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掺杂BiVO_4微米片的水热合成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国聪 金真 +2 位作者 张喜斌 李险峰 刘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4,共8页
以Bi(NO3)3.5H2O、NaVO3和Cu(NO3)2.3H2O为原料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u/BiVO4微米片晶体。采用XRD、XPS、SEM、HRTEM、UV-Vis、比表面积测试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0 g CTAB辅助水热法... 以Bi(NO3)3.5H2O、NaVO3和Cu(NO3)2.3H2O为原料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u/BiVO4微米片晶体。采用XRD、XPS、SEM、HRTEM、UV-Vis、比表面积测试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0 g CTAB辅助水热法能够合成结晶度高且形貌规整的单斜白钨矿Cu/BiVO4微米片晶体,其长度为1.0~2.0μm,宽度为0.5~2.0μm,厚度在200~300 nm内。相比BiVO4颗粒,片状Cu/BiVO4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发生了稍许红移,具有较小的能带隙。光催化结果说明,5.0wt%Cu/BiVO4微米片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其速度常数k为5.89×10–2/min,可见光照射10 mg/L亚甲基蓝溶液60 min的光解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Cu BIVO4 微米片 光催化
下载PDF
Ni(OH)_2亚微米片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夏金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1-303,共3页
以Ni(NO3)2.6H2O和NaOH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氢氧化镍亚微米片。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氢氧化镍亚微米片作为正极材料做成电池,考察了水热反应pH值对其电化学性能... 以Ni(NO3)2.6H2O和NaOH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氢氧化镍亚微米片。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氢氧化镍亚微米片作为正极材料做成电池,考察了水热反应pH值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微米片 水热合成
下载PDF
GaN微米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余春燕 翟化松 申艳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6-2191,2197,共7页
通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金属Ga和NH3为原料,在Si(100)衬底和蓝宝石衬底上采用催化剂Ni合成了GaN微米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ray能谱仪(EDS)、光致发光谱(PL)和霍尔效应测试仪(HMS-3000)对... 通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金属Ga和NH3为原料,在Si(100)衬底和蓝宝石衬底上采用催化剂Ni合成了GaN微米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ray能谱仪(EDS)、光致发光谱(PL)和霍尔效应测试仪(HMS-3000)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成的微米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样品在360 nm处有一近带边紫外发射峰,在676 nm处有一个因缺陷引起的弱的红光发射峰;不同衬底上产物GaN的电学性能有所不同。最后,对本实验所得的GaN微米片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微米片 SI衬底 蓝宝石衬底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In_2O_3介孔微米片的水热法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4
作者 宋玉哲 刘斌 +1 位作者 刘国汉 韩根亮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7期59-60,65,共3页
利用水热法结合热处理技术,以In(NO_3)3、蔗糖和Na_2SO_4为原料制备了In_2O_3六边形微米片。微米片为立方相多晶结构,直径达到十余个微米、厚度仅有100~150 nm,内部多孔。微米片的氮气吸脱附等温线表明材料属于介孔材料,孔径分布于25~12... 利用水热法结合热处理技术,以In(NO_3)3、蔗糖和Na_2SO_4为原料制备了In_2O_3六边形微米片。微米片为立方相多晶结构,直径达到十余个微米、厚度仅有100~150 nm,内部多孔。微米片的氮气吸脱附等温线表明材料属于介孔材料,孔径分布于25~125 nm,产物的BET比表面积只有12.8 cm3/g,可能是表面颗粒覆盖了内部孔洞造成。分析了材料的生长机理,认为SO_42-的配位作用既减缓了前驱体的生长速度,又使前驱体颗粒相互组装形成微米片,蔗糖改善了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微米片 水热法 多孔材料 生长机理
下载PDF
Ag_2CO_3/BiVO_4复合微米片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机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仁月 吴榛 +4 位作者 白羽 余长林 李家徳 舒庆 杨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9-527,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粒径为1~2μm的BiVO_4微米片,然后在微米片表面沉积不同含量的Ag_2CO_3颗粒,制备Ag_2CO_3/BiVO_4复合微米片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 采用水热法制备粒径为1~2μm的BiVO_4微米片,然后在微米片表面沉积不同含量的Ag_2CO_3颗粒,制备Ag_2CO_3/BiVO_4复合微米片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PL)光谱、瞬态光电流-时间响应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可见光为光源,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进行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适量Ag_2CO_3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改善催化剂的表面性能。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复合10%(w/w)Ag_2CO_3时,Ag_2CO_3/BiVO_4光催化活性最佳,比纯BiVO_4提高4.4倍。光致发光(PL)光谱、瞬态光电流-时间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复合Ag_2CO_3能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活性氧物质为空穴和羟基自由基。Ag_2CO_3/BiVO_4复合光催化剂活性提高的原因,是较宽带隙的Ag_2CO_3与较窄带隙的BiVO_4形成的异质结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同时两者适宜的能带结构保证产生更多的空穴,从而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4微米片 异质结 可见光 Ag2CO3 空穴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FeSiAl微米片的电磁和微波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永搏 唐丽云 +3 位作者 徐飞 位建强 乔亮 王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62,共5页
