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明 王毅 +2 位作者 吕波 毛宏亮 程宏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3D-TOF-MRA 3D-FIESTA 3D Slicer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型癥瘕”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
2
作者 魏金艳 赵进喜 +4 位作者 黄为钧 罗文轩 王世东 苏冠旬 傅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5-1348,共4页
基于中医理论及当前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中医“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糖尿病热伤气阴,病久入络后可致血脉气血阴阳亏虚,人体正气亏虚,瘕聚阶段无形可查;持续进展可致痰、热、郁、瘀痼结于... 基于中医理论及当前科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中医“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糖尿病热伤气阴,病久入络后可致血脉气血阴阳亏虚,人体正气亏虚,瘕聚阶段无形可查;持续进展可致痰、热、郁、瘀痼结于络脉形成癥积而有形可征。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称之为“微型癥瘕”病机理论,其中正气亏虚是瘕聚发生的基础,痰热郁瘀是癥积形成的关键,这与微血管在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展至结构改变,最终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相一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结构改变可视为正气亏虚及痰热郁瘀的微观体现,共同诠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型癥瘕”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此认识可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为临床和科研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微型癥瘕 络脉病变 孙络—微血管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一凡 白卓 何琳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CRC组织140例为实验组,同期CRC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再根据MMP7表达分为阳性组(n=114)和阴性组(n=2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CRC组织140例为实验组,同期CRC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再根据MMP7表达分为阳性组(n=114)和阴性组(n=2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MMP7表达和MVD值,分析MMP7的表达、MVD值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中MMP7阳性率与MVD均值分别为81.4%与(30.09±7.54);对照组中MMP7阳性率与MVD均值分别为36.7%与(15.80±4.57),实验组MMP7阳性率及MVD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MMP7阳性组MVD均值高于MMP7阴性组[(31.51±6.92)vs.(23.88±7.1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MP7阳性率及MVD值均与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RC组织中MMP7表达水平与MVD值正相关(P<0.05)。结论:CRC中MMP7呈高表达,并与MVD值正相关,提示MMP7可能促进CRC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望为CRC患者抗血管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永泰 朱龙 寇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VD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比较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VD治疗,观察组采用PMC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TN患者,选择PMC比MVD临床疗效更确切,术后恢复更快,治疗费用更少,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占伟 谭焱 +2 位作者 田桂湘 范瑶 王佳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究常压高浓度氧(NBO)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每组各15只。常氧组大鼠置于... 目的探究常压高浓度氧(NBO)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每组各15只。常氧组大鼠置于普通空气(21%氧气)中饲养,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大鼠置于90%常压氧气饲养,NBO+Nrf2激活剂组每日灌胃5 mg/kg 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结果与常氧组比较,NBO组脑组织EB、VEGF、MMP-9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脑组织EB、VEGF、MMP-9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常氧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及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NBO组神经细胞形态及结构不规则,出现明显的水肿和空泡,并伴有大量的凋亡细胞;NBO+Nrf2激活剂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NBO组明显减轻。与常氧组比较,NBO组脑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组比较,NBO组第2~4天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第2~4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O可诱导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下调Nrf2/HO-1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高浓度氧 新生大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脑屏障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血糖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瑞 赵洪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于每餐日前注射;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高血糖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于每餐日前注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停泵时胰岛素用量、血糖初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空腹C肽、餐后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以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 h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B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泵时胰岛素用量、血糖初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C肽、餐后C肽、HOMA-β、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C肽、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强化治疗对ACCORD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初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提升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肖铮铮 张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经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组(P<0.05)。微血管组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长显著长于球囊组(P<0.05)。术后,微血管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后者较前者的预后效果更佳,而前者较后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更小,在临床选择中需考虑患者的耐受度与适应证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 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瑞香狼毒对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8
