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边界层溶解氧通量原位观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尚公 于新生 +1 位作者 赵广涛 张晓东 《海洋技术学报》 2017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海底边界层是溶质和悬浮颗粒物在海床与水体间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沉积物质的主要成岩作用区,对海洋、湖泊有着重要的生物、化学、地质学意义。底栖溶解氧消耗速率是评估早期碳矿化作用的重要指示剂,也是研究元素循环周转的重要指标。... 海底边界层是溶质和悬浮颗粒物在海床与水体间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沉积物质的主要成岩作用区,对海洋、湖泊有着重要的生物、化学、地质学意义。底栖溶解氧消耗速率是评估早期碳矿化作用的重要指示剂,也是研究元素循环周转的重要指标。溶解氧通量原位监测技术是获取底栖溶解氧消耗速率、了解化学物质输运机制,进而研究底栖生态系统、环境污染影响、生物地球化学进程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溶解氧观测方法在效率和准确度上的局限性,介绍了目前底边界层原位氧通量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包括底栖培养室、微电极剖面、涡动相关技术和平面光极系统在内的观测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各自的不足与局限,提出了今后需要关注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沉积物-水界面 底栖培养室 微电极剖面 涡动相关 平面光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