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颊黏膜微生物群落年龄相关性演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洋洋 何金枝 +4 位作者 周学东 曹森 吴腾 曹阳佩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健康人群颊黏膜菌群组成在不同年龄及牙列阶段的动态演替过程。方法 25例健康受试者根据年龄及牙列情况分为5组:乳牙列组、混合牙列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及老年组;分别提取各样本的细菌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采用Quantit... 目的初步探讨健康人群颊黏膜菌群组成在不同年龄及牙列阶段的动态演替过程。方法 25例健康受试者根据年龄及牙列情况分为5组:乳牙列组、混合牙列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及老年组;分别提取各样本的细菌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扩增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颊黏膜菌群的组成具有个体差异性。2)乳牙列组、混合牙列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及老年组DGGE指纹图谱的平均条带数分别为21.2±4.0、17.8±3.9、15.8±4.3、16.8±3.7、22.2±6.5,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颊黏膜优势菌群的数量在各个年龄阶段保持相对稳定。3)5组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1.73±0.2、1.43±0.1、1.05±0.2、1.45±0.2和1.63±0.3,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提示颊黏膜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儿童至青少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在青年至老年阶段呈上升趋势。4)群落结构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同组内大部分样本聚类位置相近,群落结构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不同组的大部分样本未聚类在一起,群落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颊黏膜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青少年期可能是颊黏膜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年龄 演替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技术检测微生物吸附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生现 欧佳 +2 位作者 张艳辉 杨善让 徐志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吸附的过程,探索微生物黏膜的形成机理,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铜电极表面黏液形成菌吸附形成的生物黏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实验数据拟合出的等效电路与根据理论分析而设计出的等效电路基本吻合,通过测量... 为研究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吸附的过程,探索微生物黏膜的形成机理,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铜电极表面黏液形成菌吸附形成的生物黏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实验数据拟合出的等效电路与根据理论分析而设计出的等效电路基本吻合,通过测量生物膜电容计算出的生物黏膜厚度为1.8μm,与用SEM观测显示的黏膜厚度基本一致,由此说明了用交流阻抗表征生物膜的可行性和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吸附传质成膜过程分析的正确性,该方法为探索微生物黏膜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并对静态下实时监测生物黏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黏膜 交流阻抗 吸附 黏液形成菌
下载PDF
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肠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水平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翔天 安良玉 李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研究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各100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分别在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和粪便,对血清CD4^(+)T细胞和黏膜微... 研究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各100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分别在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和粪便,对血清CD4^(+)T细胞和黏膜微生物群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结果显示,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术前不存在差异(P>0.05),手术后3 d和7 d存在显著差异(P<0.01);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在术前术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术后HIV患者血清中的CD4^(+)T细胞水平较阑尾炎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高,而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黏膜微生物变化较HIV和阑尾炎患者高;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与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存在一定联系,不同种类微生物则存在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之间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阑尾炎 腹腔镜术 黏膜微生物 CD4^(+)T细胞
下载PDF
