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180例效果观察
1
作者 刘秋娥 叶芬 黄丽莉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改良固定法固定留置针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静脉穿刺,传统固定法固定留置针管。比较两组一... 目的:探讨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采用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改良固定法固定留置针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静脉穿刺,传统固定法固定留置针管。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针管脱落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胶带脱落率及针头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固定部位发生异常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负压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配合度,降低穿刺成功难度,改良固定法可减少胶带及针头脱落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头皮静脉穿刺 改良固定法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运韬 马志中 +2 位作者 张晓丽 韩素义 黄丽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45-649,共5页
目的 探讨活体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将 30只 (30只眼 )小型猪随机分为空白组 (8只眼 )、对照组 (8只眼 )及治疗组 (14只眼 )。均于猪耳缘静脉注入光敏剂Ro... 目的 探讨活体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将 30只 (30只眼 )小型猪随机分为空白组 (8只眼 )、对照组 (8只眼 )及治疗组 (14只眼 )。均于猪耳缘静脉注入光敏剂Rosebengal(2 0mg/kg体重 ) 1min后 ,借助眼内光照明探头诱导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空白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自然病程变化 ;对照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操作器行视网膜静脉微穿刺 ,注入灭菌注射用水 ,观察液体进入阻塞静脉远端对血栓和视网膜组织的影响 ;治疗组亦使用自制的微操作器 ,于视网膜静脉内注入tPA(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 0 1mg/L) ,观察血栓溶解及视网膜组织恢复情况。实验中同时观察视网膜静脉微穿刺和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行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手术 2 2只眼 ,成功 18只眼 (81 4 % ) ;除意外终止手术外 ,9只眼视网膜静脉内注入tPA ,7只眼溶栓成功 (77 8% )。空白组主要表现为静脉远端视网膜出血、水肿 ,静脉怒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 ,视网膜组织崩解破坏 ;治疗组血栓溶解脱落后 ,视网膜出血水肿迅速吸收 ,7d后组织学检查恢复正常 ;对照组则显示单纯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不能使血栓脱落 ,当大量注入阻塞的视网膜静脉远端后 ,将加重组织水肿 ,甚至导致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穿刺注入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握拳方式对微细血管穿刺的影响
3
作者 张春丽 吴学会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第9期80-80,共1页
目的:比较常规握拳法和自然放松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经常输液、血管弹性较差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握拳法,实验组采用自然放松法。结果:对比两组穿刺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所... 目的:比较常规握拳法和自然放松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经常输液、血管弹性较差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握拳法,实验组采用自然放松法。结果:对比两组穿刺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所采用的自然放松法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握拳法。结论:自然放松法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易采用的微静脉进行静脉输液,且固定后针头不易位移,减轻了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拳方法 微静脉穿刺 固定针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