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α-Al_(2)O_(3)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钝化对不锈钢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
1
作者 伏建康 马常帅 +3 位作者 冉长荣 王运厚 郭太雄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通过微纳米α-Al_(2)O_(3)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而成的无铬钝化液作用于不锈钢基板表面,探究其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微纳米α-Al_(2)O_(3)钝化膜对不锈钢表层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硬度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基板表面特征。同时,... 通过微纳米α-Al_(2)O_(3)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而成的无铬钝化液作用于不锈钢基板表面,探究其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微纳米α-Al_(2)O_(3)钝化膜对不锈钢表层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硬度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基板表面特征。同时,通过涂层附着力测试和电化学测试,探究涂层的粘结强度和基板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微纳米α-Al_(2)O_(3)改性的无铬钝化液使不锈钢板材的耐蚀性显著提升,同时对其表面硬度的提升效果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_(2)o_(3) 无铬钝化 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 不锈钢基板 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二步煅烧法制备高热稳定性无定形SiO_(2)-Al_(2)O_(3)复合粉体
2
作者 侯金麟 李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高热稳定性无定形SiO_(2)-Al_(2)O_(3)复合粉体。首先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和葡萄糖为原料混合煅烧制备无定形Al_(2)O_(3)前驱体,然后以正硅酸乙酯形式向无定形Al_(2)O_(3)中引入适量的SiO_(2),煅烧后即可获得具有高... 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高热稳定性无定形SiO_(2)-Al_(2)O_(3)复合粉体。首先以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和葡萄糖为原料混合煅烧制备无定形Al_(2)O_(3)前驱体,然后以正硅酸乙酯形式向无定形Al_(2)O_(3)中引入适量的SiO_(2),煅烧后即可获得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无定形SiO_(2)-Al_(2)O_(3)复合粉体。当SiO_(2)引入量为26%(质量分数)时,粉体经950℃下煅烧4 h仍为无定形结构;对前驱体进行研磨后,粉体热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在1 020℃下煅烧4 h仍为无定形结构。研究表明,SiO_(2)引入量和前驱体混合均匀性对复合粉体的高温热稳定性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sio_(2)-al_(2)o_(3)复合粉体 二步煅烧法 热稳定性 硫酸铝铵 葡萄糖
下载PDF
B_(2)O_(3)含量对SiO_(2)-Al_(2)O_(3)-B_(2)O_(3)-RO体系玻璃的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徐言超 姚树峰 史建军 《玻璃》 2021年第6期11-15,共5页
针对B_(2)O_(3)含量的变化对SiO_(2)-Al_(2)O_(3)-B_(2)O_(3)-RO体系玻璃的介电性能、失透温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随着B_(2)O_(3)含量的提高,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逐步下降,玻璃的失透温度范围变的更大。而且,... 针对B_(2)O_(3)含量的变化对SiO_(2)-Al_(2)O_(3)-B_(2)O_(3)-RO体系玻璃的介电性能、失透温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随着B_(2)O_(3)含量的提高,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逐步下降,玻璃的失透温度范围变的更大。而且,B_(2)O_(3)含量升高后玻璃更易于失透,导致玻璃失透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分相;FTIR光谱分析显示,随着B_(2)O_(3)含量的升高,B_(2)O_(3)在玻璃中存在的结构发生了转变,[BO_(3)]逐步向[BO_(4)]进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al_(2)o_(3)-B_(2)o_(3)-Ro玻璃 介电性能 观结构
下载PDF
Effects of Fe_(2)O_(3)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O-Al_(2)O_(3)-SiO_(2) system 被引量:5
4
