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站微重力流体实验设备需求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贾艳梅 钟红恩 张波常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4-589,共6页
对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科学实验卫星及载人飞行器上开展的微重力流体实验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ISS)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设备情况.根据中国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发展需求,结合国际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对设备的需... 对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科学实验卫星及载人飞行器上开展的微重力流体实验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ISS)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设备情况.根据中国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发展需求,结合国际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对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微重力流体实验时空间实验设备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空间站 微重力流体实验 科学需求
下载PDF
微重力流体管理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康琦 侯瑞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8-334,I0001,共8页
本文详细解释了微重力以及微重力流体管理的概念,阐明了微重力流体管理在推进系统、热控制系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电源系统中的工程应用,指出了微重力流体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 空间探索 微重力流体管理 工程应用
下载PDF
“神舟4号”飞船搭载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建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53,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院士和解京昌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承担的"微重力液滴热毛细迁移实验"项目,利用自行研制的"通用流体实验装置",于2002年12月30日搭载"神舟4号"飞船,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空间... 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院士和解京昌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承担的"微重力液滴热毛细迁移实验"项目,利用自行研制的"通用流体实验装置",于2002年12月30日搭载"神舟4号"飞船,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空间实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4号”飞船 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 热毛细迁移 非线性动力学 参数范围 实验内容
下载PDF
微重力流体科学及其应用
4
作者 徐硕昌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11期13-18,共2页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众所周知,空间飞行器在轨道上的环境与地面是完全不同的,那里有高真空和来自太阳及其他辐射流的高能辐射。又因飞行器在飞行中受到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相抵消,所以它又是一个微重力环境。为...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众所周知,空间飞行器在轨道上的环境与地面是完全不同的,那里有高真空和来自太阳及其他辐射流的高能辐射。又因飞行器在飞行中受到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相抵消,所以它又是一个微重力环境。为了设计和制造能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航天飞行器,就必须开展微重力流体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流体 微重力条件 微重力科学 科学研究 微重力环境 空间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 流体管理 热毛细对流 微重力研究
下载PDF
“神舟4号”的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的新发现
5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神舟4号” 微重力流体 物理实验 液滴热毛 细迁移 非线性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文瑞 龙勉 +5 位作者 康琦 解京昌 厚美瑛 赵建福 段俐 王双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615-2626,共12页
微重力流体物理是微重力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简单流体的许多新体系、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以及复杂流体力学.微重力流体物理除其本身学术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外,还与微重力燃烧学、空间生物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密切结合,促进了交叉学科... 微重力流体物理是微重力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简单流体的许多新体系、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以及复杂流体力学.微重力流体物理除其本身学术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外,还与微重力燃烧学、空间生物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密切结合,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进行了一批微重力科学的空间实验,使我国微重力科学迅速进展.本文主要介绍近10年来我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和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流体物理 微重力气/液两相流 微重力复杂流体 微重力燃烧 空间生物技术
原文传递
微重力流体高效管理与高精度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7
《中国科技成果》 2018年第3期60-61,共2页
气液共存状态下的流体系统在微重力条件下通常面临气液有效分离、液体可靠管理、介质稳定传输、传输量和剩余量高精度测量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卫星推进系统为例,由于推进剂贮箱无法实现气液... 气液共存状态下的流体系统在微重力条件下通常面临气液有效分离、液体可靠管理、介质稳定传输、传输量和剩余量高精度测量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卫星推进系统为例,由于推进剂贮箱无法实现气液有效分离和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测量 高效管理 微重力流体 控制技术 微重力条件 应用 工程 卫星推进系统
原文传递
微重力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文瑞 李和娣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年第4期251-254,共4页