作者 陈国俊 黄禹栋 +5 位作者 强紫阳 陈爽 张宝琳 张君 任海林 任承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对N-亚硝基-N-甲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MVN)的影响。方法采用MNU诱导建立膀胱癌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羟基喜树碱2 mg/kg)和瑞香狼毒低、中、高剂量...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对N-亚硝基-N-甲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微血管密度(MVN)的影响。方法采用MNU诱导建立膀胱癌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羟基喜树碱2 mg/kg)和瑞香狼毒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另设对照组,每周给药2次,共给药3周。末次给药6 h后处死,观察大鼠膀胱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抑瘤率、肿瘤细胞凋亡率、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以及肿瘤组织FasL、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膀胱形态及肿瘤组织在9周后逐渐增大,膀胱组织病理变化显著;瑞香狼毒给药后膀胱组织病理形态有不同程度改善,抑瘤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香狼毒低剂量组大鼠肿瘤组织MVD降低(P<0.05),瑞香狼毒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MVD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肿瘤组织Fas、FasL、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瑞香狼毒通过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抑制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as/FasL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膀胱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微血管密度 Fas/FasL信号通路
下载PDF
PD-L1及微血管密度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赵媛 陈红 +2 位作者 谢燕 李宁 金木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16例肿瘤中CD31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肾细胞癌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不伴肉瘤样分化的区域,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68.6±25.8 vs 38.7±16.0(t=3.931,P=0.0005)和69.5±28.1 vs 40.1±18.4(t=3.506,P=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瘤样区域PD-L1表达水平高于非肉瘤样区域,CPS分别为34.7±26.9和25.9±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肉瘤样区域微血管密度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肉瘤样区域,提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为此类肿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肾细胞癌 PD-L1 微血管密度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干预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铁峰 江朔轩 +5 位作者 张彦军 邓强 李家明 马平怡 韩俊秋 檀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651,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神经破坏性疾病,引起患者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根据病因,SCI可以分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研究[2]发现,发展中国家创伤性SCI发病率逐年下降,而其中坠落伤及老年患者占比上升,男性多于...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神经破坏性疾病,引起患者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根据病因,SCI可以分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研究[2]发现,发展中国家创伤性SCI发病率逐年下降,而其中坠落伤及老年患者占比上升,男性多于女性,且以不完全性四肢瘫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疾病 四肢瘫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坠落伤 脊髓损伤 中药干预 微血管内皮细胞 非创伤性
下载PDF
基于3D Slicer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文浩 叶敏 +2 位作者 张文波 梁明礼 范伟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3D Slicer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41例行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3D Slicer软件对责任血管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确... 目的探讨基于3D Slicer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41例行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3D Slicer软件对责任血管进行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确定手术方案,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判断减压。观察手术效果并追踪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建模图像发现40例存在微血管压迫,1例未见微血管压迫。未见微血管压迫的1例经术中证实为岩静脉压迫,1例小脑前下动脉经术中证实为小脑上动脉,其余责任血管判定均与术中所见一致。术前建模图像的责任血管判定正确39例,正确率为95%。4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100%。术后住院期间1例发生面瘫,1例发生听力下降,经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联合应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直观了解责任血管及周围重要结构解剖情况,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避免术中减压过度或不充分的情况,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多模态影像融合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肌痉挛 责任血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微血管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胡永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麝香保心丸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vWF(50.93±32.98)μg/L治疗后v WF(49.65±35.12)μg/L,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前v WF(27.45±25.02)μg/L治疗后v WF(17.37±15.68)μg/L。治疗后vWF下降值麝香保心丸组(10.08±16.47)μg/L较常规治疗组(1.28±12.37)μg/L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PMVA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13