作者 任祥忠 张卫 +2 位作者 章勇 张培新 刘剑洪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The effects of Fe2O3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 The effects of Fe2O3 cont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 and Mssbauer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Fe2O3 does not affect the main crystalline phase in the prepared glasses, but it reduces the crystallisation peak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crystallisation activation energy, and reduces the crystal granularity. The ES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2O3 can promote crystallization, as it leads to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due to axial distortion. Moreover, Fe2O3 alter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allowing Fe3+ to enter octahedral sites that exhibit higher symmetry than tetrahedral sites. All of these factors are favourable to increasing the bending strength. The Mssbaue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ordination for both Fe3+ and Fe2+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increases with the amount of six-coordinate Fe3+. The increasing interaction between Fe3+ and Fe2+ can also enhance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CaO-Al2O3-SiO2 system was determined to be HV 896.9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to be 217 MPa under the heat treatment conditions of nucleation temperature of 700 °C and nucleation time of 2 h,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910 °C and crystallization time of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ss-ceramics Cao-al_(2)o_(3)-sio_(2) system Fe_(2)o_(3)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Mossbauer spectroscopy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微孔α-Al_2O_3支撑NaA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赞中 孟凡朋 +1 位作者 许珂敬 杨秋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718,共5页
以微孔α-Al2O3瓷板为支撑体,通过负载晶种水热反应合成了NaA沸石分子筛膜,利用XRD和FESEM表征了膜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比较研究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晶化体系对分子筛成膜的影响机制。将Na2SiO3.9H2O、NaAlO2和去离子水按n(Na2O):n(SiO2):n... 以微孔α-Al2O3瓷板为支撑体,通过负载晶种水热反应合成了NaA沸石分子筛膜,利用XRD和FESEM表征了膜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比较研究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晶化体系对分子筛成膜的影响机制。将Na2SiO3.9H2O、NaAlO2和去离子水按n(Na2O):n(SiO2):n(Al2O3):n(H2O)=3:2:1:148配制溶液,于95℃水热反应2h制得晶种;再用Na2SiO3.9H2O、Al2(SO4)3.18H2O、NaOH及去离子水作起始物,按nNa2O:nSiO2:nAl2O3:nH2O=7.5:2:1:600配制膜晶化液,分别将负载晶种的支撑体置于动态(190r/min搅动)和静态的晶化液中,于97℃下晶化4h合成NaA沸石分子筛膜。结果表明:静态体系形成的膜主要由晶种和分子筛晶粒沉积构成,结构疏松且缺陷较多;而动态体系形成的膜则是由晶种交织生长而成,膜层薄、结晶度高、均匀连续,且成膜过程易于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膜 负载晶种 水热合成 孔α-al_2o_3
下载PDF
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催化苯羟基化制苯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贵贤 李延伟 +3 位作者 李晗旭 祁建军 张军强 董鹏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0-448,I0002,共10页
