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探析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欢 王康锋 +3 位作者 侯翰如 刘长宁 李明襄 张立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脑-肠轴学说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大脑与胃肠系统之间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作用于脑-肠轴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微生物-脑... 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脑-肠轴学说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大脑与胃肠系统之间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作用于脑-肠轴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微生物-脑-肠轴”作为切入点,提出从肠治脑的方法,探讨中医(中药、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微生物-脑-肠轴 道菌群 中药 针灸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探讨针刺治疗FC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48-0051,共4页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认为,针刺治疗FC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针刺可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来治疗FC。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肠道菌群...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认为,针刺治疗FC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针刺可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来治疗FC。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肠道菌群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针刺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治疗FC的作用机制,为针灸临床应用提供证据,为临床的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微生物-脑-肠轴 针刺 机制
下载PDF
微生物-脑-肠轴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慧 李恋秋 +2 位作者 周鑫 刘辉 叶海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149-3155,共7页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发生于脑卒中后,表现出脑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微生物-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微生物-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发生于脑卒中后,表现出脑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微生物-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微生物-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微生物-脑-肠轴在脑卒中后抑郁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卒中后抑郁 微生物-脑-肠轴 道菌群 益生菌 粪便移植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探讨益气解毒方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家霖 蔡冰洁 +7 位作者 戴玉豪 李淑婷 张可可 高艳华 张琪曼 张滢 沈建英 李韶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0,共10页
目的:从微生物-脑-肠轴(MGBA)角度探讨益气解毒方(YQ)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Q低、中、高剂量组(1、5、25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线栓法建立... 目的:从微生物-脑-肠轴(MGBA)角度探讨益气解毒方(YQ)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Q低、中、高剂量组(1、5、25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首先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是否建模成功并对YQ的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进行评价,再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比较大鼠MCAO造模前后及YQ给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该方作用可能相关的生物学通路。最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在脑和肠组织中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皮层区和结肠的病理变化,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YQ显著提高了MCAO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P<0.01),对在急性期由于富集病原体和机会致病菌引发的肠道微生物紊乱起到了较好调节作用,其中显著变化的微生物包括摩根氏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Adlercreutzia和安德克氏菌属等,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菌可能与脑内炎症调节密切相关。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炎症因子检测发现IS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与IL-17A显著升高(P<0.01),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6与IL-17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屏障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表明IS模型大鼠在脑、结肠组织中两者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给药组两者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破坏肠道屏障,增加肠道通透性。YQ可调节脑缺血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和改善肠道-血脑屏障的破坏,阻止脑组织因炎症导致的继发性级联损伤。微生物-脑-肠轴可能是其发挥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道菌群 微生物-脑-肠轴 缺血性卒中 16S rDNA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从脾胃论治偏头痛
5
作者 梁爽 成泽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3-157,共5页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为主要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重大困扰,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从经络、气血、情志、痰浊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医从脾胃论治偏头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道菌群 脾胃 偏头痛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下述中医治疗郁症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浩 赵杰 王铁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肠脑之间存在双向应答的互动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肠脑之间存在双向应答的互动机制。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在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西医药优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也不断凸显,中医药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式。“五脏致郁”学说一直是中医界所遵从的治疗郁症的准则与方向,心、肝、脾、肺、肾无论何脏不及或过极均会引发情志的不适,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发现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持久。文章通过对“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界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对郁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而影响抑郁情绪。从临床使用的抗抑郁中药制剂来看,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与研究成果,“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 中医药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下述中医治疗郁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姜浩 赵杰 王铁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 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西医药优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也不断凸显,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式。“五脏致郁”学说一直是中医界所遵从的治疗抑郁症的准则与方向,心、肝、脾、肺、肾无论何脏不及或太过,均会引发情志的不适,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发现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持久。文章通过对“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界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而影响抑郁情绪。从临床使用的抗抑郁中药制剂来看,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与研究成果,“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 中医药
下载PDF