作者 李蕊 门英英 +1 位作者 余洁 张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生化指标,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生化指标,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根据微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将患者分为4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107)、糖尿病肾病组(n=81)、周围神经病变组(n=169)及非并发症组(n=138)。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共357例发生微血管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2.12%,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21.62%(107/495),糖尿病肾病占16.36%(81/495),周围神经病变占34.14%(169/495)。与非并发症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收缩压(SB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甘油三酯(TG)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更高;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SBP、舒张压(DBP)、HbA1c、总胆固醇(TC)和TG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OR=3.013,95%CI 1.206~7.526;P=0.019)、高SBP(OR=2.445,95%CI 1.105~5.408;P=0.028)和高HbA1c(OR=3.093,95%CI 1.112~8.606;P=0.031)是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长(OR=2.404,95%CI 1.185~4.877;P=0.016)、高TG(OR=2.654,95%CI 1.241~5.677;P=0.012)和高UAER(OR=3.432,95%CI 1.303~9.036;P=0.013)是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SBP(OR=2.020,95%CI 1.228~3.323;P=0.006)、高DBP(OR=2.560,95%CI 1.109~5.912;P=0.028)、高HbA1c(OR=2.382,95%CI 1.321~4.297;P=0.004)、高TC(OR=2.779,95%CI 1.057~7.303;P=0.039)和高TG(OR=2.266,95%CI 1.237~4.152;P=0.008)是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病程长及SBP、DBP、HbA1c、TC、TG、UAER高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超 王化冰 +3 位作者 索小燕 李征 张辉 李方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35-1939,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时卡巴胆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假休克组(SS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失血性休克+卡巴胆碱组(CBL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时卡巴胆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假休克组(SS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失血性休克+卡巴胆碱组(CBL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各组模型制备完毕后6 h,经右侧股动脉采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右肺下叶肺组织检测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E-选择素蛋白质水平,取右肺下叶行透射电镜检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SS组表达少量的TNF-α、SSeCKS、E-选择素,HS组和CBL组表达升高(P<0.05),与HS组相比,CBL组表达降低(P<0.05)。SS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表面光滑,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形态结构正常;HS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细胞水肿、坏死和凋亡表现(细胞膜表面皱折、细胞膜表面凹凸不平、细胞器水肿、异染色质染色加深边集等);CBL组较SS组,细胞有所损伤,但好于HS组。结论 大鼠失血性休克时卡巴胆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也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合成和释放炎症介质减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微血管内皮细胞 卡巴胆碱 SSECKS E-选择素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张秀丽 苏航 +1 位作者 陈争光 韩正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血流成像(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阴囊疼痛、坠胀,或伴有阴囊肿块就诊,疑似睾丸结核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MV-flow。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及二维超声联合CDFI诊断睾丸结核的效能,同时计算血流像素占比。另外选取20例疑似睾丸结核患者,通过MV-flow获取血管指数(VI),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评估MV-flow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1例患者中共有80例病理确诊为睾丸结核。二维超声联合MV-flow诊断睾丸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3%、54.6%和91.2%,高于二维超声联合CDFI(87.5%、18.2%、79.1%)。MV-flow睾丸内血流像素占比高于CDFI[(2.13±0.81)%vs(1.86±0.70)%,P=0.360]。VI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ICC(95%CI)分别为0.874(0.683~0.950)、0.945(0.860~0.978)]。结论:相比二维超声联合CDFI,二维超声联合MV-flow对睾丸结核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结核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微血管血流成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a-miR-30c-5p水平表达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16
作者 熊小芹 冯潇宇 +2 位作者 毛爱珺 马丁 石亚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人微小核糖核酸(homo sapiensmicroRNA,hsa-miR)-30c-5p表达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5例为糖尿病组,并根据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人微小核糖核酸(homo sapiensmicroRNA,hsa-miR)-30c-5p表达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5例为糖尿病组,并根据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并发组(n=124)和未并发组(n=8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5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hsa-miR-30c-5p表达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微血管并发症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血清hsa-miR-30c-5p表达对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价值。结果并发组、未并发组的血清hsa-miR-30c-5p表达分别为0.58±0.06,0.72±0.08,均低于对照组(0.89±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38,7.079,均P=0.001);并发组低于未并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89,P=0.001)。