以硅溶胶和偏铝酸钠合成的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作为载体,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 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SEM、TEM、XPS、NH_(3)-TPD、N_(2)物理吸/脱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由XRD、SEM和TEM表征结果... 以硅溶胶和偏铝酸钠合成的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作为载体,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 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SEM、TEM、XPS、NH_(3)-TPD、N_(2)物理吸/脱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由XRD、SEM和TEM表征结果可知,活性中心钒能够被均匀分散于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的表面;由XPS及NH_(3)-TPD表征发现,当钒的含量为4%时催化剂中V^(4+)含量最大且总酸量相对适中.探究了 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对苯羟基化制苯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催化剂,由于4%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拥有高分散活性中心、最大的V^(4+)含量及适中的载体酸性环境等微观结构而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苯转化率为48.1%,苯酚选择性为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_(x)/sio_(2)-al_(2)o_(3)催化剂 苯酚 羟基化
下载PDF
超声辅助SiO_2-Al_2O_3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桂 周育辉 +1 位作者 唐梦婷 向柏霖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环己烷为溶剂,SiO_2-Al_2O_3为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杨酸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5,SiO_2-Al_2O_3用量为水杨酸摩尔分数的8.4%,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75℃,溶剂用量为水杨酸摩尔分数的14.9%,...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环己烷为溶剂,SiO_2-Al_2O_3为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杨酸与乙酸酐摩尔比为1∶3.5,SiO_2-Al_2O_3用量为水杨酸摩尔分数的8.4%,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75℃,溶剂用量为水杨酸摩尔分数的14.9%,超声功率为90 W,乙酰水杨酸收率可达93.9%.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有较高催化活性.该法较传统方法催化效果更好,无腐酸排放,不腐蚀设备,后处理工艺简单,催化剂重复利用率高、易再生,是一种绿色高效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固体酸催化剂 sio_2-al_2o_3
下载PDF
2-苯基环己硫醇在γ-Al_(2)O_(3)和SiO_(2)负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琳 周学荣 +2 位作者 李翔 王安杰 刘盛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在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研究了其在γ-Al_(2)O_(3)和SiO_(2)担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在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研究了其在γ-Al_(2)O_(3)和SiO_(2)担载的MoS_(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oO3高度分散于载体γ-Al_(2)O_(3)和SiO_(2)中;在240℃和5.0 MPa H2条件下,2-PCHT在MoS_(2)上主要通过β消除、氢解和脱氢3条路径脱硫,其中β消除和氢解并重,氢解快于β消除;非临氢条件下,主要通过β消除、C-S键均裂(或氢解)以及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并以β消除为主,临氢和非临氢条件下,2-PCHT在MoS_(2)催化剂上β消除路径不同。临氢条件下,MoS_(2)/Al_(2)O_(3)的氢解活性高于MoS_(2)/SiO_(2);非临氢条件下,MoS_(2)/Al_(2)O_(3)的β消除活性高于MoS_(2)/SiO_(2)。含氮化合物哌啶对β消除路径和脱氢路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氢解和C-S键均裂路径几乎没有影响。MoS_(2)的加氢活性以及对2-PCHT的脱硫活性均高于W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环己硫醇 MoS_(2) 脱硫 环烷基C-S键 哌啶 sio_(2) γ-al_(2)o_(3)
下载PDF
