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宗留留 老东辉 +4 位作者 沈艺 杨蕴智 张建中 李晓宇 吕迁洲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86-1889,I0004,共5页
目的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提供控制限度制订方法和合适的限度值。方法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调配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参数模型、阈值法及公差... 目的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提供控制限度制订方法和合适的限度值。方法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调配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参数模型、阈值法及公差限制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分别构建控制限度。通过应用效果的覆盖率误差及警报频率,评价限度制订的合理性以确定最佳方法。结果除参数模型外,阈值法与公差限制法成功构建了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的控制限度。阈值法:A级操作台沉降菌警戒限为0.67、纠偏限为<1;A级操作台浮游菌警戒限为0.5、纠偏限为<1;C级调配间沉降菌警戒限为2.75、纠偏限为3.51;C级调配间浮游菌警戒限为5.18、纠偏限为6.29;在应用中警报13次(频率为5.47%),覆盖率误差为1.88%。公差限制法:A级操作台沉降菌警戒限为<0.95、纠偏限为<0.99;A级操作台浮游菌警戒限为<0.95、纠偏限为<0.99;C级调配间沉降菌警戒限为47.5、纠偏限为49.5;C级调配间浮游菌警戒限为95、纠偏限为99;在应用中警报1次(频率为0.47%),覆盖率误差为2.58%。结论阈值法确定的控制限度可行性较强、灵敏度高,可作为PIVAS调配环境动态微生物控制限度的制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 投药 静脉内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微生物监测 动态监测 控制限 纠偏限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秸秆还田栽培晚稻土壤微生物动态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谭周进 汤海涛 余崇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30-31,33,共3页
对秸秆还田 4种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晚稻的土壤微生物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还田秸秆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覆草免耕优越于覆草翻耕。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晚稻 土壤微生物动态 耕作方式
下载PDF
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动态污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童贵忠 郑智军 郭妤洁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1年第5期210-211,共2页
为探索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动态污染状况 ,通过模拟桶装饮用水使用过程 ,分别采集各时段的样品 ,按照国标进行微生物检测及卫生评价。结果表明 :在 2 4~ 4 8小时时段有 86%~ 93%的样品菌落总数超标 ,其中菌落总数大于 10 2 cfu/ ml的样... 为探索桶装饮用水微生物动态污染状况 ,通过模拟桶装饮用水使用过程 ,分别采集各时段的样品 ,按照国标进行微生物检测及卫生评价。结果表明 :在 2 4~ 4 8小时时段有 86%~ 93%的样品菌落总数超标 ,其中菌落总数大于 10 2 cfu/ ml的样品分别为 4 6.7%与 66.7% ,同时段84 .6%的静态对照样品的微生物指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装饮用水 微生物动态污染 饮料卫生
下载PDF
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动态及灭菌效果
4
作者 刘守仁 田树林 +6 位作者 曹勇平 王文德 贾德胜 王海波 李军 赵玉芹 陈强 《南京部队医药》 1997年第2期40-40,共1页
为了了解部队基层医院手术室空气被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及灭菌处理的效果,笔者等对某部队医院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动态及灭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手术室有清洁手术间(A间)和妇产手术间(B间)各一间,A间体积... 为了了解部队基层医院手术室空气被微生物污染的状况及灭菌处理的效果,笔者等对某部队医院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动态及灭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手术室有清洁手术间(A间)和妇产手术间(B间)各一间,A间体积为91 m^3,安装了数控电子灭菌灯(频率为50 Hz)2盏,设手术床1张;B间体积为90 m^3,安装了移动式无臭氧紫外线灯2盏,总功率为60 W,照射强度均】70 μW/cm^2,设手术床1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动态 灭菌效果 手术室 消亡率 空气中 电子灭菌灯 卫生防疫队 后勤部 部队医院 南京军区
下载PDF
凋萎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牟林林 宦海琳 +2 位作者 许能祥 丁成龙 顾洪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71-2777,共7页
【目的】研究凋萎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其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明确多花黑麦草适宜的凋萎时间,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抽穗期多花黑麦草为原料,设对照(CK,水分含量78.16%)、凋萎2 h(W2,水分含量69.18%)、... 【目的】研究凋萎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其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明确多花黑麦草适宜的凋萎时间,为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抽穗期多花黑麦草为原料,设对照(CK,水分含量78.16%)、凋萎2 h(W2,水分含量69.18%)、凋萎4 h(W4,水分含量62.09%)和凋萎6 h(W6,水分含量53.03%)4个处理,监测青贮过程中原料的微生物动态变化,测定青贮49 d开袋后青贮料的饲用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凋萎2 h和4 h处理的青贮样品感官评定优良,对照和凋萎6 h处理的感官评定尚好或中等。凋萎处理可显著提高青贮干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pH(P<0.05,下同),显著降低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NH4+-N/TN)比例。凋萎2 h对青贮有机酸(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凋萎4 h和6 h的有机酸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3个凋萎处理原料(青贮0 d)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青贮过程中,对照和凋萎2 h处理的青贮乳酸菌增幅较大,且霉菌数量降幅较大。水分含量与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NH4+-N/TN比例及乳酸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pH、乙醇含量和霉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综合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认为,凋萎2 h(水分含量70%左右)的多花黑麦草原料单独青贮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凋萎 微生物动态变化 发酵品质