猪胃肠道黏膜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海丹 温小鹿 陈庄 《广东饲料》 2012年第7期37-40,共4页
胃肠道微生物丛(microbiota)组成及其与宿主营养(生长)和免疫(抗病)关系息息相关。本文总结近年来猪胃肠道黏膜微生物丛组成以及宿主-黏膜微生物丛互作研究的新进展,简要总结分析益生素在养猪生产上应用现状与不足。
关键词 胃肠道 黏膜微生物 益生素
下载PDF
仔猪肠道微生物群的特点及早期发育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怀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0-125,共6页
猪的肠道存在密集、动态和高度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物群具有促进肠道成熟、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宿主健康、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黏膜相关微生物群能够直接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具有更强的调节免疫系统能力。此外,仔猪阶段建立... 猪的肠道存在密集、动态和高度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肠道微生物群具有促进肠道成熟、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宿主健康、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黏膜相关微生物群能够直接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具有更强的调节免疫系统能力。此外,仔猪阶段建立良好的微生物群有助于肠道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对猪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饲料及其相关营养成分是影响猪肠道微生物群建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综述仔猪肠道微生物群的特点,黏膜相关微生物群与肠道健康的关系以及早期发育的特征,为仔猪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肠道微生物 黏膜相关微生物 早期发育
下载PDF
呼吸道微生物区系与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兆立 徐正中 +1 位作者 陈祥 焦新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3-118,共6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养牛业中重要的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刚断奶并新运输到饲养场的犊牛中发生。数十年的研究未能有效减轻其危害,至今BRDC仍然是导致牛发病、死亡、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呼吸道微生物区系在...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养牛业中重要的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刚断奶并新运输到饲养场的犊牛中发生。数十年的研究未能有效减轻其危害,至今BRDC仍然是导致牛发病、死亡、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呼吸道微生物区系在牛呼吸道健康中占据重要地位,呼吸道微生物区系对BRDC的影响以及这些区系形成的因素是一个新颖且值得探究的领域。论文系统介绍了BRDC的发病机制,重点描述了牛呼吸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变化、主要组成结构以及与BRDC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理解呼吸道微生物区系在家畜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黏膜微生物区系 呼吸道健康 宏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两纯系鸡胃肠道黏膜细菌l6S rDNA的PCR-DGGE分析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洁 容庭 +4 位作者 刘志昌 王刚 林海丹 贝锦龙 陈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以1日龄纯系的优质肉鸡A系(♂,A组)和惠阳胡须鸡(♂,B组)为实验动物,研究比较两纯系鸡1~28日龄胃肠道黏膜细菌微生物丛组成与动态变化特点。采用l6SrDNAV3PCR-DGGE的方法,分析第1、3、7、14、21、28日龄2组鸡胃肠道黏膜细菌基因组DNA。... 以1日龄纯系的优质肉鸡A系(♂,A组)和惠阳胡须鸡(♂,B组)为实验动物,研究比较两纯系鸡1~28日龄胃肠道黏膜细菌微生物丛组成与动态变化特点。采用l6SrDNAV3PCR-DGGE的方法,分析第1、3、7、14、21、28日龄2组鸡胃肠道黏膜细菌基因组DNA。DGGE图谱中显示,28日龄2组鸡回肠泳道的条带数差异明显,嗉囊、腺胃及盲肠黏膜菌群结构的相似性均大于70%,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相似性分别为40%和44%,回肠仅18%;21~28日龄2组鸡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不同,A组的动态变化值(%change)为70%,而B组仅11%。优质肉鸡A系和惠阳胡须鸡28日龄回肠黏膜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宿主遗传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黏膜微生物 纯系 PCR-DGGE 相似性 动态变化
下载PDF
16SrDNA克隆文库方法分析两纯系鸡回肠及盲肠黏膜细菌的组成 被引量:3
8
作者 容庭 张洁 +4 位作者 王刚 刘志昌 李书宏 林海丹 陈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8-1227,共10页
以1日龄纯系的优质肉鸡A系(♂,A组)和惠阳胡须鸡(♂,B组)为试验动物,研究比较两纯系鸡28日龄回肠与盲肠黏膜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于第28日龄分别从2组中采集鸡2个肠段并提取黏膜细菌基因组DNA,应用16S rDNA基因序列技术,建立2个肠段黏... 以1日龄纯系的优质肉鸡A系(♂,A组)和惠阳胡须鸡(♂,B组)为试验动物,研究比较两纯系鸡28日龄回肠与盲肠黏膜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于第28日龄分别从2组中采集鸡2个肠段并提取黏膜细菌基因组DNA,应用16S rDNA基因序列技术,建立2个肠段黏膜细菌16S rDNA V3区的随机克隆文库。