改性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盖媛媛 李海涛 《粘接》 CAS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碱土金属氧化物MgO、过渡金属氧化物ZrO_(2)、稀土金属氧化物CeO_(2)改性的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通过XRD、N_(2)吸附、NH_(3)-TPD及Py-I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MgO、ZrO_(2)和CeO_(2)的引入分别对SiO...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碱土金属氧化物MgO、过渡金属氧化物ZrO_(2)、稀土金属氧化物CeO_(2)改性的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通过XRD、N_(2)吸附、NH_(3)-TPD及Py-I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MgO、ZrO_(2)和CeO_(2)的引入分别对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结构及性质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SA)改性后的比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其中,SA-Mg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较SA减小,SA-Zr、SA-Ce的孔体积则增大。引入MgO后,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总酸量减少,弱酸中心数量稍有增加,B酸中心比例增加。引入ZrO_(2)后,SiO_(2)-Al_(2)O_(3)复合物表面产生了新的弱酸和中强酸中心,酸量增加明显,同时L酸中心比例大大增加,酸类型由以B酸中心为主转变为以L酸中心为主。CeO_(2)改性后,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总酸量减少,弱酸中心数量增加,L酸中心比例增加,酸类型以L酸中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 溶胶-凝胶法 改性 结构 酸性质
下载PDF
介孔γ-Al_(2)O_(3)微球的高效制备及负载Pd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彦 余申 +4 位作者 吕佳敏 刘湛 孙明慧 陈丽华 苏宝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83,共9页
多孔γ-Al_(2)O_(3)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吸附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载体材料. 但其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能耗高、纯度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发高效制备高纯度多孔γ-Al_(2)O_(3)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利用... 多孔γ-Al_(2)O_(3)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吸附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而被广泛用作载体材料. 但其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能耗高、纯度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发高效制备高纯度多孔γ-Al_(2)O_(3)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利用醇铝水解缩合反应, 在常温常压下一步合成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体积、高纯度的介孔纳米片状γ-Al_(2)O_(3)微球, 研究了醇铝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后处理烘干温度等条件对γ-Al_(2)O_(3)孔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并采用浸渍法进一步制备出贵金属Pd高度分散的负载型介孔Pd/γ-Al_(2)O_(3)微球催化材料, 其在硝基苯加氢和苯甲醇氧化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由于丰富的介孔孔道结构和高度分散的负载贵金属Pd, 介孔Pd/γ-Al_(2)O_(3)微球在反应30 min后就达到了93.78%的硝基苯转化率和98.58%的苯胺选择性, 比商用的纳米颗粒型Pd/γ-Al_(2)O_(3)分别提高了15.55%和17.58%,且循环使用后其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在苯甲醇氧化反应中, 介孔Pd/γ-Al_(2)O_(3)微球的苯甲醇转化率较对比样提高了26.39%且长时间保持不变.本工作为开发高性能多孔γ-Al_(2)O_(3)负载型催化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γ-al_(2)o_(3) 醇铝水解 钯负载 催化
下载PDF
SiO_(2)-Al_(2)O_(3)-Na_(2)O-MO(M=Ca,Ba)玻璃在SOFC中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坤 刘武 +3 位作者 韩贝贝 任海深 苏钰 官万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2-2226,共5页