下载PDF
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于血站内毒素检测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维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原辅材料内毒素检测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摸索建立动态浊度法检测各种原辅材料内毒素的方法,将122份样本使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同时进行凝胶法实验,... 目的:探讨使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原辅材料内毒素检测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摸索建立动态浊度法检测各种原辅材料内毒素的方法,将122份样本使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同时进行凝胶法实验,比较结果。结果: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使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站原辅材料内毒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原辅材料 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
下载PDF
生物-非生物添加剂协同促进餐饮业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气效能及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进会 孟伟 +4 位作者 夏怡 杨铮 张欣雨 祁光霞 任连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7-1764,共8页
围绕当前餐饮业湿热除油厨余垃圾(FORFW)厌氧消化甲烷产率不高、“酸积累”和“氨抑制”导致过程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生物-非生物协同强化湿热除油餐饮业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课题组的前期发现,通过三因素三水平中温厌氧消化正交试验系统探... 围绕当前餐饮业湿热除油厨余垃圾(FORFW)厌氧消化甲烷产率不高、“酸积累”和“氨抑制”导致过程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生物-非生物协同强化湿热除油餐饮业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课题组的前期发现,通过三因素三水平中温厌氧消化正交试验系统探究并优化接种比、铁类添加剂添加量和酵母菌添加量3个条件参数,同时借助高通量测序阐明生物-非生物添加剂协同促进FORFW产甲烷的内在微生物机理.研究发现,3个条件参数对FORFW厌氧消化的甲烷产率影响由高至低为接种比>酵母菌添加量>铁类添加剂添加量.接种比1.5、铁类添加剂0.5%(质量分数)、活化酵母菌3%(质量分数)为较优的使用条件.在上述条件下,FORFW的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为40.1%,累积甲烷产率为237.5mL/gVS.体系中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和Syner-01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实现了乳酸来源的丙酸高效转化.其中,甲烷鬃毛菌属与厌氧绳菌科细菌互营产甲烷,互营单胞菌属参与互营丁酸氧化,Syner-01属参与互营乙酸氧化和氨基酸氧化.因此,FORFW的甲烷产率得到了切实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厨余垃圾 餐饮业 生物-非生物添加剂 正交试验 微生物动态
下载PDF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及接菌剂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伟东 刘建斌 +2 位作者 牛俊玲 吕育财 崔宗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堆肥化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堆肥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遵循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种微生物耐热性决定其数量;一般细菌数量最多,尤其在高温期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在高温前... 堆肥化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堆肥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遵循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种微生物耐热性决定其数量;一般细菌数量最多,尤其在高温期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在高温前和高温过后才繁殖较多。各种菌对不同物质成分的分解作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至于微生物制剂的接种效果一直争论不休,肯定的意见和否定的意见都有大量的证据和理由。但应该指出只有数量足够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和适合它们的条件都具备时堆肥化才能快速进行,创建有益分解微生物群体和创造适合这些微生物群体的条件是不可分割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化 微生物群落动态 接菌剂
下载PDF
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万水霞 郭熙盛 +2 位作者 朱宏赋 蒋光月 李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10-13711,13749,共3页
[目的]研究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以揭示整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腐熟度进程。[方法]通过两次自然堆肥试验,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对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 [目的]研究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以揭示整个堆肥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腐熟度进程。[方法]通过两次自然堆肥试验,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对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自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变化微生物在数量上遵循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在整个堆肥过程中细菌在数量始终占优势地位,放线菌次之,霉菌数量最少。[结论]在堆肥的起始期、高温期、降温期可以补充适合的微生物菌种来达到提温、维持高温、分解纤维素从而达到加速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化 微生物群落动态 微生物
下载PDF
鼎湖山森林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锐萍 刘强 +3 位作者 彭少麟 文艳 薛宁 林开豪 《武夷科学》 2006年第1期82-87,共6页
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雨林中的凋落物和地表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和月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和土壤中均以细菌为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基本上只有一个峰值。
关键词 鼎湖山 凋落物 微生物数量动态
下载PDF
混合中度嗜热微生物浸出两种不同类型低品位铜尾矿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郝晓东 刘学端 +4 位作者 杨琴 刘宏伟 尹华群 邱冠周 梁伊丽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847-1853,共7页