FeSiAl 不规则颗粒在酒精溶剂中球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0μm左右厚度为1μm左右的FeSiAl微米片,然后用硅烷偶联剂对微米片表面进行包裹处理。用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光谱仪对包裹和未包裹样品做形貌观测和元素分析,并将样品制备成45%(... FeSiAl 不规则颗粒在酒精溶剂中球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0μm左右厚度为1μm左右的FeSiAl微米片,然后用硅烷偶联剂对微米片表面进行包裹处理。用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光谱仪对包裹和未包裹样品做形貌观测和元素分析,并将样品制备成45%(体积分数)的石蜡复合材料,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在0.1-18 GHz范围内的电磁参数,发现包裹和未包裹样品的复数磁导率曲线基本重合,但包裹后样品的复数介电常数有很明显的下降。微波传输理论计算表明,包裹后样品在L-S波段具有更优越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微米片 表面修饰 微波吸收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氧化铝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桂然 曾小亮 +1 位作者 王德 孙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8,共6页
以二维Al_2O_3微米片为填料,采用涂布技术制备了高导热的Al_2O_3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仪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导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 以二维Al_2O_3微米片为填料,采用涂布技术制备了高导热的Al_2O_3微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仪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导热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Al_2O_3微米片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Al_2O_3微米片添加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1.08 W/(m·K),而无规则Al_2O_3填充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只有0.61 W/(m·K)。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Al_2O_3微米片含量的增加略微有所增大,力学性能略微低于无规则Al_2O_3填充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微米片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下载PDF
二维微米片复合材料取向调控电树枝生长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远翔 胡德雄 +3 位作者 张云霄 张灵 滕陈源 黄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得到二维微米片取向角度对复合电介质中电树枝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分形介质的WZ模型,研究了不同微米片取向角度、生长概率指数、放电阈值电压下,电树枝的生长和分形维数特性。分析了二维微米片取向角度变化引起电场强度变化的原因... 为得到二维微米片取向角度对复合电介质中电树枝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分形介质的WZ模型,研究了不同微米片取向角度、生长概率指数、放电阈值电压下,电树枝的生长和分形维数特性。分析了二维微米片取向角度变化引起电场强度变化的原因,并解释了微米片对电树枝生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微米片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取向时,电树枝的分形维数最大,且最不容易击穿。随着微米片与电场方向形成的夹角减小,电树枝的分形维数和击穿时间均减小。随着生长概率指数或阈值电压增大,电树枝的分形维数减小,且对不同取向角度微米复合电介质中电树枝分形维数的影响增大。当微米片取向角度为垂直于电场方向时,电场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随微米片取向角度增大,电场集中在微米片两端,且相邻微米片越接近的地方场强越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Z模型 二维微米片 电树枝 取向角度 电场分布
下载PDF
软模板法制备六瓣状氧化铝微米片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凯 高本征 +2 位作者 龚旻 罗波 范锦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8-71,共4页
以Al_(2)(SO_(4))_(3)作为铝源,利用P123与乙二醇作为软模板,通过调控Al_(2)(SO_(4))_(3)浓度和溶剂热反应时间合成了具有六瓣状结构的水合氢离子明矾石微米片。产物经800℃高温处理后得到六瓣状结构氧化铝微米片。实验结果表明,在Al_(2... 以Al_(2)(SO_(4))_(3)作为铝源,利用P123与乙二醇作为软模板,通过调控Al_(2)(SO_(4))_(3)浓度和溶剂热反应时间合成了具有六瓣状结构的水合氢离子明矾石微米片。产物经800℃高温处理后得到六瓣状结构氧化铝微米片。实验结果表明,在Al_(2)(SO_(4))_(3)浓度为0.4 mol/L,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得到的六瓣状结构水合氢离子明矾石形貌较好,片层直径约为5.5μm,厚度约为1.6μm,且经过800℃处理后仍能保持完整的六瓣状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800℃处理后所得到的产物为γ-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瓣状结构 微米片 软模板 γ-Al_(2)O_(3)
下载PDF