从玻璃的粘结强度与气密性角度出发,对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SiO_(2)-Al_(2)O_(3)-Na_(2)O-CaO(S1)和SiO_(2)-Al_(2)O_(3)-Na_(2)O-BaO(S2)两款密封玻璃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发现,S1与SOFC的粘结强度为2.00 MP... 从玻璃的粘结强度与气密性角度出发,对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SiO_(2)-Al_(2)O_(3)-Na_(2)O-CaO(S1)和SiO_(2)-Al_(2)O_(3)-Na_(2)O-BaO(S2)两款密封玻璃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发现,S1与SOFC的粘结强度为2.00 MPa,30 kPa下的气体泄漏率为0.041 sccm/cm,而S2与SOFC的粘结强度为3.93 MPa,30 kPa下的气体泄漏率为0.027 sccm/cm,结果表明,S2的密封效果优于S1。750℃下H_(2)/Air=0.6/3.0 slm时,分别以S1和S2密封的SOFC开路电压(OCV)对比验证了以上结果,前者(S1)的OCV值只有0.949 V,远低于后者(S2)的1.08 V。最后结合热膨胀系数(TEC)以及微观形貌对两款密封材料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为Ca系和Ba系高温密封玻璃的优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al_(2)o_(3)-Na_(2)o-Cao sio_(2)-al_(2)o_(3)-Na_(2)o-Bao 密封玻璃 粘结强度 气密性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环丙沙星调控制备γ-Al_(2)O_(3)/SiO_(2)及吸附机制研究
12
作者 周俊 方继敏 +1 位作者 方鉥 廖鑫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采用环丙沙星(CIP)生物矿化调控制备γ-Al_(2)O_(3)/SiO_(2)吸附剂,研究所制备吸附剂的形貌与微结构变化及对CIP的吸附作用机制。在浸渍法制备γ-Al_(2)O_(3)/SiO_(2)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CIP调控γ-Al_(2)O_(3)/SiO_(2)的形貌与微... 采用环丙沙星(CIP)生物矿化调控制备γ-Al_(2)O_(3)/SiO_(2)吸附剂,研究所制备吸附剂的形貌与微结构变化及对CIP的吸附作用机制。在浸渍法制备γ-Al_(2)O_(3)/SiO_(2)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CIP调控γ-Al_(2)O_(3)/SiO_(2)的形貌与微结构。结果表明,采用0.1 mg/L CIP调控制备的吸附剂表面活性位密度(N_t)由6.68×10^(-4)mol/g增加到7.48×10^(-4)mol/g,平衡吸附量由8.60 mg/g增加到9.30 mg/g。pH=7.0时平衡吸附量最大,此时CIP 98%以分子形态存在、吸附剂表面形态98%为≡AlOH。从两者之间的分子形态作用结合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推测吸附作用机制是γ-Al_(2)O_(3)/SiO_(2)表面的≡AlOH与CIP中性分子之间以表面络合和金属离子配位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调控制备 γ-al_(2)o_(3)/sio_(2) 吸附机制
下载PDF
核-壳结构Fe_(3)O_(4)/SiO_(2)超顺磁性微球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晶 穆蕊娟 +1 位作者 孟令坤 徐典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六水合三氯化铁和四水合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采用Stober法将有机硅氧烷直接水解得到了Fe_(3)O_(4)/SiO2磁性微球。结果表明:Fe_(3)O_(4)/SiO_(2)磁性微球具有核-壳结构,粒...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六水合三氯化铁和四水合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采用Stober法将有机硅氧烷直接水解得到了Fe_(3)O_(4)/SiO2磁性微球。结果表明:Fe_(3)O_(4)/SiO_(2)磁性微球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200 nm,Fe_(3)O_(4)纳米粒子完全包裹于SiO2内部;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和Fe_(3)O_(4)/SiO_(2)磁性微球均具有超顺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52.6,1.3(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sio_(2)磁性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超顺磁性 比饱和磁化强度
下载PDF
基于α-Al_(2)O_(3)/SiO_(2)电容式露点变送器的设计及应用
14
作者 薛培雷 蒋书波 +1 位作者 陶芳玲 沈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1,共5页
为实现在低露点环境下的准确测量,应用α-Al_(2)O_(3)/SiO_(2)电容传感器和露点标定技术,设计了具有温度补偿的电容式露点变送器。文中介绍了α-Al_(2)O_(3)/SiO_(2)电容传感器的结构、传感器对微量水分响应的感湿机理以及变送器的硬件... 为实现在低露点环境下的准确测量,应用α-Al_(2)O_(3)/SiO_(2)电容传感器和露点标定技术,设计了具有温度补偿的电容式露点变送器。文中介绍了α-Al_(2)O_(3)/SiO_(2)电容传感器的结构、传感器对微量水分响应的感湿机理以及变送器的硬件设计,并利用露点发生器和SDK-710快速高低温试验箱来模拟需要的实验环境,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将露点温度、环境温度、频率值建立三维曲面关系,并用于软件实现。结果表明,露点温度在-80~20℃范围内,环境温度在-20~30℃范围内,误差不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_(2)o_(3)/sio_(2)电容传感器 露点变送器 标定
下载PDF
