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对比增强电影序列对合并微血管阻塞STEMI患者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胡莹莹 郭勇 +4 位作者 孙峥 赵丽 刘志 陈楠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合序列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对MVO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3月50例STEMI患者(STEMI组)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E-SSFP电影序列的短轴位、四腔心位、两腔心位扫描。收集与患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由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在CE-SSFP序列上对两组心肌、血池进行定性、定量图像质量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STEMI组和对照组间的一般资料和影像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E-SSFP序列对MVO的诊断效能。结果STEMI组48例患者(96%)和健康对照组49例(98%)的CE-SSFP图像均可满足诊断条件;STEMI组的血池与心肌对比噪声比显著优于健康对照组(222.9±15.6vs.170.1±14.9,t=4.631,P<0.05);CE-SSFP人工识别MVO的敏感度为91.38%,特异度为91.88%,约登指数为0.833;以2倍标准差评价MVO的敏感度为90.23%,特异度为89.94%,约登指数为0.802。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909。结论CE-SSFP序列可定量评估STEMI合并MVO患者的图像质量,能提供有效量化识别MVO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心脏磁共振 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糖尿病病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4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郭金成 李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11-517,共7页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诊断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知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及近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诊断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知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及近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接受PCI的STEMI患者214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史将患者分为三组:既往已知糖尿病组(45例),新诊断糖尿病组(43例),无糖尿病组(126例)。比较三组临床基线资料、PCI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三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MVO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O及MACCE的预测因素。结果 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后TIMI≤2级比例、CKMB峰值、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后1周LVDD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糖尿病患者PCI术后3个月LVDD[(53.6±4.7)mm比(50.9±4.6)mm],LVDD增加值[(3.5±5.7)mm比(0.8±4.5)mm]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48.7±4.2)%比(57.4±4.8)%],LVEF增加值[(-0.9±6.7)%比(4.3±5.4)%],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组、新诊断糖尿病组、既往已知糖尿病组三组住院MACCE发生率分别为9.5%、20.9%、26.7%,MVO发生率分别为34.1%、62.8%、37.8%。与无糖尿病组相比,新诊断糖尿病组住院MACCE及MVO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诊断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MACCE及MVO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微血管阻塞且PCI术后3个月心功能恢复不良,PCI术后近期预后不良。新诊断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MACCE及MVO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糖尿病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STEMI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阻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谭莹 毛雅晶 +3 位作者 马楠 鲍雪 康丽娜 徐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阻塞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86例STEMI患者的资料,术后...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再灌注损伤后微血管阻塞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86例STEMI患者的资料,术后1周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分析微血管阻塞(MVO)面积及MVO与左心室的比值,分成轻中度、重度MVO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NLR、C反应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差异,分析NLR与MVO严重程度的关联。以NLR为自变量,MVO为因变量,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重度MVO组的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NLR均显著高于轻中度MVO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NLR是MVO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NLR对MVO的截断值是4.2103,NLR对重度MVO的敏感性是76.3%,特异性是66.7%。结论NLR可预测STEMI患者PCI后MVO的严重程度,NLR升高的STEMI患者的MVO面积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心脏磁共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与心肌内出血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勇 杨亚茹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819-822,共4页
微血管阻塞(MVO)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严重微循环障碍。心肌内出血(IMH)是在MVO的基础上,再灌注过程中发生的,是心肌梗死MVO形成后的二次损伤,和MVO的出现严格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时间越长,梗死面积越大,心肌越容易出现MVO;再... 微血管阻塞(MVO)是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的严重微循环障碍。心肌内出血(IMH)是在MVO的基础上,再灌注过程中发生的,是心肌梗死MVO形成后的二次损伤,和MVO的出现严格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时间越长,梗死面积越大,心肌越容易出现MVO;再灌注时,越容易出现IMH。现从临床角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MVO和IMH的形成机制及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阻塞 心肌内出血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就诊延迟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王瑞芳 王文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就诊延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微血管阻塞(MVO)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就诊延迟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于1周后进行... 目的:分析就诊延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微血管阻塞(MVO)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就诊延迟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于1周后进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并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就诊延迟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MVO的影响因素。结果:1周后CMR检查结果显示,106例STEMI患者中,发生MVO 52例,占49.06%,设为发生组,未发生MVO 54例,占50.94%,设为未发生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性别、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支架段直径、支架段长度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高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Gensini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MPV、高Gensini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LAD均为影响STEMI患者发生MVO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P<0.05)。结论:高水平MPV、高Gensini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LAD均为影响行PCI就诊延迟STEMI患者发生MVO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就诊延迟 急性 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心肌梗死PCI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心功能与血清双链DNA水平的相关性
