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监测及治疗1例报告
1
作者 沈连军 吴蔚 +6 位作者 吉薇 王红 孙幸 施青青 孙梅 顾健 倪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患者接受移植后的常规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其凝血相关指标[包括D-二聚体(D-dimer, 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在移植后100 d左右,患者出现黄疸及转氨酶升高,采用经右下肢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在去除静脉置管1周后,患者出现左踝部指凹性水肿,血管B超检查提示其左下肢腓肠肌浅静脉丛有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检测显示,D-D、vWF、FDP、FM等指标升高,AT-Ⅲ水平降低。予口服拜瑞妥5 mg/d抗栓治疗2周后,患者上述凝血指标渐趋正常,左下肢肌间静脉丛血栓和肢肿消失。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除密切检查血管B超,动态监测D-D、AT-Ⅲ、vWF、FDP、FM等凝血指标可预测移植相关微血栓和高凝状态,并为临床开展有效抗的凝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Fgl-2凝血酶原酶介导的微血栓形成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汪艳 王朝晖 +4 位作者 李晓卫 刘晓倩 苏冠华 刘辉 熊信林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2-15,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原样-2(Fgl-2)凝血酶原酶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变化,探讨Fgl-2凝血酶原酶介导的微血栓形成在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2型糖尿病组(T2DM组)。建立T2DM大鼠...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原样-2(Fgl-2)凝血酶原酶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变化,探讨Fgl-2凝血酶原酶介导的微血栓形成在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2型糖尿病组(T2DM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第19周、第23周、第28周处死大鼠,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Cr)、尿素氮(BUN)、相对肾重;HE、PAS、MASSON染色观察不同病程T2DM组及NC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肾脏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计算单位肾小球面积内微血栓所占阳性面积比例;以逆转录PCR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Fgl-2凝血酶原酶在T2DM大鼠肾脏组织细胞上的表达,并将其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与单位肾小球内微血栓阳性面积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大鼠Cr、BUN、相对肾重、24h尿蛋白均升高,Fgl-2凝血酶原酶的表达量亦明显增多,主要表达在T2DM大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肾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T2DM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且微血栓阳性面积比例明显高于NC组。分析显示Fgl-2凝血酶原酶的蛋白表达量与单位肾小球内微血栓阳性面积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首次发现Fgl-2凝血酶原酶mRNA及蛋白质在T2DM大鼠肾脏中表达上调,与单位肾小球内微血栓阳性面积比例呈正相关,提示Fgl-2凝血酶原酶介导的肾脏内微血栓形成可能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鼠 肾脏损害 微血栓形成 凝血酶原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酶介导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
下载PDF
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微血栓形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公宝 李大启 +2 位作者 纪恩美 许福亮 马传香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流中微血栓形成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3例血栓性疾病(脑血栓19例,肺栓塞17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流中微血栓形成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3例血栓性疾病(脑血栓19例,肺栓塞17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组P<0.01,单纯红细胞聚集组P<0.05),尤以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组最为显著。结论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与微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血浆sICAM-1水平,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防和药物疗效观察有意义,是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 微血栓形成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目标温度控制联合干预措施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微血栓形成抑制效应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魏薇 赖世超 +1 位作者 谢勇 聂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4-30,34,共8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和目标温度控制(TTM)联合策略对心跳骤停后成功复苏大鼠的微血栓广泛形成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经食道交流电致颤方式,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B组,n=14),另将56只成功复苏的恢复自主循环(ROSC)...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和目标温度控制(TTM)联合策略对心跳骤停后成功复苏大鼠的微血栓广泛形成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经食道交流电致颤方式,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B组,n=14),另将56只成功复苏的恢复自主循环(ROSC)大鼠随机分为4组:ROSC对照组(R组,n=14)、PGE1干预组(P组,n=14)、TTM干预组(T组,n=14)和PGE1/TTM联合干预组(PT组,n=14)。分别在0.5、4、8h3个时间点,对每组5只大鼠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调节蛋白(TM)和D-dimer的ELISA检测。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大鼠,进行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mRNA的PCR检测。实验结束时,对每组处死的大鼠进行心肌组织V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荧光双染。结果 PGE1、TTM及其联合干预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心肌组织微血栓的形成,缓解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破坏,并在复苏后0.5h有效抑制V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P<0.05),且以PT组更为明显。3种干预方式都能减缓复苏后血浆TM和D-dimer水平的陡然上升(P<0.05),且联合干预措施较单独干预措施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P<0.05)。结论PGE1和TTM能够通过不同的抗凝途径和内皮细胞保护效应来改善微血管内血栓的广泛形成,且二者联合治疗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前列腺素E1 目标温度控制 微血栓形成