利用混合中度嗜热微生物浸出比较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低品位铜尾矿(酸浸尾矿和铜浮选尾矿)在浸出过程中矿物学和微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尾矿的浸出行为具有很大的区别。与铜浮选尾矿相比,酸浸尾矿的浸出液中氧化还原电位较低,... 利用混合中度嗜热微生物浸出比较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低品位铜尾矿(酸浸尾矿和铜浮选尾矿)在浸出过程中矿物学和微生物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尾矿的浸出行为具有很大的区别。与铜浮选尾矿相比,酸浸尾矿的浸出液中氧化还原电位较低,[Fe3+]/[Fe2+]的比例和微生物菌体密度较高,导致总铜、原生硫化铜和次生硫化铜的浸出率增加。XRD结果表明,在浸出浮选尾矿中,检测到石膏和金属有机复合物,这些物质会减缓硫化矿物的氧化过程。两种尾矿浸出过程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明显:酸浸尾矿浸入过程中铁氧化菌的比例高于浮选尾矿浸出的,但硫氧化菌比例低于浮选尾矿浸出的,浸出酸浸尾矿时可以检测到F. thermophilum L1,但在浸出浮选尾矿中检测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尾矿 微生物群落动态 矿物学分析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领域的新奉献: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
12
《科技潮》 2003年第7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MB-80 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 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感染症 检测准确度
下载PDF
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从观察到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祎祺 张全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9-815,共7页
地球上的微生物有着极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它们的生命活动和相互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生存在宿主体内的微生物对其宿主的健康有重要影响.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的关于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的数... 地球上的微生物有着极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它们的生命活动和相互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生存在宿主体内的微生物对其宿主的健康有重要影响.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的关于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的数据;而微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重点,正在从获得观测数据转变到理解微生物相互作用过程,并预测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近年来发展了很多针对第二代测序数据的算法和数学模型,以推测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网络,但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自下而上的实验研究可以对微生物种间作用进行直接验证,并帮助我们理解更高层次上的生态学模式和过程.与此同时,基于数学分析或模拟的理论研究展示了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动态及其对群落动态和功能的影响.今后的研究应该结合观测数据、实验验证、理论模型多种研究方法,增进我们对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并做出预测,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暴发、抗生素抗性进化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推断 微生物群落动态 生态功能 第二代测序技术 相关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中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酒体风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洁 陈申习 +2 位作者 林斌 夏金阳 杨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0-47,共8页
为揭示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生产中影响酒体风味变化的因素,促进新工艺的改进和酒质的提升,对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不同发酵时期酒醅微生物、环境因子、酒体风味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采用分析软件对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和相... 为揭示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生产中影响酒体风味变化的因素,促进新工艺的改进和酒质的提升,对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不同发酵时期酒醅微生物、环境因子、酒体风味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采用分析软件对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酒醅环境因子、微生物动态变化和风味物质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蒙特卡洛检验结果显示,氨基酸态氮、还原糖、粗蛋白和水分是影响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重要因素;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和微生物因素共同解释了酒醅风味物质38.44%的变化,其中水分、酵母总数、还原糖和淀粉是影响酒醅中风味物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揭示了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固态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其演替的环境推动力,为提高白酒固态发酵过程可控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小曲白酒 机械化生产 微生物动态变化 环境因子 风味物质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宝涛 王立群 +1 位作者 伍宁丰 石鹏君 《生物信息学》 2006年第3期132-134,142,共4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是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性。本文简要介绍了PCR-DGGE技术原理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PCR-DGGE 微生物生态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动态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进行一次性血袋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8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一次性血袋内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研究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然后将14份血液保存... 目的探讨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一次性血袋内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研究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然后将14份血液保存液样本使用凝胶定性法和动态浊度定量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是否一致。结果凝胶定性法和动态浊度定量法实验结果一致。结论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血液保存液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检测 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 动态浊度法 血液保存液