NaAlCl4/γ-Al_(2)O_(3)@ZSM-5空心微球核壳复盐催化剂的制备及歧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沈蒙莎 程永兵 +5 位作者 黄鸿坤 徐雨 樊俊杰 徐文媛 陈曦 廖梦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04,112,共6页
利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对比不同硅铝摩尔比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NaAlCl_(4)负载质量分数(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利用XRD、BET、SEM、TEM、FT-IR、ED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 利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对比不同硅铝摩尔比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NaAlCl_(4)负载质量分数(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利用XRD、BET、SEM、TEM、FT-IR、ED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硅铝摩尔比为150、反应温度为200℃、复盐负载质量分数为8%、催化剂质量为0.7 g时,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Cl_(4)/γ-al_(2)o_(3)@ZSM-5 空心 核壳复盐催化剂 二甲基二氯硅烷 歧化
下载PDF
利用NaAlCl_(4)/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核壳复盐催化剂提高歧化效率
16
作者 沈蒙莎 黄鸿坤 +2 位作者 程永兵 李素颖 徐文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载体,再使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将不同浸渍时间下的载体进行对比,结合温度变化,综合研究不同NaAlCl_(4)负载比例(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通过一...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SM-5@γ-Al_(2)O_(3)空心微球载体,再使用浸渍法将复盐NaAlCl_(4)负载在空心微球表面,将不同浸渍时间下的载体进行对比,结合温度变化,综合研究不同NaAlCl_(4)负载比例(4%、8%、12%、16%)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通过一系列表征辅助,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为2 h,反应温度200℃时,复盐负载比例为8%,催化剂用量0.7 g的情况下催化性能最好,为7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γ-al_(2)o_(3)空心 核壳复盐催化剂 歧化 浸渍法 水热合成法
下载PDF
高稳定性含硅微球形氧化铝的制备及蒽醌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冲 陈帅 +3 位作者 李家乐 刘雅楠 贺宇飞 李殿卿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1年第3期235-243,共9页
为了改进催化剂孔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采用将三种原料并流滴加的方式制备了含硅拟薄水铝石前驱体,通过喷雾干燥成型获得了不同硅含量的微球形SiO_(2)-Al_(2)O_(3)载体,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SiO_(2)-Al_(2)O_(3)催化剂... 为了改进催化剂孔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采用将三种原料并流滴加的方式制备了含硅拟薄水铝石前驱体,通过喷雾干燥成型获得了不同硅含量的微球形SiO_(2)-Al_(2)O_(3)载体,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SiO_(2)-Al_(2)O_(3)催化剂,并应用于流化床蒽醌加氢过程。研究发现:三股并流滴加法可使硅原子均匀分散在初生粒子及后续晶化形成的层状结构拟薄水铝石中,有效解决了硅在载体中富集及对孔道的堵塞问题;硅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微球形SiO_(2)-Al_(2)O_(3)的耐磨损性和水热稳定性。Pd/SiO_(2)-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蒽醌加氢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Pd/SiO_(2)-Al_(2)O_(3)催化剂中SiO_(2)含量为8%质量分数时,催化剂的平均氢化效率为15.1 g/L,H_(2)O_(2)生产效率达到6040 kg/(kg-Pd·d),选择性保持在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拟薄水铝石 球形sio_(2)-al_(2)o_(3) 载体 蒽醌 加氢性能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无定形SiO_2-Al_2O_3的硅铝比对Ni_2P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莎 孟庆民 +2 位作者 林宪杰 杨英 刘百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用分步沉淀法制备了Si O2和不同SiO_2/Al_2O_3质量比的无定形SiO_2-Al_2O_3(ASA),采用饱和体积共浸渍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_2P/ASA催化剂,以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H_2还原脱附和透射电镜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重点考察... 