下载PDF
微血栓形成与白细胞促凝物质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公宝 郭宝强 +2 位作者 许福亮 纪恩美 马传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为探讨血液在高粘、高凝状态下的白细胞促凝物质(类凝血酶)及其参与血栓形成的机理。方法用新鲜全血制备白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经甲襞微循环检查血流中有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的患者血小... 目的为探讨血液在高粘、高凝状态下的白细胞促凝物质(类凝血酶)及其参与血栓形成的机理。方法用新鲜全血制备白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经甲襞微循环检查血流中有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且凝血时间缩短明显(P<0.01)。结论白细胞确有促凝血物质的存在并参与了白色微小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白细胞促凝物 血小板聚集 凝血时间
下载PDF
高压氧暴露对缺血性脑微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
6
作者 蔺世龙 刘景昌 辛佩珠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2004年第5期336-336,共1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损伤所致的微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沙土鼠15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损伤组、高压氧暴露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时 ,动物用20 %urethane(1.2g/kg·BW)或20%pentobarbitalsodium(40mg/kg·BW)腹腔注...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损伤所致的微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沙土鼠15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损伤组、高压氧暴露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时 ,动物用20 %urethane(1.2g/kg·BW)或20%pentobarbitalsodium(40mg/kg·BW)腹腔注射麻醉。用夹闭双侧颈动脉30min ,造成动物急性缺血性脑损伤。高压氧组 ,脑损伤后在0.25mPa高压氧暴露60min;脑缺血损伤组暴露于0.25mPa常氧高氮环境60min ;对照组 ,不阻断颈动脉 ,仅在舱内暴露60min。用LMD -1型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和LDF -3激光Doppler血流计检测微循环血流动力的变化。同时还观测了脑缺血损伤及高压氧暴露前后微血栓的演变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结构变化。结果阻断动物颈动脉20min ,大脑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减弱或完全停滞 ,大脑微血管内开始有微血栓形成。阻断颈动脉30min ,可见微血管明显栓塞 ,内皮细胞轮廓模糊不清 ,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黏附或融合 ,红细胞受挤压和变形 ,在微血管中形成填塞状。颈动脉恢复灌流后 ,大脑血液灌流量有一定改善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微血栓难以消除。动物脑缺血损伤后经0.25mPa高压氧暴露60min后 ,人脑微循环灌流量明显增加 ,并可见较强的血流动力对微血管栓塞部位形成一定冲击 ,可使梗塞的微血管再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高压氧暴露 干预作用 缺血性 脑损伤 双侧 对照组 急性缺血 正常 沙土鼠
下载PDF
fgl2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微血栓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叶晓华 陈坛辀 +3 位作者 杜勇 黄智铭 吴金明 吴建胜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样2(fgl2)凝血酶原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微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每组24只。SAP组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4%牛璜胆...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样2(fgl2)凝血酶原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微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每组24只。SAP组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4%牛璜胆酸钠方法诱发。各组于术后1、4和8h分批处死大鼠(各时点8只),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病理改变,随机计数微血管中血栓形成的阳性血管率;实时(real-time)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gl2凝血酶原酶在大鼠胰腺中的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fgl2凝血酶原酶在SAP大鼠组胰腺微血管内皮高表达(P<0.01);SAP大鼠组胰腺微血管中可见微血栓形成;SAP大鼠组中阳性血管率显著高于SO组(P<0.01),且与胰腺fg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78,P<0.01)。结论 fgl2凝血酶原酶可能通过介导胰腺内微血栓的形成而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样2凝血酶原酶 微血栓形成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血栓微颗粒诱导大鼠冠状动脉微血栓形成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婕 王朝晖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3期53-54,5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自身血栓微颗粒诱导其心脏心内膜下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向大鼠主动脉根部注入自身血栓微颗粒建立冠状动脉微血栓模型,于术后1h、1天、1周、2周、3周和4周取标本。HE染色观察心内膜下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 目的:探讨大鼠自身血栓微颗粒诱导其心脏心内膜下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通过向大鼠主动脉根部注入自身血栓微颗粒建立冠状动脉微血栓模型,于术后1h、1天、1周、2周、3周和4周取标本。HE染色观察心内膜下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中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心内膜下微血管内有血栓形成,部分血栓与内膜紧密粘连。向大鼠体内注入自身血栓微颗粒后1h,血浆中vWF水平显著增高。结论:大鼠自身血栓微颗粒能够诱导其冠状动脉微血栓形成,其心脏心内膜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是可能参与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循环 微血栓形成 机制探讨 诱导大鼠 心肌无复流现象 颗粒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理生理改变 心内膜下
下载PDF
微血栓形成对DIC广泛持久的病人可造成什么影响?
