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致大鼠精神分裂样表现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广芬 李晓敏 +3 位作者 王楠 杨春 杨建军 周志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微清蛋白(parvalbumin,PV)中间神经元功能失调可能与多种精神疾患发病相关,文中探讨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致大鼠精神分裂样表现中的作用。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等渗盐水组(S组)、氯胺酮5 mg/kg组(K1组)、氯胺酮30 ... 目的微清蛋白(parvalbumin,PV)中间神经元功能失调可能与多种精神疾患发病相关,文中探讨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致大鼠精神分裂样表现中的作用。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等渗盐水组(S组)、氯胺酮5 mg/kg组(K1组)、氯胺酮30 mg/kg组(K2组);连续用药5 d,1次/d。最后1次给药后30 min及60 min,通过敞箱实验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并记录给药后60 min内的刻板行为评分。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PV中间神经元的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K2组大鼠给药后30 min及60 min自主活动均明显增强,刻板行为评分显著增高,符合精神分裂症大鼠表现,PV阳性中间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K1组大鼠仅在给药后30 min出现自主活动增强(P<0.05),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致精神分裂样表现可能与PV阳性中间神经元数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精神分裂症 微清蛋白 中间神经元
下载PDF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广芬 张明强 +3 位作者 孙合亮 李强 于颖群 周志强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组将药物溶于大鼠饮水中,共喂养1周,于第8 d制备模型。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24 h后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行敞箱实验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Western印迹检测PV中间神经元中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V及GAD67的表达下降(P<0.05),AS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K组相比,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V及GAD67的表达增加(P<0.05)。生理盐水、氯胺酮、夹竹桃麻素均未显著影响大鼠自主活动(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下调大鼠前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抑郁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大鼠长期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与海马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关系
3
作者 毛仁玲 段宇 +2 位作者 高幸 张钰 张法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及其海马区小清蛋白(PV)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数量变化。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AH组。在SAH术后20 w,采用8-臂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空间认知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及其海马区小清蛋白(PV)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数量变化。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AH组。在SAH术后20 w,采用8-臂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空间认知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数量。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SAH组大鼠训练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记忆测试中,间隔1 h、12 h和24 h,3组准确率相似;而间隔2 h、3 h和6 h,SAH组大鼠的记忆正确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显示SAH引起长期记忆功能损害。免疫组化显示,SAH组CA_1区和齿状回(DG)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数明显低于其它两组(CA_1,P<0.01;DG,P<0.05);CA_2和CA_3区3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SAH可引起长期认知功能损害,这些损害可能与SAH引起海马CA_1和DG区PV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数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小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细胞
下载PDF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介导的去抑制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峰 唐小慧 +3 位作者 刘茹 杨建军 周志强 嵇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文中旨在观察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介导的去抑制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等渗盐水组、脂多糖+等渗盐水组、等渗盐水+氯胺酮组、脂多糖+氯胺酮组,每组1... 目的氯胺酮具有快速抗抑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文中旨在观察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介导的去抑制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等渗盐水组、脂多糖+等渗盐水组、等渗盐水+氯胺酮组、脂多糖+氯胺酮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脂多糖(1 mg/kg)建立急性抑郁模型。氯胺酮给药后4h后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微清蛋白和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变化;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微小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EPSC)的改变。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脂多糖+氯胺酮组、等渗盐水组在旷场的中央区停留时间[(16.58±2.09)s、(13.24±1.77)s]较脂多糖+等渗盐水组[(6.03±2.36)s]明显延长(P<0.05)。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脂多糖+氯胺酮组、等渗盐水组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较脂多糖+等渗盐水组明显缩短(P<0.05)。脂多糖+氯胺酮组、等渗盐水组海马内微清蛋白的mRNA表达量[(0.88±0.24)、(1.00±0.17)]较脂多糖+等渗盐水组(1.44±0.26)明显降低(P<0.05),蛋白亦明显降低(P<0.05)。与脂多糖+等渗盐水组比较,脂多糖+氯胺酮组、等渗盐水组miniEPSC振幅增加,频率增快(P<0.05)。结论氯胺酮可能通过下调小鼠海马微清蛋白的表达来介导对锥体神经元的去抑制,从而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抗抑郁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 海马