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探析消食化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媛 王建成 齐洪军(审校)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92-896,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因素有关的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脑-肠互动异常已被证实可介导IBS的发病过程,食积作为主要的病理产物对IBS的进展产生推动作用。消食化滞...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因素有关的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脑-肠互动异常已被证实可介导IBS的发病过程,食积作为主要的病理产物对IBS的进展产生推动作用。消食化滞法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IBS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从功能联系、经络理论及病理分泌形态等方面重点阐述微生物-脑-肠轴理论下消食化滞法治疗腹泻型IBS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微生物-脑-肠轴 消食化滞法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从《内经》“脾胃同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峰 谭郡 +1 位作者 王丹 苏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综合征,可以引起复杂多样的共患病及继发病,对儿童及家庭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西医治疗此病有药物不良反应大、依赖耐性高等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该病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随着肠道微生态学说研究... 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综合征,可以引起复杂多样的共患病及继发病,对儿童及家庭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西医治疗此病有药物不良反应大、依赖耐性高等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该病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随着肠道微生态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微生物-脑-肠轴”在抽动障碍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微生物-脑-肠轴”理论,结合中医病理脾胃失调及治疗调和脾胃层面均能将肠道微生态与抽动障碍紧密联系起来,探讨脾胃运化气机失调在小儿抽动障碍发病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浅析《内经》“脾胃同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可行性,为抽动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中医药理论依据,开拓中医药理论辨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内经》 脾胃同论 抽动障碍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视角下色氨酸代谢介导的运动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若琳 漆正堂 刘微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5,共9页
近些年来,随着人体肠道微生物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的影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应运而生。色氨酸代谢可在微生物-肠-脑轴的多个水平上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运动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 近些年来,随着人体肠道微生物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的影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应运而生。色氨酸代谢可在微生物-肠-脑轴的多个水平上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运动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多样性、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发挥抗抑郁的效果,而这一过程与色氨酸代谢及其产物具有高度相关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对运动与微生物-肠-脑轴、色氨酸代谢及抑郁之间复杂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微生物-- 色氨酸代谢 抑郁症 微生物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鸿莉 第五永长 +1 位作者 刘奇 周源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且肠道菌群失衡可影响AD的病理进程与严重程度。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引起AD患者的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且肠道菌群失衡可影响AD的病理进程与严重程度。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引起AD患者的神经炎症和免疫系统失调。本文围绕肠道菌群与AD的关系以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A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微生物-肠-脑轴与AD病理机制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阿尔茨海默病 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肠道菌群参与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珒昭 马岩石 +6 位作者 王丹萍 张旭研 杨晓莹 于雁松 马隆凯 汤梦琪 许晓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3-391,共9页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因为其高自杀率及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脑通信功能紊乱可...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因为其高自杀率及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脑通信功能紊乱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病理机制,“微生物-肠-脑”轴是肠道菌群参与的肠道和大脑双向信息交流的通道。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抑郁症个体菌群特征和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发病关系的探索方面,提示维护健康的肠道菌群可能是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为抗抑郁活性物质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深入解释,也为益生菌在新的抑郁症治疗手段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微生物-- 道菌群 益生菌 精神障碍疾病
下载PDF
基于“心合小肠”理论探讨微生物-肠-脑轴与帕金森病抑郁的相关性
13
作者 陆婷钰 文晓东 +4 位作者 谭文澜 张永全 周明雪 吴纪添 胡芷颖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抑郁是其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延缓该疾病进展的难度较大。近年研究证明微生物-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复杂联系,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大脑间的双... 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抑郁是其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延缓该疾病进展的难度较大。近年研究证明微生物-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复杂联系,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大脑间的双向交流影响帕金森病抑郁的发展。中医“心合小肠”理论认为小肠功能失司可导致心主神明功能异常,这与肠-脑轴中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理论相通。通过论述“心合小肠”、微生物-肠-脑轴与帕金森病抑郁之间的相关性,丰富“心合小肠”现代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抑郁探索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心合小 微生物--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詹晨阳 黄秋霞 +4 位作者 张婷 阮晶 袁莉 苏梓健 胡跃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77-82,共6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式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VaD为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VaD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关注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在抑郁症、脑卒中、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内环境的紊乱与VaD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VaD的发生发展,还能够利用肠-脑轴的突触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靶点调控,从而参与Va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药介导的脑肠交互作用与V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中药单药及复方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稳态有关。中医扶阳学派弟子胡跃强教授善于运用“温肺降浊”的扶阳法论治VaD,并总结出其经验方“温肺降浊方”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此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温肺降浊方 血管性痴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探索神经递质在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梁飞 孙逸初(综述) 夏铀铀(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85-689,共5页
