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微滤陶瓷膜的制备研究
1
作者 张国艳 张璐璐 +2 位作者 李峰林 刘颖 肖进彬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以石英砂陶瓷支撑体为基体,SiO_(2)粉体为固相,聚乙烯醇(PVA)为黏结剂,聚丙烯酸和丙三醇为分散相制备涂膜液,采用浸渍提拉法进行微滤膜层的涂覆制备,考察黏结剂添加量、涂膜时间、烧结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石英微滤陶瓷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孔... 以石英砂陶瓷支撑体为基体,SiO_(2)粉体为固相,聚乙烯醇(PVA)为黏结剂,聚丙烯酸和丙三醇为分散相制备涂膜液,采用浸渍提拉法进行微滤膜层的涂覆制备,考察黏结剂添加量、涂膜时间、烧结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石英微滤陶瓷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孔隙率、纯水通量、SEM等方法对其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石英微滤陶瓷膜涂膜液聚乙烯醇含量为10%,涂膜时间60 s、烧结温度850℃时制备的石英微滤陶瓷膜性能较好,孔径均匀,平均孔径为1.90μm,纯水通量为9.20 m^(3)·m^(-2)·h^(-1)·bar^(-1),孔隙率为3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 微滤陶瓷膜 制备工艺 表征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微滤陶瓷膜管的研究
2
作者 张英 闻荻江 徐晓虹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6年第6期60-62,共3页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以Al2O3多孔陶瓷为基体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Al2O3复合陶瓷微滤膜管。通过TG-DTA、XRD、SEM分析,微滤陶瓷管膜层表面有均布的气孔、窄的孔径分布,且从其断面图可以观察到膜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连续,并可以看到具有...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以Al2O3多孔陶瓷为基体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Al2O3复合陶瓷微滤膜管。通过TG-DTA、XRD、SEM分析,微滤陶瓷管膜层表面有均布的气孔、窄的孔径分布,且从其断面图可以观察到膜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连续,并可以看到具有梯度分布的孔结构。本文还探讨了涂膜工艺、膜组分配比对微滤陶瓷膜管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管式陶瓷基体 微滤陶瓷膜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与树脂吸附等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水提液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陶世 郭立玮 +1 位作者 周学平 赵新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 :探讨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 (青风藤等 )的最佳精制技术。方法 :采用陶瓷膜微滤、超滤、醇沉、离心、絮凝、大孔树脂吸附 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以性状、青藤碱损失率和杂质除去率为指标 ,对各技术精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 :探讨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 (青风藤等 )的最佳精制技术。方法 :采用陶瓷膜微滤、超滤、醇沉、离心、絮凝、大孔树脂吸附 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以性状、青藤碱损失率和杂质除去率为指标 ,对各技术精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6种技术均能使药液澄明度显著提高 ;除杂率以树脂法最高 ,达 80 %以上 ,陶瓷膜微滤除杂率为 2 1.7% ,小于醇沉和超滤 ,但高于絮凝澄清和高速离心 ;青藤碱损失率以AB 8树脂法最低 ( 6 .39% ) ,而 85 %乙醇沉淀法最高( 5 8.4 4 % )。陶瓷膜微滤法损失率为 15 .31% ,小于超滤、醇沉、高速离心和絮凝。树脂吸附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大 ,但陶瓷膜微滤等其他 5种精制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小。结论 :陶瓷膜微滤具有除杂率适中 ,有效成分损失少 ,工艺简单等优点 ,是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的最佳精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大孔树脂 清络通痹颗粒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与大孔树脂吸附联用精制黄芩提取液的研究
4
作者 姜淑 马银海 +2 位作者 古昆 陶丽旭 罗福顺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9-30,共2页
试验采用陶瓷膜微滤和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精制黄芩提取液 ,并与单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作比较 .用高效液相测定黄芩提取液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得知 :陶瓷膜微滤技术和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优于大孔树脂技术 。
关键词 陶瓷膜 大孔树脂 黄芩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技术在中药提取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保冰怡 王家祺 高磊 《北方药学》 2015年第7期98-99,共2页