9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417-1417,共1页
答: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局灶性坏死,甚至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肾、脑、肝、肺及胃肠道等。微血栓发生在肾脏,可出现肾小管坏死的表现如少尿、无尿、血尿及蛋白尿等。微血栓发生在脑组织可有头痛、抽搐、昏迷、瞳孔异... 答: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局灶性坏死,甚至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肾、脑、肝、肺及胃肠道等。微血栓发生在肾脏,可出现肾小管坏死的表现如少尿、无尿、血尿及蛋白尿等。微血栓发生在脑组织可有头痛、抽搐、昏迷、瞳孔异常等变化。微血栓发生在胃肠道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微血栓发生在肺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及发绀。重症DIC病人晚期可出现多个器官的血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DIC病人 血栓发生 内脏器官 器官功能衰竭 肾小管坏死 消化道出血 灶性坏死
下载PDF
微血栓形成对DIC广泛持久的病人可造成什么影响?
10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8-548,共1页
答: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局灶性坏死,甚至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肾、脑、肝、肺及胃肠道等。微血栓发生在肾脏,可出现肾小管坏死的表现如少尿、无尿、血尿及蛋白尿等。微血栓发生在脑组织可有头痛、抽搐、昏迷、瞳孔异... 答:可引起相应内脏器官的局灶性坏死,甚至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肾、脑、肝、肺及胃肠道等。微血栓发生在肾脏,可出现肾小管坏死的表现如少尿、无尿、血尿及蛋白尿等。微血栓发生在脑组织可有头痛、抽搐、昏迷、瞳孔异常等变化。微血栓发生在胃肠道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微血栓发生在肺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及发绀。重症DIC病人晚期可出现多个器官的血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DIC病人 血栓发生 内脏器官 器官功能衰竭 肾小管坏死 消化道出血 灶性坏死
下载PDF
微血栓形成与内皮细胞损伤间关系的临床研究简介
11
《西南军医》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循环 微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损伤机理
下载PDF
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
12
作者 吕忠英 李鹏 +3 位作者 王娟 阿布都·苏迫尔 巴·巴音斯勒玛 郑丽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48-451,583,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只SD大鼠构建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后有无再流分为2组,分别为无再流组(n=42)和有再流组(n=28)。分析各组大... 目的:探讨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只SD大鼠构建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后有无再流分为2组,分别为无再流组(n=42)和有再流组(n=28)。分析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微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结果:有再流组大鼠HR和LVEDP值、纤维蛋白原水平、VCAM-1值显著高于无再流组,而SBP、DBP和LVSP值、微血栓形成数量、ApoB值和ApoB/ApoA1值、P-selectin、ICAM-1、IL-6和IL-10值则显著低于无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栓形成(r=0.654,P=0.005)和载脂蛋白比值(r=0.582,P=0.004)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纤维蛋白原(r=-0.552,P=0.002)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三者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载脂蛋白比值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邓佳(综述) 王墨(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2-57,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期起病的SLE通常表现为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更差的预后。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TMA)是SLE的一种罕见的并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期起病的SLE通常表现为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更差的预后。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ies,TMA)是SLE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由Symmers W C[1]于1952年首次提出,发生于1%~4%的SLE肾脏中[2-5]。肾脏TMA的特征性病理表现是基底膜上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空间增宽和肾小球和/或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中的多个纤维蛋白微血栓形成引起血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5-7]。SLE合并TMA(SLE-TMA)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表现等,并伴有肾功能严重下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3,8]。SLE-TMA临床表现相对严重,有不良肾脏预后,极大地增加了SLE死亡风险[9-10]。因此,提高对SLE-TMA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的认识和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对降低SLE病死率、改善疾病预后显得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内皮细胞肿胀 微血栓形成 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动脉 死亡风险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窦超微结构及微血栓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范建高 郑晓英 +1 位作者 张梅 杨兆瑞 《肝脏》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结构 肝窦 大鼠 脂肪性肝纤维化 微血栓形成 肝炎肝纤维化 内皮损伤 高脂饮食 透射电镜 病毒性 纤维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毅 胡晓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4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加重期 社会经济负担 公共卫生问题 气流受限 微血栓形成 患病人数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微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淑兰 张富平 贾宝学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溶栓后微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 AMI溶栓患者 4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每分搏出量 ( CO) ,左室射血分数 ( EF) ,舒张早期 /舒张晚期最大血...