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卓然 高鹏 +2 位作者 李琳 周世航 詹銮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24,共7页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 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 16S RDNA PCR—CE—SSCP PCR—CE—RFLP
下载PDF
不同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孙婷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食品安全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以选择最合适的检验方法,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传统培养 分子生物学方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环境微生物免培养法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辛冰牧 王珩 +3 位作者 徐冲 赵爽 张红 谢琼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4-670,共7页
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载人航天器座舱中微生物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环境微生物监测对保障乘组健康和航天器安全至关重要。目前载人航天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培养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ATP、LPS、DNA等分子生物标志物为靶点的非... 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载人航天器座舱中微生物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环境微生物监测对保障乘组健康和航天器安全至关重要。目前载人航天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培养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ATP、LPS、DNA等分子生物标志物为靶点的非培养法检测技术被设计应用于载人航天器环境微生物监测。回顾了在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目前在轨应用的以培养法为基础的微生物评价方法和以非培养法为基础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点及不足,以期为中国在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监测 培养 培养
下载PDF
现代非培养技术在反硝化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丽华 左剑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9-605,共7页
反硝化过程对于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运行、土壤肥分的流失以及N2O的排放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参与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多数不可培养,导致对自然环境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具有很大难度.现代非培养分子技术的发展使... 反硝化过程对于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运行、土壤肥分的流失以及N2O的排放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参与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多数不可培养,导致对自然环境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具有很大难度.现代非培养分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反硝化微生物进行原位、准确、全面的研究成为可能.对反硝化功能基因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定量PCR或者利用FISH等技术可以有效确定反硝化菌的组成和数量,通过检测反硝化酶和mRNA可将反硝化菌的种群鉴定与代谢活性联系起来,最近新出现的同位素底物标记技术甚至可直接确定反硝化菌的碳源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上述各种现代非培养技术对反硝化细菌种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了解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微生物 功能基因 种群结构 培养技术
下载PDF
非培养技术在干酪微生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莫蓓红 孙立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98,共6页
非培养方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非培养方法在分析干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监测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干酪生产和成熟过程中演替的应用现状。主要介绍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干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DNA指纹图谱技术,包括PCR... 非培养方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非培养方法在分析干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监测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干酪生产和成熟过程中演替的应用现状。主要介绍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干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DNA指纹图谱技术,包括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PCR-时间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TGE)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技术以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等。此外,本文还对非培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展望非培养方法在干酪行业的应用前景,认为将非培养方法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使用才是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最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干酪 DNA指纹图谱技术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微生物非培养技术在环境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冰 陆翔 +3 位作者 王永乔 王静 张瑞 李显秋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传统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不能够精确地反映实际环境中微生物的生存状况,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对环境微生物研究准确、快速的要求。本文综合评述了微生物非培养技术在环境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生物培养技术 环境微生物 分子生物
下载PDF
微生物法丙烯酰胺非固定化水合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雪梅 薛胜伟 康亮 《江西化工》 2002年第4期128-130,共3页
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离心分离等方法 ,对发酵液进行处理 ,对微生物法丙烯酰胺的合成进行研究 。
关键词 微生物 丙烯酰胺 固定化水合技术 实验研究 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环境微生物可培养性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晓丹 屈建航 +1 位作者 张璐洁 李海峰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前,已知并能利用的微生物只是自然界微生物很小的缩影,过低的可培养效率使人类在认识和利用微生物上处于瓶颈阶段。现综述了微生物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及其检测方法,阐述了微生物可培养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效率的培养策... 目前,已知并能利用的微生物只是自然界微生物很小的缩影,过低的可培养效率使人类在认识和利用微生物上处于瓶颈阶段。现综述了微生物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及其检测方法,阐述了微生物可培养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效率的培养策略和方法进展,以期为提高微生物的可培养性和菌种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培养 活的培养(VBNC)状态 分离培养技术 菌种资源
下载PDF
200份食品微生物检测中PCR检测技术运用及结果分析
9
