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权衡−协同关系演化
1
作者 吴桐 马蓓蓓 +3 位作者 庞先峰 曹立国 袁水妹 宋永永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32,共12页
基于权衡−协同关系视角,从长时间序列和多层次空间尺度探讨1998—2017年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作用关系、时空演化及地域分异。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均表现出以5 a或4 a为周期的“三峰三谷”... 基于权衡−协同关系视角,从长时间序列和多层次空间尺度探讨1998—2017年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作用关系、时空演化及地域分异。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均表现出以5 a或4 a为周期的“三峰三谷”波动小幅上升趋势。②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间的作用关系呈现出“过程上的协同性+增量上的权衡性”特征;从过程演化来看,协同关系是研究期内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的主导关系,但从基于倾斜率的增量变化上看,二者以异向的权衡关系为主导,表明微雨事件的强化在黄土高原未来的雾霾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③不同微雨事件指标与PM_(2.5)质量浓度的空间关系和演化趋势存在差异;冬春季节微雨事件,尤其是冬春微雨天数与PM_(2.5)质量浓度的作用关系明显强于年尺度。④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权衡−协同关系及演化在不同治理分区差异显著,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河谷平原区和土石山区是二者关系敏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质量浓度 微雨事件 权衡−协同 雾霾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微雨雷达的降水参数反演和粒子相态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 杨洁帆 +4 位作者 龚佃利 王俊 张佃国 孙莎莎 陈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55,共17页
本文基于微雨雷达原始的后向散射信号,采用一种新的功率谱处理算法(RaProM算法),在功率谱计算、噪声去除、退模糊等处理的基础上计算了雷达基本参量,并反演了液态降水参数,例如雷达反射率因子、雨强等,并对粒子相态进行识别。RaProM算... 本文基于微雨雷达原始的后向散射信号,采用一种新的功率谱处理算法(RaProM算法),在功率谱计算、噪声去除、退模糊等处理的基础上计算了雷达基本参量,并反演了液态降水参数,例如雷达反射率因子、雨强等,并对粒子相态进行识别。RaProM算法综合考虑粒子下落速度、等效雷达反射率因子、不同相态粒子的尺度特征以及是零度层亮带位置等信息,可识别的粒子相态包括雪、毛毛雨、雨、冰雹以及混合相态。选取了三个山东地区较为典型的个例对RaProM反演算法进行验证,即2021年7月2日典型层状云降水个例、2019年12月25日雨雪转换个例以及2018年3月4日零度层高度逐渐降低的降水个例。结果显示:粒子识别方法应用于典型层状云降水,垂直方向上不同相态粒子的分层较为明显,过冷层里的固态降水雪花、零度层附近冰水转换区的混合相态降水以及零度层以下的液态降水符合现有认识,验证了反演算法以及粒子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将结果进一步在雨雪转换降水相态识别中和零度层高度的检测,该反演算法均能得到较好应用,与同址同步观测的微波辐射计、云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等观测结论一致。另外,与微雨雷达标准反演算法对比,RaProM算法的优势是没有粒子相态的原始假设,且考虑降水粒子向上的速度,反演结果与微波辐射计、云雷达在垂直结构上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地面激光雨滴谱仪观测数据对比显示,也有效提升了微雨雷达对雨滴谱和雨强的反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降水相态分类 方法验证 同址观测 垂直结构
下载PDF
基于微雨雷达的六盘山区地形云降水宏微观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宁 张立新 +3 位作者 桑建人 姚展予 马宁 田磊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5-785,共11页
利用2017年6—11月宁夏六盘山区收集的微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六盘山区山脊和山谷对流云降水、层状云和浅积云降水过程中的云微物理特征及亮带,针对典型层状云降水事件山脊和山谷站的亮带及以下各层的雨滴谱分布特征... 利用2017年6—11月宁夏六盘山区收集的微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六盘山区山脊和山谷对流云降水、层状云和浅积云降水过程中的云微物理特征及亮带,针对典型层状云降水事件山脊和山谷站的亮带及以下各层的雨滴谱分布特征,探索了亮带以上几层水凝物的分类。结果发现:六盘山区三类降水云山脊的反射率及反射率衰减程度均高于山谷,表明地形强迫使得山脊降水云的物理和动力过程较山谷更剧烈,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山脊0℃等温线以上的反射率明显高于山谷,表明山脊在0℃等温线以上有更多水凝物。分析一次典型层状云降水过程发现:六盘山区降水液滴自亮带下落的过程中,碰并过程占主导;亮带以下各层DSD符合Gamma分布,山脊站Gamma分布的相关性比山谷站强且拟合优度更优;降水开始的前3 min,推测-4~0℃等温线之间的水凝物主要是霰,此后水凝物主要是雪颗粒和霰,而山谷在降水开始的前5 min,-4~0℃等温线层之间的水凝物主要是雪颗粒和较大的霰,此后水凝物主要是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微雨雷达 亮带 DSD 伽马分布
