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微粒技术、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章岩 《甘肃科技》 2002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超临界微粒技术 纳米材料 生物工程 药剂学 抗释制剂给药系统
下载PDF
跨学科探秘微粒技术
2
《实验与分析》 2010年第6期38-38,41,共2页
在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建立了有关功能微粒系统的跨学科研究中心(IZP)。Wolfgang Peukert教授作为协调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用实例说明了通过量身定做的微粒能够为光学、电子学以及催化活性材料方面的发展提供哪些机会。
关键词 微粒技术 跨学科 微粒系统 记者采访 活性材料 通过量 电子学
下载PDF
微粒技术领域的狂欢:POWTECH&TechnoPharm预览
3
《流程工业》 2005年第9期60-61,共2页
10月11~13日,欧洲名城纽伦堡将再次迎来微粒技术和医药过程技术领域的盛会。POWTECH和TechnoPharm将向远道而来的参观者展示在粉末、颗粒、块状固体方面的最新加工技术以及在制药、化妆品。
关键词 技术领域 微粒技术 预览 加工技术 防爆安全 化妆品
下载PDF
微粒助留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冯群策 杨淑蕙 郝晓秀 《国际造纸》 2003年第2期9-11,16,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微粒助留技术的发展,如镶嵌系统、阳离子微粒技术、硅超微化学技术等。
关键词 微粒助留技术 镶嵌系统 阳离子微粒技术 硅超微化学技术 造纸
下载PDF
超音速微粒轰击金属表面纳米化新技术 被引量:69
5
作者 熊天英 刘志文 +3 位作者 李智超 吴杰 金花子 李铁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对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作了扼要阐述,着重介绍一种适合于大面积与复杂形状金属构件自身表面纳米化的新技术——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并介绍了金属在超音速微粒轰击下晶粒纳米化的原理和装置结构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表面纳米化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表面处理
下载PDF
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原理与故障案例分析
6
作者 徐炜新 陶苗苗 +2 位作者 蔡波 张惠琴 孙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197-201,共5页
分析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及典型故障案例,以提升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使用效果。通过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完成酶免试验,以主定标、标准定标、定性定标及定标液修正为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定标方式,提升酶免试验... 分析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及典型故障案例,以提升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使用效果。通过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完成酶免试验,以主定标、标准定标、定性定标及定标液修正为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的定标方式,提升酶免试验分析精度。通过分析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使用中遇到的洗板机、开机初始化报警、启动软盘、加样臂和滤光器等典型故障案例,提出故障解决应对措施,为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后期维修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 技术原理 故障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 荧光物强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作为药物制剂研发平台的应用
7
作者 朱彬 洪鸣凰 +1 位作者 任福正 任国宾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2-61,共10页
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制备结构可控的微粒药物制剂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本论文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创新的应用,包括纳微米级药物微粒、药物多晶型控制和复合粒子制剂。总结了不同类型的超临界流体... 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制备结构可控的微粒药物制剂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本论文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创新的应用,包括纳微米级药物微粒、药物多晶型控制和复合粒子制剂。总结了不同类型的超临界流体工艺特点及其粒子微观结构调控的机理。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两因素,利用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调控构筑药物活性成分的微观结构,包括粒度、晶型、晶习和粒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传递系统 超临界流体构筑微粒技术 粒子微观结构 纳微米级微粒 药物多晶型 复合粒子制剂
原文传递
Meek植皮技术与微粒皮肤移植技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黎鸿章 银西洋 +3 位作者 刘攀 邱波 杨坤 邹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Meek植皮技术与微粒皮肤移植技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共28例患者,行微粒皮肤移植术,观察组共28例患者,行Meek植皮术,... 目的 探讨Meek植皮技术与微粒皮肤移植技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共28例患者,行微粒皮肤移植术,观察组共28例患者,行Meek植皮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植皮成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瘢痕良好,对照组皮肤表面有明显瘢痕,其中观察组植皮成活率为96.43%,略高于对照组的82.1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Meek植皮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较微粒皮肤移植术更有优势,可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Meek植皮技术 微粒皮肤移植技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微流场可视化测速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9
作者 申峰 刘赵淼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5-168,共14页