糖尿病病程[OR(95%CI):3.873(2.976~4.770)]、尿酸[OR(95%CI):2.125(1.211~3.040)]、糖化血红蛋白[OR(95%CI):2.680(1.745~3.616)]均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OR(95%CI):0.491(0.135~0.846)]、血清hsa-miR-30c-5p[OR(95%CI):0.532(0.146~0.817)]均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hsa-miR-30c-5p表达预测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81.45%,85.19%,0.802(0.741~0.854)。结论T2DM患者血清hsa-miR-30c-5p表达异常降低,且血清hsa-miR-30c-5p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对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人微小核糖核酸-30c-5p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多序列对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陈志林 徐秋贞 +2 位作者 王孝磊 张明府 周成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对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IM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多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24例)和非MVI组(56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对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IM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多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24例)和非MVI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MRI多序列影像特征及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MVI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IMCC患者中MVI发生率为30.00%。MVI组肿瘤直径、表观扩散系数(ADC)显著高于非MVI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在肿瘤形态、T1加权图像(T1WI)和T2加权图像(T2WI)信号、有无坏死、强化模式、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有无靶征、包膜挛缩以及胆管扩张方面无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C值是IM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ADC值预测IMCC患者发生MV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敏感度为92.36%,特异度为88.79%,95%CI:85.66%-98.87%;最佳截断阈值为1.45×10^(-3)mm^(2)/s。结论MRI多序列对IMCC患者MVI状态的预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ADC值可以作为预测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为IMCC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术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18
作者 张志 瞿刚 +1 位作者 刘朝敏 李进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0例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0、0.877。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DCE-MRI和IVIM-DWI评估直肠癌微血管含量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袁杰 朱璟 +6 位作者 叶恺 吴宏勇 沈嫱 丘兆臻 王子元 刘孟潇 姚明荣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在评估直肠癌微血管含量中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在评估直肠癌微血管含量中的差异。方法:研究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腺癌并行IVIMDWI和DCE-MRI扫描的患者23例。Tofts模型计算DCE-MRI参数为容积分数(volume fraction,V_(e))、容量转移常数(space transport coefficient,K^(trans))和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IVIM-DWI参数:单纯弥散系数(simpl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弥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通过计算双指数模型得到。对与直肠癌微血管含量相关的DCE-MRI和IVIM-DWI定量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病理学分级的直肠癌K^(trans)和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59,P=0.002;F=5.106,P=0.016)。在评估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时,K^(trans)优于D。灌注参数K^(trans),K_(ep)和D^(*)与直肠癌微血管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34,P<0.001;r=0.617,P=0.002;r=0.456,P=0.029)。其中DCE-MRI定量参数评估直肠癌微血管含量优于IVIM-DWI定量参数。结论:与IVIM-DWI相比,DCE-MRI评价直肠癌分化程度和微循状态方面效能更佳。但是考虑到IVIM-DWI不需要注射对比剂,IVIM-DWI仍然可以被推荐用于直肠癌分化程度和微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 微血管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表达及心脏微血管的影响
20
作者 李会贤 张爱爱 +2 位作者 张亚维 陈伟广 马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枸杞多糖组。除正常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心脏彩超检查大鼠...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枸杞多糖组。除正常组,其他3组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心脏彩超检查大鼠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IVS)、左心室劳损(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含量,心脏凝胶墨汁染色法测定微血管密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cTnI、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E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VSD、LVDD、IVS、LVS均显著升高(P<0.05),LVEF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结构破坏,心肌细胞大量坏死,心肌纤维断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P<0.05),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5),心脏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5),cTn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eNOS、PECAM-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枸杞多糖组大鼠以上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枸杞多糖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氯沙坦组(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心肌梗死大鼠cTnI表达,改善心脏微血管损伤,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心脏微血管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