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生物-肠道-脑轴”理论探讨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邵晶 陈红霞 吕书勤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不可逆性和致死性。其多发病于老年时期,且病程较长,无法彻底治愈,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其发病机制尚...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不可逆性和致死性。其多发病于老年时期,且病程较长,无法彻底治愈,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微生物-肠道-脑轴”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引起了普遍关注,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由“微生物-肠道-脑轴”形成双向传导通路,联系着大脑与肠道。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肠道-脑轴”改变脑的正常功能,与AD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医药基于“肠道-脑轴”理论调节肠道菌群防治AD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AD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肠道-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探讨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2
作者 赵雨欣 王亚辉 +1 位作者 李杰(综述) 邢军(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通道,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脑肠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PD的影响,以及基于MGBA理论对PD的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 针刺 神经调控技术 益生菌 粪菌移植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伊尔扎提·艾则孜 任彤 +3 位作者 刘兴 柴瑞峰 王毅 于湘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11-716,共6页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脓毒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脑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主要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脓毒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脑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主要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错乱、昏迷、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体征等。SAE不仅可导致短期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能对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SAE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在SAE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研究就MGBA在SAE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微生物-- 微生物菌群 粪菌移植
下载PDF
基于口-肠-肝轴理论探讨微生物传播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郝琦 卢晨霞 李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20-3324,共5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中国患病率高达30%,且仍在不断上升。MAFLD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密切相关,易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可能发生肝硬化...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中国患病率高达30%,且仍在不断上升。MAFLD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密切相关,易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代谢相关性疾病,可能发生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了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与MAFLD的相关性,对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的靶向治疗可能在预防和治疗MAFLD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口-肠-肝轴理论总结了MAFLD患者的口肠微生物群特征与口肠微生物群失调对M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基于口肠微生物群治疗MAFLD的方式,以期为临床MAFL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 微生物 综述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抽动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梁妍 万林 +4 位作者 闫会敏 刘欣婷 朱刚 张璟 杨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合并共患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主流学说认为神经生化因素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概念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微生物参与调控包括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常合并共患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主流学说认为神经生化因素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概念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微生物参与调控包括抽动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本文就微生物-肠-脑轴在抽动障碍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微生物相关制剂治疗抽动障碍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微生物--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视域下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6
作者 于丽 苗蓓亮 +1 位作者 刘学焕 刘筠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45-952,共8页
认知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微生物-肠-脑轴(MGBA)为认识认知障碍提供了新视域,也为今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方向。文章从MGBA视域出发,探讨了其在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同时也归... 认知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微生物-肠-脑轴(MGBA)为认识认知障碍提供了新视域,也为今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方向。文章从MGBA视域出发,探讨了其在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同时也归纳了此视域下中医药治疗认知障碍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MGBA可通过免疫炎症途径、神经途径及内分泌途径影响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同时,相关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针刺治疗手段已被证明能通过调节MGBA改善认知功能,为中医药治疗认知障碍提供了较好的现代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认知障碍 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偏头痛
7