目的:采取陶瓷膜微滤技术,提高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度。方法:以不同孔径的陶瓷膜,采用不同压力处理复方中药提取液。结果:采用孔径为0.5μm的陶瓷膜管有最大的膜通量,亦能使药液澄清。结论:微滤技术的澄清除杂效果与醇沉技术基本相近,但其... 目的:采取陶瓷膜微滤技术,提高中药提取液的澄清度。方法:以不同孔径的陶瓷膜,采用不同压力处理复方中药提取液。结果:采用孔径为0.5μm的陶瓷膜管有最大的膜通量,亦能使药液澄清。结论:微滤技术的澄清除杂效果与醇沉技术基本相近,但其固含量指标明显优于醇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口服制剂 陶瓷膜 工艺研究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和水提醇沉法对滴通鼻炎水精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阮碧芳 李品 +2 位作者 梁尚焕 廖九明 梁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6期57-57,56,共2页
以滴通鼻炎水提取液为研究对象,用HPLC法测定不同工艺参数样品中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确定最优陶瓷膜微滤系统参数,并将陶瓷膜微滤和水提醇沉法对滴通鼻炎水的指标成分、含固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陶瓷膜滤工艺对盐酸麻黄碱的保... 以滴通鼻炎水提取液为研究对象,用HPLC法测定不同工艺参数样品中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确定最优陶瓷膜微滤系统参数,并将陶瓷膜微滤和水提醇沉法对滴通鼻炎水的指标成分、含固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陶瓷膜滤工艺对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略高于醇沉工艺,二者差别不大,但对于黄芩苷、总固体量的保留,则膜滤工艺远远高于醇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水提醇沉法 滴通鼻炎水
下载PDF
鲜乳陶瓷膜除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飞云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陶瓷膜用于鲜乳除菌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用1.2μm孔径的陶瓷膜,在50℃、TMP=0.12MPa的条件下进行微滤,对细菌和芽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以上,而对牛乳的有效成分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鲜乳 陶瓷膜 除菌
下载PDF
应用陶瓷膜浓缩植物乳酸杆菌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荫榆 李存瑞 +4 位作者 吴正钧 孙立国 韩瑨 叶锦 郭本恒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对Membralox1P1960GL/SD/100nm陶瓷膜在植物乳酸杆菌发酵液浓缩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陶瓷膜的操作条件和再生方式。在过膜压力1.0bar、切向流5m/s条件下,浓缩倍数达到15倍时,平均过膜通量保持在160L/m·2h以上。
关键词 无机陶瓷膜技术 浓缩型乳酸杆菌发酵剂 浓缩工艺条件 再生方式
下载PDF
巴氏杀菌、微滤及紫外处理对羊乳中菌落数与活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姝 刘大松 +3 位作者 李志宾 张文锦 赵磊 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56,共7页
比较高温短时(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1.4和0.8μm孔径微滤(MF-1.4、MF-0.8)、紫外(UV-C)处理对脱脂羊乳中微生物和活性蛋白的影响。总菌落经MF-1.4、MF-0.8和UV-C处理均达到与HTST相同的去除率;MF-1.4和MF-0.8处理能有效... 比较高温短时(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1.4和0.8μm孔径微滤(MF-1.4、MF-0.8)、紫外(UV-C)处理对脱脂羊乳中微生物和活性蛋白的影响。总菌落经MF-1.4、MF-0.8和UV-C处理均达到与HTST相同的去除率;MF-1.4和MF-0.8处理能有效地截留芽孢和体细胞,HTST和UV-C处理对芽孢和体细胞无显著性效果。经MF-1.4处理后,羊乳活性成分的保留显著高于HTST处理,活性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黄嘌呤氧化酶、乳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M保留率分别为90%、88%、87%、72%、97%和94%。天然乳清蛋白经HTST处理降低至84%,经MF-1.4、MF-0.8、UV-C处理则完全保留。羰基经HTST和UV-C处理增加18%、19%,巯基经HTST处理降低7%,两者经MF-1.4和MF-0.8处理后保持不变。MF-1.4处理膜通量较高,初始降低41%之后保持稳定,MF-0.8处理后膜通量逐渐降低85%。酪蛋白经MF-1.4处理完全透过,经MF-0.8处理透过74%。综上,MF-1.4处理对羊乳中微生物去除和活性蛋白保留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乳 高温短时巴氏杀菌 陶瓷膜 紫外辐射 活性蛋白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澄清痹通药酒提取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林梅 黄敏燕 郭立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技术在痹通药酒澄清过滤中的应用。方法以膜渗透通量、膜污染阻力分布等为指标,考察间歇超声、连续超声与未耦合超声在痹通药酒澄清滤过中的差异,进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连续超声可显著增强膜...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技术在痹通药酒澄清过滤中的应用。方法以膜渗透通量、膜污染阻力分布等为指标,考察间歇超声、连续超声与未耦合超声在痹通药酒澄清滤过中的差异,进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连续超声可显著增强膜的渗透性能,渗透通量高达173 L/(m2.h),通量提高率31.6%,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膜污染阻力,尤其对膜表面沉积层,降幅达50%以上。一定范围内,超声对膜过程的强化与操作压力呈正比,与操作温度呈反比。结论陶瓷膜微滤过程耦合超声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膜分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通药酒 无机陶瓷膜 超声 耦合
原文传递
陶瓷膜微滤技术精制复方咽舒宁水提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友华 李成付 +2 位作者 杨辉 黄恺飞 黄亦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2-16,共5页
