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1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食品的开发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清亮 卢健鸣 《山西农经》 1999年第5期60-63,共4页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主要由传统农业的陆地植物资源供给,绿色农业的发展,为世界的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主要由传统农业的陆地植物资源供给,绿色农业的发展,为世界的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的惊人之举。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由于传统技术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生态条件和资源限量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产 微生物食品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抗微生物食品包装
2
作者 莫文敏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微生物食品 包装体系 设计 微生物活性验证
下载PDF
让微生物食品成为一个大产业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腾坚 《中国发展观察》 2018年第8期53-54,56,共3页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作为...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食品,食用菌的开发和应用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食品 大产业 特色产业 特色农业 花卉苗木 特色养殖 农民增收 食用菌
下载PDF
微生物食品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4
作者 王春华 《杭州食品科技》 2008年第4期7-9,共3页
当漫步于超市中,精心挑选着可口的酸奶、干酪,飘香的面包、香肠及火腿,鲜美的豆豉、腐乳等时,您是否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食品如此丰富多样?实际上,是乳酸菌、酵母菌、霉菌等各种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在日常的每一天提供给我们营... 当漫步于超市中,精心挑选着可口的酸奶、干酪,飘香的面包、香肠及火腿,鲜美的豆豉、腐乳等时,您是否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食品如此丰富多样?实际上,是乳酸菌、酵母菌、霉菌等各种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在日常的每一天提供给我们营养与美味的食品。其实,微生物食品并非新生产物,它也是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食品 发酵作用 饮食文化 乳酸菌 酵母菌 酸奶 干酪 面包
下载PDF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毛丙永 夏雨 +2 位作者 张秋香 李海涛 田丰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将食品微生物时事热点案...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将食品微生物时事热点案例引入课堂以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微生物专题研讨展示,在“作业提交-评阅打分”后增加反馈、互动环节,实现教学闭环。经过3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教学反馈良好,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食品微生物 教学改革 创新 实践 闭环式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何靖柳 张清 +5 位作者 董赟 林上 韦婷 李杰 盛晓燕 李小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59-163,共5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面向食品类专业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能从宏观方面认识当今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并已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该...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面向食品类专业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能从宏观方面认识当今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并已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该课程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将原课程内容重组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教学时将岗位中真实案例再现课堂,建立形成性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及综合素养,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 思维导图 岗位需求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颖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9期86-88,共3页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食品检测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检测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注意事项,探究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并研究现阶段的各项检验技术,便于充分认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和严格性。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检验内容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8
作者 张华江 韩思瑶 +7 位作者 杨晓雪 李翰宇 夏宁 陈倩 高鑫 王辉 任静 谢凤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3-66,共4页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受关注度提升,微生物指标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食品包装则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及货架期。《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当前新...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受关注度提升,微生物指标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食品包装则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及货架期。《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在当前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易受多种现实条件限制、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融合不紧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了“三新、三提升”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期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培养现代食品加工领域应用型复合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微生物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
作者 曹慧 袁敏 +2 位作者 郝丽玲 吴秀秀 徐斐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培育符合现代农业高层次高水平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以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其教学现状及现有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前沿...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培育符合现代农业高层次高水平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以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其教学现状及现有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前沿性、优化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等。这些教学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教学改革 探索
下载PDF
基于SPOC的食品微生物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金晓 李明珠 +1 位作者 高珊 侯云鹤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数字化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建设相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良好的教学互动。食品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研究针对食品微生物学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建设相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良好的教学互动。食品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研究针对食品微生物学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基础上搭建了食品微生物学数字化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及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数字化课程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浅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帆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94-96,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正朝着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检测速度迅速发展,大幅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为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正朝着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检测速度迅速发展,大幅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为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污染 公共健康
下载PDF
基于“校地”融合视域下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路径探讨——以食品微生物学为例
12
作者 李敏 张红梅 王宜磊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31-33,39,共4页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力,推动学生就业、企业转型、地方繁荣,实现校地融合共享式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育人资源和调整考核体系四维度入手,提出专业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力,推动学生就业、企业转型、地方繁荣,实现校地融合共享式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育人资源和调整考核体系四维度入手,提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一是注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大学生自信心;二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多角度思维,提高自我认知,拓宽就业渠道;三是注重整合地方优势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四是注重技能掌握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核,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沟通表达,提高抗挫折能力。通过四项教学改革措施,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加快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有效化解企业用人难题,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匹配,有力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融合 大学生 社会适应力 教学改革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琪 李根 +2 位作者 李倩昱 万柯 秦文君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4期133-135,共3页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增加其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析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归纳课程教学现状,着重分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食...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增加其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析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归纳课程教学现状,着重分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食品微生物学特点给出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活跃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食品人才培养质量,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食品微生物 实施策略