6
作者 高兵 田永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与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测量患者血清双链DNA水平,根据血清双链DNA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 目的探讨血清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与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测量患者血清双链DNA水平,根据血清双链DNA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水平组(45例)和低水平组(45例)。随访2年,记录2组患者微血管阻塞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双链DNA水平与心肌梗死PCI患者微血管阻塞的发生风险,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血清双链DNA水平与心肌梗死PCI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微血管阻塞发生率为55.56%(25/45),低水平组为24.44%(11/45)。高水平组发生微血管阻塞的风险高于低水平组(χ^(2)=4.014,P<0.05);Pearson显示血清双链DNA水平与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搏出量(LVSV)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双链DNA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PCI患者微血管阻塞风险增加相关,且血清双链DNA水平越高心肌梗死PCI患者心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双链DNA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微血管阻塞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多益 许和平 +1 位作者 孙娟 李全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92-1597,共6页
背景约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出现就诊延迟,晚期心肌挽救治疗的益处受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严重程度的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发生MVO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4—2017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 背景约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出现就诊延迟,晚期心肌挽救治疗的益处受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严重程度的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发生MVO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4—2017年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和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就诊延迟(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12 h)、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7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或最终TIMI血流分级为3级且心肌灌注呈色等级(MBG)<2级为发生MVO。进行临床结局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以评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情况。结果就诊延迟患者的MVO发生率为50.0%(39/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是MVO发生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是MVO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有MVO患者的MACE发生率、左心室重构比例高于无MVO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VO、罪犯血管为LAD是MACE发生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STEMI后就诊延迟患者的MVO及与其有关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年龄大、罪犯血管为LAD是其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是其保护因素,应对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实施适当的管理和后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就诊延迟 微血管阻塞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微血管阻塞时冠状动脉血流及肌酸激酶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孟庆义 杨晓秋 +3 位作者 钱远宇 王志中 马勇 陈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icrovascularobstruction ,MO)时冠状动脉血流、血清肌酸激酶 (CK)及MB同工酶改变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0例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为AMI合并MO患者的心肌酶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icrovascularobstruction ,MO)时冠状动脉血流、血清肌酸激酶 (CK)及MB同工酶改变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0例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为AMI合并MO患者的心肌酶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 12例单纯AMI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AMI合并MO组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比例少于非MO组 (冠状动脉血流TIMI 3级 ;梗死后 :0 %比 4 1 7% ,P=0 0 30 ;MRI检测前 :5 0 0 %比 75 0 % ,P=0 173)。②MO组血清CK和MB峰值活力显著高于非MO组〔CK :(14 11 1± 92 8 3)U/L比 (84 5 2± 837 1)U/L ,P =0 0 5 0 ;MB :(11 7± 6 1) %比 (7 2±3 4 ) % ,P =0 0 4 3)〕。③MO组血清CK峰值大于 10 0 0U/L占 70 0 % (7/ 10 ) ,高于非MO组 (33 3% ,4 / 12 ,P =0 194 )。④合并MO患者单位梗死面积的CK峰值释放大于 5 0 0 0U/L的比例低于非MO组〔(2 0 0 % (2 / 10 )比 5 8 3% (7/ 12 ) ,P =0 0 72〕。结论 AMI患者合并MO时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比例较低 ,心肌酶峰值活力增高 ,但单位梗死面积的心肌酶释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冠状动脉血流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钱远宇 孟庆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O)时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 9例老年AMI患者及 2 5例非老年AMI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学和磁共振成像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 70岁组合并MO的比例 (2 4,50 % ...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O)时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 1 9例老年AMI患者及 2 5例非老年AMI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学和磁共振成像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 70岁组合并MO的比例 (2 4,50 % )高于 <60岁组 (6 2 5 ,2 4 % ;P =0 .30 )。