微重力科学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载人空间活动的主要利用项目。
关键词 微重力科学 载人航天 微重力流体物理
下载PDF
微重力下离心式锥形两相洗衣机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苏引引 吴笛 +6 位作者 段俐 康琦 吕佩师 许升 劳春峰 宋华诚 张静静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针对空间站长期在轨作业时为航天员提供干净衣物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重力环境的离心式锥形两相洗衣机方案。利用FLOW-3D流体力学软件基于VOF方法对微重力环境下该洗衣机方案静态流场分布、洗涤筒/波轮旋转时的动态界面形貌、波轮... 针对空间站长期在轨作业时为航天员提供干净衣物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重力环境的离心式锥形两相洗衣机方案。利用FLOW-3D流体力学软件基于VOF方法对微重力环境下该洗衣机方案静态流场分布、洗涤筒/波轮旋转时的动态界面形貌、波轮和洗涤筒对流场力的作用等关键的微重力流体管理问题开展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洗涤筒的交替转动使流场产生翻转效应,波轮与洗涤筒同向交替运动对流场产生更大的作用力;在气压平衡口安装一种防爬的楔形结构,洗涤过程采用波轮和洗涤筒同向交替转动、脱水过程洗涤筒单向旋转,洗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环境 离心式锥形两相洗衣机 VOF方法 微重力流体管理 数值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简介
10
作者 朱芙英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4-285,共2页
微重力科学是随着当今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微重力环境为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机遇,蕴育着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并正在培育新一代高技术产业,是空间科学研究的热点.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需要,1995年9月4日由... 微重力科学是随着当今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微重力环境为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机遇,蕴育着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并正在培育新一代高技术产业,是空间科学研究的热点.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需要,1995年9月4日由总装备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设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2003年4月通过全面验收,成为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基地.实验室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文瑞研究员.依托单位是中科院力学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生物力学 空间生物技术 微重力流体物理
下载PDF
多相热流体系统中的重力无关性准则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王芳 乐述文 +1 位作者 赵建福 李凯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是在航天(尤其是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下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空间微、小重力环境中多相热流体体系的流动、传热与传质等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重力效应是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系统分析和评述了多相热流... 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是在航天(尤其是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下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空间微、小重力环境中多相热流体体系的流动、传热与传质等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重力效应是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系统分析和评述了多相热流体系统中重力无关性准则研究的主要进展,就基于主导作用力、流动沸腾中的单气泡行为以及气液两相环状流界面波和弹状流液泛现象等的3类重力无关性准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增强对其理论和/或经验基础的认识,进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航天应用多相热流体技术研发服务。同时,相关成果对地面常重力环境多相热流体系统(尤其是微通道多相热流体系统)相关技术应用也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 重力效应 重力无关性
下载PDF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
12
《电子世界》 2016年第7期8-8,共1页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开始太空科学探索之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介绍,实践十号是我国单次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开始太空科学探索之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介绍,实践十号是我国单次开展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19个科学实验载荷进行28项科学实验,涵盖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验卫星 微重力科学 中国科学院 发射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空间生命科学 微重力流体物理 空间材料科学
下载PDF
实践五号卫星空间流体实验的温度控制
13
作者 苏建 周晴 《航天器工程》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论述了实践五号卫星空间流体实验温控部分的原理、构成和技术特点,并阐述了空间流体实验的遥测、遥控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温控 遥科学 微重力流体 实验 科学实验卫星
下载PDF
可再充填起动篮芯柱结构排气管流体传输规律与仿真
14
作者 单立杰 宁继荣 肖明杰 《火箭推进》 CAS 2020年第5期57-65,101,共10页
保持排气管顶端多孔毛细元件的润湿,在微重力或较小干扰加速度下实现推进剂自保持,是可再充填起动篮研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微重力流体力学和内角自流理论,结合起动篮的工作过程,分析了排气管顶端多孔毛细元件的润湿问题,... 保持排气管顶端多孔毛细元件的润湿,在微重力或较小干扰加速度下实现推进剂自保持,是可再充填起动篮研制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微重力流体力学和内角自流理论,结合起动篮的工作过程,分析了排气管顶端多孔毛细元件的润湿问题,设计了芯柱结构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两种典型工况,通过FLOW-3D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所设计芯柱能很好地实现介质导流抽吸,具备工程应用价值。进一步仿真分析了引流片数目对导流效果的影响以及柱形十字板的导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充填起动篮 推进剂自保持 微重力流体力学 内角自流
下载PDF