下载PDF
雨滴谱垂直演变特征的微雨雷达观测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灿 周毓荃 吴志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90,共12页
雨滴谱的垂直变化特征对于认识降水过程、改进模式和雷达定量估计降水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6年6月1日-9月30日雨量筒、微雨雷达(micro rain radar,简称MRR)和PARSIVEL雨滴谱仪连续4个月的观测数据,在对比3种仪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研... 雨滴谱的垂直变化特征对于认识降水过程、改进模式和雷达定量估计降水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6年6月1日-9月30日雨量筒、微雨雷达(micro rain radar,简称MRR)和PARSIVEL雨滴谱仪连续4个月的观测数据,在对比3种仪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层状云降水不同降水强度下微物理特征量和雨滴谱垂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MRR与PARSIVEL雨滴谱仪观测降水强度相关性较好,且两种仪器观测的雨滴谱在中等粒子段(0.5~2.5mm)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而对于小粒子段(雨滴直径小于0.5mm)PARSIVEL雨滴谱仪观测的数浓度明显低于MRR。对于弱降水(降水强度R ≤ 0.2mm·h^-1),液水含量和降水强度随高度降低减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蒸发明显。对于较强降水(R>2mm·h^-1),随高度降低,雷达反射率因子增大,小滴数浓度减小的同时大滴数浓度增加明显,雨滴下落过程碰并作用明显。所有高度直径不超过0.5mm的小滴对数浓度贡献均为最大。高层雨滴直径不小于1mm的小粒子对降水强度的贡献可达50%,小粒子对降水强度贡献随高度降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雨滴谱 垂直分布 不同强度降水
下载PDF
利用微雨雷达研究一次冷锋云系降水的垂直结构分布及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云扬 周毓荃 蔡淼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8-633,共16页
本文利用河北邢台测站Ka波段微雨雷达(MRR)观测到的一次冷锋云系降水过程分析降水的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将MRR观测结果与天气雷达、地面雨滴谱仪、雨量计观测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将MRR与雨滴谱仪和激光云高仪结合... 本文利用河北邢台测站Ka波段微雨雷达(MRR)观测到的一次冷锋云系降水过程分析降水的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将MRR观测结果与天气雷达、地面雨滴谱仪、雨量计观测结果进行对比以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将MRR与雨滴谱仪和激光云高仪结合,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阶段特征量、雨滴谱的平均垂直分布特征和降水特征量随时间、高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MRR与雨量计及雨滴谱仪累计雨量结果较为接近,趋势一致。MRR 200 m雨强值与地面雨滴谱仪雨强值偏差最小,平均偏差为0.05 mm h-1,相关系数为0.93。相比雨滴谱仪,MRR观测到的小滴数浓度出现高估,大滴数浓度出现低估,中滴数浓度较为一致。降水在云内和云外受不同微物理过程影响,垂直变化特征不同。降水初期平均反射率和雨强在云底以下明显减小,小滴和中滴平均数浓度明显减小,蒸发作用影响较强。而在其余时间段在云内随高度降低平均反射率和雨强略有增加,小滴平均数浓度变化较小,中滴大滴平均数浓度增加,表明云内有云滴与雨滴间的碰并发生。而在云外低层,随高度降低平均有效直径明显增加,平均雨滴总数浓度明显减小,小滴平均数浓度显著减小,大滴平均数浓度显著增加,表明在云外低层雨滴间的碰并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雨滴谱 垂直分布 微物理过程
下载PDF
利用微雨雷达研究伊宁地区一次大雨过程的雨滴谱垂直演变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仝泽鹏 杨莲梅 +2 位作者 曾勇 李建刚 刘凡 《干旱气象》 2021年第2期279-287,共9页