作者 梁爽 成泽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3-157,共5页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从经络、气血、情志、痰浊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医从脾胃论治偏头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肠道菌群 脾胃 偏头痛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下述中医治疗郁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姜浩 赵杰 王铁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肠脑之间存在双向应答的互动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肠脑之间存在双向应答的互动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在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西医药优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也不断凸显,中医药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式。“五脏致郁”学说一直是中医界所遵从的治疗郁症的准则与方向,心、肝、脾、肺、肾无论何脏不及或过极均会引发情志的不适,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发现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持久。文章通过对“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界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对郁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而影响抑郁情绪。从临床使用的抗抑郁中药制剂来看,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与研究成果,“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 中医药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下述中医治疗郁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姜浩 赵杰 王铁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西医药优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也不断凸显,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式。“五脏致郁”学说一直是中医界所遵从的治疗抑郁症的准则与方向,心、肝、脾、肺、肾无论何脏不及或太过,均会引发情志的不适,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发现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持久。文章通过对“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界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而影响抑郁情绪。从临床使用的抗抑郁中药制剂来看,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与研究成果,“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郝丹丹 申丹 +6 位作者 付复华 苏东林 李绮丽 张馨懿 陈嘉序 李涛 李高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8-377,共10页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产物,进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人体的情绪和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肠道菌群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等从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后续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与预防、改善抑郁症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黄酮类化合物 抑郁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肠-肺微生物群在免疫系统构建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11
作者 张萌 杨正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新一代测序发现不仅肠道,呼吸道也存在着微生物群,且肠-肺微生物群之间通过免疫细胞及其活性因子等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本综述旨在探讨肠道和肺部微生物群如何调节免疫应答... 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新一代测序发现不仅肠道,呼吸道也存在着微生物群,且肠-肺微生物群之间通过免疫细胞及其活性因子等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本综述旨在探讨肠道和肺部微生物群如何调节免疫应答,包括其在局部和全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同时,解析肠-肺轴之间的免疫联系,对深入理解微生物在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探索新的疾病诊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呼吸道微生物 -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肠道菌群参与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珒昭 马岩石 +6 位作者 王丹萍 张旭研 杨晓莹 于雁松 马隆凯 汤梦琪 许晓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3-391,共9页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因为其高自杀率及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脑通信功能紊乱可...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因为其高自杀率及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脑通信功能紊乱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病理机制,“微生物-肠-脑”轴是肠道菌群参与的肠道和大脑双向信息交流的通道。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抑郁症个体菌群特征和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病关系的探索方面,提示维护健康的肠道菌群可能是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为抗抑郁活性物质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深入解释,也为益生菌在新的抑郁症治疗手段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脑”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精神障碍疾病
下载PDF
基于“心-小肠-脾”轴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孟艳 秦合伟 +3 位作者 牛雨晴 宋雪梅 郭宁 王梦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54-65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发生于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管壁变硬狭窄、弹性减退,但其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丰度与数量失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诱因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心脉失和、小肠不利及脾气亏虚等诱发AS的病因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中医药在调控肠道微生态防治AS方面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且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心-小肠-脾”轴为切入点,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AS发病机制进行述评,以明确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参与A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或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微生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浅探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在中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玲 马进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
肠道微生物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途径与中枢系统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沟通交流渠道构成了脑-肠轴。人的各个系统都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通过心率、血压、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物系统... 肠道微生物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途径与中枢系统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这些错综复杂的沟通交流渠道构成了脑-肠轴。人的各个系统都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通过心率、血压、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物系统来补偿外部的变化。随着脑-肠轴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调理肠道微生物动态平衡具有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基于脑-肠轴理论,文章将脑神经、肠道菌群、脑肠肽等通路与脑功能、胃肠道功能结合起来分析,并从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读脑-肠轴与中风的关系,浅探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在中风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中风 肠道菌群 脑肠肽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佳瞿 陈启仪 李宁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肠-脑轴在维持机体内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肠道微生物群在肠道和大脑的双向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学者们建立了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这一概念。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和代谢途径对宿主产生影响,包括神经发育、... 肠-脑轴在维持机体内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肠道微生物群在肠道和大脑的双向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学者们建立了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这一概念。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和代谢途径对宿主产生影响,包括神经发育、传递和行为,并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本中心的临床经验,对肠道微生物群、肠道、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以肠道微生物群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治疗靶点的肠-脑轴干预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下载PDF