回肠文库分析发现,A组文库有86个序列共产生6个OTUs()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已知序列主要属于肠球菌属、乳杆菌属、粪球菌属及梭菌属类序列,而B组文库有97个序列共产生2个OTUs,主要属于梭菌类序列;盲肠文库分析发现,A组文库有93个序列共产生44个OTUs,其优势菌群是未分类瘤胃球菌属(18.28%)、粪球菌属(13.98%)、拟杆菌属(10.75%)、Blautia(10.75%)及未分类毛螺菌属(7.53%);B组文库有97个序列共产生42个OTUs,其优势菌群是普拉梭杆菌属(17.53%)、粪球菌属(11.34%)、拟杆菌属(9.28%)及未分类瘤胃球菌属(8.25%);2组盲肠文库中其他菌属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且未发现与大肠杆菌相关的序列。优质肉鸡A系和惠阳胡须鸡28日龄回肠与盲肠黏膜细菌的组成差异明显,尤其是瘤胃球菌属与产丁酸菌的组成比例,这种差异可能是宿主遗传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肉鸡A系 惠阳胡须鸡 肠道黏膜微生物 16S rDNA克隆文库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患者肠道黏膜区域的菌群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梅梅 陈开阳 +6 位作者 王宁宇 赵玙璠 魏程锦 孟令祥 唐勇 滕玉鸥 王海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目的比较健康人群与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粪便菌群及肿瘤/瘤旁黏膜菌群的差异性,尝试寻找CRC新的防治途径。方法收集了13例CRC患者粪便、6例患者肿瘤/瘤旁黏膜和20名健康对照人群粪便,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粪便和... 目的比较健康人群与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粪便菌群及肿瘤/瘤旁黏膜菌群的差异性,尝试寻找CRC新的防治途径。方法收集了13例CRC患者粪便、6例患者肿瘤/瘤旁黏膜和20名健康对照人群粪便,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粪便和黏膜的菌群组成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粪便中的细菌总数后,采用几种较为常见的细菌培养基对粪便及黏膜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利用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测试了其中7株细菌对3株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健康人粪便和CRC患者瘤旁黏膜中的菌群α-多样性显著高于CRC患者粪便和肿瘤黏膜中菌群α-多样性(P<0.05)。从特异性微生物来看,与健康人群相比,CRC患者粪便中的特有菌为Lactobacillaceae,而其肿瘤黏膜上特有菌是Escherichia、Enterococcus、Fusobacterium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分离自CRC患者肿瘤黏膜处的Bacteroidesfragilis与Fusobacterium nucleatum分别对肠道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活性(P<0.0001)与促进作用(P<0.001)。结论CRC患者粪便、肿瘤黏膜及瘤旁黏膜菌群与健康人群粪便菌群差异较大,且CRC患者粪便菌群不能代表肿瘤黏膜特异性菌群。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抑制肿瘤黏膜中F.nucleatum定植与促进具有癌细胞毒性的B.fragilis定植可能是治疗CRC潜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黏膜微生物 粪便微生物
下载PDF
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微生物定植情况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勇 张炜 范崇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5-78,86,共5页
目的探究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微生物定植情况,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1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将61例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3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探究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微生物定植情况,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1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将61例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3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鼻腔黏膜免疫功能及微生物定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6、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07、17.769、148.848、22.930、30.067,均P<0.001)。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单核巨噬细胞(CD68^(+))、中性粒细胞(M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HE)、肥大细胞(Tryta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6、8.979、25.968、12.222,均P<0.001)。观察组患者鼻腔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3、6.654、21.582,P<0.001、=0.009、<0.001)。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主要为Th2倾向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模式,且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定植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黏膜微生物定植 鼻息肉
原文传递
体外法探究猪空肠和回肠黏膜微生物对低聚半乳糖和低聚甘露糖的发酵特性
11
作者 吴鹏晖 慕春龙 朱伟云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42-4254,共13页