基于伊犁河谷伊宁站内布设的微雨雷达(MRR)、地面OTT-PARSIVEL雨滴谱仪以及雨量筒观测资料,针对2019年9月30日伊宁地区一次大雨过程,对比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降水不同时期MRR的微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仪器... 基于伊犁河谷伊宁站内布设的微雨雷达(MRR)、地面OTT-PARSIVEL雨滴谱仪以及雨量筒观测资料,针对2019年9月30日伊宁地区一次大雨过程,对比检验MRR数据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究降水不同时期MRR的微物理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仪器观测的降水量较为接近、变化趋势一致,MRR观测的近地面35、70和105 m高度层雨强与OTT-PARSIVEL雨滴谱仪的观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分别为0.9233、0.9289和0.9186,且当雨强低于3 mm·h^(-1)时,MRR与雨滴谱仪的雨强拟合收敛程度更高。不同雨强阶段,雨滴谱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低雨强阶段,降水初期环境湿度较低、蒸发较大,MRR的雷达反射率因子Z、液态水含量LWC及雨强R i随高度降低而减小;降水中期,环境湿度较大、蒸发较小,Z、LWC、R_(i)随高度变化不大;降水末期,空中水汽和动力条件供应不足,靠近地面R i明显减弱。中、高雨强阶段,粒子下落速度W较为稳定,而Z、LWC、R_(i)受雨滴间碰并作用影响较大,整体随高度降低而增大。此次大雨过程主要以小雨滴为主,其平均数浓度占总数浓度90%以上,且随高度降低而减少;中雨滴对雨强的贡献最大,不同雨强阶段的贡献率均在60%以上,且随高度降低而增大;大雨滴数浓度占比及对雨强的贡献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雨滴谱 微物理参量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微雨雷达探测精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党张利 常倬林 +2 位作者 曹宁 米勇平 王敏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8-11,17,共5页
针对2019年9月11—13日受槽底部扩散冷空气和高原暖湿空气共同影响下的六盘山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利用六盘山气象站、大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布设的微雨雷达、雨滴谱仪和雨量计,对不同时段、不同高度降水量进行统计和对比。结... 针对2019年9月11—13日受槽底部扩散冷空气和高原暖湿空气共同影响下的六盘山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利用六盘山气象站、大湾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布设的微雨雷达、雨滴谱仪和雨量计,对不同时段、不同高度降水量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表明,微雨雷达、雨滴谱仪与雨量计5 min累计降水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雨雷达和雨滴谱仪的降水开始时间提前于雨量计;微雨雷达灵敏度高于雨滴谱仪,且微雨雷达降水量观测值优于雨滴谱仪;微雨雷达和雨滴谱仪雨强偏差在2.0 mm/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微雨雷达 雨滴谱仪 降水量
下载PDF
基于微雨雷达观测北京地区夏冬季降水个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饶晨 肖辉 +2 位作者 姚振东 冯启祯 林慧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92-399,共8页
利用微雨雷达在北京地区的降水观测数据,对夏冬两季降水情况进行降水参数反演及垂直分布特征分析。选取一次夏季层状云降水个例,利用速度谱低端法剔除垂直气流对雨滴下落末速度的影响,进行徽雨雷达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剔除垂直气流影响... 利用微雨雷达在北京地区的降水观测数据,对夏冬两季降水情况进行降水参数反演及垂直分布特征分析。选取一次夏季层状云降水个例,利用速度谱低端法剔除垂直气流对雨滴下落末速度的影响,进行徽雨雷达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剔除垂直气流影响后,反演反射率因子Z、降雨强度R,液态含水量LWC、雨滴总数浓度N。等降雨参数;通过直接积分多普勒频谱计算等效反射率因子Ze和降雪率S,减小MRR雷达观测冬季降雪特征量与实际特征量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剔除垂直气流影响对后续降雨参数的反演误差有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夏季降雨 冬季降雪 垂直分布
下载PDF
说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被引量:1
9