碱式硫酸锌微米片增强氟碳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
10
作者 武文东 王立达 +2 位作者 孙文 王随林 刘贵昌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5-590,共6页
以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为原料,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合成了碱式硫酸锌(ZSH)微米片,并将其作为填料嵌入氟碳(FC)清漆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ZSH微米片的健... 以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为原料,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合成了碱式硫酸锌(ZSH)微米片,并将其作为填料嵌入氟碳(FC)清漆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ZSH微米片的健结构、形貌和组分。对比了不同ZSH的质量分数时在紫铜上所得FC-ZSH复合涂层的剖面结构、ZSH分布情况及腐蚀防护性能。结果表明,所得ZSH呈典型的六方片状晶体结构,表面光滑、无缺陷。ZSH在FC-ZSH复合涂层中均匀分布,令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增强,尤以ZSH质量分数为10%时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锌 微米片 化学浴沉积 氟碳涂层 紫铜 腐蚀防护
下载PDF
溶液法制备层状(NH4)2V3O8微米片及其光热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塨凡 葛万银 +2 位作者 常哲 刘纯 焦思怡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近年来,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结构在光热治疗癌症应用方面被广泛关注.开发出一种简单合成工艺并可获得良好光热效应的材料,已经成为一个很活跃的研究课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合成二维层状结构的(NH4)2V3O8微米片的溶液方法.将硫代乙酰胺(TAA... 近年来,二维层状材料因其独特结构在光热治疗癌症应用方面被广泛关注.开发出一种简单合成工艺并可获得良好光热效应的材料,已经成为一个很活跃的研究课题.本文发展了一种合成二维层状结构的(NH4)2V3O8微米片的溶液方法.将硫代乙酰胺(TAA)加入NH4VO3溶液中,通过成核以及核长大即可得到(NH4)2V3O8微米片,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提出了一种(NH4)2V3O8的形成机理,TAA作为还原剂,将一部分五价钒还原为四价,从而形成具有混合价态的(NH4)2V3O8;此外,还在近红外诱导下,对于(NH4)2V3O8微米片进行了光热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浓度为2mg/mL的(NH4)2V3O8微米片,在光功率密度为1W/cm^2的红外光照射下温升可达32.11℃,且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通过计算得到其光热转换效率可达55.46%.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NH4)2V3O8微米片的简单溶液法,并且验证(NH4)2V3O8微米片在红外诱导光热效应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2V3O8微米片 简单溶液法 光热治疗 光热转换效率
下载PDF
单分散铋铁氧体微米片的制备及其磁学和光催化活性
12
作者 李文强 刘顺 +3 位作者 许铭冬 银辉 杨志逸 尹思敏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30-735,共6页
为实现铋铁氧体微纳米晶体的形貌尺寸调控,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实现了单分散BiFeO_(3)(BFO)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FO样品为规则圆片状单分散单晶颗粒,其直径约2μm,厚度约250nm,表面... 为实现铋铁氧体微纳米晶体的形貌尺寸调控,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实现了单分散BiFeO_(3)(BFO)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FO样品为规则圆片状单分散单晶颗粒,其直径约2μm,厚度约250nm,表面光滑;样品的形貌和晶相演变取决于水热反应中矿化剂NaOH的浓度。该BFO样品在120min内对1×10^(-5) mol/L亚甲基蓝(MB)水溶液的催化降解效率为93.8%,同时其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铁磁性,为后续深入研究光催化材料的磁性回收提供了可能性。研究结果对新型磁性催化类功能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eO_(3) 微米片 单分散 光催化 磁性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六边形微米片状α-Fe_2O_3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丽宏 陈云贵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14-2018,共5页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α-Fe2O3六边形微米片。将NaOH溶解在PEG400和蒸馏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制备Fe(OH)3,利用Fe(OH)3在碱液中的热分解和再结晶反应制得α-Fe2O3。通过XRD、SEM手段对比分析PEG400和水热反应时碱液浓度对产物成分和形貌的...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α-Fe2O3六边形微米片。将NaOH溶解在PEG400和蒸馏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制备Fe(OH)3,利用Fe(OH)3在碱液中的热分解和再结晶反应制得α-Fe2O3。通过XRD、SEM手段对比分析PEG400和水热反应时碱液浓度对产物成分和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制备过程中使用PEG400,且水热反应时碱液浓度为2.5 mol/L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合成α-Fe2O3六边形微米片。不使用PEG400时产物为α-FeOOH纳米棒;使用PEG400时产物的成分和形貌均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大而变化,碱液浓度从1 mol/L增加到2.5 mol/L,产物成分由α-FeOOH逐渐变为α-Fe2O3,形貌由条状变为六边形片状。可见,PEG400的使用和水热反应时碱液浓度的合理选择对形成六边形片状α-Fe2O3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合成的α-Fe2O3六边形微米片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初始可逆容量为6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微米片 水热工艺 碱液浓度
原文传递