②≥ 60岁组合并MO的患者共有5例 ,血清肌酸激酶 (CK)峰值为 (778.4± 2 69.8)U L ,明显低于合并MO的 <60岁组 6例为 (1 92 4 .2± 1 0 94.2 )U 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4 9)。③≥ 60岁组合并MO的心肌梗死面积为 2 8.3 %± 5 .9% ,低于 <60岁组的36 .1 %± 1 1 .0 % (P =0 .1 88) ,但高于≥ 60岁不合并MO的患者的 2 3 .8%± 1 0 .5 % (P =0 .387)。结论 高龄老年人AMI合并MO的可能性较大 ,老年患者合并MO时 ,虽然梗死面积明显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老年人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急诊AMI患者并发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及预后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急诊AMI后发生MVO的患者50例(MVO组)、急诊AMI后未发生MVO的患者50例(非MVO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指标,并进行单因... 目的探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急诊AMI后发生MVO的患者50例(MVO组)、急诊AMI后未发生MVO的患者50例(非MVO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MVO组年龄>60岁人数占比高于非MVO组,而梗死前心绞痛人数占比低于非MVO组(P均<0.05)。MVO组罪犯血管分布、罪犯血管近端血管病变比例均高于非MVO组,而侧支循环比例低于非MVO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及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为急诊AMI后发生MVO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是急诊AMI后发生MVO的保护因素(P均<0.05)。MVO组心源性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非MVO组(P均<0.05)。结论年龄>60岁及罪犯血管为LAD的急诊AMI患者发生MVO的风险高,而梗死前心绞痛的急诊AMI患者发生MVO的风险低;发生MVO的急诊AMI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ISP致心肌微血管阻塞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学军 欧阳静萍 +3 位作者 涂淑珍 刘金保 董传仁 凌宏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第1期8-11,共4页
本实验通过对血浆凝固性的动态变化和自由基系统有关指标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85mg/kg)后早期(4h以前)即有明显的血浆高凝状态、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和心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且... 本实验通过对血浆凝固性的动态变化和自由基系统有关指标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85mg/kg)后早期(4h以前)即有明显的血浆高凝状态、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和心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且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与血浆凝固性紊乱程度之间呈正直线相关;心、肝、肾和脑以及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心肌的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增高。提示ISP引起的膜脂质过氧化、血浆高凝状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血管内皮受损和微血栓形成是ISP致心肌微血管阻塞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微血管阻塞 ISP 机理探讨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血清MDA含量 凝血系统激活 膜脂质过氧化 高凝状态 病理学观察 自由基系统 正直线相关 微血栓形成 心肌组织 动态变化 皮下注射 损伤程度 心肌缺血 内皮受损 血浆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的临床特点
12
作者 孟庆义 杨晓秋 +2 位作者 钱远宇 王志中 马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0-63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icrovascularobstruction ,MO)时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44例AMI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学和核磁共振成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 0 %(11 /44)的AMI患者存在MO。(2)MO...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梗死区微血管阻塞 (microvascularobstruction ,MO)时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44例AMI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学和核磁共振成像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 0 %(11 /44)的AMI患者存在MO。(2)MO组的梗死面积高于非MO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2 5±9 .6) %vs(18 8±12 .7) % ,t=3.430 ,P<0 .01)]。 (3)MO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比例 (36 6 % ,4 /11)少于非MO组 (78 8 % ,26 /33 ,χ2=6 .844 ,P<0 .01)。 (4)MO组有9 1 % (1 /11)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梗死后心绞痛 ,与非MO组(39 4 % ,13 /33)比较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合并MO的AMI患者具有梗死面积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合并症 梗死区 微血管阻塞 临床特点 心电图 心肌酶学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阻塞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培堃 何杰 +3 位作者 吴连明 葛恒 许建荣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124例,应用CMR技术评估患者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百分比、心肌MVO百分比及左室功能。依据心肌MVO百分比,将患者分为MVO(+)组和MVO(-)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血生化指标和CMR指标。MVO(+)组依据心肌梗死百分比的四分位数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各亚组患者心肌MVO百分比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随访所有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心肌MVO百分比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MVO(+)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MVO(-)组(均P<0.05)。MVO(+)组的LVEF低于MVO(-)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肌MVO百分比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心肌MVO百分比预测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 0.823~0.97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心肌梗死百分比。结论·合并MVO的STE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预后更差,提示需更加重视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左室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脏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曾健 陈杭 +1 位作者 罗和川 杨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心脏MR(C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MVO)及心肌内出血(IMH)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于2018年10月前...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心脏MR(CMR)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MVO)及心肌内出血(IMH)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于2018年10月前发表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9篇内容涉及晚期MVO(共1 872例患者),4篇内容涉及IMH(共1 017例患者)。