下载PDF
红旗渠精神融入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的探索
14
作者 王莹 李艳敏 +2 位作者 陈晶 杜尚珂 苗培果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0期171-173,共3页
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立足于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基点,本文在深入研究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践性,提升高职医学类院校... 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立足于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基点,本文在深入研究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践性,提升高职医学类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健全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食品微生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大肠菌群MPN计数法培养基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5
作者 陈东兴 米富昌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食品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食品微生物检验不仅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对公众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食品微生物频繁地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加以控制。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的...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食品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食品微生物检验不仅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对公众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食品微生物频繁地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加以控制。在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结果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培养基质量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在简要分析MPN计数法的基础上,指出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采用MPN计数法面临的挑战,并以大肠菌群为例,总结MPN计数法应用过程中对培养基质量的控制措施,以期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 培养基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食品微生物学双轨并进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霞 薛新宇 闫鑫磊 《教育进展》 2024年第10期603-608,共6页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的课程建设应运而生。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双轨并进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针对人...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的课程建设应运而生。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双轨并进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利用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内在驱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高度融合。同时结合“弱项强项双向联动”“实时监察漏洞”等方法可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效衔接,教学模式优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实战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Nowaday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urrent demand of food microbiology course teaching that possesses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bility. With the expanding demand for talents, diversifi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s have been coming into being.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data-driven dual-track concurrent teaching mode, which provides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feedback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view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he dual-track parallel teaching mode is construct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by comb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utilizing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redistributing the proportion of poi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rinsic drive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Mean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two-way linkage of weak and strong items”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loopholes”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further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食品微生物 双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系统性构建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
17
作者 乌日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01-0104,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动态性和建立评估机制。文章强调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多元考核方式的...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动态性和建立评估机制。文章强调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多元考核方式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系统构建、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和建立评估机制,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实现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微生物 思政目标 思政元素 教学体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设计的探索
18
作者 谭沙 朱仁威 +1 位作者 郑燕飞 闫杨娟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115-118,共4页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以微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相关知识,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及运用的能力。为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的指导下对“食...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以微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相关知识,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及运用的能力。为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的指导下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重构的探索。遵循成果导向教育教学反向设计的原则,通过用人单位、学生、同行等调研,根据毕业要求、调研结果及学生培养过程中实际存在问题,修订“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重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教学的实验项目,更新教学组织方式,并探索适合“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实验项目、教学组织方式及学习考核方式的重构,以期最大化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成果导向教育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王玉荣 侯强川 +2 位作者 赵慧君 屈定武 郭壮 《中国食品》 2024年第8期19-21,共3页
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在食品领域,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生物菌体、代谢产物及酶类有利于食品的加工、贮藏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食醋、酒类、面包等的生产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另一方... 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在食品领域,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生物菌体、代谢产物及酶类有利于食品的加工、贮藏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食醋、酒类、面包等的生产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另一方面,微生物也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毒素污染,是引发粮食损失和食物中毒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食品领域 微生物菌体 食品腐败变质 粮食损失 食物中毒 微生物分布 毒素污染
下载PDF
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鑫 许月明 +2 位作者 张爽 张强 葛雯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87-89,210,共4页
思政教育和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基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在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探索在高职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国家培养工匠之才。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思政教育 工匠精神 “互联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