ZnO微米片修饰TiO2纳米晶复合薄膜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敏仪 王海 +3 位作者 刘勇 利明 黄烘 沈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1,共4页
通过阴极电沉积工艺,成功地将随机辐射取向分布的ZnO微米片作为散射层自组装在TiO2纳米晶(TN)薄膜表面上.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400~800nm光谱范围内ZnO微米片的光散射性能.结果表明,在ZnO微米片-TiO2纳米晶(ZT)复合薄膜中,ZnO微米片层对... 通过阴极电沉积工艺,成功地将随机辐射取向分布的ZnO微米片作为散射层自组装在TiO2纳米晶(TN)薄膜表面上.用分光光度计研究了400~800nm光谱范围内ZnO微米片的光散射性能.结果表明,在ZnO微米片-TiO2纳米晶(ZT)复合薄膜中,ZnO微米片层对入射光具有非常出色的光散射能力.同时用ZT复合薄膜制备的染料敏化电池相对于单独用TN薄膜制备的电池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微米片 TIO2纳米晶 电沉积
原文传递
单晶金微米片的电磁场增强及伴随的SERS效应
15
作者 韩珍珍 孙玉蝶 +2 位作者 张莉 杨良保 刘洪林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我们通过SERS的方法研究了单个金微米片表面不同区域的电磁场增强。首次对单个金属粒子采用拉曼区域成像的方法为电磁场增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用结晶紫作为探针分子,通过对金微米六边形及截断的金微米三角形的SERS研究,直接证明金... 我们通过SERS的方法研究了单个金微米片表面不同区域的电磁场增强。首次对单个金属粒子采用拉曼区域成像的方法为电磁场增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用结晶紫作为探针分子,通过对金微米六边形及截断的金微米三角形的SERS研究,直接证明金属粒子的边和角比面的电磁场增强更强。排除分子吸附、杂质干扰、晶体缺陷、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得出金微米片上电磁场增强的强弱顺序是角#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磁场增强 成像 微米片
原文传递
片状、球形及枝晶结构Co颗粒的可控制备与吸波机制研究
16
作者 张栋 王康军 陈娜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铁磁金属颗粒可以实现电磁特性的有效调控,但颗粒局部团聚会诱发涡流效应,限制材料吸波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简单温和的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二维片状、三维球形以及枝晶形貌的Co颗粒.与球形及枝晶颗粒相比,Co微米片在C~Ku(4~18 GHz... 铁磁金属颗粒可以实现电磁特性的有效调控,但颗粒局部团聚会诱发涡流效应,限制材料吸波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简单温和的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二维片状、三维球形以及枝晶形貌的Co颗粒.与球形及枝晶颗粒相比,Co微米片在C~Ku(4~18 GHz)波段呈现出强、宽、薄的吸波特性.SEM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Co微米片直径为12~78μm,厚度为0.1~0.5μm,VSM测量表明Co微米片具有优异的静态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高达148.6 A·m^(2)/kg,矫顽力为0.96 A/m.电磁性能测试表明Co微米片具有强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以其为填料时,最强反射损耗(RL max)在5.0 GHz处高达62.77 dB,有效吸收带宽1.2 GHz,涂层厚度仅为2.37 mm.Co微米片吸收频带宽(完全覆盖C、X和Ku波段),反射损耗强,匹配厚度薄,为合理设计薄、轻、宽、强的电磁波吸收剂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微米片 磁性材料 溶剂热法 微波吸收
下载PDF
微片结构Gd_3GaO_6:Eu^(3+)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17
作者 罗辛茹 周立群 +4 位作者 李玲 宋荷娟 洪菲 王孜 伍珍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以柠檬酸为燃烧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燃烧固相法制备Gd3GaO6:Eu3+新型荧光粉.利用X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分别对热处理后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00℃燃烧10min并在1 200℃热处理5h即可获得产物Gd3GaO6... 以柠檬酸为燃烧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燃烧固相法制备Gd3GaO6:Eu3+新型荧光粉.利用X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分别对热处理后产物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00℃燃烧10min并在1 200℃热处理5h即可获得产物Gd3GaO6:Eu3+,其空间点群为P21(4),形貌为微米片结构;产物的特征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 D0→7FJ(J=1,2,3,4)跃迁,其中在616nm处发射最强,为Eu3+的5 D0→7 F2的特征红色发射;宽激发带主要来自于O2-→Eu3+的荷移跃迁吸收.该产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固相法 Gd3GaO6 Eu3+ 微米片 荧光
下载PDF
High Sensitivity Submicron Scale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Perovskite Nanoplatelet Lasers
18
作者 ZHAO Ruofan TAO Jianxun +7 位作者 XI Yuying CHEN Jiangzhao JI Ting WANG Wenyan WEN Rong CUI Yanxia CHEN Junsheng LI Guohui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1520,共10页