目前,随着微流动器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化学、生命科学、芯片实验室及微加工制造(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MEMS)等相关领域,流体在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微尺度、低雷诺数流动的表面力作用相对增... 目前,随着微流动器件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化学、生命科学、芯片实验室及微加工制造(Micro electro mechanicalsystems,MEMS)等相关领域,流体在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微尺度、低雷诺数流动的表面力作用相对增强,微尺度流动行为与宏观尺度有显著不同,目前许多复杂的微尺度流动现象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Micro-PIV)是一种整场、瞬态、定量的微流场可视化技术,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分辨率(0.1μm),成为一种重要的微流动研究手段,引起广泛的研究关注。综述Micro-PIV技术在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三维测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Micro-PIV技术在近壁面流动、电渗流、微混合、生物流体、微液滴与气泡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此项技术的发展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微流动 荧光粒子 壁面滑移 流动可视化
下载PDF
关于微粒助留技术作用机理的新解释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红杰 胡惠仁 《造纸化学品》 CAS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着重论述了运用胶体物质的不稳定性理论,解释微粒子助留技术的作用机理。加入纸浆配料中的微粒子通过降低能够干扰高分子聚合物作用行为的胶体物质的稳定性,来提高高分子聚合物的助留效果。
关键词 微粒助留技术 作用机理 胶体物质 不稳定性理论 造纸
下载PDF
超微粒子制备技术在功能包装材料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贤伟 陈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研究了超微粒子制备技术在功能包装中的应用 ,特别是与超微粒子气相沉积技术 ,CVD合成技术 ,PVD技术以及SOL -GEL技术等结合在各种功能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方法及前景。
关键词 微粒子制备技术 功能包装材料 微粒子气相沉积技术 CVD合成技术 PVD技术 SOL-GEL技术 SOL-GEL技术 反应特性
下载PDF
1245例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中 张国元 +2 位作者 凡瞿明 周彤 邓仁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83-84,共2页
乙型肝炎是当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1][2].乙型肝炎血清学标记物检查仍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过去人们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分析已见报道[3][4]... 乙型肝炎是当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1][2].乙型肝炎血清学标记物检查仍作为目前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和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过去人们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分析已见报道[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技术 检测 乙肝两对半 乙型肝炎 血清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丙烯酸微粒技术制备高性能皮革涂饰齐
13
作者 J.HOEFLER(著) C. J. CHUNG(著) +2 位作者 B.HAOEMAN(著) E.LAFLEUR(著) 胡杨(编译) 《北京皮革(中外鞋讯)(下)》 2012年第11期85-91,共7页
美国陶氏化学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丙烯酸微粒技术可用于皮革涂饰过程,制备高性能皮革涂饰剂。按该技术制备得到的皮革涂层具有低光泽度、高清晰度、手感柔软以及较高的物理强度等性能。该技术的核心元素在于丙烯酸颗粒能够赋予涂层... 美国陶氏化学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丙烯酸微粒技术可用于皮革涂饰过程,制备高性能皮革涂饰剂。按该技术制备得到的皮革涂层具有低光泽度、高清晰度、手感柔软以及较高的物理强度等性能。该技术的核心元素在于丙烯酸颗粒能够赋予涂层与其它众多商业化的各类无机以及有机消光剂相当的光泽度、黑度以及其它各项性能。除此之外,从本质上讲,该技术无溶剂,且与现有的各类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及常规交联剂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涂饰剂 丙烯酸树脂 微粒技术 性能 制备 聚氨酯树脂 陶氏化学 高清晰度
原文传递
中药工程中的提取与微粒化技术
14
作者 邓修 胡国勤 《流程工业》 2002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中药工程 提取 微粒技术 中药现代化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微粒子助留助滤技术
15
作者 张红杰 胡惠仁 《天津造纸》 2002年第1期8-8,共1页
微粒子助留滤技术是在造纸湿部添加两种化学助剂的双元系统的新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的几种典型体系及其作用机理、特点和应用。
关键词 造纸 湿部 作用机理 应用 微粒助留助滤技术
下载PDF
以消散场成像和单微粒跟踪技术揭示GLUT4囊泡和分泌囊泡的不同动态过程
16
作者 梁滔 李栋栋 +2 位作者 熊俊 朱丹 瞿安连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1-268,共8页
葡萄糖转运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在维持体内葡萄糖动态平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LUT4贮存囊泡(GLUT4 storage vesicle,GSV)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分泌囊泡含有许多相同的蛋白。研究证明这些蛋白调节了分泌囊泡... 葡萄糖转运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在维持体内葡萄糖动态平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LUT4贮存囊泡(GLUT4 storage vesicle,GSV)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分泌囊泡含有许多相同的蛋白。研究证明这些蛋白调节了分泌囊泡的胞内转运过程,但是GLUT4囊泡和分泌囊泡是否具有相同的胞内动态过程还未阐明。文章以3T3-L1纤维原细胞中的GSV和神经内分泌细胞PC12细胞中的分泌囊泡:致密核心大囊泡(large dense core vesicle,LDCV)为研究对象,使用消散场显微成像技术和单微粒跟踪技术直观观察了活体细胞内单个GSV和LDCV的三维运动轨迹。通过以适当方程拟合单个囊泡的均方位移曲线,发现两种囊泡都具有三种运动模式。定量分析显示作自由扩散运动和方向性扩散运动的GSV数量明显多于LDCV。对比GSV和LDCV的三维扩散系数,发现GSV的扩散系数中值为7.2×10-4μm2/s,而LDCV的扩散系数中值仅为1.94×10-4μm2/s。这一结果说明GSV的活动性远大于LDCV,提示GSV的胞内转运过程涉及不同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T4囊泡 分泌囊泡 消散场显微技术 微粒跟踪技术 动态过程
