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蛋白酶S对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白莉艳 类延娜 +1 位作者 成宪武 李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 S)对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在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Cat^(S+/+)组)和CatS基因敲除雄性小鼠(Cat^(S-/-)组)建立下肢缺血模型,每组8只,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即刻、1天、4天、7天、14天、21天血...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 S)对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在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Cat^(S+/+)组)和CatS基因敲除雄性小鼠(Cat^(S-/-)组)建立下肢缺血模型,每组8只,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即刻、1天、4天、7天、14天、21天血流进行比较分析。再将Cat^(S+/+)组小鼠,分为正常对照亚组、选择性CatS抑制剂(LHVS)亚组、非选择性CatS抑制剂(E64d)亚组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亚组,每组2只,观察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情况。用免疫荧光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D31标记微管腔形成情况。结果:(1)Cat^(S-/-)组小鼠明显抑制下肢血流的恢复。用激光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下肢血流,缺血与非缺血下肢血流比值统计结果显示:Cat^(S-/-)组小鼠术后第7、14、21天缺血下肢血流恢复均明显慢于Cat^(S+/+)组(P均<0.05)。(2)Cat^(S-/-)组小鼠的主动脉环中生长出来的微管腔与Cat^(S+/+)组小鼠比较明显减少,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3)LHVS、E64d以及GM6001亚组分别与正常对照亚组比较,均明显抑制主动脉环微管腔的形成,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主动脉环培养形成的微管腔由内皮细胞组成。结论:Cat S在缺血性血管再生中发挥有益的作用,不但增加了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数量,并且促进了缺血下肢的血流恢复。这些结果为寻找下肢缺血性血管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类 微管腔 血管再生
下载PDF
基于超高Q值回音壁模式微管腔的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建鹏 柴明钢 +7 位作者 王梦宇 薛彩军 谢成峰 谭庆贵 魏斌 吴凌峰 吴涛 伏燕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3,共8页
研发低功耗、微型化的电流传感器有利于实现电流状态的智能监测,在风力发电、智能电网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前景。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管腔的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首先通过电弧放电法在薄壁石英管中制备了回音壁模式微管... 研发低功耗、微型化的电流传感器有利于实现电流状态的智能监测,在风力发电、智能电网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潜在应用前景。提出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微管腔的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首先通过电弧放电法在薄壁石英管中制备了回音壁模式微管腔,模式谱稳定激发且规则,品质因子Q值达到3.45×10^(7)。其次,在微管腔中填充Fe_(3)O_(4)纳米粒子磁流体并插入Cu丝,构建非接触式电流检测环境,当通入的电流强度发生改变时,与Fe_(3)O_(4)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微管腔的磁热效应,进而影响微管腔的折射率与体积。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电流从0增加到30 mA时,微管腔的谐振波长漂移了0.0973 nm,谐振波长的相对漂移量与电流的平方成线性关系,灵敏度达到10.811 nm/A^(2),探测极限达到2.936×10^(-9)A^(2)/nm。所设计的电流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探测极限低、体积小、不受电磁干扰影响等优势,为微腔在非接触式电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学 微管腔 磁热效应 电流检测 传感
原文传递
基于液芯MTC的低浓度血液葡萄糖光学传感器研究
3
作者 范洪强 张帅 万洪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8-455,共8页
为了实现超低样本体积、高灵敏度的血液葡萄糖浓度检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液芯微管腔(MTC)的壁厚和直径对回音壁模式(WGM)共振特性的影响。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备了MTC,通过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实现MTC和锥形光纤的高精度耦合以及WG... 为了实现超低样本体积、高灵敏度的血液葡萄糖浓度检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液芯微管腔(MTC)的壁厚和直径对回音壁模式(WGM)共振特性的影响。利用熔融拉锥法制备了MTC,通过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实现MTC和锥形光纤的高精度耦合以及WGM共振谱的激发,并对MTC进行表面功能化和过耦合方法以提高灵敏和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化的液芯MTC传感器取得的灵敏度约为0.911pm/(mmol·L^(-1)),线性度为0.988;该低浓度血液葡萄糖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很高。这一结果对运动员训练中血糖的实时、快速监测,保障运动安全性和持久性等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低浓度葡萄糖检测 表面功能化 微管腔 光学传感 回音壁模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Large cavernous hemangioma in the cecum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ileocecal resec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Jung Wook Huh Sang Hyuk Cho +1 位作者 Jae Hyuk Lee Hyeong Rok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6期3319-3321,共3页
A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cecum is a rare vascular malformation but is clin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massive bleeding.We report a case of a large cavernous hemangioma with pericolic inf iltrat... A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cecum is a rare vascular malformation but is clin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massive bleeding.We report a case of a large cavernous hemangioma with pericolic inf iltration in the cecum which was removed successfully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rnous hemangioma CECUM Laparoscopic surgery
下载PDF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ncer
5
作者 A. H. Hlscher Ch. Gutschow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Thoracoscopic esophagectomy is only established in some centers and a?ords a cervical anasto- mosis because intrathoracic anastomosis as a routine is technically too di?cult. Laparoscopic mobilisation of the stomach (... Thoracoscopic esophagectomy is only established in some centers and a?ords a cervical anasto- mosis because intrathoracic anastomosis as a routine is technically too di?cult. Laparoscopic mobilisation of the stomach (gastrolysis)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of esophageal cancer. This procedure reduces the stress of the two cavity operation for the patient and allow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arable gastric conduit like by open surgery. The technique of laparoscopic gastrolysis as prepa- ration for transthoracic en bloc esophagectomy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brie?y mentio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cance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LAPAROSCOPY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江欢 朱伟杰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2-397,共6页
胚胎在输卵管的生理活动受众多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输卵管上皮、胚胎的生物活性物质表达异常,以及输卵管管腔微环境异常,可导致胚胎错误种植于输卵管上皮。输卵管、胚胎和管腔微环境在分子水平通过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关联形成特定的... 胚胎在输卵管的生理活动受众多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输卵管上皮、胚胎的生物活性物质表达异常,以及输卵管管腔微环境异常,可导致胚胎错误种植于输卵管上皮。输卵管、胚胎和管腔微环境在分子水平通过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关联形成特定的复杂网络,该网络发生紊乱或被破坏,构成输卵管妊娠发病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 胚胎 管腔环境
原文传递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受体CCR1和CCR5在人附睾中的表达
7
作者 马斌芳 孙质健 +4 位作者 赵洁 魏金花 程胖 冯潇 李臻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791-798,共8页
目的:探讨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受体CCR1、CCR5在成人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RT-PCR检测CCR1和CCR5 mRNA在成人附睾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R1和CCR5在人附睾中的细胞定位,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别检测R... 目的:探讨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受体CCR1、CCR5在成人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RT-PCR检测CCR1和CCR5 mRNA在成人附睾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R1和CCR5在人附睾中的细胞定位,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别检测RANTES与CCR1及CCR5的共定位情况。结果:在人附睾组织中获得了RANTES受体CCR1、CCR5的cDNA片段,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CR1表达于输出小管的纤毛细胞,附睾管的顶细胞和基细胞;CCR5表达于附睾输出小管的纤毛细胞以及全部附睾管上皮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显示RANTES分别与CCR1和CCR5的阳性信号在输出小管的纤毛细胞、附睾管的顶细胞和基细胞共存。结论:CCR1和CCR5在附睾上皮有表达,且与RANTES共定位,推测RANTES可能通过其受体在附睾中起作用,从而为精子成熟和储存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附睾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 CCR1 CCR5 附睾管腔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