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溶栓后微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 AMI溶栓患者 4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每分搏出量 ( CO) ,左室射血分数 ( EF) ,舒张早期 /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 ( E/ A)比值 ,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10 0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治疗组经治疗后 CO、EF均增加 ( P <0 .0 1) ,E/ A比值增加 ( P <0 .0 5 ) ,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 ( P <0 .0 1)。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改善再灌注后心肌缺血 ,增加 CO、EF及 E/ A比值 ,降低血黏度 ,从而有助于防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微血栓形成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巴曲抗栓酶对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的疗效
17
作者 耿昱 陈怀红 丁德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巴曲抗栓酶对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2 4只 ,分成 3组 ,0 .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巴曲抗栓酶 8BU·kg- 1和 16BU·kg- 12个剂量组 ,每组为 8只。分别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大鼠肠系膜... 目的 :探讨巴曲抗栓酶对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2 4只 ,分成 3组 ,0 .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巴曲抗栓酶 8BU·kg- 1和 16BU·kg- 12个剂量组 ,每组为 8只。分别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 ,经显微电视摄像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 ,对巴曲抗栓酶的疗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巴曲抗栓酶 8BU·kg- 1组再通率为 38%(3/ 8) ,平均再通时间为 (2 7±s9)min ;16BU·kg- 1组再通率为 50 % (4 / 8) ,平均再通时间为 (34± 2 1)min。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抗栓酶 药物疗法 肠系膜 动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PCI后进行血栓吸引术可以减少微血管阻塞的发生
18
作者 张维(编译)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700-1700,共1页
一项研究显示,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进行血栓吸引术可以减少已存在的微血管阻塞及心功能异常,在血管造影和心电图上明显观察到心肌再灌注的改善。为证实血栓吸引术在微血管水平上的潜在作用,罗马Catholic大学的Leonarda G... 一项研究显示,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进行血栓吸引术可以减少已存在的微血管阻塞及心功能异常,在血管造影和心电图上明显观察到心肌再灌注的改善。为证实血栓吸引术在微血管水平上的潜在作用,罗马Catholic大学的Leonarda Galiuto博士及其同事对50名患者随机进行了标准PCI(对照组)或PCI加血栓吸引术,上述患者均给予了心脏超声造影。在PCI后的24小时、1周和6个月,试验组(PCI加血栓吸引术)较对照组的局部室壁运动明显降低,而射血分数明显升高俨〈0.05)。研究还发现,试验组的左室容积轻度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在所有的受试者中,微血管阻塞的范围与左室容积的变化呈相关性。Galiuto博士说,上述报告首次证实末梢微血栓是梗死后微血管阻塞(即无复流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初级血管成形术中使用血栓吸引设备来预防微血栓形成。可以明显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血管阻塞 吸引术 PCI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心脏超声造影 局部室壁运动
下载PDF
急性CO中毒大鼠血浆血栓素和前列环素动态变化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彤丹 王苏平 王心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2,386,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血浆血栓素(thromboxane B_2,TXB_2)和前列腺素(6-k- PGF_(1α))变化,观察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后即刻组、1、4、7、14、21d组,每组... 目的动态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血浆血栓素(thromboxane B_2,TXB_2)和前列腺素(6-k- PGF_(1α))变化,观察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后即刻组、1、4、7、14、21d组,每组6只。建立CO中毒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中TXB_2和6-k- PGF_(1α)水平,电镜观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CO中毒后大鼠血浆中TXB_2和6-k-PGF_(1α)水平均升高,TXB_2/6-k-PGF_(1α)先降低后升高。中毒大鼠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松弛,线粒体水肿,管腔皱缩变形。结论CO中毒后大鼠TXA_2/PGI_2的平衡被打破,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破坏,脑组织微血栓形成,可能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微血栓形成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晶莹 谢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5期566-566,F0003,共2页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纤维蛋白原 血栓栓塞性疾病 凝血因子Ⅰ 急性期蛋白 动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浓度 微血栓形成 凝血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