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X3基因突变致微绒毛包涵体病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衍晨 欧阳学军 王斌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30-33,57,共5页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提高对MVID的认识。方法 2017年4月,1例MVID患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2017年6月采用二代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以提高对MVID的认识。方法 2017年4月,1例MVID患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2017年6月采用二代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采用一代测序方法对患儿胞兄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家系基因测序结果。结果患儿女,胎儿期提示肠管扩张,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腹泻,为黄绿色黏液样便,合并多种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STX3基因无义突变,突变位点为c.424C>T和c.739C>T,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患儿胞兄8岁,表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有STX3基因的1个杂合突变,位点为c.424C>T(p.R142),突变来源于表型正常的母亲。该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STX3基因分析有助于微绒毛包涵体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STX3 基因诊断
下载PDF
以继发性凝血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微绒毛包涵体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马欣颖 张颢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396-8402,共7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于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的认识。方法:总结了2019年5月因“发现皮肤瘀斑4天”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后通过基因测序分析确诊的1例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患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遗传学分析在患儿MYO5B基...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于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的认识。方法:总结了2019年5月因“发现皮肤瘀斑4天”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后通过基因测序分析确诊的1例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患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遗传学分析在患儿MYO5B基因检测到c.1364T > G,导致氨基酸改变p.I455S和c.473C > T,导致氨基酸改变p.S158F,这两个突变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其中c.1364T > G为新的剪接位点突变,患儿最终确诊为MVID。MVI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致病基因为MYO5B基因,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患儿以严重难治性分泌型腹泻和营养吸收障碍为主要特点,小肠绒毛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可确诊该病。治疗需要肠外营养甚至肠移植,仍预后较差。然而本例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缺乏肠道表现,以继发性凝血障碍为首发症状。且本病例也扩展了MYO5B基因突变谱。结论:MVID临床较罕见,二代测序有助于快速诊断MVID,并指导诊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MYO5B基因 剪接位点突变 凝血障碍 基因诊断
下载PDF
MYO5B基因变异致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夏俊珂 张心愿 +1 位作者 柳慧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1例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19年5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MVID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进行基因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多重... 目的探讨1例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以2019年5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MVID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进行基因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复习文献总结MVID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结果患儿为早产男婴,表现为不明原因难治性腹泻伴酸中毒,积极对症治疗,效差,于2月龄死亡。WES发现患儿携带MYO5B基因c.1591C>T(p.R531W)杂合变异,并提示第9外显子杂合缺失。Sanger测序验证R531W变异遗传自父亲,MLPA证实第9外显子杂合缺失遗传自母亲,且为新发现的变异。国内报道7例MVID患儿中,1例失访,6例死亡;国外报道188例患者中,仅1例治愈。结论该MVID患儿表现为难治性腹泻伴酸中毒,预后不良。MYO5B基因R531W和第9外显子缺失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的致病原因,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MYO5B基因 微绒毛包涵体病 腹泻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原文传递