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是由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网络,为揭示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脑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倾向于探索菌群通过免疫系统对脑肿瘤的... 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是由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网络,为揭示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脑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倾向于探索菌群通过免疫系统对脑肿瘤的影响,而忽视了MGBA组成的多元性。本文重新审视了MGBA理论,重点关注肠道菌群对脑内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上述神经递质调控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机制。旨在深化对肠道菌群与脑恶性肿瘤间关系的理解,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微生物-- 神经递质 道菌群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怡婷 郑凯旋 李茂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45-48,8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特征的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研究表明胃肠道能够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GBA)与大脑进行双向沟通,这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已有研究发现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特征的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研究表明胃肠道能够通过微生物-肠-脑轴(MGBA)与大脑进行双向沟通,这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已有研究发现AD患者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发生改变,导致各神经递质和微生物产物变化,进而影响大脑功能,这可能是AD的潜在病理。微生物介导调节大脑功能的途径有神经、免疫、代谢和内分泌等,能影响肠上皮屏障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研究基于肠道微生物这一新靶点,提出益生菌、饮食和粪便微生物移植等治疗方式。本综述将主要阐述肠道微生物通过神经、免疫和代谢等途径对大脑的影响,并总结潜在的以微生物为靶点的治疗方式,以期为A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微生物 微生物-- 益生菌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肝郁脾虚证与微生物-脑-肠轴相关性及逍遥散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浩 王少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93-200,共8页
心理应激(压力)正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慢性难治性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应激反应可归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相关学者认为中医肝主疏泄是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慢性或反复的心理应激,机... 心理应激(压力)正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临床慢性难治性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应激反应可归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相关学者认为中医肝主疏泄是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慢性或反复的心理应激,机体可由最初的抑郁、焦虑情绪行为的改变,逐渐出现胃肠功能不适,这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乘克脾土-肝郁脾虚(肝脾不调)形成过程相似,肝郁脾虚亦为心理应激相关性疾病常见中医证候,具有疏肝健脾功效的逍遥散已成为抗应激的经典方药。现代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不但参与消化道的运动、结构与功能,还可通过脑-肠轴影响宿主的大脑功能与行为,微生物-脑-肠轴已成为心理应激引发机体出现胃肠道症状和大脑行为异常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心理应激,探讨了肝郁脾虚证与微生物-脑-肠轴的相关性及逍遥散的干预机制,以丰富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肝郁脾虚证 慢性心理应激 微生物-脑-肠轴
原文传递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三部穴位干预法治疗内脏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茜 曾阳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20-26,共7页
目的:观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三部穴位干预法治疗内脏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月于本院内脏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埋线头穴组以及联用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观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三部穴位干预法治疗内脏型肥胖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月于本院内脏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线组、埋线头穴组以及联用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埋线组对脐周八穴进行埋线治疗;埋线头穴组在埋线组基础上针刺头穴(选择正中线和额旁1、2与3线);联用组在埋线头穴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分析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腹部脂肪厚度与内脏脂肪指数(VAI),再检测粪便肠道菌群丰度以及血脂相关指标。结果:一般体脂参数方面,联用组在BMI、WHR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WC仅低于埋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埋线头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部脂肪厚度、VAI比较,联用组在两项指标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丰度,联用组在拟杆菌门、变形菌纲、产碱杆菌科与巨球型菌属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厚壁菌门低于埋线组、丁酸弧菌属高于埋线组,而与埋线头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梭菌纲和伯克菌目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相关水平,联用组在TC、血清内脂素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I指数与TC、血清内脂素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P、拟杆菌门、变形菌纲、产碱杆菌科和巨球型菌属呈现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穴位干预法干预内脏型肥胖,可以降低体质量、腹围,减少内脏脂肪厚度,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道菌群 针刺 内脏型肥胖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机制与孤独症谱系障碍
19
作者 韦金盈(综述) 方晓慧 +1 位作者 陈嘉怡 张金萍(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00-407,共8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肠道微生物不仅与ASD的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也可能参与ASD的发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与ASD的临床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肠道微生物不仅与ASD的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也可能参与ASD的发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与ASD的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微生物-肠-脑轴”可能的作用方式有代谢途径、迷走神经激活途径、免疫激活途径,影响着ASD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治疗ASD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可为微生物干预法治疗ASD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微生物 微生物-- 益生菌 粪菌移植
下载PDF
脑-肠-微生物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嘉辉 林强 +2 位作者 梁世洋 宋俊良 王景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3-1409,共7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是脑-肠轴信号传导的关键调节因子,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神经元、内分泌、代谢和免疫通路,从而促进肠道和大脑之间的持续双向交流。这种大脑和肠道之间的持续双向交流被定义为脑-肠轴。目前认为脑-肠-微生物...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是脑-肠轴信号传导的关键调节因子,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神经元、内分泌、代谢和免疫通路,从而促进肠道和大脑之间的持续双向交流。这种大脑和肠道之间的持续双向交流被定义为脑-肠轴。目前认为脑-肠-微生物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调控脑-肠-微生物轴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也无有效治疗方法。粪菌移植是将粪便细菌从健康个体移植到接受者体内,本质是通过调控脑-肠-微生物轴以治疗疾病,是目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针对肠道微生物群、脑-肠-微生物轴紊乱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影响以及粪菌移植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微生物 治疗 易激综合征 粪菌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