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英俊
孙淑琴
+1 位作者
于世钧
张治广
《化工高等教育》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模式
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学绩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英俊
孙淑琴
+1 位作者
于世钧
张治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5期137-138,共2页
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提出了学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具体评价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学绩评价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中的能力和...
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提出了学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具体评价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学绩评价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中的能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学绩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治广
李英俊
+1 位作者
孙淑琴
于世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文章结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施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本科生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色和近红外发光染料的微量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测定
4
作者
白浩彤
苏崇杰
+1 位作者
冯黎阳
庄俊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监测了反应的进程,并用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纯化了产品,尽量减少染料合成可能带来的污染。采用红色和绿色激光笔分别照射染料的溶液和含有染料的薄膜,可以直观观察到光致发光现象。绿色激光可以被红色染料吸收,通过光致发光现象转化为红光。而红色激光可以被近红外发光染料直接转化为近红外发光。在化学发光体系中,两种染料分别发出了明亮的红光和近红外光。本实验将光功能材料引入本科教学实验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微量有机合成和分离的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功能染料
近红外发光染料
光致发光
化学发光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张治广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高等教育》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金
辽宁师范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501193)
文摘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构建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模式
构建
分类号
O621.3 [理学—有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学绩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张治广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5期137-138,共2页
基金
辽宁师范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501193)
文摘
针对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的特点,提出了学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具体评价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学绩评价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中的能力和价值。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学绩评价
Keywords
research course
semi- microorganic syntheses experiment
grading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治广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精品课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辽宁师范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501193)
文摘
文章结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实施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本科生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关键词
半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Keywords
half-micro organic synthesis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ies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色和近红外发光染料的微量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测定
4
作者
白浩彤
苏崇杰
冯黎阳
庄俊鹏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基金
北京化工大学新工科新文科实验教学改革项目
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教改项目(2018BHDJGZ02)。
文摘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监测了反应的进程,并用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纯化了产品,尽量减少染料合成可能带来的污染。采用红色和绿色激光笔分别照射染料的溶液和含有染料的薄膜,可以直观观察到光致发光现象。绿色激光可以被红色染料吸收,通过光致发光现象转化为红光。而红色激光可以被近红外发光染料直接转化为近红外发光。在化学发光体系中,两种染料分别发出了明亮的红光和近红外光。本实验将光功能材料引入本科教学实验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微量有机合成和分离的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关键词
苝功能染料
近红外发光染料
光致发光
化学发光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Keywords
Perylene functional dyes
Near-infrared luminescent dyes
Photoluminescence
Chemiluminescence
Micro organic synthesis experiments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O6-3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张治广
《化工高等教育》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研究型课程“半微量有机合成实验”学绩评价新方法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张治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展半微量多步骤综合型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张治广
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色和近红外发光染料的微量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测定
白浩彤
苏崇杰
冯黎阳
庄俊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