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感染与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选择
1
作者 田凤石 阳泽斌 +4 位作者 熊湘明 王金良 胡大一 赵敏 张永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微生物感染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可能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隐静脉、内乳动脉、桡动脉组织中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结果 大隐静脉存在血管硬化病理改变为 6 9.6 % ,内乳动脉为 6 5 .0 % ,桡动脉... 目的 探讨微生物感染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可能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隐静脉、内乳动脉、桡动脉组织中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结果 大隐静脉存在血管硬化病理改变为 6 9.6 % ,内乳动脉为 6 5 .0 % ,桡动脉为 73.3% ,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97,P =0 .82 )。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在大隐静脉分别为 13.0 %、8.7%和 0 .0 % ,内乳动脉分别为 2 5 .0 %、35 .0 %和 0 .0 % ,桡动脉分别为2 6 .7%、2 3.3%和 16 .7%。桡动脉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高于大隐静脉 ,χ2 分别为 1.4 6、2 .797和 4 .2 33(P <0 .0 5 ) ;内乳动脉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的阳性率与大隐静脉相比 ,χ2 分别为1.0 10、4 .4 73和 0 .0 0 0 ,内乳动脉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高于大隐静脉 (P <0 .0 5 )。结论 慢性微生物感染影响最小的是大隐静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微生物感染与冠状动脉桥血管 大隐静脉 内乳动脉 动脉 微生物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微生物感染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孔德贵 杜润法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5年第6期764-765,共2页
在临床上.有大约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血管壁大量脂质沉积有关.然而,虽然人们积极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心血管病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除了单纯的脂质浸润以... 在临床上.有大约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血管壁大量脂质沉积有关.然而,虽然人们积极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心血管病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除了单纯的脂质浸润以外.我们还必须从更广泛和深层次的角度加以理解。目前研究提示极似慢性炎性过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可能包括感染日。一些学者认为,冠状粥样斑块形成是一种自身免疫过程。本文就微生物感染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微生物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胆固醇浓度 脂质沉积 血管 干预措施 脂质浸润 自身免疫
下载PDF
冠脉搭桥患感染 中医中药显神通
3
作者 耿树军 《家庭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38-39,共2页
冠脉搭桥所用的材料(桥血管)常常是选择自体大隐静脉,这是由它的管腔直径与冠状动脉的管径较为接近,取材方便、经济、排异性小等因素所决定的。
关键词 冠脉搭 中医中药 感染 神通 自体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 血管 排异性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桥并多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红红 曹珊 +2 位作者 杨晨 史小琼 张皓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929-1931,共3页
支气管桥是一种罕见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先天性气道异常。支气管桥多伴有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和气道狭窄,尤其是左肺动脉吊带。临床症状多以呼吸窘迫、喘息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不具有特殊性,因此临床易漏诊、误诊。本文介绍了一例I型支气... 支气管桥是一种罕见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先天性气道异常。支气管桥多伴有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和气道狭窄,尤其是左肺动脉吊带。临床症状多以呼吸窘迫、喘息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不具有特殊性,因此临床易漏诊、误诊。本文介绍了一例I型支气管桥患儿伴有多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左、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冠状动脉 呼吸窘迫 气道狭窄 支气管 小儿支气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