Submicron scale temperature sensors are crucial for a range of applications,particularly in micro and na-noscale environments.One promising solution involves the use of active 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microresonato... Submicron scale temperature sensors are crucial for a range of applications,particularly in micro and na-noscale environments.One promising solution involves the use of active 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microresonators.These resonators can be remotely excited and read out using free-space structures,simplifying the process of sensing.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submicron-scale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a remarkable sensitivity up to 185 pm/℃based on a trian-gular MAPbI3 nanoplatelet(NPL)laser.Notably,as temperature changes,the peak wavelength of the laser line shifts lin-early.This unique characteristic allows for precise temperature sensing by tracking the peak wavelength of the NPL laser.The optical modes are confined within the perovskite NPL,which measures just 85 nm in height,due to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Our NPL laser boasts several key features,including a high Q of~2610 and a low laser threshold of about 19.8μJ·cm^(−2).The combination of exceptional sensitivity and ultra-small size makes our WGM device an ideal candidate for integration into systems that demand compact temperature sensors.This advancement paves the way for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small temperature sensors,opening new possibilities across various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sensor submicron scale perovskite nanoplatelet
下载PDF
ZnO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英文)
19
作者 张克华 王俊海 +1 位作者 谷翠萍 黄家锐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空气中直接加热氧化锌片成功制备出ZnO纳米线/纳米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分别能够获得紧密排列的ZnO纳米线和纳米片.ZnO纳米线和纳米片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厚度约为280 nm.室温光致发光测试研究表明其最大可见发射波... 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空气中直接加热氧化锌片成功制备出ZnO纳米线/纳米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分别能够获得紧密排列的ZnO纳米线和纳米片.ZnO纳米线和纳米片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厚度约为280 nm.室温光致发光测试研究表明其最大可见发射波长在508 nm.该研究工作为纳米器件研制提供了一种简单直接氧化方法,可望高产率制备高质量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片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线 氧化锌微米片 光致发光
下载PDF
Control-Growth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Low-Dimensional Bi2Fe4O9 Crystals
20
作者 梁少伟 杨晴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66-570,I0002,共6页
Low-dimensional Bi2Fe4O9 nanosheets and microrods have been selectively prepared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 from which the growth of the Bi2Fe4O9 crystal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vari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tru... Low-dimensional Bi2Fe4O9 nanosheets and microrods have been selectively prepared by a solvothermal method, from which the growth of the Bi2Fe4O9 crystal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vari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nanosheets are mainly exposed by {001} facets while the microrods are exposed by {110} facets. Ab- sorption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two bandgaps observed for both nanosheets (at 1.9 and 1.55 eV) and microrods (1.7 and 1.45 eV), and they both would be available for the sunlight photocatalysis e ciently due to the intensive absorption ability in a wide region. Photocatalytic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overall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rods is prior to that of the nanosheet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bandgaps and exposed facets. The present report provides a useful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ling growth of nanostructures and/or microcrystals besides the pres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Bi2Fe4O9 crystals with diflerent bandgaps and facets that would be able to tune the corresponding photocatalytic ability sel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Fe4O9 Nanosheet Microrod Control growth Photocataly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