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微粒子发光免疫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灰区结果的临床应用评价
1
作者 贺静 常欣魁 孟彦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评价梅毒特异性抗体化学微粒子发光免疫(CMIA)法S/CO 1~10的灰区结果在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进行梅毒CMIA检测的患者119907例,从中选取两次CMIA法S/CO 1~10的患者602例纳入研究,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目的评价梅毒特异性抗体化学微粒子发光免疫(CMIA)法S/CO 1~10的灰区结果在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进行梅毒CMIA检测的患者119907例,从中选取两次CMIA法S/CO 1~10的患者602例纳入研究,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该研究的确认试验,同时使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疾病活动度。按CMIA法S/CO的区间将患者分为3组(CMIA法S/CO 1~3组399例,CMIA法S/CO>3~6组136例,CMIA法S/CO>6~10组67例),随后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0~3岁组139例,>3岁组463例),对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119907例进行梅毒CMIA检测的患者中,两次CMIA法初筛S/CO 1~10的标本共602例,阳性检出率为5.02‰。其中,TPPA复检阳性结果例数为186例(30.9%),16例(2.7%)为弱阳性;RPR阳性例数为7例(1.2%)。CMIA法分组统计中,CMIA法S/CO 1~3组TPPA阳性率明显低于CMIA法>3~6组及CMIA法>6~1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阳性率亦显示,CMIA法S/CO 1~3组明显低于CMIA法S/CO>6~10组(0.3%vs.4.5%,P<0.05)。0~3岁组CMIA法S/CO低于>3岁组[1.53(1.27,2.24)vs.2.30(1.48,4.15),P<0.05],0~3岁组TPPA阳性率低于>3岁组(0.7%vs.40.0%,P<0.05)。结论梅毒特异性抗体CMIA法S/CO 1~3组的标本常规筛查特异性较低,建议采用TPPA确认以协助诊断;CMIA法S/CO>6~10组经TPPA复检确认仍有10.0%以上的假阳性,因此建议TPPA复检界值定为10。0~3岁组CMIA法S/CO偏低、TPPA阳性率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微粒子发光免疫 假阳性 灰区
下载PDF
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时小淋 吴美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对S/CO≥1的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的CMIA与TPPA阳性标本的符合率。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A对梅毒的预测价值。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60例)、40~65岁组(55例)和> 65岁组(26例),计算各组CMIA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 CMIA的阳性检出率为1.28%,TPPA的阳性检出率为1.07%。当S/CO值为1~2时,假阳性率为93.75%,当S/CO> 10时,假阳性率为1.00%。CMIA的AUC为0.973,95%可信区间(95%CI)为0.948~0.998,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截断值为4.62,诊断梅毒的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1.3%。年龄<40岁组、40~65岁组和> 65岁组的CMIA假阳性率分别为18.33%(11/60)、7.27%(4/55)和44.44%(8/26)。结论 CMIA具有高敏感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特点,可以用于梅毒大规模筛查试验,但CMIA对孕妇和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同时结合TPPA进行复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假阳性 孕妇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价值
3
作者 白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062-4064,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12月已按要求按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血液样本共180份,采用CMIA法和ELISA法检测HBsAb水平,分别从...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12月已按要求按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血液样本共180份,采用CMIA法和ELISA法检测HBsAb水平,分别从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对比上述两种方法检测HBsAb的价值。结果:180份血清样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170例,阴性10例,阳性率为94.44%,ELISA法检测阳性164例,阴性16例,阳性率为91.11%,两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0.752>0.75。Bland-Altman图显示:两种方法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平均差值为356.4mIU/ml>0)。随机选取CMIA法检测浓度>2000 mIU/ml的30例血清样本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值较CMIA法低;选取CMIA法检测浓度10~50mIU/ml样本20例予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20例样本中有4份(20.00%)为阴性(<10mIU/ml)。结论:HBsAb定性检测中CMIA法和ELISA法对一致性较高,在控制检测成本的情况下可选择ELISA法;而CMIA法定量检测效能较ELISA法更高,且重复性更好,操作简便,因此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选择CMIA法检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价值
下载PDF
胶体金试纸法和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β-HCG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涛 王勇 张国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胶体金试纸 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 Β-HCG 检测 血浆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试剂的诊断效能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波涛 周明权 +2 位作者 詹晶晶 陆捷 吴士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537-2539,共3页
目的评价1种新的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试剂的诊断性能。方法用雅培AR-CHITECT CMIA法抗CCP抗体试剂检测554例样本的抗CCP抗体,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 4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397例抗CCP抗体阳性,诊断灵... 目的评价1种新的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试剂的诊断性能。方法用雅培AR-CHITECT CMIA法抗CCP抗体试剂检测554例样本的抗CCP抗体,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 4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397例抗CCP抗体阳性,诊断灵敏度为88.2%。104例对照样本中12例抗CCP抗体阳性,诊断特异度为88.5%。类风湿因子(RF)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对RA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2%(361/450)和60.3%(210/348),特异度分别为56.7%(59/104)和96.9%(94/97)。抗CCP抗体含量大于19.3U/mL时,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和95.3%。结论 CMIA法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性能优于RF和AKA。抗CCP抗体含量较高时,对RA的诊断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关节炎 类风湿 微粒子化学发光