作者 霍松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7-60,共4页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但理解上却颇有分歧。例如或认为诗人“从生活中抓取出富有趣味的又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小片断来加以描绘,调子是轻松愉快的”;或认为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但理解上却颇有分歧。例如或认为诗人“从生活中抓取出富有趣味的又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小片断来加以描绘,调子是轻松愉快的”;或认为作者“因当前富有诗意的生活而联想到以前诗人骑驴的故事,有尚友古人的意思”;或认为“在这首诗里,表现出诗人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并且随手拈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蜀 南郑 大散关 长安 古人 陆游 渭水 思想感情 轻松愉快 微雨
下载PDF
微雨雷达在宁波典型降水过程中的表现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嘉俊 王晓慧 刘圣楠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20-26,共7页
利用宁波微雨雷达(MRR)数据,进行仪器观测雨强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地区三次典型过程的雨滴谱和降水特征量分布情况,并对降水特征量在雨强预报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RR具备较可靠的降水观测能力,三次过程中雨滴粒子浓... 利用宁波微雨雷达(MRR)数据,进行仪器观测雨强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地区三次典型过程的雨滴谱和降水特征量分布情况,并对降水特征量在雨强预报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RR具备较可靠的降水观测能力,三次过程中雨滴粒子浓度均随雨滴直径增大而减小。西风槽和梅雨过程雨滴谱基本相似,液态水含量均较小且变化不明显;而台风"黑格比"雨滴粒子浓度更高,粒径范围更大,液态水含量显著提高且随高度降低而减小,粒子有效直径随高度降低明显增大,粒子数浓度明显减小,说明台风中雨滴碰并增长作用较强,大量小粒子相互碰并成大粒子。整层积分的液态水含量和整层平均的粒子有效直径对降水强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二者变化均提前于降水强度变化约10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雷达 雨滴谱 液态水含量 雨强
下载PDF
微雨江南
11
作者 刘汉文 《南昌教育》 2005年第B09期123-124,共2页
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最讨厌的是南方的小雨天气。每逢这时候,天空总是铅灰色的,似乎比平日低了许多,压得人们有点喘不过气来。小雨在微风中斜斜地下着,纵然你打着伞,也免不了把你的全身飘湿。望着这讨厌... 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最讨厌的是南方的小雨天气。每逢这时候,天空总是铅灰色的,似乎比平日低了许多,压得人们有点喘不过气来。小雨在微风中斜斜地下着,纵然你打着伞,也免不了把你的全身飘湿。望着这讨厌的鬼天气,总免不了皱皱眉头,无可奈何地叹口气。可是,到北方生活了还不到一年,我的这种心情就改变了。北方的气候干燥,极少下雨,走在风沙漫卷的路上,或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我就禁不住越来越怀念江南微雨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江南》 刘汉文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校园文学 散文
下载PDF
评廖辉英的《今夜微雨》
12
作者 庄明萱 《台湾研究集刊》 1987年第4期82-85,共4页
廖辉英现年39岁,著名台湾新生代女作家。台湾大学毕业后,即投身于五光七色的现代商场,在企业界和广告圈浸淫十多年,博得“广告界女强人”之称。她为倾吐胸中“块垒”,表达一些“观念”,坚持业余写作。1981年创作的《油蔴菜籽》,获台湾... 廖辉英现年39岁,著名台湾新生代女作家。台湾大学毕业后,即投身于五光七色的现代商场,在企业界和广告圈浸淫十多年,博得“广告界女强人”之称。她为倾吐胸中“块垒”,表达一些“观念”,坚持业余写作。1981年创作的《油蔴菜籽》,获台湾《中国时报》短篇小说首奖;1983年以《不归路》获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特别推荐奖;1985年推出第一个长篇小说《盲点》,标志她的创作进入高峰期;1986年初又发表新作《焚烧的蝶》,被誉为另一部《不归路》。中篇小说《今夜微雨》发表于1985年,颇能反映她的创作风貌,值得加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辉英 女主人公 台湾大学 中篇小说 微雨 新生代女作家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创作风貌 现代商场
下载PDF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别解
13
作者 陈新 《文教资料》 1994年第3期79-83,共5页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由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改除成都安抚使司参议官,从兴元赴成都,途经剑门时即兴所作。晚清陈衍《石遗室诗话》...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由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改除成都安抚使司参议官,从兴元赴成都,途经剑门时即兴所作。晚清陈衍《石遗室诗话》卷27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门道中遇微雨 石遗室诗话 参议官 安抚使 司干 岑参 剑南西川节度使 岑嘉州 唐代边塞诗 宣抚