作者 沈华明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9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PCR检测技术的价值。方法:2021年2月—2023年6月随机抽取食品样品200份,分别采用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技术开展微生物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法共检出20份含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 目的:分析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PCR检测技术的价值。方法:2021年2月—2023年6月随机抽取食品样品200份,分别采用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技术开展微生物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法共检出20份含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样品,检出率为10.0%(20/200);PCR检测技术共检出37份含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样品,检出率为18.5%(37/200)。与细菌培养法相比,PCR检测技术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明显更高(P <0.05)。结论: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采用PCR检测技术,能对食源性疾病危险性进行有效评估,对食源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有效降低食品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进而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生物检测 PCR检测技术 细菌培养
下载PDF
点说“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考点
10
作者 居文伟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3年第10期49-50,共2页
据统计2019-2022年全国卷和地方选考,共有27道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其中13道题是选择题,14道题是非选择题.研究这27道题,笔者发现这些题目的考点主要是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原理和应用、微生物的纯培养和目的菌种的选择培养... 据统计2019-2022年全国卷和地方选考,共有27道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其中13道题是选择题,14道题是非选择题.研究这27道题,笔者发现这些题目的考点主要是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技术原理和应用、微生物的纯培养和目的菌种的选择培养、分离和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考 选择题 无菌技术 原理和应用 微生物 考点 培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比传统微生物培养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海瑛 谭国英 李爱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1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与传统微生物培养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差异,了解mNGS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生殖中心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不孕症患者共计500例,... 目的通过对比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mNGS)与传统微生物培养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差异,了解mNGS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生殖中心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不孕症患者共计500例,同时取子宫内膜标本送检,每份标本均分为2份,1份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检测病原体,另1份行mNGS法检测病原体,统计治疗前两种方法检测出的病原体数量与种类、微生物检出阳性率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并于治疗后对两种方法的复检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的检出阳性率为20.80%;mNGS法的检出阳性率为79.40%,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共检出104例,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粪肠球菌等。通过mGNS法共检出397例,除上述致病菌外,还检测出了细菌(阴道加德纳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巨细胞病毒、乳头状瘤病毒)、支原体(解脲脲原体)。在500例子宫内膜标本中,两组检测结果完全不一致的有105例(21.00%),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的有241例(48.20%),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的有154例(3.00%)。经后续治疗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复检阳性率为13.46%,mNGS法复检阳性率为15.87%,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培养结果为金标准,mNG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9%、58.92%、68.47%、61.09%。结论mNGS法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原体的诊断方面较传统微生物培养法敏感度更高,对病原体检出能力更强,尤其在少见病原体诊断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 传统微生物培养 慢性子宫内膜炎 阳性率 敏感度
下载PDF
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的方法学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谷峻 石成芳 +1 位作者 吴晓磊 赵俊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328,共6页
油藏微生物群落的解析和认知是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基础。利用各种提高油藏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非培养技术解析不同油藏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和多样性,对定向调控油藏微生物群落、开发和应用有效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重要的... 油藏微生物群落的解析和认知是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基础。利用各种提高油藏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非培养技术解析不同油藏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和多样性,对定向调控油藏微生物群落、开发和应用有效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调查新近发展的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总结了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学的最新进展。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通过模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富营养的毒害作用、添加信号分子维持微生物细胞间的作用和提供新型电子供体和受体等手段采用稀释法、高通量培养法等方法得以实现;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构建克隆文库等技术。这些方法学的进展为更有效的获得各种油藏微生物资源、调控油藏微生物群落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培养技术 微生物采油 提高微生物培养
下载PDF
空气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8
13
作者 方治国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胡利锋 王效科 林学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3,共6页
着重论述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培养基法和非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只能够检测活的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可以大致反映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非培养基法,主要是PC... 着重论述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培养基法和非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只能够检测活的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可以大致反映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非培养基法,主要是PCR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能够检测出环境样品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一种微生物气溶胶检测的有效途径。最后指出实时持续的监测是将来空气微生物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气溶胶 培养 培养 实时持续监测
下载PDF
冷却猪肉中主要微生物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子宇 周伟 +2 位作者 李平兰 傅鹏 陈玲 《肉品卫生》 2005年第6期17-19,共3页
微生物的繁殖是造成冷却肉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为了对冷却肉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微生物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本文采用了基础培养基和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对普通冷却猪肉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结果发现,肠杆菌科、乳酸... 微生物的繁殖是造成冷却肉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为了对冷却肉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微生物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本文采用了基础培养基和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对普通冷却猪肉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结果发现,肠杆菌科、乳酸菌(主要是乳酸球菌)、假单孢菌属、热杀索丝菌属、李斯特氏菌属微生物存在,它们可能是引起冷却肉腐败变质的主要菌群。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具体分析与确立冷却猪肉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种类和制定在线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初步鉴定 选择性培养 预测预报技术 在线检测技术 腐败变质 微生物菌群 基础培养 安全性评价 假单孢菌属 李斯特氏菌 微生物种类 冷却肉 分离筛选 肠杆菌科 乳酸球菌 试验结果 乳酸菌