下载PDF
一次性采血袋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维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86-286,共1页
为提高血站原辅材料质量控制水平,我站于2009年引进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通过实验与摸索,建立了一次性采血袋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 动态浊度法 一次性采血袋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春晓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阐述了PCR-DGGE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点,探讨了PCR-DGGE技术在环境工程废水生物处理、废气生物处理和污泥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PCR-DGGE技术用于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研究的现状、前景和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PCR-DGGE技术 生物处理系统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动态
下载PDF
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生态系统碳动态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懿珊 罗春玲 张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0-1926,共7页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全球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相对微小的动态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壤层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巨大变化,继而引起与大气碳交换加剧,最终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交互影响。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迁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全球资源。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相对微小的动态变化,都将导致整个土壤层有机碳库绝对量的巨大变化,继而引起与大气碳交换加剧,最终与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交互影响。碳同位素技术对碳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动态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在农林生态系统转换、污染物源解析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原位的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相比实验室培养示踪实验,具有更加真实反映自然环境下土壤碳动态变化的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解决土壤有机碳较长时间尺度,十年至千年尺度动力学过程的工具。随着加速质谱(AMS)检测技术的成熟,低浓度的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可以更加精准直接的反映土壤碳循环中核心成分的碳动态。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揭示出土壤碳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为解释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等提供了新型的手段。文章简要总结了目前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土壤碳动态研究中可以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在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研究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前景。未来研究中需结合碳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在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开展土壤剖面上的碳动态的研究,尤其是针对认识缺乏的深层土壤碳动态开展长期生态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技术 自然丰度分析 土壤碳动态 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
下载PDF
聚糖菌颗粒污泥的反硝化特性与微生物群落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斌 邱志刚 +5 位作者 薛斌 谌志强 龚泰石 王雪 智维佳 王景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7,共7页
为了解聚糖菌在污泥颗粒化中的脱氮能力及其微生物生态特性,采用反应器工艺、批式试验、显微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评估其反硝化能力,揭示其微生物群落的微观结构,探索聚糖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粒径污泥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对有... 为了解聚糖菌在污泥颗粒化中的脱氮能力及其微生物生态特性,采用反应器工艺、批式试验、显微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评估其反硝化能力,揭示其微生物群落的微观结构,探索聚糖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粒径污泥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对有机物的吸收率稳定在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指数(SVI10)稳定在30-50 mL g-1,远低于接种污泥的108.2 mL g-1.聚醣菌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和70%,氮气为主要气态产物.聚糖菌颗粒污泥被大量的四联球菌结构所充斥,丝状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构架和搭桥的作用.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聚糖菌可生存于各尺寸颗粒化污泥内;而聚磷菌受到严重抑制只能较少地分布在颗粒污泥的外围空间.上述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采用厌氧搅拌—排水—好氧曝气的处理模式成功培育出具有聚糖特性的颗粒化微生物聚集体,培育成功的颗粒污泥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具有良好的反硝化特性.在整体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中聚糖菌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糖菌 反硝化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动态 生物脱氮 气态产物 四联球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