下载PDF
江边微雨柳条新 巴山蜀水依旧在
14
《现代焊接》 2009年第6期4-4,共1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这温暖的季节,柳绿花红中焕发出无限的喜悦与蓬勃的生机;细雨纷纷里,也有我们对逝去情思的追忆和缅怀。
关键词 好雨 季节 花红 微雨 柳条 生机 无限 华夏 发生 历史
下载PDF
云南省温度和气溶胶对微雨影响的初步分析
15
作者 胡安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年第4期82-86,共5页
近40年云南省平均总微雨量占年总雨量比例﹑年平均总微雨日占年总雨日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近40年云南省年平均能见度也呈下降趋势,其趋势分布同微雨降水趋势分布比较一致;微雨降水的变化同干燥晴天能见度... 近40年云南省平均总微雨量占年总雨量比例﹑年平均总微雨日占年总雨日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近40年云南省年平均能见度也呈下降趋势,其趋势分布同微雨降水趋势分布比较一致;微雨降水的变化同干燥晴天能见度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其中云南省东部地区相关显著;而温度与微雨降水存在负相关;云南省气溶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雨降水,云南东部气溶胶对微雨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雨降水 能见度 气溶胶 云南省
下载PDF
三江源一次降水过程雨滴谱垂直演变特征
16
作者 郭世钰 张玉欣 +3 位作者 韩辉邦 周万福 康晓燕 张莉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利用布设在泽库站内的微雨雷达(Micro Rain Radar,MRR)、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雨量计(Rain Gauge,RG)观测资料,针对2021年9月17日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MRR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雨强MRR观测参量及雨滴谱的垂直变化... 利用布设在泽库站内的微雨雷达(Micro Rain Radar,MRR)、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雨量计(Rain Gauge,RG)观测资料,针对2021年9月17日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MRR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雨强MRR观测参量及雨滴谱的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此次过程中MRR与雨滴谱仪及RG的累计雨量结果较为一致,MRR 200 m雨强与雨滴谱仪反演值相关性较好。不同雨强下降水参量在垂直分布上有所差异,雨强Ⅰ档,受蒸发作用影响反射率因子、液态水含量、雨强由高层至低层表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雨强Ⅱ档,蒸发作用减弱,各微物理量峰值高度有所降低;雨强Ⅲ档,粒子碰并作用增强直径增大,各微物理量随高度的降低而增大。此次降水过程以小粒子为主,在各个高度层小粒子对数浓度的贡献均最大。1000~4000 m小粒子对雨强贡献率均大于90%;1000 m以下中等粒子随着高度降低对雨强的贡献逐渐增大;大粒子在高层对雨强的贡献率大于低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微雨雷达 雨滴谱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积层混合云降水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演变
17
作者 孙钦宏 马洪波 +1 位作者 张景红 谭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1023,共12页
利用2021年8月24—25日吉林靖宇微雨雷达反演的垂直探测资料,结合雨滴谱仪、雨量计等地面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一次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微物理特征参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雨量计、雨滴谱仪探测地面雨量与微雨雷达反演的15... 利用2021年8月24—25日吉林靖宇微雨雷达反演的垂直探测资料,结合雨滴谱仪、雨量计等地面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一次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微物理特征参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雨量计、雨滴谱仪探测地面雨量与微雨雷达反演的150 m高度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观测值与反演值存在一定偏差。Gamma函数对地面雨滴谱拟合优度达到0.99,拟合效果优于微雨雷达,对微雨雷达反演的大雨滴数浓度拟合值明显偏小。不同直径(D)雨滴对不同高度微物理参量贡献不同,小雨滴(D≤1.0 mm)对雨强、反射率因子、液态水含量、总数浓度贡献率一般随着高度降低而降低,中雨滴(1.0 mm<D≤3.0 mm)和大雨滴(D>3.0 mm)对参量贡献率基本随着高度降低而升高。不同降水阶段的雨滴蒸发、碰并作用不同,降水前期气温高且湿度低,雨滴下落过程中蒸发作用较强,而降水集中期相对湿度接近饱和,雨滴碰并增长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雨滴谱 微雨雷达 垂直特征 微物理参量