下载PDF
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研究甲钴胺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荣生 李晓光 +1 位作者 翟所迪 张现化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建立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方法,并对口服甲钴胺制剂后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本试验建立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并对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1 500μg甲钴... 目的建立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方法,并对口服甲钴胺制剂后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本试验建立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并对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1 500μg甲钴胺胶囊后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口服试验制剂甲钴胺胶囊和参比制剂后的mρax分别为(511.30±172.71)和(580.15±194.46)ng.L-1;血清中甲钴胺浓度增加量的△mρax分别为(192.10±58.44)和(235.35±90.33)ng.L-1;tm ax分别为(4.33±2.61)和(4.55±2.94)h;t1/2分别为(18.09±5.56)和(19.26±7.56)h;△AUC0?t分别为(5 566.35±2620.19)和(5 411.78±2 676.79)ng.h.L-1,△AUC0?∞分别为(6 724.17±2 098.16)和(6 324.02±1 978.00)ng.h.L-1;口服甲钴胺试验制剂后相对生物利用度F0?t和F0?∞分别为(106.49±28.90)%和(107.81±26.10)%。经拟合,口服甲钴胺制剂后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权重因子为1/C2的口服二室模型。结论本试验建立的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简便、可靠,测定灵敏度高,试验制剂甲钴胺胶囊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甲钴胺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TP-Ab灰区 被引量:8
7
作者 黄文彩 魏斯琪 +3 位作者 付文金 谢岭平 范妤 方秀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0期3031-3033,共3页
目的确定化学发光微粒子法(CMIA)测定反应性梅毒血清的灰区范围。方法以梅毒螺旋体蛋白免疫印迹试验(TPWB)作为参考方法,对649份CMIA测定值S/CO在1~60的标本,应用ROC曲线确定S/CO的最佳临界点。结果CMIA测定梅毒抗体的灰区范围为1.000~6... 目的确定化学发光微粒子法(CMIA)测定反应性梅毒血清的灰区范围。方法以梅毒螺旋体蛋白免疫印迹试验(TPWB)作为参考方法,对649份CMIA测定值S/CO在1~60的标本,应用ROC曲线确定S/CO的最佳临界点。结果CMIA测定梅毒抗体的灰区范围为1.000~6.815,S/CO为6.815时,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865。结论CMIA测定梅毒抗体值为1.000~6.815时,与确证试验TPWB结果不一致时,建议加做TPWB进行复查,以减少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 ROC曲线 假阳性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郭慧娟 尚晓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444-2445,共2页
目的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诊疗中正确判断梅毒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MIA)检测624例标本。结果 624例标本中有21例阳性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分析诊断结果... 目的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诊疗中正确判断梅毒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MIA)检测624例标本。结果 624例标本中有21例阳性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分析诊断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疑似阳性。结论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中部分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不洁性生活史和既往史不符率较高,对梅毒检测阳性标本,临床应给予重视,综合判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假阳性 微粒子化学发光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海玲 曾昭伟 +1 位作者 孙兰菊 常艳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精密度试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精密度,绘制浓度与S/CO曲线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特异度实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根据719例份(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529例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HCV-Ab检测结果,比较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阴性、阳性一致率及总一致率。结果 190例份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中,CMIA法检测HCV-Ab阳性、阴性分别为190、0例,ELISA法分别为145、45例。529例份健康查体者标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阴性分别为0、529例,ELISA法分别为156、563例。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内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70%±0. 27%、7. 11%±0. 90%(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0%±0. 59%、22. 08%±2. 22%(P <0. 05),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间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64%±0. 16%、6. 71%±0. 81%(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1%±0. 48%、21. 39%±1. 67%(P <0. 05)。CMI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P <0. 05)。CMIA法与ELISA法检测HCV-Ab阴性一致率为97. 92%,阳性一致率为72. 32%,总一致率为92. 21%,两者一致率比较,χ2=4. 400,P <0. 05;CMIA与ELISA法HCV 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 21%和46. 32%,CMIA法的HCV RN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法(χ2=51. 045,P <0. 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CMIA法测定HCV-Ab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抗体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婵 陈姝 龚国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8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N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方法: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排除溶血、脂血及用药情况。