目的:优选复方咽舒宁水提液的陶瓷膜微滤精制工艺。方法:以复方中有效成分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陶瓷膜孔径,并以体外抑菌活性验证陶瓷膜微滤的精制效果。结果:最优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进口压力... 目的:优选复方咽舒宁水提液的陶瓷膜微滤精制工艺。方法:以复方中有效成分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陶瓷膜孔径,并以体外抑菌活性验证陶瓷膜微滤的精制效果。结果:最优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进口压力为0.2 MPa,当储液桶中药液量无法循环时,加相当于膜滤系统最少循环量的水顶洗1次,当膜滤液量等于原液量时结束微滤。该陶瓷膜微滤液的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分别为93.77%和82.67%、除杂率为24.64%。复方咽舒宁水提液的陶瓷膜微滤液和原液对5种咽炎致病菌的MIC和MBC无明显差异。结论:200 nm陶瓷膜微滤技术合理可行,可作为复方咽舒宁水提液的精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精制 咽舒宁 复方水提液 表告依春 哈巴俄苷
原文传递
大孔氧化铝支撑体上细孔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赖炜 李刚 +1 位作者 刘杏芹 孟广耀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3,共5页
采用悬浮粒子浸涂法在宽孔径分布的大孔 (平均孔径为 12 μm )管状支撑体上进行了氧化铝细孔膜制备过程的研究 探讨了浆料中固体含量和涂膜时间对膜的孔径大小、分布和形貌的影响 ,初步得到孔径分布比较窄而且表面比较平整的微滤膜 ;... 采用悬浮粒子浸涂法在宽孔径分布的大孔 (平均孔径为 12 μm )管状支撑体上进行了氧化铝细孔膜制备过程的研究 探讨了浆料中固体含量和涂膜时间对膜的孔径大小、分布和形貌的影响 ,初步得到孔径分布比较窄而且表面比较平整的微滤膜 ;提出了在这种大孔支撑体上的简单的成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支撑体 微滤陶瓷膜 悬浮粒子法 湿膜形式 制备
下载PDF
清肝消痤颗粒的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鞠建明 钱大玮 +2 位作者 朱玲英 潘晓荣 刘汉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9-901,共3页
关键词 清肝消痤颗粒 高速离心 无机陶瓷膜 壳聚糖絮凝澄清 醇沉
下载PDF
板蓝根水提液的陶瓷膜精制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友华 李成付 +3 位作者 杨辉 黄恺飞 黄亦琦 许光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板蓝根水提液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板蓝根水提液的陶瓷膜微滤精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R,S)-告依春含量,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三乙胺(14.0∶85.3∶0.6∶0.1),检测波长245 nm.以板蓝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 目的:建立板蓝根水提液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板蓝根水提液的陶瓷膜微滤精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R,S)-告依春含量,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三乙胺(14.0∶85.3∶0.6∶0.1),检测波长245 nm.以板蓝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R,S)-告依春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陶瓷膜孔径并测定精制前、后板蓝根水提液的浊度.结果:(R,S)-告依春在0.0025 ~0.248 μg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9%,RSD 1.9%.优选的精制工艺为陶瓷膜孔径200 nm,进口压力0.2 MPa,当储液桶中药液量无法循环时,加相当于膜滤系统最少循环量的水顶洗1次,当膜滤液量等于原液量时结束微滤,该陶瓷膜微滤液的(R,S)-告依春转移率(87.8±1.9)%,除杂率(18.7±0.4)%.200 nm膜滤液,50 nm膜滤液,10 nm膜滤液的浊度分别为(1.4±0.3),(1.5±0.2),(0.5±0.2) NTU,截留液的浊度依次为(181.0±2.1),(220.4±2.5),(226.2±2.4) NTU.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可测定板蓝根水提液中(R,S)-告依春含量.3种孔径的陶瓷膜均能较好地分离板蓝根水提液体系中不溶性悬浮微粒物质,但各孔径间的澄清效果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精制工艺 板蓝根水提液 (R S)-告依春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中药水提液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来华 王博 朱盛山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7期154-157,共4页
综述近几年中药水提液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超滤法、无机陶瓷膜微滤法、高速离心法、大孔树脂法和分子印迹法在中药水提液纯化中的研究,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列出各种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具... 综述近几年中药水提液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超滤法、无机陶瓷膜微滤法、高速离心法、大孔树脂法和分子印迹法在中药水提液纯化中的研究,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列出各种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具体药物具体分析采用哪种纯化技术。其中,水提醇沉法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纯化方法;吸附法简便、有效、成本低;无机膜微滤法较超滤法耐用、污染性小,成本低,具有普遍适用性。