【背景】小肠黏膜微生物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日粮添加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和低聚甘露糖(manno-oligosaccharides,MOS)能够调控猪的大肠菌群结构,但关于其调控小肠黏膜微生物的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小肠黏膜微生物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日粮添加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和低聚甘露糖(manno-oligosaccharides,MOS)能够调控猪的大肠菌群结构,但关于其调控小肠黏膜微生物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体外发酵法探究猪空肠黏膜和回肠黏膜微生物发酵GOS和MOS的规律。【方法】以生长猪的空肠黏膜微生物和回肠黏膜微生物作为接种物,以GOS和MOS作为底物进行厌氧发酵,在发酵0、6、12、24 h时采样测定总菌数量、pH、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菌体蛋白(microbial crude protein,MCP)和有机酸,在24 h收集微生物提取DNA进行细菌定量分析。【结果】在24 h时,回肠黏膜组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空肠黏膜组,而MCP浓度显著高于空肠黏膜组(P<0.05)。在发酵的前6 h各组pH无明显变化,有机酸积累较少。在12 h时,MOS组的乳酸、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产量显著高于GOS组(P<0.05),此时只有回肠黏膜组有少量丙酸产生。在24 h时,MOS回肠黏膜组乳酸产量最高而pH值最低(P<0.05)。相较于MOS组,GOS组显著提高了丙酸的产量(P<0.05)。相较于GOS组,MOS组显著提高了乙酸的产量,在空肠黏膜组中显著提高了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产量(P<0.05)。定量结果表明,在24 h时,各处理组的厚壁菌门数量都接近总菌数量,属于优势菌门。相较于MOS组,GOS组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和普拉梭菌细菌的数量,提高了空肠黏膜组中Clostridium cluster IV和回肠黏膜组中Clostridium cluster XIVa的数量(P<0.05)。相较于GOS组,MOS组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属的数量,提高了回肠黏膜组中罗氏菌属的数量(P<0.05)。【结论】猪小肠黏膜微生物对GOS和MOS具有不同的发酵模式,主要表现在有机酸的产生和促进细菌的增殖方面。GOS具有产丙酸优势,提高了拟杆菌门和韦荣氏球菌属的数量;MOS促进了乙酸的产生,提高了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微生物 低聚半乳糖 低聚甘露糖 有机酸
原文传递
Current concept on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rosstalk between genetic and microbial factors:Pathogenic bacteria and altered bacterial sensing or changes in mucosal integrity take"toll"? 被引量:18
12
作者 Peter Laszlo Lakatos Simon Fischer +2 位作者 Janos Papp Laszlo Lakatos Istvan Ga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829-1841,共13页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is only partially understood. Various environmental and host (e.g. genetic-, epithelial-, immune and nonimmune) factors are involved. It is a multifactorial pol...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is only partially understood. Various environmental and host (e.g. genetic-, epithelial-, immune and nonimmune) factors are involved. It is a multifactorial polygenic disease with probable genetic heterogeneity. Some genes are associated with IBD itself, while others increase the risk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or Crohn' s disease (CD) or ar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location and/or behaviour. This review addresses recent advances in the genetics of IBD.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on the crosstalk between microbial and genetic factors (e.g. NOD2/CARD15, SLC22A46A5 and DLG5). The genetic data acquired in recent years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IBD and can identify a number of potential targe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the future, genetics may help more accurately diagnose and predict disease course in 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lcerativecolitis Crohn's disease Pathogenesis Microbial factors GENETICS NOD2/CARD15 SLC22A4/A5 DLG5
下载PDF
基于肠-肾轴机制对IgA肾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晓磊 张桂芬 郭庆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1176-1181,共6页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导致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重打击”学说为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IgAN与肠黏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多种肾脏疾病均与肠道黏膜的过度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并提出了肠-肾轴概念。黏膜微生物区系对IgA...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导致慢性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重打击”学说为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IgAN与肠黏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多种肾脏疾病均与肠道黏膜的过度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并提出了肠-肾轴概念。黏膜微生物区系对IgAN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针对IgAN的治疗亦从传统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观念向分子靶向治疗发展。本文重点阐述IgAN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肠-肾轴机制、黏膜微生物区系以及分子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肠-肾轴 黏膜微生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江山乌猪肠道黏膜菌群组成及其功能的性别差异