下载PDF
北京一次罕见1月初雪过程的复杂降水相态成因分析
18
作者 荆浩 赵桂洁 +6 位作者 于波 翟亮 郭锐 王媛媛 李桑 何娜 杨艺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5-916,共12页
2023年1月12日的降雪为北京近42年来首次出现在1月上中旬的初雪,期间降水相态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云雷达、微雨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相态变化成因。结果表明:850 ... 2023年1月12日的降雪为北京近42年来首次出现在1月上中旬的初雪,期间降水相态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云雷达、微雨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相态变化成因。结果表明:850 hPa以下偏南暖湿急流输送了丰富的水汽,但动力抬升较弱导致降水量不大,而近地层冷垫的缺失不利于全市范围转雪和降雪的维持;0℃层高度的东西差异是北京西部为雪、东部为雨的主要原因,融化和蒸发过程引起的冷却效应导致0℃层高度快速降至500 m以下使得平原地区转雪,>0℃暖层增厚和融化层以上雪花尺度与密度的减小导致平原相态由雪转为雨;针对复杂的降水相态转换,确定性模式无法准确刻画融雪过程,而短期时效内集合预报可弥补确定性模式的短板;综合应用云雷达、微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资料,可提高对云中成雪和边界层融雪的判断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临近时段降水相态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雪 降水相态 0℃层高度 云雷达 微雨雷达
下载PDF
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重考李金发诗歌在1920年代的接受情况
19
作者 蒋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作为中国象征诗的先驱,学界通常将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视为中国象征主义诗风兴起的标志,而李金发的诗作与当时诗坛诗风格格不入的“晦涩”“怪异”面貌,也让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李金发的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反应强烈”,带... 作为中国象征诗的先驱,学界通常将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视为中国象征主义诗风兴起的标志,而李金发的诗作与当时诗坛诗风格格不入的“晦涩”“怪异”面貌,也让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李金发的诗歌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反应强烈”,带来了令人侧目的“骚动”。通过对1920年代李金发诗歌传播与接受的事实进行重新梳理和勘定,发现李金发处女作《弃妇》和诗集《微雨》均未引起文学界的大规模讨论。正式的诗歌批评仅有赵景深《李金发的<微雨>》、钟敬文《李金发底诗》和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三篇,且《微雨及其作者》极有可能出自李金发本人之手。从“应者寥寥”到“东方之鲍特莱”出世,李金发在其诗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自我经典化”的隐形作用,再结合来自30年代论家们外围的“合力”,最终在1930年代以后使得李金发成为中国新诗象征派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早期象征诗派 《弃妇》 微雨 新诗接受 自我营销
下载PDF
《微雨及其作者》的“李金发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62,共15页
作为新诗批评史上的名文,黄参岛的《微雨及其作者》对近百年间的李金发研究及其文学定位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在被频繁征引的同时,这篇文章自身的背景与性质、裂隙与讹误,以及作者的身份问题却在长久以来遭到忽视。本文试... 作为新诗批评史上的名文,黄参岛的《微雨及其作者》对近百年间的李金发研究及其文学定位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在被频繁征引的同时,这篇文章自身的背景与性质、裂隙与讹误,以及作者的身份问题却在长久以来遭到忽视。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辨析与厘清,并在此基础上,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剖析《微雨及其作者》中批评逻辑的实质与效力产生的根源,进而对李金发诗歌的"欧化"问题与新诗的语言革新之关系阐发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参岛 李金发 微雨及其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