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分离菌株对2,4-D降解效率的微生态系统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北成 李婉华 +1 位作者 David S.Treves James M.Tiedje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在微生态系统模拟条件下 ,2个分离菌株Sphingomonaspaucimobilis 92 56 ,Ralstoniaeu trophusJMP表现出对除草剂 2 ,4 D的高效降解性能 .但R eutrophusJMP能在更多的模拟条件下成为优势种群 .对 2个菌株的种群消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 在微生态系统模拟条件下 ,2个分离菌株Sphingomonaspaucimobilis 92 56 ,Ralstoniaeu trophusJMP表现出对除草剂 2 ,4 D的高效降解性能 .但R eutrophusJMP能在更多的模拟条件下成为优势种群 .对 2个菌株的种群消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湿度和 2 ,4 D的浓度 .种群增长与 2 ,4 D降解有约 2 4h的时滞 ;种群的增长量不完全受底物 2 ,4 D消耗的多少制约 .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说明模拟的微生态系统离自然系统还有较大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二氯苯氧基乙酸 微生态系统模拟 菌株
下载PDF
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研究尾矿砂中重金属吸附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黎泽华 栾兆坤 +2 位作者 吴钢 高林 贾智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 利用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开展长期暴露毒性实验 ,研究了铜矿尾矿砂中重金属在各个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较好地反映尾矿库湿地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作用与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 ,适宜的重金属浓度会刺激生物生长与繁殖 ,而过高的重金属浓度则对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微生态系统各组份间的重金属含量与尾矿砂中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生物体内重金属累积与底泥尾矿砂中重金属浓度、种类和生物类属有关 ,试验研究为矿山生态修复过程的湿地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生态系统 铜矿尾矿砂 重金属污染物 生物暴露实验 池塘 重金属吸附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式下环丙沙星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菊芳 周孝治 +1 位作者 聂湘平 江天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00-5307,共8页
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环丙沙星(CPFX)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进行研究,包括环丙沙星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分布以及迁移、富集等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CPFX... 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环丙沙星(CPFX)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进行研究,包括环丙沙星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分布以及迁移、富集等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CPFX进入模拟水生态系统后,水体中药物浓度下降迅速,3种给药方式下,最高浓度不超过15.30μg.L-1。底泥表现出明显的吸附积累,而且长时间地保持高浓度残留;在饲料给药方式下,底泥药物浓度最高可达2379.67μg.L-1。水生生物对CPFX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和残留,水草对CPFX的吸收较多,尤其是叶片部分,药物浓度最高可达899.83μg.L-1;河蚬、鱼体对CPFX有一定的吸收积累,停药15d后,河蚬、鱼体内仍有明显的残留,不同组织对CPFX的吸收积累存在显著差别,在内脏中的积累量比肌肉组织高。3种给药方式导致的鱼体内药物残留量大小依次是:饲料给药>混合给药>水体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模拟生态系统 环丙沙星 归趋
下载PDF
环丙沙星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春艳 周孝治 +1 位作者 陈菊芳 聂湘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8,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环丙沙星(CPFX)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包括CPFX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Echinodorus amazonicus)、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环丙沙星(CPFX)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包括CPFX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Echinodorus amazonicus)、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加入500.00μg.L-1CPFX后,药物部分被水生生物所吸收,部分沉降进入底泥中。在各相中的CPFX残留量随时间不断变化,1 d内水体中药物含量降至15.30μg.L-1,而底泥中药物含量升至385.57μg.kg-1。CPFX不同程度地富集和残留于水生生物体中,皇冠草对CPFX的吸收量大,尤其是叶片部分1 d内含量高达795.43μg.kg-1,随后逐步降低;河蚬、异育银鲫对CPFX有明显的吸收积累,并且在体内的残留时间可长达45 d,不同组织对CPFX的吸收积累存在明显差异,在内脏中的积累量比肌肉组织高。不同生物体中CPFX的分布和富集存在着较大差异,其趋势为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模拟生态系统 环丙沙星 环境归趋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三氯异氰尿酸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归趋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孝治 陈菊芳 +1 位作者 聂湘平 江天久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氯异氰尿酸(TCCA)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包括TCCA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富集以及迁移等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CA进入...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氯异氰尿酸(TCCA)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中的归趋,包括TCCA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等不同分配相及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富集以及迁移等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CA进入模拟水生态系统后,除发生水解外,其余或被水生生物所吸收,或者沉降进入底泥中。水生生物对TCCA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和残留。水草对TCCA的吸收较大,尤其是叶片部分;河蚬、鱼体对TCCA具有明显的吸收积累,并且在体内的残留时间较长,不同组织对TCCA的吸收积累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内脏中的积累量比肌肉组织高。不同生物对TCCA的分布和富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趋势为皇冠草>河蚬>异育银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模拟生态系统 三氯异氰尿酸 环境归趋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在不同模拟水体中的降解与残留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霞 陈菊芳 +2 位作者 聂湘平 林建锋 周孝治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模拟水体中,溶液质量浓度、pH对盐酸环丙沙星(CPFX)在水和底泥中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其在模拟水体中降解和残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5、10 mg.L-1三个CPFX溶液质量浓度中,光降解度最高的溶液质量...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模拟水体中,溶液质量浓度、pH对盐酸环丙沙星(CPFX)在水和底泥中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其在模拟水体中降解和残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5、10 mg.L-1三个CPFX溶液质量浓度中,光降解度最高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 mg.L-1,自然光照下,72 h后盐酸环丙沙星在有底泥和无底泥的水体中残留率分别为19%和20%,光降解率与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在pH分别为3、5、9、11条件下,pH=9的微碱性环境下最易光降解,而当pH=3时其光稳定性最佳,48 h后水体残留率分别为22.6%和95.7%。盐酸环丙沙星进入模拟水生态系统后,水体中CPFX质量浓度迅速下降,45 d后检测不到它的存在;底泥中CPFX质量分数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45 d后底泥中仍有一定残留量,达到93.86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 光降解 宇宙模拟生态系统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7
作者 卓嘉璐 李子祥 +3 位作者 杨宁 高明波 钱春花 韩婷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目的:分析枸杞多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体肠道微生物系统模拟装置(SHIME■),构建Triple-SHIME■模拟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分别接种3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粪便样本,待稳定期后添加枸杞多糖... 目的:分析枸杞多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通过人体肠道微生物系统模拟装置(SHIME■),构建Triple-SHIME■模拟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分别接种3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粪便样本,待稳定期后添加枸杞多糖(10g/L)连续干预2周。分别于稳定期第2周(Sw2)、治疗期的第1周和第2周(Tw1,Tw2)收集反应器中发酵液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分析菌群结构。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体外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变化。结果:与稳定期第2周取样结果相比,枸杞多糖干预后的发酵液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乳杆菌属显著增殖(P<0.05),尤其在近端结肠中富集。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在枸杞多糖干预后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能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枸杞多糖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模拟装置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