先天性微绒毛包涵体病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瑞露 温玲英 +3 位作者 陈建东 胡薇潇 刘晓虹 郑文娟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7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先天性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微绒毛包涵... 目的:探讨微绒毛包涵体病(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MVID)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先天性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微绒毛包涵体病”“先天性腹泻”“microvillus inclusion disease”“congenital diarrhea”“MVID”“MYO5B”“STX3”“STXBP2”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Scopus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收录的文献,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VID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结果:本例患儿男,胎龄36+6周,生后20 min因气促、发绀入院。生后8 d出现喂养困难、顽固性腹泻、脱水、病理性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提示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胆汁淤积。生后24 d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生后29 d死亡。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MYO5B基因纯合变异c.1354(exon11)C>T(p.Q452X),分别遗传自患儿父亲和母亲,为未报道过的变异。通过检索共获得有患儿详细临床资料的国内外文献33篇,共49例,加上本例共50例MVID患儿,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反复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脱水,部分患儿有胆汁淤积等胃肠道外症状;16例存活,30例死亡,4例未描述结局。50例基因变异中MYO5B基因变异34例(68%),STX3基因变异6例(12%),STXBP2基因变异10例(20%)。结论:MVID病死率高,当患儿出现顽固性腹泻、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时,应考虑MVID,进行基因检测可为MVID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代谢性酸中毒 MYO5B基因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微绒毛包涵体病一家系临床特点和MYO5B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映 梁红 +3 位作者 蔡娜莉 郭丽 黄宇戈 宋元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8-974,共7页
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是MYO5B或STX3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难治性腹泻和营养吸收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探讨1例MVI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MYO5B基因突变特点。患儿为21 d女婴,因"解稀便20 d"收住院。体查发... 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是MYO5B或STX3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难治性腹泻和营养吸收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探讨1例MVI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MYO5B基因突变特点。患儿为21 d女婴,因"解稀便20 d"收住院。体查发现患儿体重和身长落后,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生化结果发现总胆汁酸、胆红素、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均升高,而血钠、氯、磷和镁水平均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初步诊断先天性腹泻,给予肠外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患儿腹泻顽固,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絮乱难以纠正,且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胆红素等胆汁淤积指标持续高于正常。住院1月余自动出院,出院后失访。遗传学分析在患儿MYO5B基因检测到c.1966C>T(p.R656C)和c.310+2Tdup两个突变,分别来源于其母亲和父亲;其中c.310+2Tdup为新的剪接位点突变,最终患儿确诊为MV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MYO5B基因 腹泻 剪接位点突变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微绒毛包涵体病一家系的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毛曼 郭丽 +5 位作者 张占会 王斌 黄珊华 宋元宗 陈凤平 温旺荣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微绒毛包涵体病家系的临床及MY05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PCR扩增MY05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直接测序寻找致病突变。结果患儿除严重而难治性的腹泻以外,还有呼吸窘... 目的探讨一个微绒毛包涵体病家系的临床及MY05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PCR扩增MY05B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直接测序寻找致病突变。结果患儿除严重而难治性的腹泻以外,还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脱水、酸中毒、肠管扩张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复杂临床表现。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系MY05B基因IVS37-1G>c和c.2729-273ldelC复合突变杂合子,父母分别为c.2729_2731delC(p.RgllAfs916X)和IVS37-1G>C杂合突变携带者。患儿的突变分别源自其父母。两个突变均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结论c.2729_2731delC(p.R911Afs916X)和IVS37-1G>C突变为该微绒毛包涵体病患儿的病因。我们的结果扩展了MY05B基因突变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绒毛包涵体病 MYO5B基因 复合杂合突变
原文传递
MYO5B基因新发变异致微绒毛包涵体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迪 齐展 +6 位作者 伏利兵 毛华伟 刘钢 刘小荣 丁昌红 张晶 吴捷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9-692,共4页
目的提高临床对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的认识。方法总结2021年4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疑难罕见病中心多学科综合会诊确诊的1例MVID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VID临床表现为严重水样泻、反复代谢性酸中毒及喂养不耐... 目的提高临床对微绒毛包涵体病(MVID)的认识。方法总结2021年4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疑难罕见病中心多学科综合会诊确诊的1例MVID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VID临床表现为严重水样泻、反复代谢性酸中毒及喂养不耐受。小肠绒毛病理检查示小肠绒毛萎缩胞浆内排列整齐的微绒毛构成的包涵体,PAS染色(+)、免疫组化CD10(+),MYO5B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有助于诊断。同时该病例也扩展了MYO5B基因突变谱。该病需长期静脉营养及生命支持、防治感染等对症治疗,鸡尾酒疗法对该病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效果不明确。结论 MVID罕见,对于MVID应加强认识,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行小肠绒毛病理及基因检测以协助诊断,该病在治疗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酸中毒 微绒毛包涵体病 MYO5B基因