CMR检出晚期MVO对预测MACE发生的比值比(OR)为4.0495%CI(2.95,5.55),Z=8.65,P<0.001];CMR检出IMH对预测MACE发生的OR为2.6695%CI(1.78,3.96),Z=4.79,P<0.001]。结论 CMR检出晚期MVO和IMH可用于预测AMI再灌注患者随访期间发生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综合分析 微血管阻塞 心肌内出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玮 邢军辉 +1 位作者 冯蕊涵 李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MVO)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61例,所有患者均于梗死后1周内接受3.0 T心脏磁共振(CMR...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MVO)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61例,所有患者均于梗死后1周内接受3.0 T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根据CMR检查结果,分为MVO组(25例)和非MVO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包括心梗定位、Gensini评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素、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MVO的危险因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以评估左室重构的发生情况。结果MVO组的MPV、Gensini评分及前壁心梗比例均高于非MVO组(P<0.05),MPV(OR=1.960,95%CI:1.050~3.650,P<0.05)及前壁心梗(OR=4.560,95%CI:1.300~16.050,P<0.05)为发生MVO的独立危险因素。MVO组患者在随访6~12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高于非MVO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VO组(P<0.05)。MVO组发生左室重构的比例高于非MVO组(44.00%比11.11%,P<0.05)。结论较大的MPV及前壁心梗是发生MVO的独立危险因素,MVO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阻塞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下载PDF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与静脉给药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阻塞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单红英 杨学东 +3 位作者 徐勇 王至军 林剑 王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通过与静脉内注射比较,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 目的:通过与静脉内注射比较,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STEMI患者3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静脉给药组与冠状动脉给药组,每组189例。冠状动脉给药组患者在术后经抽吸导管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剂量为10μg/kg;然后以0.15μg/(kg·min)的维持剂量持续静脉给药24~48 h。静脉给药组患者首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剂量10μg/kg;然后以0.15μg/(kg·min)的维持剂量持续静脉给药24~48 h。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指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经心脏磁共振情况;比较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采用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PCI术后,与静脉给药组比较,冠状动脉给药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t=3.351,P=0.001),微血管阻塞(MVO)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5.377,P<0.001);随访1年时,冠状动脉给药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t=4.591,P<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t=8.622,P<0.001)及梗死面积(t=10.664,P<0.001)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t=4.366,P<0.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是STE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23,95%CI=0.190~0.943,P=0.036)。结论: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相比,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VO发生率和左心室重构,降低术后1年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晴 李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是经...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核磁共振
下载PDF
心脏MR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和预测近期重塑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R.Nijveldt M.B.M.Hofman +4 位作者 A.Hirsch A.M.Beek V.A.W.M.Umans P. R.Algra 范丽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何种评价微血管阻塞的心脏MRI技术能够最佳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的重塑。方法 本研究经当地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病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63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支架植入和最佳临床治疗后分别在发病后第4~7天和4个... 目的 探讨何种评价微血管阻塞的心脏MRI技术能够最佳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的重塑。方法 本研究经当地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病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63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支架植入和最佳临床治疗后分别在发病后第4~7天和4个月进行了心脏电影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微血管阻塞 MRI评价 心脏 预测 MRI技术 知情同意书 最佳临床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MRI中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S.C.A.M.Bekkers M.W.Smulders +4 位作者 V.L.Passos T.Leiner J.Waltenberger A.P.M.Gorgels 李瑞丽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0-,共1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微血管阻塞(MVO)和心肌内出血(IMH)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首次心肌梗死、主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内出血 微血管阻塞 MRI 心室重塑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现状和进展
20
作者 严华菊 马康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950-953,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尽管心外膜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再灌注,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灌注始终不理想,这种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它显著地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室重塑的风险和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获... 急性心肌梗死后,尽管心外膜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再灌注,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灌注始终不理想,这种现象被称为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它显著地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室重塑的风险和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了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获益。现总结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潜在机制、诊断技术和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