用分步沉淀法制备了Si O2和不同SiO_2/Al_2O_3质量比的无定形SiO_2-Al_2O_3(ASA),采用饱和体积共浸渍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_2P/ASA催化剂,以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H_2还原脱附和透射电镜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重点考察了低温条件下不同SiO_2/Al_2O_3比以及不同比表面积大小对Ni_2P相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载体中氧化铝含量增多,生成Ni_2P相所需的P含量增多。原因是磷首先与氧化铝生成Al PO4相,阻碍了富磷气氛的生成,而生成Ni_2P相必须在富P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在铝含量较多的载体中必须加入更多的P含量才能生成纯Ni_2P相。TEM结果表明,AlPO_4相的生成反过来促进了Ni_2P颗粒尺寸的降低,有利于催化剂的分散。载体比表面积大小对Ni_2P相的生成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 sio_2-al_2o_3不同硅铝比 Ni_2P
原文传递
SiO_(2)@Gd_(2)O_(3):Yb^(3+),Ln^(3+)(Ln=Er,Tm,Ho)核壳微球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杰 王超 +3 位作者 尹玉 刘蓉 曾晓丹 刘治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72-4081,共10页
为了解决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价格昂贵且粒径可控性差的问题,采用简单的化学沉淀法以价格低廉且易制备的SiO_(2)微球为核,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了Gd_(2)O_(3):Yb^(3+),Ln^(3+)(Ln=Er,Tm,Ho)壳层,成功合成了球形SiO_(2)@Gd_(2)O_(3):Yb^(3... 为了解决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价格昂贵且粒径可控性差的问题,采用简单的化学沉淀法以价格低廉且易制备的SiO_(2)微球为核,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了Gd_(2)O_(3):Yb^(3+),Ln^(3+)(Ln=Er,Tm,Ho)壳层,成功合成了球形SiO_(2)@Gd_(2)O_(3):Yb^(3+),Ln^(3+)(Ln=Er,Tm,Ho)核壳上转换发光材料。XRD结果表明,尿素作为沉淀剂优先与稀土离子反应得到SiO_(2)@Gd(OH)CO_(3):Yb^(3+),Ln^(3+)前驱体,经800℃煅烧后壳层进一步转化成结晶性良好的立方相Gd_(2)O_(3):Yb^(3+),Ln^(3+)。SEM和尺寸分布图表明,所制备样品为理想的核壳微球形貌,尺寸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80 nm。在980 nm激光激发下,SiO_(2)@Gd_(2)O_(3):Yb^(3+),Ln^(3+)(Ln=Er,Tm,Ho)核壳微球分别表现出红光、蓝光、绿光发射,对应于Er^(3+)的4F9/2→4I15/2跃迁、Tm^(3+)的1G4→3H6跃迁及Ho^(3+)的5S_(2)→5I8跃迁,与色度图色坐标发光颜色区域相一致,说明通过简单的调节SiO_(2)@Gd_(2)O_(3):Yb^(3+),Ln^(3+)核壳微球中壳层掺杂的稀土离子种类,成功实现了三色上转换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三色发光 sio_(2)@Gd_(2)o_(3):Yb^(3+) Ln^(3+) 核壳 稀土掺杂
原文传递
CaO-SiO_(2)-Fe_(2)O_(3)-Al_(2)O_(3)-Na_(2)O渣系对铁水同时脱磷脱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耀庭 张延玲 赵峥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4-1083,共10页
基于常规的CaO-Fe_(2)O_(3)脱磷渣系和CaO-Al_(2)O_(3)脱硫渣系,开发出一种铁水同时预脱磷脱硫的CaO-SiO_(2)-Fe_(2)O_(3)-Al_(2)O_(3)-Na_(2)O渣系,以减轻转炉冶炼任务,减少转炉炼钢渣量,缩短转炉冶炼时间,进而实现低成本生产洁净钢。... 基于常规的CaO-Fe_(2)O_(3)脱磷渣系和CaO-Al_(2)O_(3)脱硫渣系,开发出一种铁水同时预脱磷脱硫的CaO-SiO_(2)-Fe_(2)O_(3)-Al_(2)O_(3)-Na_(2)O渣系,以减轻转炉冶炼任务,减少转炉炼钢渣量,缩短转炉冶炼时间,进而实现低成本生产洁净钢。实验室结果表明:终渣碱度R在2.17~4.20,Na_(2)O质量分数在10.81%~14.01%,Al_(2)O_(3)质量分数在5.54%~10.98%时,可同时达到脱磷脱硫的效果,脱磷率最高可达74%,脱硫率最高可达69%。基于反应渣样的XRD物相分析及SEM-EDS微区分析,证明了Na_(2)O可实现同时脱磷脱硫的效果,阐明了渣系的碱度、Na_(2)O含量及Al_(2)O_(3)含量对脱磷脱硫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表明:碱度会影响熔渣中剩余氧化钙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脱磷脱硫;Na_(2)O通过改变磷氧化物的固溶形式脱磷,改变基体硫容量影响脱硫;Al_(2)O_(3)通过影响熔渣熔点和熔渣中游离碱性氧化物含量影响脱磷脱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sio_(2)-Fe_(2)o_(3)-al_(2)o_(3)-Na_(2)o渣系 铁水预处理 同时脱磷脱硫 区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