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载荧光药物聚酯微球释药机制的研究
- 1
-
-
作者
万斯斯
赵萍
罗永梅
郭喆霏
罗宇燕
张永明
-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
中山大学药学院
-
出处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11期721-724,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项目(2015SW12)
-
文摘
目的通过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比较微球释药过程中表面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聚酯微球的释药机制。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为模型药物,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和m PEG-PLGA微球;以包封率为指标,评价其理化性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微球表面荧光强度,并考察微球体外释药行为及降解过程中微球的形态变化。结果 PLGA微球0 d时表面荧光强度较强,微球表面药物分布较多,突释严重,后期微球表面荧光强度均很低,微球表面药物分布少,释放曲线平缓。m PEG-PLGA微球0 d时表面荧光强度较强,微球表面药物分布较多,形成突释,突释后微球表面荧光强度降低,表面药物少,释放进入迟滞期,7 d后微球表面荧光强度增强,表面药物增多,释放加快,30 d时荧光强度降低,药物释放减慢。结论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荧光强度的方法可用于研究PLGA微球的释药机制。
-
关键词
微球释药机制
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SPG膜乳化法
表面荧光强度
-
Keywords
microsphere's release mechanism
FITC-BSA
CESM
SPG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surface fluorescence
-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