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化工艺制备的三七的溶出度及活性研究(九)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希辉 程杰 +4 位作者 孙虹 苏慧 盖国胜 邢东明 杜力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制成微粉 (粒径 99%以上分布在 0~ 30 μm)后 ,与粗粉 [过 5 0目筛 ( 35 5± 13) μm]相比 ,体外溶出情况的变化 ,为微粉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三七中主要成分Rg1为指标成... 目的 探讨三七制成微粉 (粒径 99%以上分布在 0~ 30 μm)后 ,与粗粉 [过 5 0目筛 ( 35 5± 13) μm]相比 ,体外溶出情况的变化 ,为微粉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三七中主要成分Rg1为指标成分 ,用反相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三七微粉和粗粉中Rg1溶出的量 ,并采用透析袋作为屏障观察三七微粉和粗粉中Rg1在透析袋中的溶出情况。并以凝血时间、最大耐受量为指标 ,观察微粉对小鼠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结果 一定时间后 ,三七微粉中Rg1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均较粗粉的有明显提高 ( 15~ 4 5min ,P <0 .0 5 ,4 5~ 6 0min ,P <0 .0 1)。但用透析袋作为屏障时 ,两者差异不明显。小剂量凝血时间 [( 12 2 .85± 5 4 .82 )s]与蒸馏水组 [( 6 7.98± 2 2 .6 7)s]相比 ,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三七制成微粉后 ,能有效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溶出效率 ;对药物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进一步的评价有待于更多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化工艺制备 三七 溶出度 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