分别用CMIA与ECLINA测定样本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连续测定7 d,记录检...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N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方法: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排除溶血、脂血及用药情况。分别用CMIA与ECLINA测定样本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连续测定7 d,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点,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作为X轴,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为实验方法为Y轴,计算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差评估。结果:CMIA与ECLIN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7863X+0.0632,相关系数r2=0.9946,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P<0.01)。两种实验方法均存在随着结果增高偏差增大现象,但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ARCHITEC和ECLI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建立相关方程,在某一方法不能满足实验室而参考值又不能变换时可以用另一方法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电化学发光 性能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筛查梅毒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克迪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仪(i2000)进行梅毒筛查,并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进行确证,对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 目的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仪(i2000)进行梅毒筛查,并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进行确证,对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LIA)法筛查梅毒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36 000例标本均经过CLIA检测,以S/CO值大于1.0为阳性,阳性者进行TPPA确证,计算CLIA方法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CLI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9.7%、68.3%和100%,当S/CO值为1.08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4.8%。结论 CLIA法是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初筛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梅毒螺旋体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在检测甲肝病毒抗体IgM中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燕萍 贾莉 +3 位作者 部小霞 石玉惠 王杰英 鄢盛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349份门诊或体检患者血清(包括10份含干扰物质的血清),同时用MEIA和CMIA进行甲肝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进...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349份门诊或体检患者血清(包括10份含干扰物质的血清),同时用MEIA和CMIA进行甲肝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统计。结果MEIA和CMIA检测的349份标本,两者之间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一致性高,统计学上无差异。同时干扰实验显示:RF因子、高血脂、重度溶血、黄疸及急性乙肝感染(HBc—IgM抗体阳性)对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检测无明显影响。结论MEIA法检测HAV抗体IgM与已荻认可批准上市的CMIA法具有临床等效性,可以用于HAV抗体IgM的检测,为临床甲型肝炎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 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成人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洁 杨渝伟 +1 位作者 王堃 喻晶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肝硬化患者及98例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采用x±1.96s方式建立PIVKA-Ⅱ的参考区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诊断肝炎、肝硬化及HCC的效能。结果674名表观健康者血清PIVKA-Ⅱ测定值呈近似正态分布(z=1.428,P=0.034),男、女性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18~30岁组、31~44岁组、45~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后各年龄组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数据后采用x±1.96s方式建立的参考区间为8.75~36.72 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01),而病毒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IVKA-Ⅱ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663、0.9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27、29.86和40.36 U/L,敏感性分别为49.7%、52.2%和80.6%,特异性分别为75.7%、80.8%和94.5%。结论初步建立了绵阳地区CMIA检测血清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PIVKA-Ⅱ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非肝癌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不宜单独作为HCC标志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参考区间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秀琴 傅杭州 张晓俐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提供的不同浓度HBsAg质控品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M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5 IU/ml,ELISA法测定灵敏度为0.25 IU/ml。107例CM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88例。结论CMIA法的检测性能大大优于ELISA法,尤其是对低浓度的HBsAg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 灵敏度
下载PDF