下载PDF
红茶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邱卫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11-317,共7页
红茶菌(Kombucha)是通过多种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菌落(symbiotic consortium)"发酵茶糖水而成的一种富含益生生物及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饮料。大量研究表明红茶菌对多种疾病都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因而其销售量在... 红茶菌(Kombucha)是通过多种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菌落(symbiotic consortium)"发酵茶糖水而成的一种富含益生生物及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饮料。大量研究表明红茶菌对多种疾病都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因而其销售量在全球市场近年来呈指数增长。但是,在我国红茶菌仍停留在家庭自产自销的阶段,市场上鲜有相关产品。近年来,国内外对红茶菌中微生物的研究逐步由依赖培养基的单个菌株独立研究,发展到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非培养依赖的整体分析。本文将对红茶菌中微生物及其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对我国红茶菌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功能性发酵饮料 微生物多样性 培养依赖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与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盛 韦朝海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4-1209,共6页
阐述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强化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主要包括营养补充法、Biolog法、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手段,以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DGGE、T-RFLP、RFLP、ARDRA、T-RFLP)、生物标记物法(脂肪酸图谱分析术、醌... 阐述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强化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主要包括营养补充法、Biolog法、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强化手段,以及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DGGE、T-RFLP、RFLP、ARDRA、T-RFLP)、生物标记物法(脂肪酸图谱分析术、醌类图谱分析术)的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强化后的检测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对激活前后的活性污泥中功能性未培养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COD能力提高与否进行检测。其目的是优化筛选出能激活功能性优势未培养微生物的激活剂,最终达到提高活性污泥对废(污)水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技术 培养微生物 培养微生物 激活剂 分子生态学技术 Biolog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国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9-863,共5页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高通量检测 微生物检测 免疫学方 PCR技术 SARS 流感爆发 培养
下载PDF
抗干扰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
18
作者 吴清平 蔡芷荷 +2 位作者 张菊梅 周小燕 姚汝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在检测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时,抗防腐剂型微生物培养基可消除样品中浓度为 2.0g/L(Kg)的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干扰;抗消毒剂型微生物培养基可分别消除150mg/ L二氧化氯、400mp/ L过氧乙酸... 在检测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时,抗防腐剂型微生物培养基可消除样品中浓度为 2.0g/L(Kg)的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干扰;抗消毒剂型微生物培养基可分别消除150mg/ L二氧化氯、400mp/ L过氧乙酸、700mg/ L次氯酸钠及180mp/ L过氧化氢的干扰;抗臭氧型微生物培养基可以消除10.0mg/L的臭氧和余氯的干扰。大样倾注平板法可以取5mL的样品,适用所有样品的检测;液体大样法可以取100mL的样品,适用于所有样品的检测及增菌,特别适用于无色液体样品;最小近似数法可以检出次大样中的细菌及真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可以用于所有样品的检测,尤其适于有色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 检测技术 微生物培养 大样倾注平板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拉曼技术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真 朱鹏飞 +7 位作者 张磊 陈荣泽 李洵融 付晓婷 黄正谷 周刚 籍月彤 廖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68-3473,共6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近年来NTM导致人类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感染的临床症状与MTC感染极为相似,但两者治疗方案却存在差异,临床亟须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用于诊断NTM...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近年来NTM导致人类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感染的临床症状与MTC感染极为相似,但两者治疗方案却存在差异,临床亟须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用于诊断NTM感染。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SCRS)具有非标记、免培养、快速、准确、低成本等优势。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共聚焦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鉴定NTM的方法。通过对临床常见的六种NTM(脓肿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以及堪萨斯分枝杆菌)的拉曼光谱进行处理比较,并结合峰位注释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低维可视化的t-分布式随机邻域嵌入方法展示六种NTM的拉曼数据结构,证明其数据在低维空间上的可分性后,比较分类中常用的六种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分析(SVM)、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XG Boost]的效果。SVM和LDA在NTM分类中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99.4%和98.8%的测试准确率;SVM仅对于堪萨斯分枝杆菌(97.96%,48/49)的分类准确性略低,其余均为100%;LDA对于脓肿分枝杆菌(95.65%,22/23)和戈登分枝杆菌(96.30%,26/27),其余也均为100%。因此,单细胞拉曼检测结合SVM分类器为NTM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富有潜力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拉曼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病原微生物鉴定 支持向量机分析
下载PDF
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俊 万欢 吴根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8,共4页
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无法纯培养的微生物。由于这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百分比(约为99%),无论是其物种类群,还是新陈代谢途径、生理生化反应与产物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新颖性和丰富的多样性,... 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无法纯培养的微生物。由于这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百分比(约为99%),无论是其物种类群,还是新陈代谢途径、生理生化反应与产物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新颖性和丰富的多样性,因而其中势必蕴涵着巨大的生物资源。所以,对各种自然环境微生物尤其是对未培养微生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仅是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未培养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学科 培养微生物 综述 分子生物 培养 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