下载PDF
基于PCR-金磁纳米微粒层析技术检测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晓玥 刘玉泉 惠文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基于"PCR-金磁纳米微粒层析法"建立用于口腔拭子样本类型的乙醛脱氢酶2(ALDH2)Glu504Lys基因分型检测技术。方法以口腔拭子为样本类型,利用ARMS-PCR技术,针对ALDH2 Glu504Lys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实验室PCR常规反应条件... 目的基于"PCR-金磁纳米微粒层析法"建立用于口腔拭子样本类型的乙醛脱氢酶2(ALDH2)Glu504Lys基因分型检测技术。方法以口腔拭子为样本类型,利用ARMS-PCR技术,针对ALDH2 Glu504Lys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实验室PCR常规反应条件上以金磁纳米层析试纸条为检测平台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优PCR-金磁微粒ALDH2Glu504Lys口腔拭子反应体系和PCR反应程序。收集60例口腔拭子样本,利用金磁纳米层析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并用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检测的60例口腔拭子样本中杂合突变型16例,野生型42例,纯合突变型2例,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符合率100%。结论建立了基于金磁纳米微粒ALDH2 Glu504Lys口腔拭子基因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的特点,迎合了当下POCT的发展趋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口腔拭子 金磁微粒层析检测技术
下载PDF
输血四项检测中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的价值及应用
18
作者 赵妮 刘欢 郭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在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在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输血四项指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查的患者300例。采用CMIA检测患者的血清标本,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CMIA检测血清HBsAg、HIV抗体、TP抗体、HCV抗体的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267、0.150,P>0.05)。CMIA检测HBsAg、HIV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皆为100.00%;CMIA检测T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95.00%、94.91%、93.44%、94.17%;CMIA检测HCV抗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00%、91.67%、91.93%、94.83%、93.33%。结论在输血四项指标检测中,CMIA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表现出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 输血 抗体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核心抗体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森 局军 +1 位作者 张兴旺 郭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乙肝病毒(HBV)核心抗体(HBcAb)具有临床意义的S/CO值范围。方法根据CMIA所测阳性HBcAb标本,采用ELISA 1:30倍稀释方法将其分为ELISA阳性组和阴性组;利用ROC曲线分析CMIA所测HBcAb标本。结果 ELISA阳... 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乙肝病毒(HBV)核心抗体(HBcAb)具有临床意义的S/CO值范围。方法根据CMIA所测阳性HBcAb标本,采用ELISA 1:30倍稀释方法将其分为ELISA阳性组和阴性组;利用ROC曲线分析CMIA所测HBcAb标本。结果 ELISA阳性组中HBcAb的S/CO值四分位数为P508.26(7.77,8.59),阴性组为P505.07(3.22,7.02),阳性组P50高于阴性组;以S/CO值7.79作为判别CMIA检测HBcAb具有临床意义的界点,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93.1%,Yunden指数为0.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IA方法检测HBcAb≥7.79的S/CO值具备一定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核心抗体
下载PDF
微粒皮种植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舒承清 陈伟明 +2 位作者 邓永高 李红兰 陈伟明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微粒皮种植技术在修复创面中的优缺点,适应征和临床效果评价,为临床上复杂创面的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致残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植皮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微粒皮种植... 目的研究微粒皮种植技术在修复创面中的优缺点,适应征和临床效果评价,为临床上复杂创面的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致残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植皮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微粒皮种植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微粒皮种植技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植皮技术对照组的57.1%,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水疱、1例溃疡、2例软组织挛缩,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例、2例、3例及64.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结论微粒皮种植技术可以让深度烧伤形成复杂创面的患者再生接近真皮的软组织,对于治疗皮源稀少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微粒皮种植技术是上皮再生的机制,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微粒皮种植技术 复杂创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