14
作者 吴娴 毕海洋 +2 位作者 武永淑 李向臣 张亚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9-1262,共14页
肠道黏膜微生物在调控宿主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组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性别被认为是塑造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之一。然而,性别对肠道黏膜菌群的差异影响还不清楚。【目的】以江山乌猪为研究对象,探究性别差异对其肠道黏膜微生... 肠道黏膜微生物在调控宿主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组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性别被认为是塑造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之一。然而,性别对肠道黏膜菌群的差异影响还不清楚。【目的】以江山乌猪为研究对象,探究性别差异对其肠道黏膜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性成熟的雌性和雄性江山乌猪各8头,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回肠和结肠黏膜菌群。【结果】在回肠黏膜中,雄性江山乌猪菌群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雌性(P<0.05),在结肠黏膜中,不同性别江山乌猪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菌群差异分析显示,回肠黏膜中,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_Shigella)在雌性组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雄性组(P<0.05),雄性组中Oscillospiraceae UCG-005、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雌性组(P<0.05);结肠黏膜中,雌性组中unclassified_Muribaculaceae、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和Prevotellaceae UCG-003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雄性组(P<0.05),Oscillospiraceae UCG-005、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unclassified_Lachnospiraceae在雄性组中相对丰度更高(P<0.05)。功能预测发现,雄性乌猪回肠黏膜菌群显著富集了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功能途径(P<0.05);结肠黏膜菌群主要富集了膜转运相关的ABC转运蛋白和信号转导相关的双组分系统等功能途径(P<0.05)。【结论】不同性别江山乌猪肠黏膜菌群结构及功能具有明显差异。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性别江山乌猪肠道黏膜菌群的差异特征,为了解和挖掘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肠道微生物资源提供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黏膜微生物 微生物功能 江山乌猪
原文传递
不同生物污染控制条件下对反渗透污染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子潇 魏屹 +2 位作者 张宏宇 李博 顾鑫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96-99,共4页
以微滤产水作为源水,建立处理水量为15 m^3/h的反渗透中试装置,结合预测和表征反渗透生物污染的微生物黏膜形成率(BFR)指标,分析在不同生物污染控制措施下反渗透生物污染的程度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增加进水余氯浓度和非氧化杀菌剂投... 以微滤产水作为源水,建立处理水量为15 m^3/h的反渗透中试装置,结合预测和表征反渗透生物污染的微生物黏膜形成率(BFR)指标,分析在不同生物污染控制措施下反渗透生物污染的程度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增加进水余氯浓度和非氧化杀菌剂投加频次后,反渗透系统的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3组试验的反渗透月标准化产水量下降率分别为23.7%、15.6%和8.6%,微生物黏膜形成率分别为11.37、3.87和0.29 pg/(cm^2·d)。通过分析微生物黏膜形成率与反渗透污染程度的关系可以看出,在较高微生物黏膜形成率条件下,反渗透膜标准化产水量下降趋势较快,反渗透系统污染程度增长明显。微生物黏膜形成率能较好地反映反渗透系统受污染的程度,可以作为预测反渗透生物污染趋势的有效指标。同时药剂成本只增加了0.033元/m^3,处理成本增加不大,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生物污染 微生物黏膜形成率 标准化产水
原文传递
两种直接涂片镜检法对口腔黏膜真菌检出率的比较
16
作者 林武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3862-3862,共1页
目的改进直接涂片镜检方法,提高口腔真菌检出率。方法用接种环法,咽试子法直接采集口腔黏膜的可疑物涂片真菌检查,对其真菌检出率做矿检验。结果接种环法对口腔真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咽试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 目的改进直接涂片镜检方法,提高口腔真菌检出率。方法用接种环法,咽试子法直接采集口腔黏膜的可疑物涂片真菌检查,对其真菌检出率做矿检验。结果接种环法对口腔真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咽试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直接涂片镜检真菌,接种环法优于咽试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技术 口腔黏膜/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