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维生素B_(12)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崇文 李海霞 +2 位作者 孟群 胡建平 徐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评估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的分析性能。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 目的:评估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血清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的分析性能。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C28-A3c方法评价CMIA检测VitB12的精密度、正确度、抗干扰性、分析测量范围(AMR)、临床可报告范围(CRR)、生物参考区间。采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有证参考物质SRM 1955、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发放的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评估CMIA系统检测VitB12正确度。结果:VitB12在108.84~874.43 pmol/L时,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标准。正确度验证显示测定有证参考物质NIST SRM1955,结果符合验证要求;检测CAP室间质评物(K-C)、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5-B)显示,结果均符合CAP校准验证/线性评价误差界限所规定的标准,VitB12浓度在89~1 057 pmol/L范围内通过线性验证,95%验证区间也包含其指定均值,相对偏差均小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TEa:靶值±25%)。抗干扰性评估显示在TG≤20 mmol/L、Bil≤300μmol/L、Vit C≤1.5 g/L时对VitB12检测系统(CMIA)无显著干扰。AMR验证判断最佳拟合方程为二元一次多项式,VitB12浓度在0~1 107 pmol/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CRR上限为110 700 pmol/L,最大稀释倍数为100倍。生物参考区间验证显示本研究选择的参考个体VitB12水平符合厂家试剂说明书给定参考区间,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无显著差异。结论:CMIA检测血清VitB12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实验室要求,其可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VitB12结果,为实验室评价人群VitB12营养状况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研究甲钴胺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翠霞 樊宏伟 +1 位作者 胡云芳 邹建军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0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研究甲钴胺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三周期的实验设计,1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两种甲钴胺制剂1.5 mg后,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等效性评价... 目的:研究甲钴胺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交叉三周期的实验设计,1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两种甲钴胺制剂1.5 mg后,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甲钴胺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4.2±1.9)h和(4.4±2.4)h,Cmax分别为(322.0±145.4)ng·L-1和(282.2±108.1)ng·L-1,t1/2分别为(19.2±5.3)h和(20.0±6.3)h,AUC0-72分别为(6769.1±2169.4)ng·h·L-1和(6400.6±1921.5)ng·h·L-1,AUC0-∞分别为(7334.2±2376.5)ng·h·L-1和(6992.4±2076.1)n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72)为105.9%±13.2%,F(0-∞)为104.9%±12.6%。结论:本试验建立的血清甲钴胺浓度测试方法简便、准确,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生物等效性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伦军 丁晓琳 朱安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囡 金燕萍 阎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前,大多医院将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和产前筛查项目,这使得传统的血清学手工实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样本量需要。目前已有多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具备大量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能力,本文着重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 目前,大多医院将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和产前筛查项目,这使得传统的血清学手工实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样本量需要。目前已有多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具备大量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能力,本文着重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微粒子化学发光 抗体检测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ARCHITECT 梅毒螺旋体抗体 性能 产前筛查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性能验证及与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芳 刘光霞 +2 位作者 侯瞻 卢亚敏 边艳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389-1392,1402,共5页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进行性能验证。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107例血清样本SCC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低值和高值的批内 CV 分别为2.4%和3.7%,批间 CV 分别为1.2%和1.6%;在0.32~68.26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R 2 =0.9997;在1 ∶10和1 ∶20稀释倍数性能良好,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达到1400 ng/mL;20名表观健康者均在试剂盒给定的参考区间内(0~2.7ng/mL)。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组内相关系数ICC=0.836,两种方法总体一致性良好;Bland- Altman偏差分析显示两种方法SCCA结果在低值部分(0~5.0ng/mL)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增加,偏差逐渐增大。结论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均符合检测要求。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在低值部分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升高,偏差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微粒子 一致性评价 性能验证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CEA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卫东 郭亮 +1 位作者 秦伟超 胡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胸水癌胚抗原(CEA)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21例恶性肿瘤和32例良性疾病患者胸水CEA。结果:恶性组胸水CEA检测值9.12~10155μg/L,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 目的:探讨胸水癌胚抗原(CEA)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21例恶性肿瘤和32例良性疾病患者胸水CEA。结果:恶性组胸水CEA检测值9.12~10155μg/L,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良性组胸水CEA检测值0.24~7.13μg/L。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胸水CEA5μg/L作为阳性界值,胸水CEA诊断恶性胸水的敏感性为100%(21/21),特异性为93.8%(30/32),准确度为96.2%(51/53)。结论:胸水CEA可作为良、恶性胸水良好的鉴别诊断指标,有必要将其列为胸水的常规检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微粒子化学发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