外源性营养物质与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互作途径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雨 肖定福 +1 位作者 邢月腾 王昭喆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78-5588,共11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调节大脑过程和行为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途径,与肠-脑轴形成双向联系,构成了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而外源性营养物质是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改变肠道... 肠道微生物群是调节大脑过程和行为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途径,与肠-脑轴形成双向联系,构成了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而外源性营养物质是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肠-脑轴的反应与功能。本文综述了外源性营养物质对肠道微生物群-肠-脑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开发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精准营养调控措施来预防或减轻相关疾病和保护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营养物质 肠道微生物 - 营养调控
下载PDF
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探讨高血压“土虚木郁”病机的生物学内涵
17
作者 司美龙 金华 +5 位作者 刘敏科 王宇 张秋菊 刘双芳 凌必时 祁尚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间存在双向关系,肠道菌群-胆汁酸轴代谢失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梳理及临床实践发现,“土虚”是高血压重要病理基础,“木郁”是高血压发病始动因素,“土虚木郁”是高血压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间存在双向关系,肠道菌群-胆汁酸轴代谢失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梳理及临床实践发现,“土虚”是高血压重要病理基础,“木郁”是高血压发病始动因素,“土虚木郁”是高血压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及胆汁酸代谢异常分别与中医“土虚”“木郁”密切相关,并且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失衡与中医“土虚木郁”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角度探讨高血压“土虚木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指导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胆汁酸 土虚木郁 高血压
下载PDF
膳食模式通过微生物群-肠道-骨轴影响骨质疏松
18
作者 景义生 谢兴文 +5 位作者 李鼎鹏 李宁 许伟 李建国 黄委委 刘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6-1662,共7页
目前,一种新治疗理念,即微生物群落导向食物干预膳食策略的提出,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新选择。基于该理念的提出及当前通过宏基因组学对骨质疏松研究的深入,本文讨论了国际使用最广泛的3种膳食模式(西方膳食... 目前,一种新治疗理念,即微生物群落导向食物干预膳食策略的提出,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新选择。基于该理念的提出及当前通过宏基因组学对骨质疏松研究的深入,本文讨论了国际使用最广泛的3种膳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素食膳食模式)、肠道微生物群(gastrointestinal microflora,GM)、骨质疏松之间的潜在联系,总结了这3种膳食模式影响下GM的变化情况,及GM变化后调节肠道-骨骼轴对OP的影响途径。发现,地中海膳食模式和素食膳食模式下,GM发生有利变化,OP风险降低;而西方膳食模式下GM发生不利变化,OP发病率上升且严重程度增加。本综述明确了以肠道微生物群为纽带的膳食模式与骨质疏松的证据相关性,展望了实现骨质疏松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导向膳食干预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膳食模式 肠道微生物 肠道-骨骼 导向膳食干预
下载PDF
CircFOXK2调节miR-330-5p/SLC1A5轴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段伟 刘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目的:探讨CircFOXK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对miR-330-5p/SLC1A5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将人OC细胞系的SKOV3细胞分为NC组(未转染)、 si-CircFOXK2-NC组(转染si-CircFOXK2-NC)、si-CircFOXK2... 目的:探讨CircFOXK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对miR-330-5p/SLC1A5轴的调节机制。方法:将人OC细胞系的SKOV3细胞分为NC组(未转染)、 si-CircFOXK2-NC组(转染si-CircFOXK2-NC)、si-CircFOXK2组(转染si-CircFOXK2)、 si-CircFOXK2+anti-miR-330-5p-NC组(转染si-CircFOXK2和anti-miR-330-5p-NC)、si-CircFOXK2+anti-miR-330-5p组(转染si-CircFOXK2和anti-miR-330-5p)。qRT-PCR检测细胞中CircFOXK2、miR-330-5p、SLC1A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LC1A5蛋白表达水平;CCK-8检测SKOV3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KOV3细胞克隆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SK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CircFOXK2、miR-330-5p、SLC1A5三者的靶向关系。结果:与NC组和si-CircFOXK2-NC组相比,转染si-CircFOXK2组OC细胞中CircFOXK2、SLC1A5 mRNA水平及SLC1A5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miR-330-5p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anti-miR-330-5p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CircFOXK2+anti-miR-330-5p组细胞中SLC1A5 mRNA水平及SLC1A5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敲低CircFOXK2能够上调miR-330-5p表达,下调SLC1A5的表达,抑制O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CircFOXK2 miR-330-5p/SLC1A5 增殖 凋亡 迁移和侵袭
下载PDF
基于肠道微生物菌群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
20
作者 王海强 王思颖 +3 位作者 李冰琪 张萌 王瑶 郑丽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1-86,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变、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增加导致了疾病发生发展,以肠道菌群为导向的...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变、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增加导致了疾病发生发展,以肠道菌群为导向的治疗手段也逐渐增多。同时,由于药物干预未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在寻求替代疗法的过程中,针灸因其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来调节肠道功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因此,本研究旨在论述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并从调节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针灸 胃肠疾病 -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