗宫颈糜烂60例,并与两者单独应用治疗的各6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保妇康泡沫剂 微波组织凝固疗法 治疗 宫颈糜烂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介入微波热凝固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子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介入微波凝固疗法 微波消融治疗 微波凝固 治疗效果 微波系统 加热方式 首次报道 小肝癌 肝组织 监测下
下载PDF
探讨微波凝固治疗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玉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5期3484-3485,共2页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凝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凝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较低(P<0.05)。采用微波凝固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使用安全性较高,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凝固疗法 下肢浅静脉曲张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改进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俊伟 吕明德 +2 位作者 谢晓燕 梁力建 黄洁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改进微波肝组织凝固技术,为该技术在治疗大肝癌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离体牛肝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微波辐射,测量单点及两点辐射的组织温度和凝固范围,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多点辐射方案并通过体外肝实验验证。临床上,对... 目的:改进微波肝组织凝固技术,为该技术在治疗大肝癌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离体牛肝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微波辐射,测量单点及两点辐射的组织温度和凝固范围,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多点辐射方案并通过体外肝实验验证。临床上,对9个和4个施行单点和两点辐射的肝癌结节测温,对16个3-6 cm的肝癌结节按多点辐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60 W × 300 s的微波辐射可形成横径 3. 0 cm的凝固区。两点辐射的最佳距离为2.5cm。7针穿刺可形成横切面直径7.1cm的球形凝固区。 16个经治结节仅2个坏死不完全。结论:适当延长单点辐射的时间及使用合适的多点穿刺方案可使微波凝固治疗的适应证扩大至6 cm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 肝肿瘤 超声治疗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PMCT
下载PDF
胃镜下微波凝固和激光光动力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晓辉 王普选 +4 位作者 张方信 孙一彬 赵丽 王彪猛 王怡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评价胃镜下微波凝固疗法(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和激光光动力疗法(laser photodyrnamic therapy,LPDT)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一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为治疗组,20... 目的:评价胃镜下微波凝固疗法(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和激光光动力疗法(laser photodyrnamic therapy,LPDT)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一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在胃镜下对治疗组癌性梗阻进行MCT和LPDT联合治疗,并利用胃镜、病理活检及其他化验检查对两组随访3~24个月。结果:治疗组经MCT2个疗程,有效率为81.25%,再进行2~3个疗程的LPDT,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6、12、18和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86%、70%、62%,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为53%。结论:MCT和LPDT联合治疗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造成的癌性梗阻,其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微波凝固疗法 激光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贲门-底癌 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