多相热流体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力分区准则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王芳 赵建福 李凯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12,共6页
重力效应是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得到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多相热流体系统中与重力效应相关联的主要作用力,围绕重力无关性问题,系统分析和评述了多相热流体系统中主导作用力分区准则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给... 重力效应是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得到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多相热流体系统中与重力效应相关联的主要作用力,围绕重力无关性问题,系统分析和评述了多相热流体系统中主导作用力分区准则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给出了一个主导作用力分区图和相应分区边界判断准则,并探讨了对其深化研究的可能途径。该结果可以为航天应用多相热流体技术研发服务,同时,对地面常重力环境多相热流体系统(尤其是微通道多相热流体系统)相关技术应用的研究也同样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多相热流体动力学 重力效应 主导作用力 重力无关性 分区图
下载PDF
微重力科学前沿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文瑞 康琦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62,共4页
微重力科学是空间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前沿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各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态。在微重力这种极端的物理条件下,孕育着物理、化学过程及材料制备中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以及在更高精度下实现对基... 微重力科学是空间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前沿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以及各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态。在微重力这种极端的物理条件下,孕育着物理、化学过程及材料制备中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以及在更高精度下实现对基本物理规律的检验与验证。本文介绍国内外微重力科学近年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科学 空间科学 微重力流体物理 微重力燃烧科学 空间材料科学 空间基础物理 空间站 返回式卫星
原文传递
半浮区热毛细对流的不稳定性与转捩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泽眉 胡文瑞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近二十年来,微重力流体开展了半浮区液桥热毛细对流的不稳定性与转捩的研究.文中给出了热毛细振荡对流发生的临界参数,分析了液桥几何位形(尺度比,体积比)、物理参数及传热参数对临界Maxangoni的影响.报导了有关的地面... 近二十年来,微重力流体开展了半浮区液桥热毛细对流的不稳定性与转捩的研究.文中给出了热毛细振荡对流发生的临界参数,分析了液桥几何位形(尺度比,体积比)、物理参数及传热参数对临界Maxangoni的影响.报导了有关的地面模拟实验,微重力实验以及本问题的线性稳定性分析、能量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并介绍了定常轴对称热毛细对流通过非定常振荡热毛细对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和三种热毛细振荡对流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浮区 热毛细对流 微重力流体 稳定性 转捩
下载PDF
“和平号”空间站不同重力环境下两相流流型微重力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京昌 胡文瑞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1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v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 1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v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空间微重力实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实验 微重力流体力学 两相流 空间实验 国际合作 地面模拟研究
原文传递
实践五号卫星科学实验任务圆满完成
19
作者 桂文庄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年第6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卫星 科学实验 中国科学院 微重力流体
下载PDF
Space Research Plan of China's Space Station 被引量:6
20
作者 GU Yidong GAO Ming ZHAO Guanghe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599,共5页
China's manned spaceflight miss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briefly,and the research planning of space sciences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CSS) has been presented with the topics in the research areas,including:li... China's manned spaceflight missions have been introduced briefly,and the research planning of space sciences for China's Space Station(CSS) has been presented with the topics in the research areas,including: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microgravity fluid physics and combustion science,space material science,fundamental physics,spa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earth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pace physics and space environment,experiments of new space technology.The research facilities,experiment racks,and supporting system planned in CSS have been described,including:multifunctional optical facility,research facility of quantum and optic transmission,and a dozen of research racks for space sciences in pressurized module,etc.In the next decade,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space science and utilization will hopefully be achieved,and great contributions will be made to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daily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研究计划 空间站 中国 微重力流体物理 空间物理学 科学研究计划 空间材料科学 航天任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