原文传递
CD10可作为确诊微绒毛包涵体病的工具之一
8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第19期10-10,共1页
以色列Hillel-Yaffe医学中心病理科的Groisman GM及其同事在《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CD10可作为确诊微绒毛包涵体病(MID)的工具之一。 MID又名家族性微绒毛萎缩,是一种导致难治性婴儿分泌性腹泻的小肠刷状缘疾病。
关键词 CD10 微绒毛包涵体病 MID 婴儿 分泌性腹泻 小肠刷状缘疾
原文传递
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宁慧娟 宫幼喆 +2 位作者 廖伟伟 刘文雯 钟雪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总结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基因分析。方法报道2021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MYO5B基因缺陷致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基因分析结果及治疗和转归,... 目的总结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和基因分析。方法报道2021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MYO5B基因缺陷致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基因分析结果及治疗和转归,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儿,女,2岁3个月,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持续至3个月龄消退,后于7~10个月龄再次出现黄疸反复,14~15个月黄疸持续1.5个月,口服熊去氧胆酸后黄疸消退。2岁3个月再次出现黄疸反复就诊。伴有轻微腹泻。检测发现MYO5B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位点C.1364T>G;C.473C>A.其中C.1364T>G杂合突变位点来自患儿父亲,C.473C>A来自母亲,为复合杂合突变。予以静脉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口服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苯巴比妥及考来烯胺。随诊1个月,黄疸及瘙痒无明显好转。文献检索发现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MYO5B基因突变37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黄疸、轻度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瘙痒,17例患儿伴有轻度或重度腹泻。20例患儿出现肝大,5例脾大。7例患儿出现身材矮小,7例患儿出现体重增长缓慢。2例伴胆道闭锁,2例出现肝硬化、2例患儿出现败血症并死亡,2例小头畸形。化验肝功能表现为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汁酸不同程度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谷氨酰转肽酶正常。37例行MYO5B基因检测:11例纯合突变,5例杂合突变,21例复合杂合突变。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UDCA、考来烯胺、利福平)、胆汁引流术、胆道分流术、肝移植术。37例患儿中5例失访,3例去世(1例因肝功能恶化去世,2例死于败血症)。病情完全缓解11例,症状好转及反复16例,药物治疗无效2例。结论对于黄疸及瘙痒反复发作,伴或不伴有腹泻的患儿,肝功能表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而谷氨酰转肽酶正常者,需考虑MYO5B基因突变引起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病6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s cholestasis,PFIC6型)的可能,早期行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药物治疗(UDCA)联合外科手术(胆汁引流术)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MYO5B基因 微绒毛包涵体病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下载PDF
小儿肠衰竭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金玲(综述) 蔡威 王莹(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1-624,共4页
小儿肠衰竭可致肠道消化、吸收、运动或分泌功能不足,不能满足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后果。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可大大地改善肠衰竭患儿的预后。文章综述了小儿肠衰竭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 肠衰竭 短肠综合征 慢性假性肠梗阻 先天性腹泻与肠 微绒毛包涵体病 先天性簇绒肠
下载PDF
儿科遗传性胆汁淤积症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元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5,共5页
胆汁淤积症的定义为血清总胆红素≤5 mg/dL(85.5 μmol/L)时,结合胆红素〉1 mg/dL(17.1 μmol/L);或总胆红素〉5 mg/dL(85.5 μmol/L)时,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20%。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技术的发展、成熟和临... 胆汁淤积症的定义为血清总胆红素≤5 mg/dL(85.5 μmol/L)时,结合胆红素〉1 mg/dL(17.1 μmol/L);或总胆红素〉5 mg/dL(85.5 μmol/L)时,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20%。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技术的发展、成熟和临床应用,近年来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治疗引起儿科界关注。此类疾病致病基因繁多,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病因诊断依赖遗传学分析,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别悬殊,往往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负担。现以希特林缺陷病、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微绒毛包涵体病和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为例,综述其诊断、治疗新进展,希望能够作为引玉之砖,为遗传性胆汁淤积症的诊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希特林缺陷 线粒DNA耗竭综合征 微绒毛包涵体病 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