吸附澄清法及各种纯化方法的联合使用更有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 水提醇沉法 吸附澄清法 无机陶瓷膜 高速离心法 大孔树脂法 分子印迹法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分离提纯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提液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雪珍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水提液分离、提纯中的应用。方法以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提液为对象,考察陶瓷膜的适配性与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技术对比。结果膜分离技术的最佳膜孔径为0.2μm,小试试验(日处理量30L)需配置膜面积0.3m2...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水提液分离、提纯中的应用。方法以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提液为对象,考察陶瓷膜的适配性与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技术对比。结果膜分离技术的最佳膜孔径为0.2μm,小试试验(日处理量30L)需配置膜面积0.3m2,中试试验(日处理量200L)需配置膜面积2.0m2;中药与药液比为1∶15,工作压力为0.2MPa,温度为80℃。经成品综合考察,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结论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有可能在大生产中取代醇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陶瓷膜 适配性 工艺参数 醇沉技术
下载PDF
葛根水提液不同精制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庆华 卢孙威 +1 位作者 吴夏 李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精制工艺对葛根水提液的影响。方法:采用醇沉、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3种工艺对葛根水提液进行精制,测定精制后水提液中的指标成分,考察3种精制工艺葛根素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除杂率。结果:葛根水提液... 目的:比较不同精制工艺对葛根水提液的影响。方法:采用醇沉、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3种工艺对葛根水提液进行精制,测定精制后水提液中的指标成分,考察3种精制工艺葛根素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除杂率。结果:葛根水提液经醇沉、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3种工艺处理后其葛根素的保留率分别为79.4%、91.5%、92.8%;总黄酮的保留率分别为71.9%、94.7%、92.7%;固形物除杂率分别为42.7%、36.9%、30.6%。结论: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优于醇沉工艺,其中离心-20 nm陶瓷膜微滤具有简化工艺、缩短操作时间的优点,可作为葛根水提液最佳精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精制工艺 醇沉 陶瓷膜 壳聚糖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工艺过程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益清 许光辉 +5 位作者 罗友华 杨辉 黄亦琦 曾伟成 贾玉龙 戚欢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261-3269,共9页
目的评价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中试工艺过程。方法以6种有效成分[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甘草酸铵]损失量、累积损失率和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评价并比较2批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 目的评价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中试工艺过程。方法以6种有效成分[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甘草酸铵]损失量、累积损失率和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评价并比较2批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缩、浸膏真空干燥、颗粒常压干燥4个关键工序过程质量。结果 2批甘草酸、哈巴俄苷、(R,S)-告依春、甘草苷的总损失率为50.06%~66.99%,安格洛苷C、腺苷的总损失率为35.49%~41.90%。2批批内各物料6种有效成分总量从高到低顺序均为膜滤前液>膜滤后液>浓缩液>干膏粉>成品颗粒,4个关键工序损失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浸膏真空干燥>陶瓷膜微滤>浸膏真空浓缩、颗粒常压干燥,2批浸膏真空干燥损失量分别为0.545 9、0.737 5 mg/g,该工序是主要损失工序;2批全程总损失率分别为48.15%、50.85%。2批批内各物料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随工序增加从0.998降到0.818。2批成品间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相似度为0.999)。结论批间成品质量一致性良好。该研究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试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在中药制剂工艺现代化和规范化中,应尽量采用低温短时间加热的温和工艺,减少制备工序,以降低中药提取液(汤剂)中有效成分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更好保持中药制剂和原提取液(汤剂)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 中试工艺 过程评价 陶瓷膜 真空浓缩 真空干燥 损失率 HPLC 特征图谱
原文传递
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益群 徐丽 +6 位作者 朱华旭 唐志书 李博 潘永兰 姚薇薇 付廷明 郭立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12-3918,共7页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小檗碱 陶瓷膜 模拟体系 吸附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