下载PDF
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参与疼痛调控及其机制
5
作者 徐漫 李玥豪 +2 位作者 包承仪 李英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7-451,共5页
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神经元是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亚群中的一种,其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以往研究证实PV阳性神经元与精神分裂、癫痫、抑郁、吗啡依赖与戒断、共... 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神经元是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亚群中的一种,其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以往研究证实PV阳性神经元与精神分裂、癫痫、抑郁、吗啡依赖与戒断、共济失调等密切相关,新近研究表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的PV阳性神经元在疼痛的发生发展及调节过程中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PV阳性神经元的活性加以调控有望成为临床疼痛治疗的一个新思路。本文就PV阳性神经元的生物学特性、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水平参与疼痛调控的研究证据及其参与疼痛调控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关注它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蛋白 PV阳性神经元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前馈抑制 去抑制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的海马PV中间神经元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 被引量:5
6
作者 龙莉莉 肖波 +4 位作者 宋延民 易芳 李蜀渝 龙小艳 陈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PV(parvalbumin,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痫的发生和痫性损伤后脑组织的自我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痫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不同区域PV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情况;结合FJB(Fluoro-Jade... 目的探讨PV(parvalbumin,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痫的发生和痫性损伤后脑组织的自我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致痫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海马不同区域PV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情况;结合FJB(Fluoro-Jade B)行免疫荧光双标特异性检测SE(status epilepticus,癫痫持续状态)后60 d海马不同区域PV中间神经元及其轴树突的变性情况。结果实验组海马门区及CA区域PV阳性神经元数目在SE后早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门区PV神经元在SE后15 d时数目下降(对照组17.1±2.67,实验组15.0±3.06,P<0.05),在SE后60 d明显下降(对照组16.6±2.75,实验组9.7±2.88,P<0.01)。海马CA1区PV中间神经元数目在SE后60 d明显增多(对照组4.1±0.86,实验组6.0±1.18,P<0.01),可见相应增多的PV阳性纤维。海马CA3区PV阳性神经元数目在SE后60d明显增多(对照组4.6±0.89,实验组6.1±1.64,P<0.01),并可见相应增多的PV阳性纤维。各亚区均未见明显亦被FJB标记的PV中间神经元。结论海马PV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可能在颞叶癫痫的发生和痫性损伤后脑组织的自我修复中起重要作用,PV中间神经元的缺失可能与细胞变性死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神经元 颞叶癫痫 轴突出芽 微清蛋白
下载PDF
秋水仙素对大鼠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立兵 阮奕文 姚志彬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后基底前脑巢蛋白 (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方法  4 8只成年SD大鼠侧脑室注射 1%秋水仙素或生理盐水 10 μl,分别于术后 12h、2 4h、3d、5d、7d和 14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基底前脑Nes...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秋水仙素后基底前脑巢蛋白 (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方法  4 8只成年SD大鼠侧脑室注射 1%秋水仙素或生理盐水 10 μl,分别于术后 12h、2 4h、3d、5d、7d和 14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基底前脑Nestin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 秋水仙素注射后的 2 4h基底前脑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急骤减少到最低 ,然后逐渐恢复 ,至术后第 14天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 大鼠 基底前脑 NESTIN 阳性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中间蛋白
下载PDF
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氯胺酮是一种非选择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常作为全身麻醉药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激质、AMPA受体及突触后多种信号通路所介... 氯胺酮是一种非选择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常作为全身麻醉药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激质、AMPA受体及突触后多种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增强有关。文中简单介绍氯胺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抑郁症 机制 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
下载PDF
γ振荡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子轩 王海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8-652,共5页
γ振荡是30~90 Hz的大脑神经群节律性电活动,与认知、觉醒和意识活动相关。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下降。手术/麻醉可通过一... γ振荡是30~90 Hz的大脑神经群节律性电活动,与认知、觉醒和意识活动相关。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下降。手术/麻醉可通过一系列病理改变破坏γ振荡,导致PND发生。文章通过综述γ振荡的产生机制,γ振荡在神经炎症、睡眠障碍、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PND发生、发展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γ夹带临床应用现状,旨在探索γ振荡在PND术前预测、术中干预以及术后诊断治疗的前景,以改善手术/麻醉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振荡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微清蛋白阳性中间神经元 γ夹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